雪豹從瀕危類別調整為易危 保護能否不減力

2020-11-24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日前,中國林科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北京林業大學、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共同開展了以雪豹為主的野生動物資源監測。在包括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團結峰、三河源、油葫蘆、黃藏寺等區域在內的2000平方公裡祁連山山地上,37臺紅外相機去年共「捕獲」雪豹照片及視頻251次。

&nbsp&nbsp&nbsp&nbsp2017年9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在其官方網站發文稱,基於新的可用數據,雪豹在「紅色名錄」裡的級別被從瀕危類別調整為易危類別,引發爭議。降級之後雪豹的保護如何進行,更是引發關注。按照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說法:2008年評估雪豹為瀕危,主要是因為雪豹種群大大縮減。如今,各地反饋卻都是雪豹種群在恢復。

&nbsp&nbsp&nbsp&nbsp給雪豹定級的數據,「是爭議根源所在」,北京大學動物學博士肖凌雲說:「劃入『瀕危』級別需要兩點,一是可繁殖個體低於2500隻,二是在過去16年內整個種群數量下降20%。因為沒有基本數據,這兩點都有爭議。現在所有機構加起來的抽樣區域約佔雪豹棲息地的2%,用2%的棲息地估算雪豹的種群數量,這個數字是否能滿足『降級』標準?」

&nbsp&nbsp&nbsp&nbsp物種瀕危狀態的調整並不鮮見。但有研究者擔心雪豹「降級」會影響保護資源的投入,進而影響物種生存。比如白犀牛,最早是易危物種,在1996年降成低危,多年來一直因為保護力量不足導致大量偷獵而被人詬病。「即使降了級,也不應該影響對雪豹保護的重視。」北京大學教授呂植說,瀕危了才保護和先汙染後治理如出一轍。

&nbsp&nbsp&nbsp&nbsp「降級不應該影響我們對雪豹的保護。」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三江源項目主任趙翔說,「和雪豹一起還生活著眾多其他動物,比如藏狐、兔猻等,在雪豹的光環下它們也逐漸受到更多關注。」

&nbsp&nbsp&nbsp&nbsp「我們在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範圍,同科研機構合作開展了雪豹的棲息地選擇、種群數量、活動節律、食物組成及其與人類之間的衝突的調查和研究。」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生態保護處處長張德海說,基於這些調查和研究,將對雪豹的重要棲息地優先保護,在雪豹與牧民衝突嚴重的地方改善放牧方式,補償損失,並加強普法和執法力度。(本報記者 王錦濤)

相關焦點

  • 雪豹被「降級」為易危 官方:是更正類別
    大熊貓被「降級」後,雪豹也被「降級」了!9月15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官網發布消息稱,基於新的雪豹種群調查數據,他們已經將雪豹(Panthera uncia)從瀕危(EN)類別,「降級」為易危(VU)類別。
  • 會被自己的長尾巴萌到的生物——雪豹,從瀕危降為易危啦!
    據BBC報導,雪豹不再是瀕危物種經過5位國際專家,為期3年對雪豹種群數量的調查研究,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決定將雪豹從「瀕危」降至「易危」,所以雪豹同學暫時可以被從「瀕危」除錄啦有著「雪山之王」之稱的雪豹,是一種重要的大型貓科食肉動物和旗艦種因為它們常在雪線附近和雪地間出沒,所以名為「雪豹」雪豹是中亞和南亞山地的特產
  • 保護雪豹及其生態系統刻不容緩
    2017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基於新的雪豹種群調查數據,將雪豹從瀕危類別「降級」為易危類別。該調整一度引發熱議:這是否意味著雪豹種群狀況已經改善,不需要特別保護了呢?  記者日前在廣東深圳召開的國際雪豹保護大會上獲悉,由於氣候變化、人為活動影響、盜獵和非法貿易等因素的威脅,雪豹保護仍然面臨諸多挑戰。保護雪豹及其生態系統,加強國際合作,刻不容緩。
  • 雪豹「降級」後,專家為伊犁鼠兔等「極小種群瀕危物種」發聲
    雪豹「降級」後,專家為伊犁鼠兔等「極小種群瀕危物種」發聲 2017-09-19 15: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藏高原上的雪山之王——雪豹
    與另一種貓科動物猞猁類似,雪豹也有著大且被毛的足部,大腳的作用有如雪地靴,可以分散體重在雪地上壓力,有助於在雪地行走。腳掌的毛除了可以增加在陡峭或不穩定雪面的摩擦力之外,也減少從腳掌散失的體熱。而由於非法捕獵等多種人為因素,雪豹的數量正急劇減少,現已成為瀕危物種。雪豹是亞洲高山高原地區最具代表性的物種,國際上正在實施一個保護雪豹行動計劃,期待使雪豹得到很好的保護,進而能夠保護整個高山地區的動物區系和生態系統。
  • 青海海東首次發現雪豹
    10月6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北山林場黨組書記、場長趙昌宏獨家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介紹,紅外相機記錄時間為9月4日19點41分,鏡頭中,一對雪豹母子正悠閒踱步,小雪豹在媽媽身旁四腳朝天撒嬌打滾兒,萌態十足,雪豹媽媽身姿矯健,體態健碩,相當「有範兒」。 這一發現,令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專家和北山林場工作人員沸騰不已。
  •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 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
    7月18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了更新版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對全球瀕危物種保護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超過7000個物種被列入名錄,使得該名錄收錄的瀕危物種首次超過10萬個,達到105732個。其中,共有28338個瀕危物種面臨滅絕威脅。名錄顯示,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有500種深海硬骨魚、16種鰩魚被列入名錄,鱗腳蝸牛成為首個瀕危深海軟體動物。
  • 青海省澤庫縣境內再次發現雪豹蹤跡!!!
    並在我縣多禾茂鄉秀恰村內一處鳥類棲息地通過設立警示牌、不定期巡護、為防止不法分子盜獵、偷獵及其他野生動物傷害鳥類設立網圍欄等保護措施,此地國家級重點保護鳥類種類及數量年年有增加,發現有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動物:丹頂鶴、黑頸鶴、大天鵝等。由此反映出澤庫縣生態環境逐漸好轉,野生動物生存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動物種類、數量都有所增加。
  • 青海海東地區首次發現雪豹
    10月6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北山林場黨組書記、場長趙昌宏獨家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介紹,紅外相機記錄時間為9月4日19點41分,鏡頭中,一對雪豹母子正悠閒踱步,小雪豹在媽媽身旁四腳朝天撒嬌打滾兒,萌態十足,雪豹媽媽身姿矯健,體態健碩,相當「有範兒」。
  • 9.9公益|和我們一起保護雪豹 保護三江源
    01為什麼要保護雪豹呢?雪豹的存在控制著食草動物的數量、進而保護草場不被過度啃食、導致水土流失。而雪豹棲息地是很多重要河流的發源地,保護它們的家園也就保護了人類水源地。02雪豹消失了,將會怎樣?作為頂級捕食者,雪豹通過調控食草動物的數量,維護著高山生態系統的平衡。雪豹健康生存的背後,是穩定的食草動物種群作為食物供給。一個穩定的食草動物種群,則需要面積夠大且草質良好的草場作為支撐。雪豹是高山生態系統健康的指示物種。雪豹的消失意味著高山生態系統出了問題,而水源地的問題終有一天會變成你的問題。
  • 森林驛站川金絲猴屬於什麼類別的動物?
    最近玩微博森林驛站的玩家們都在問,遊戲裡面的3月21日微信公眾號每日一題的問題答案是什麼,今天的問題是是:川金絲猴屬於什麼類別的動物?題目給出的選項有:易危、低危、瀕危,那麼川金絲猴屬於哪一種呢?下面就是森林驛站3月21日每日一題答案了,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
  • 明日方舟:羅德島哪些角色的原型是瀕危物種?強如銀灰,也是瀕危
    據說泰拉世界的純種人類幾乎不存在了,所以博士其實是最瀕危的物種,除卻指揮才能之外,本身就非常非常稀有。那麼問題來了,其餘的幹員裡,除開龍啊、駿鷹之類的幻想種,還有什麼現實裡存在的瀕危物種嗎?VU,易危等級,中期內有較高滅絕威脅首先是銀灰,原型為雪豹,這個也可以在其時裝冰原信使中看到,就是圖中放在包裡的小雪豹。
  • 世界雪豹日丨雪豹最大的家園在中國,關於它們,你還能知道這些
    ,早在1972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就將雪豹確定為全球性的瀕危物種,2008年,它們仍被列為「瀕危」等級的物種。在我國,雪豹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國境內雪豹的數量,甚至比大熊貓還少。國際雪豹基金會標誌2017年,IUCN將雪豹從瀕危(EN)級別降級到易危
  •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成立雪豹保護基金
    新華社北京11月21日電(記者侯雪靜)為加強雪豹及其山地生態系統的保護,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成立「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雪豹保護基金」,為公眾教育和社區參與等相關保護工作籌集資金。  這是記者21日在中華世紀壇舉辦的「雪山之王—中國雪豹保護攝影展」上了解到的。
  • 國際雪豹保護大會在廣東深圳舉辦
    通過在雪豹重要分布區開展三江源、祁連山、大熊貓國家公園試點建設,為雪豹等野生動物提供了約20萬平方公裡的嚴格保護空間,對雪豹重點種群和棲息地進行監測評估,探索對區域內雪豹等瀕危物種種群和生態系統實施全面、完整、連續保護的新途徑。通過實施補償政策緩解了雪豹與當地群眾生產生活之間的衝突,嚴厲打擊雪豹及其製品的非法貿易,大力開展公眾教育和國家合作交流,積極參與和推動全球雪豹保護合作進程。
  • 中國雪豹保護迎來「黃金時代」
    雪豹,被稱為「雪山之巔的王者」。作為食物鏈中的頂級捕食者,雪豹是高山生態系統和中亞山地生態系統保護的旗艦物種,雪豹分布的青藏高原地區為全球1/3的人口提供健康水源和多種重要的生態系統服務,其保護成效直接關係到區域高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完整性。
  • 為什麼說雪豹是最沙雕的貓科動物
    但不管是哪種,都不太好解釋很容易被跟自己同類的小生物嚇到的雪豹行為,硬要說的話,也許就是自保意識太強了吧。,而這一切的努力,只為能在貧瘠險峭高海拔雪山中堅強生存。一方面,有地方的人們認為擁有一件雪豹的皮毛製品是「身份」「地位」的象徵,為獲取珍貴美麗的皮毛而獵殺雪豹;另一方面,有些地方傳統醫學迷信雪豹的骨頭可以治療筋骨疼痛、風寒溼痺等症,獵捕雪豹也為獲得豹骨入藥。這些扭曲的價值觀念,是近幾十年來雪豹種群面臨的最大威脅。
  • 青海雪豹棲息地及種群得到有效保護 將編制出臺《青海雪豹保護規劃...
    3月3日是「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今年的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主題是「保護虎豹,你我同行」,旨在保護受到威脅的大型貓科動物。記者了解到,我省通過加大執法保護宣傳、提升自然保護區能力建設、開展三江源和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不斷加大對雪豹等珍稀瀕危物種的野外監測和救護等工作,使高原旗艦物種雪豹棲息地及種群得到有效保護。
  • 《明日方舟》中瀕危物種有多少?動物系幹員大盤點
    前段時間《明日方舟》的「萬類共生」活動使玩家又想起了,《明日方舟》的本質是動物園模擬器,在這次活動中鷹角網絡與WWF進行聯動,推出了兩個公益包與新幹員「清流」,玩家們一邊調笑著鷹角騙氪,一邊打開錢包為保護野生動物貢獻一份力量。
  • 如何保護瀕危貓科動物?把貓科動物從野外抓到動物園有沒有好處?
    現存的大型貓科動物在野外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脅,老虎是瀕危,獅、豹和雪豹是易危,美洲虎是近危。對瀕危動物的保護有就地保護和易地保護兩種方式,這是兩種不同的保護理念。我國的一些機構也已經做過不少野化訓練,但都是乾打雷不下雨,至今未有成功放歸野外的例子,有關人士懷疑這些都是噱頭居多。正確的保護理念要想保護好珍稀瀕危的貓科動物,必須堅持就地保護為主,易地保護為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