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聰家信是深入閱讀《傅雷家書》的階梯

2021-01-09 騰訊網

2020年12月27日下午5點半,在深圳教鋼琴的侄女微信轉我傅聰染疫住院的消息,我連忙與傅敏夫人陳哲明微信確認,她說也收到了英國方面的消息,還未及告知傅敏,言之將泣,我只能安慰她,希望傅聰先生挺過來。晚上11點26分,傅敏在朋友圈發了譯林版《傅雷家書》書影,未著一字,我想他已知此事,不敢多言。29日早晨6點13分,得到消息:傅聰於倫敦時間28日凌晨兩至三點間在親人陪伴下平靜離世。這時,我才恍然明白傅敏發《傅雷家書》書影的真實用意:他預感到哥哥要走,以家書送別。

傅雷與傅聰

與時俱進的《傅雷家書》

1981年,傅敏選編的《傅雷家書》由北京三聯書店初版發行。這一年,我作為安徽人民出版社《傅雷譯文集》的責任編輯,有幸與傅家相識,至今已四十年。《傅雷家書》出版後,傅敏籤名贈送我一冊。十四萬字的小冊子,給我的震撼卻是巨大的。這樣純潔、正直、真誠、高尚的靈魂,竟毀滅於一旦,杜鵑啼血,發人深省。《傅雷家書》一時洛陽紙貴,成為暢銷書。幾經增補再版,小冊子變成二十七萬餘字的大書,其熱銷度持續至20世紀末,1999年被評選為20世紀「百年百種優秀中國文學圖書」。

進入新世紀後,截至2002年底,三聯書店雖然銷售了116萬冊《傅雷家書》,但熱度漸退,如果想讓這本書蘊含的巨大親和力與啟發性傳遞下去,只能與時俱進,定位新的讀者群。

2003年,我接手《傅雷家書》的新版策劃,開始與遼寧教育出版社合作。這一版《傅雷家書》,我與傅敏先生商定,以學生及其家長為核心讀者群,營造家書的家庭氛圍,大量增加母親家信,補齊當年謂之小資產階級情調而刪減的父親家信片段,並收錄多幅家庭照片。更重要的,選錄傅聰僅存的六封完整家信作為「不是前言的前言」,置於父母家信正文前,形成對照,提供背景。第一版近三十萬字,首印5萬冊,當年銷售一空。2004年人教版中學語文課本收錄「傅雷家書兩則」作為課文,遼教版《傅雷家書》順勢而為,重新進入暢銷書行列,實現了華麗轉身。

個人獨白到父子對談

2016年,傅雷逝世五十周年,也是傅雷著作財產權保護期的最後一年。為了保護凝聚了多年心血的新版《傅雷家書》版權,有關著作權人主動轉讓了《傅雷家書》中不能進入公有領域的著作財產權,其中包括樓適夷初版代序、傅聰家信、金聖華英法文信中譯。其次,經設計師朱贏椿介紹,我們開始與譯林出版社合作,約定2017年譯林出版社獨家享有《傅雷家書》的出版權。由此,我們選擇了《傅雷家書》的安身立命之地,並期待它再獲新生。

《傅雷家書》傅雷 朱梅馥 傅聰 著 傅敏 編譯林出版社

在新版編輯中,傅敏先生重新審閱了父母家信和傅聰家信。例如父母家信,傅雷早在1961年的一封信裡談過,「我雖未老先衰,身心俱憊,當年每日工作十一小時尚有餘力,今則五六小時已感不支;但是『得英才而育之』的痴心仍然未改。為了聰與彌拉,不知寫了多少字的中文、英文、法文信,總覺得在世一日,對兒女的教導不容旁貸。」傅聰家信,大部分在「文革」中散佚,除已經發表的六封完整家信,還有四十餘封保存在父母編輯的《聰兒家信摘錄》中,當年三聯書店亦曾想收入《傅雷家書》中,傅聰沒有同意。他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傅雷家書》裡看不到我的回信,因為我不願意發表出來,我覺得那些東西太幼稚了!那個時候的我跟現在的我,雖然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在深度和廣度上有距離。」而這次傅聰先生能夠籤約轉讓家信版權,除了心境通達轉變外,傅敏先生也功不可沒。在獲得哥哥授權後,他以全家人往來家信為素材,刪繁就簡,精心選編成書信體自傳作品。

2016年5月,譯林版《傅雷家書》以全新之貌與讀者見面。與舊版相比,譯林版收錄了傅聰近五十封家信,多了八萬餘字。因為內容過多,譯林版一次推出了兩個版本,每本二十餘萬字。一本仍以《傅雷家書》命名,沿襲1981年初版以來內容厚重的選編風格,側重文化藝術。一本以《傅雷家書》(新課標本)名之,內容偏重「人倫日用」,以輕鬆風格反映家書精神。兩本家書均貫穿了1954至1966年間傅雷夫婦最後的生命歷程,記錄了傅聰由音樂學童成長為世界級鋼琴家的傳奇歷程,也展示了傅氏兄弟成長的家教家學,是為傅雷教子篇,傅聰成長書。

收入傅聰家信後的《傅雷家書》,不再是傅雷一個人的獨白,而形成了父子對談。讀者會看到,傅聰青春靈動、充滿活力的文字,與傅雷嫻熟優美、充滿父愛的文字相碰撞,形成了如今的《傅雷家書》。應該說,傅聰家信是引導我們深入閱讀《傅雷家書》的階梯。

2020年12月10日,中國版權協會發布了「2020年度最具版權價值排行榜」,譯林版《傅雷家書》入選「2020年度最具版權價值圖書排行榜」(傳記類)。《傅雷家書》之所以能成為幾代人共同閱讀的親情之書,是因為家書中顯現的底色是東西方文化的融合,底線是「先做人」。傅聰這樣理解道:「我父親說的做人絕不是世俗概念的『做人』,什麼要面面俱到啊,什麼在社會上要怎麼怎麼樣啊,等等。他說的『做人』,恰恰相反,是那種意思,是『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那樣的人,是在最高意義上做一個精神上有所升華的人。」

他自己正是這樣的人。(責編:曾子芊)

相關焦點

  • 一本飽含深情的《傅雷家書》,讓很多的中國人認識了翻譯家傅雷
    晚年的傅聰回憶說:「我很少再看《傅雷家書》,因為一看就淚如雨下,無法繼續工作。」一本飽含深情的《傅雷家書》,讓無數的中國人認識了著名翻譯家傅雷,以及「鋼琴詩人」傅聰,看到了傅雷對兒子苦心孤詣的教誨。1954年,傅聰出國之前,傅雷對他叮囑了一句話:「第一做人,第二做藝術家,第三做音樂家。」縱覽整部《傅雷家書》,可以看出,傅雷十分注重對孩子人格的培養,他認為,無論做什麼,做人都應該擺在第一位。
  • 《傅雷家書》嘔心瀝血的父愛,造就兒子的成功
    《傅雷家書》中世界聞名的鋼琴家傅聰,2020年12月28日,因感染新冠病毒在英國去世,享年86歲。曾經,傅聰的父親著名的翻譯家、教育家、文藝評論家傅雷及妻子,在那個動蕩的年代蒙冤,遭遇迫害飲恨離世,令人不勝唏噓。《傅雷家書》聞名遐邇幾十載經久不衰,是一部教育子女的上好佳作,此書一度成為眾多家長的追捧,奉為圭臬。
  • 紀念|曹可凡憶傅聰:「我離開《傅雷家書》已經很久了……」
    1908年4月7日,傅雷出生在江蘇省南匯縣傅家宅當時,張愛玲並不買帳,以「自己的文章」一文竭力作自我辯護。傅聰說,父親的批評是中肯的。關於劉海粟與傅雷,坊間充斥各種傳聞。有人說,傅雷離開美專教席,是因為阻止趙丹等進步學生上街遊行而挨了一記耳光;也有人說,傅、劉交惡是因為劉勸傅不要打兒子而激怒傅。傅聰先生對此作了澄清:「父親與劉海粟疏遠的導火索源於一位窮困潦倒的美專教師張弦。父親對張弦評價很高,稱其為『擁有孤潔不移的道德力與堅而不驕的自信力的人。』父親為張弦那少得可憐的工資與劉海粟據理力爭,但無濟於事。
  • 86歲傅聰逝世,《傅雷家書》中留給我們的教育價值依然存在
    堪稱「家教育兒書鼻祖」的《傅雷家書》,曾經深深影響了一代人。2020年12月28日,鋼琴家傅聰於英國與世長辭,死因是新冠病毒。傅聰被美國《時代周刊》譽為中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也被稱為「鋼琴詩人」。而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就是他的父親。被多少中國人奉為「教子聖經」的《傅雷家書》,是傅雷寫給傅聰的家書合集。
  • 傅聰因新冠去世,令人唏噓的第一段婚姻,《傅雷家書》早有端倪
    有看過《傅雷家書》的人都知道,傅聰就是著名翻譯家傅雷的兒子。傅聰從小在音樂上就有超人的天賦。據說他「長了一雙音樂的耳朵」,在7歲的時候,家人隨意按響琴鍵,傅聰不看就知道是什麼音符。這種天賦那叫做「絕對音高」,一般人經過長期的訓練,才能具有這種分辨能力。在古典音樂家中,莫扎特和貝多芬便是絕對音高的擁有者。傅聰8歲開始學鋼琴。
  • 傅聰因新冠肺炎去世,重溫傅雷家書:人生的關是過不完的
    在多數中國人心裡,傅聰是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之子,還是那個《傅雷家書》中受父親諄諄教導的青年人。 (傅雷和兒子傅聰) 金庸曾言,傅雷先生的家書是一位中國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個真正的中國君子。
  • 「經典好書,邀您共讀」——智卓讀書會錢美芳、九如城九悅讀書會邱美玲為您推薦《傅雷家書》
    《傅雷家書》不止是書信,更是一個個等待拆封的人生錦囊                             ——智卓讀書會      《傅雷家書》是2018年譯林出版社重新出版的圖書《傅雷家書》最早出版於1981年,《傅雷家書》的出版是當時轟動性的文化事件,三十多年來一直暢銷不衰。它是傅雷夫婦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間寫給傅聰和兒媳彌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編輯而成。        這些家書開始於1954年傅聰離家留學波蘭,終結至1966年傅雷夫婦「文革」中不堪凌辱,雙雙自盡。
  • 「鋼琴詩人」傅聰心中音樂的種子,是傅雷播下的丨逝者
    在葉永烈所作的《傅雷與傅聰》中,葉永烈表示,這本書其實並不完整,比如書中僅存兩封給傅敏的信,是因為其餘大部已經燒毀。傅雷與傅聰是怎樣的一對父子?傅雷為什麼嘔心瀝血寫作了《傅雷家書》?《傅雷家書》又因何成為一本暢銷至今的名著呢?葉永烈認為,是因為這本書中的父與子,是特殊的父與子。這本書中的父親傅雷,既是位作家,又是位翻譯家,學貫中西;兒子傅聰,則是一位藝術家。
  • 傅雷家書07|(1954年)四月二十一日-七月四日晨
    文/傅雷 朱梅馥 傅聰譯林出版社四月二十一日接十七日信,很高興你又過了一關。人生的苦難,theme (主題)不過是這幾個,其餘只是variations(變奏曲)而已。愛情的苦汁早嘗,壯年中年時代可以比較冷靜。古語說得好,塞翁失馬,未始非福。
  • 「鋼琴詩人」傅聰謝幕,音樂與家書仍「繞梁」
    而在網絡上,《傅雷家書》的讀者對這本「成長啟蒙書」的溫情記憶,亦如潮水般湧動不息。晚年:常把「阿拉爺講、阿拉爺講」掛嘴邊「我們將永遠記住他,他是一位具有偉大人格的偉大音樂家!」傅聰逝世,國際著名的阿格裡奇基金會在網絡上發出追思與評論。在鋼琴家郎朗眼中,傅聰是「古典樂壇裡的一股清流,也是一種精神燈塔」。傅聰是中國著名翻譯家、作家傅雷的長子。
  • 傅雷是我們以為的那樣嗎?
    去年十二月,音樂家傅聰因為新冠肺炎去世了,這讓《傅雷家書》又一次被大家提及,我們通過這些書信了解傅雷的一家,這個家庭充滿的悲傷和爭議,傅聰當年叛逃英國讓他一直被大家詬病,可是他為何叛逃呢?傅雷究竟是我們印象中的樣子嗎?他是個慈父嗎?
  • 往事|葉永烈與傅雷夫婦最後的故事
    2016年是傅雷夫婦逝世50周年。1966年9月3日凌晨,傅雷夫婦從一塊浦東土布做的被單上撕下兩長條,打結,懸在鐵窗橫框上。他們還在地上鋪了棉胎,以免把方凳踢倒時發出聲響。就這樣,傅雷夫婦雙雙離開人世。這一幕,在上海作家葉永烈的報告文學《傅雷之死》中第一次得以還原。
  • 傅雷在遺書中稱兒子傅聰是「叛徒」,自己死有餘辜,發生了啥?
    但這時傅雷在國內的處境並不好,在1958年時甚至一度想要自殺。後來傅聰知道了父親的遭遇,同時國內又催他回國,他明白此時回去會面臨什麼局面,於是在一番掙扎之後來到了英國,在當時去英國自然不是一件好事。這件事被傅雷知道後他呆坐了許久,怎麼都想不明白為何兒子要跑到敵國去?傅雷整整兩天兩夜躺在那兒不吃不喝,可見這一次打擊是多麼巨大。
  • 潛江市「清風潤萬家 家書抵萬金」廉潔家書徵集活動獲獎名單公布!
    潛江市「清風潤萬家 家書抵萬金」廉潔家書徵集活動獲獎名單公布!在公布獲獎名單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廉潔家書」活動吧!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家風建設的重要指示,引導廣大黨員幹部重視家庭、重視家教、重視家風,在2020年黨風廉政建設宣教月期間,市紀委監委機關、市婦聯聯合開展了「清風潤萬家 家書抵萬金」廉潔家書徵集活動。
  • 傅聰憶傅雷|他一生沒有一分鐘度過的是行屍走肉的時光
    文|冬曉選自《傅雷家書:三聯初版紀念》2018年7月傅雷(1908.4.7-1966.9.3)北京飯店長長寬寬的走廊裡,馮亦代先生和我匆匆地找尋著傅聰的房號——我們相約,在他養病期間作一次長談。門開處,傅敏迎了出來,床上坐著微笑著的傅聰。
  • 廉潔家書⑥ | 遙寄天國的父母
    廉潔家書⑥ | 遙寄天國的父母 2020-09-15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