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幾則民間傳說

2021-01-11 南報網

2019-10-19 17:06圖文來源:金陵晚報

傳說是指民間長期留傳下來的對過去事跡的記述和評價,有的以特定歷史事件為基礎,有的純屬是幻想的產物。但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人民群眾的要求和願望,因而受到人民群眾的喜歡和傳頌。下面筆者簡介幾則南京的民間傳說。

吳冶城鑄劍捨身祭爐

朝天宮古時稱冶城。春秋晚期,吳王闔閭和他的兒子夫差都曾在此設置冶鑄兵器之所,故世稱冶城。

據東漢趙曄所撰《吳越春秋》 中記載,在這座冶城,曾發生過幹將莫邪鑄劍的故事。

吳王闔閭訪得吳中鑄劍名手幹將與莫邪夫婦倆,令其冶鑄寶劍,以為護身之用。幹將與莫邪來到冶城,採集「五山之鐵精,六合之金英」為吳王鑄劍。運來的薪柴煤炭堆積如山,遣使童男童女裝炭、鼓橐。這樣夜以繼日冶煉了三個多月,仍不見爐中升起青黃之氣,金英既不銷,鐵精也不熔。莫邪對幹將說:「你擅鑄劍,在吳中很有點名氣,如今三個月過去了,劍還沒有鑄成,怎麼向吳王交代呢?」幹將不明白莫邪的意思。莫邪接著說:「聽說利劍是神物所化,須得人氣而後才成,看來要捨生祭爐才能成功啊!」幹將恍然大悟,想起自己的師傅歐冶子為冶鍊金銀不化,後來師娘投身熔爐,金銀才熔化成器的事。莫邪慨然說道:「師娘能捨身煉成神器,吾何嘗不能效學呢?」於是莫邪沐浴淨身,斷髮剪爪,呼喚童男童女300人,再鼓橐,使烈風,待爐火方熾,便躍身入爐,金鐵頃刻銷鑠,煉成陰陽雙劍。陽劍即雄劍,名為「幹將」,有龜甲狀紋飾;陰劍即雌劍,名為「莫邪」,有波浪形紋飾。幹將把「幹將」劍藏匿起來,以「莫邪」劍獻給吳王。吳王以石試劍,應手而開。一分為二,裂面如削,心中大喜,視為至寶。後來他聽說幹將煉成的是雌雄雙劍,匿其雄而獻其雌,大怒,責令幹將獻出雄劍,否則「即當殺之不赦」。於是幹將持劍入朝,其劍自匣中躍出化為青龍,幹將乘龍直上雲霄,成為「劍仙」。

仙鶴街仙鶴助母子

從前,靠城南新橋的地方,住著織戶母子倆,他們靠一張破機子向東家領料織錦過日子。母子倆人勤手巧,但織好的錦幾乎全部都要給東家,自己則連生活也糊不過來。

天上的七仙女知道母子倆的艱辛處境後,就派兩隻仙鶴去幫助他們。仙鶴飛到母子倆的家,繞機飛了幾遭,從此,母子倆織錦,再也不用向東家領料了,上一卷經,就織得沒個完。他倆心裡好歡喜,日子也好過起來。東家看他們老是不來領料,但天天有錦出門,就跑到他們家看是怎麼回事,母子倆便一五一十把仙鶴的事說了出來。東家頓時起了歹心,他趁母子倆不留意,一把扯住經,用勁拉到頭,「撲撲撲」地猛然飛起了一對仙鶴,衝出窗戶,一直鑽到雲彩裡去了。從那以後,母子倆就只得依舊向東家領料織錦受剝削,依舊過著吃不飽飯的苦日子。

他們日夜思念著仙鶴,織錦時老覺得有一對仙鶴在眼前飛來飛去。一天,兒子在織錦,忽然,一對仙鶴停在雲錦上,他連忙叫娘來看:「娘,仙鶴飛回來啦!」娘跟過來一看,哪裡有什麼真仙鶴啊,分明是兒子在雲錦上織出了一對仙鶴。打這以後,他家織出來的雲錦上都有一對白羽紅頂的仙鶴,張著翅膀在雲彩中飛,活靈活現,叫人越看越愛。從此,他家的雲錦更出名了,他家住的地方,人們就叫仙鶴街。

泥馬巷泥馬渡趙構

泥馬巷在中華路北段西。據《金陵瑣志》稱:「泥馬巷,俗傳宋高宗南渡遺蹟。」

相傳北宋朝康王趙構曾作為人質拘於金營,後得徽、欽二帝血詔和原雁門關總兵崔孝的救助逃出,不久在商丘即皇帝位重建了宋朝廷(史稱南宋)。金兵大舉南侵,趙構向南奔逃。當他逃到建康(今南京)附近,金兀朮已追趕上,並射倒了康王的坐騎。正危急時,只見林中走出一個老漢,方巾道服,一手牽著馬,一手拿著鞭,叫「主公快上馬」。康王便接鞭跳上馬飛奔到夾江(今上新河西),舉目一望,只見前有茫茫大水,後有金兀朮緊追,急得他大叫:「天喪我也!」忽見那馬四蹄並舉,背著康王跳入江中。康王騎在馬上,緊閉眼睛,只聽譁譁水響。不久那馬過江上岸,又行了一程,來到一茂林處,將康王聳下地來,往林中去了。康王跟著進林,見一座古廟,廟門匾額上五個金字寫著「崔府君神廟」。康王進廟,見一匹溼淋淋的泥馬,顏色和騎來的一樣,暗想「渡我過江的,難道就是此馬?」不覺失聲道:「馬是泥的,沾了水,怎麼不壞?」言畢,只聽一聲響,那馬即化了。康王走上殿,合掌道:「我趙構深荷神力保佑,若復得宋室江山,定與你重修廟宇,再塑金身。」後,金兵退回北方,趙構下令修繕建康「泥馬廟」。幾經滄桑,「泥馬廟」廢,街坊出現,人們一直叫這裡為「泥馬巷」。

止馬營原為芝麻營

相傳朱元璋在金陵登基後,兵部侍郎之子朱紫貴在水西門偶遇畫家何上清和妻子肖梅娘,頓起歹心,妄圖霸佔梅娘,便逼何上清以其妻去抵債。在此之時,石婆庵老尼來請何畫一幅觀音大士像。願以20兩銀子報酬還債。何以妻子為模特兒,畫了一幅送子觀音像。朱紫貴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利用朱元璋生性猜忌,搶走了何的畫稿,進行誣陷,朱皇帝見畫稿上的大腳女人懷抱一個西瓜,疑為嘲弄馬娘娘,命錦衣衛在何家屋簷下插上芝麻秸,作為捉人的標記。馬娘娘認為開國之日,亂殺無辜,會失民心。因此對朱元璋進行規勸,而朱決心已下:「除非你把鐘山搬到石頭城,否則絕不準請。」無奈馬娘娘便扮為民婦,前往何家夜訪,了解到何畫中的女人懷抱的圓物是未畫成的童子頭,冤情大白。她同時在何家附近發現一捆芝麻秸,於是和隨從在各家的屋下都插上它,以假亂真。天亮時,錦衣衛前去捉人時,見許多家屋簷下都有芝麻秸,要統統抓走。馬娘娘見事禍及滿街,乃主動投案,結果又鬧出了一出「審皇后」的笑劇。在馬娘娘進諫下,朱元璋省悟,畫師得救。後來,居民為銘記馬娘娘恩德,將這條街巷改名為「芝麻營」,後又演變為今天的「止馬營」了。

另一傳說是,由於這地方靠近朝天宮,朝天宮進口處立有「文武官員軍民人等在此下馬」的大石碑(至今猶存),示意人們到此必須下馬。因此這地方就被稱之為「止馬營」了。

上新河曾是「傷心河」

元朝末年,朱元璋攻下集慶(今南京),改稱應天府,建立政權。傳說,有一天,他帶著朱棣來到紫金山上,得意地對朱棣說:「你看紫禁城好不好?」朱棣答道:「好是好,就是紫金山上架大炮,炮炮轟到後門口(即後宰門)。」朱元璋聽了,大為掃興。回家的路上,順手在路邊樹上摘了個橘子,剝了皮,去了筋,遞給朱棣吃。朱棣回到後宮,把這事對馬娘娘說了。馬娘娘說,你父王給你叫橘子,意思是要剝你的皮,抽你的筋,你還是趕快逃吧。於是母子倆連夜逃出宮城,來到江心洲附近一條新開的河邊,分別時,母子抱頭痛哭,眼淚掉到江裡,河水都發出了悲泣之聲。因此人們就叫河為『傷心河』,後因諧音而念成『上新河』!」 

相關焦點

  • 關於元宵節掛花燈的由來,民間有幾種有趣的傳說
    關於元宵節掛花燈的由來,民間有幾種有趣的傳說時間:2020-02-08 11: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關於元宵節掛花燈的由來,民間有幾種有趣的傳說 (1)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隻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
  • 南京迎來超強「奶貓季」 民間組織努力推行TNR
    不少南京市民反映,今年在街頭撿到小貓的機率明顯比往年更高了。無序繁殖造成數量遞增,不少愛貓人士也坦言南京流浪貓需要科學控制了。但南京流浪貓的監管至今一片空白,常年依靠民間力量。小貓領養信息「泛濫」「你到南京幾個貓版看看,全都是小貓求領養的帖子,太多了。」
  • 有關中秋的民間傳說
    月餅的前世今生    嫦娥奔月——民間關於嫦娥奔月的傳說有很多版本有傳說是嫦娥因不知詳情而全服下;有人說嫦娥是好奇偷食;也有人說嫦娥是故意盜之;一種悲傷的說法是后羿冷落嫦娥,嫦娥傷心而去;還有的傳說是,后羿的部下蓬蒙趁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時手持寶劍闖入後院,威逼嫦娥交出寶物,嫦娥危急中將寶物吞下……服下仙藥的嫦娥身子漸漸飄離地面,抬頭望見皎潔的月光,決定向那輪圓月飛去。
  • 《海洋之歌》神話與民間傳說解讀
    時光網特稿 在8月12日登陸內地銀幕的手繪動畫《海洋之歌》中,導演兼編劇湯姆·摩爾借用古代神話和民間傳說中的角色和主題,講述了一個現代童話。神話和民間傳說口口相傳,每個講述者對這些古老故事都有他自己的詮釋。
  • 民間傳說地府裡的「十大陰帥「您知道幾個?快進來了解一下吧!
    民間傳說地府裡的「十大陰帥「您知道幾個?快進來了解一下吧!早在 上古時代,我國民間即傳說有夜遊神,《山海經·海外南經》載:「有神人二八,連臂,為帝司夜於此野。」 「二八」神,就是夜遊神, 郭璞注條曰:「晝隱夜見(現)。」 楊慎補註:「南中夷方或有之,夜行逢之,土人謂之夜遊神,亦不怪也。」
  • 民間故事:南京四方城石龜的古老傳說
    佛教在線12月20日消息 據金陵晚報報導:關於四方城石龜的傳說,摘編如下,以饗讀者。 紫金山南面有座四方城。四方城裡有塊大石碑,是明成祖為他老子朱元璋豎的。當初這塊大石碑由兩隻大石龜馱著,所以有「兩龜馱一碑」的說法。現在石龜只有一隻了,那另一隻哪塊去了呢?
  • 民間傳說六大神秘生物 雞冠蛇真的存在嗎?龍排第二
    在很多民間傳說中都有提到一些神秘生物,這些神秘生物大多數都是一些只聽過沒見過的奇怪生物,今天小編要來介紹民間傳說的六大神秘生物:雞冠蛇、龍、神農架野人、殭屍、內蒙古巨人遺骸、蒙古死亡之蟲,民間傳說六大神秘生物到底是怎樣的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
  • 古代民間:秦瓊、敬德門神傳說
    04 21:34:40 來源: 華樂雨辰 舉報   秦瓊敬德門神是流傳於陝西省鹹陽市的傳統民間傳說故事
  • 28歲古浡泥國王因何客死中國,並葬在南京?斷頸馱碑石龜傳說感人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處特殊應景的地方,那就是南京的浡(bó)泥國王陵墓遺址。這個景區之所以吸睛,除了是因為其坐落於風景秀麗的南京,更因為這是一個外國國王的陵墓。一個外國的國王為何客死中國?死後又為什麼會葬在南京?陵墓有哪些與眾不同的地方……凡此種種,都是這個景區異於他處獨特的地方。
  • 狂吠的狼人,邪惡的吸血鬼,它的肆虐激發了民間傳說
    但是幾個世紀以前,瘋狗咬人的故事聽起來更像是一則 民間恐怖傳說,並且和「狼人」的敘述基本一致:瘋狗的咬傷引發了可怕的病態,使人類受害者變成了一個邪惡的怪物。在一定程度上來說,狂犬病的存在激發了這樣的民間故事。
  • 鳥類民間神話傳說,你偏愛哪一個
    它們每一隻都有特色,都有一個閃光點被人們所喜愛,甚至它們的傳說一直被人們廣為流傳。喜鵲喜鵲與傳說中國民間將喜鵲作為吉祥的象徵。關於它有很多優美的神話傳說。傳說喜鵲能報喜。在傳說中,只有每年七月初七這一天,喜鵲才不見蹤影,都飛上天河搭橋去了,讓牛郎織女相會。 畫鵲兆喜的風俗在中國民間大為流行,品種也有多樣:如兩隻鵲兒面對面叫「喜相逢」;雙鵲中加一枚古錢叫「喜在眼前」;一隻獾和一隻鵲在樹上樹下對望叫「歡天喜地」。流傳最廣的,則是鵲登梅枝報喜圖,又叫「喜上眉梢」。
  • 【民間故事】李大腳的傳說
    【民間故事】李大腳的傳說 2021-01-11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甘肅慶陽:民間傳說老鼠是開天闢地的子神
    大凡壞事,總能和老鼠拉上關係,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獐頭鼠目;賊眉鼠眼,投鼠忌器,首鼠兩端,鼠目寸光……儘管人人討厭老鼠,但是卻喜愛十二生肖中的老鼠,在剪紙、皮影、郵票、火花、雕塑等眾多藝術門類中老鼠成了一種通人性的動物,在民間廣泛流傳,「老鼠嫁女」、「老鼠偷油」等故事,更說明了這一點。
  • 那些聽起來就毛骨悚然的傳說,你聽過幾個?
    那些聽起來就毛骨悚然的傳說,你聽過幾個?你一定聽過很多長輩給你講的故事,在這些故事中就有很多神秘的生物,而這些神秘的生物在現實生活中卻是誰也沒有見過,下面這些民間傳說中的五種神秘生物,你覺得它們真的是存在的嗎?
  • 馬年品讀馬文化 民間傳說有趣
    原標題:馬年品讀馬文化 民間傳說有趣  荊 墨   即將步入馬年,特推薦一些與馬文化有關的書籍,在閱讀的同時,讓我們一起感受馬的神秘與有趣。   神秘傳奇的馬生肖生肖馬有什麼樣的文化內涵呢?舒大豐主編的《解讀生肖文化·午馬》,是一本解讀生肖馬文化的書。
  • 春節的傳說40字50字簡短版 10個春節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
    春節對於中國人民來說是一個特殊的節日,春節也有很多民間傳說,那麼春節有哪些傳說故事呢?小編整理了春節相關的神話故事,感興趣的往下看吧。傳說,宋朝時,民間認為宰相蔡京十分富有,就說他是財神降生,又因其生於正月初五,所以民間就將蔡京作為財神爺祭拜。後來蔡京倒了,民間就換了財神,宋朝國姓為趙,百姓就給財神起名為「趙玄壇」,然後加以敬拜。  春節傳說二:臘八粥的故事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這是北方過年的歌謠,開始就是臘月初八,喝臘八粥。
  • 民間傳說中的五通神指的是正神還是邪神?
    傳說它能變化種種怪異,尤其善於變為青年男子迷惑婦女。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一書中有兩篇關於「五通」的故事,所寫的五通神專門淫人婦女,有的被斬殺,顯了原形,原來是馬、豕等妖物。由於人們懾於五通的淫威,多爭先恐後供以香火,這就是上述五聖小廟隨時可見的原因。尤其到了明清時代,五通神的香火更旺,有人乾脆將五聖廟拆小改大,建成了正式規模的廟宇。早在唐代,江南地區已有五通神。
  • 盤點幾個日本民間的妖怪,你知道有幾個?
    關注我,帶你博覽世界奇聞秩事不僅僅中國,日本民間也有著大量關於妖怪的傳說,在這些妖怪裡有殺人不眨眼的,有著兇殘成性的,也有著也有愛玩無害,各種各樣的妖怪都會有。今天小編就來盤點幾個日本民間,快來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民間歷史傳說的十大祥瑞神獸
    中國民間流傳著很多關於瑞獸降福人間的故事,每個瑞獸都曾經給人間帶來吉祥。其中許多的瑞獸都被百姓作為圖騰崇拜,甚至請入正堂供奉。那麼都有哪些瑞獸被民間崇拜呢,泰益豐周易會館小編在此給大家整理十個供各位參考。一、白虎白虎為四靈之一,也是民間的神獸,民間認為白虎出動一切邪靈都會躲避。
  • 民間傳說《熊嘎婆》將拍動畫片(圖)
    讓《熊嘎婆》成為動畫品牌  「我們要讓熊嘎婆這一民間傳說成為動畫片中的品牌。」據了解,《熊嘎婆》是根據西南地區的民間傳說改編而成,劇中的熊嘎婆和麻老虎是民間傳說中的虛構人物。意動影像將拓展其人物性格,賦予更具童話色彩的時空背景,增添更多角色。「目前,中央電視臺已有播發《熊嘎婆》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