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雨的第一天,想TA ~
沒雨的第二天,想TA想TA~
最近,成都小夥伴的朋友圈都變成這種畫風了
今年夏天,「高溫火」從7月一直燒到8月
大連海參被熱化
連北極圈都驚現超過30℃高溫
微博網友一片哀嚎:熱熱熱skr人!
點擊播放 GIF 0.5M
亞洲、歐洲、北美洲和北部非洲同時出現極端高溫天氣,熱浪席捲北半球;
以寒冷知名的北極圈內溫度超過30℃,高溫延續北極圈內森林火災頻發;
中國連續22天發布高溫預警,高溫天氣持續時間長、面積大、最低氣溫高……
熱熱熱skr人這件事
攀枝花的小夥伴並沒有很深的體會
畢竟我們的夏天確實很涼快
有外地遊客怒贊攀枝花:「晚上就像睡在空調房,還需要蓋被子!」
還隨時有這樣溼潤清新的空氣
↓↓↓↓
攝影丨袁傑
來看看網友們的評論
↓↓↓↓
做一名攀枝花人還是很幸福的!
攀枝花不僅有冬日暖陽,還有夏日清涼!
要避暑,來攀枝花就對了!
而85歲的張光煜就是攀枝花的「避暑一族」
「以前只知道這裡冬天暖和,沒想到夏天也舒服。」在四川攀枝花市一家頤養中心,85歲的張光煜已經是第二次從北京過來了。2016年冬天,他和弟弟妹妹在這裡住了一個月。今年夏天,他又來到攀枝花,「這次打算先住兩個月,冬天再和家人一起來。」
攝影:王東
地處我國西南川滇交界處的攀枝花市,自然環境獨特,年日照數2700小時,平均氣溫20.3℃。這裡陽光燦爛、冬暖夏涼、空氣潔淨,成為許多老年人康養旅遊「不約而同」的選擇。從外地來攀枝花過冬的「候鳥老人」,由2013年的3萬人次增加到2017年的15萬人次。
袁傑/攝影
「每到冬天這裡都『一床難求』。」在攀枝花一家民營養老機構,負責人周蓉自豪地說。由於需求旺盛,許多客人常常在過完冬以後就預付次年冬天的床費。目前這家養老機構已經開設了三家分店。
滿足「候鳥式」康養老人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帶動了整個康養服務業的發展,「康養+醫療」「康養+網際網路」等新型專業養老機構越來越多。
在攀枝花市米易縣一家照料中心,負責人羅文濤介紹,整個米易縣的老年人口有三四萬人,而他們中心建立的「為老服務信息管理系統」就收集了1萬多位當地老人的信息。中心除每年為1400多位老人提供定期的上門服務外,老人還可以隨時通過緊急呼叫,通知就近的護理員提供上門服務。內容包括家政保潔、衣物清洗甚至是陪聊天等精神慰藉式的幫助……
王東/攝影
可模擬中醫對老人進行望聞問切診治的中醫智慧機器人,根據老人身體需求自動升高降低的醫療床,24小時監測老人血壓、脈搏、呼吸頻率並做出分析報告的智能床鋪……在攀枝花一家醫養護理院裡,有不少「高科技」設施設備。這家主打「醫療康養」的護理院還擁有藥房、檢驗室、彩超室、放射室等。「我們的目的就在於讓老人享受更專業化、精準化的醫療養老服務。」護理院負責人戴道雲說。
「李大爺,不要著急,慢慢鬆手……」在米易縣的一家養老院中,一位坐著輪椅半身癱瘓的老人正在工作人員的鼓勵下進行康復鍛鍊。李家廣老人伸出左手,緊緊握住了工作人員的手,在不斷努力下,老人的手緩緩鬆開。看似簡單的動作卻並不容易。75歲的李家廣老人患有腦梗四五年時間,學會鬆手這個動作,就花了一個多月時間。
王東/攝影
在攀枝花,養老院已經不再只有「一床、三頓飯」的「標配」,更多充滿對老年人人文關懷、關注老人情感世界的養老機構,正給這座城市增添更多的人情味兒,也吸引著更多的老人來這裡享受幸福的晚年時光。
目前整個攀枝花有各型康養服務場所69個,擁有各類康養床位7.3萬張。據攀枝花市旅遊局消息,2017年全市實現旅遊總收入279.31億元,同比增長15.13%,佔攀西經濟區的比重為34.77%。康養旅遊正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部分內容綜合新華社
編輯:胡德梅
曾經有一個超帥
的二維碼
放在我的面前
可惜我沒有長按識別
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
我一定按著不放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