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裡有名的四句話,讀懂一生受益!

2021-01-09 明月天心

眾所周知,《金剛經》是大乘佛教裡非常重要的經典,它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我們也常稱其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以後秦鳩摩羅什翻譯的版本最為流行。金剛經是一部智慧經,其中的「般若」指的就是「智慧」,它能夠幫助眾生開啟智慧、覺悟人生,屬於大乘《般若經》的精髓。

我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因悟透該經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證得空性,明心見性,成佛作祖。許多剛入佛門的人,乃至清淨僧寶都將該經視為無上法寶,甚為珍惜。《金剛經》裡有諸多經典名句,令我們深思。本篇文章,小編就其中經典的四句話分享解讀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夠從中受到法益。

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許多人可能經常聽說這句話,但其中的深意未必理解。「應無所住」,就是說我們的內心不要住任何事、任何人,因為心中有掛礙,就會有煩惱和妄想。也不要去著相,不要認為我們所看到的就是實實在在的存在,心中有分別、有「我」在,就容易執著而被束縛。「一切業障海,皆因妄想生」,一切本為空,看破這世事的無常,就懂得活在當下這一念有多重要。

就像《心經》中所說的「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世人雖有佛性,但卻因這些貪著妄想而失去了真正的自在。「而生其心」,生什麼心?清淨心、慈悲心、平等心、解脫心,即「佛心」。修行就是在修心,身體也是假相,唯有內心如佛菩薩般清淨、慈悲,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解脫。

二、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句話在影視劇中出現的頻率還是比較高的,大多都被賦予上了唯美的氣息。「一切有為法」,什麼是「有為法」?在佛教看來,「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任何事物因緣和合而生,無緣不聚、無緣不來,這就是「有為法」,即有所作為、造作,有生滅變化,要經歷成住壞空的自然規律。與其相對應的便是「無為法」,指的是無生滅變化而寂然常住之物。生活在世俗娑婆世界中的我們當屬「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就是說這世上因緣和合而生的事物沒有一個是長久永恆不變的,既短暫又無常,就像夢幻泡影般虛幻不實,如早晨的露水和劃破天際的閃電那般短暫,人生也是如此呀,空幻無常。「應作如是觀」,就是我們應該這樣看。我們要看破這一點,證得空性,沒有執念,才不會有太多的痛苦和遺憾。既然每個人都是世間的一個過客,就要好好經過,努力修行。

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意思就是說凡是我們用眼睛看得到的事物並不是真實的,都是虛妄的假相,都是因緣而生的諸法,就連我們的身體也是如此,故而佛門裡說要「借假修真」。我們若執著於這些假相,認為誰就是誰,甚至說哪尊佛就是誰等等,都是一種執念和著相。但若我們能夠遠離這些妄想,不執著於事物的表象,而是觀照好自己的念頭,才是真正的灑脫自在,才是真正的見到如來。

「如來」是什麼意思?《金剛經》也作了解釋: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如來,即指如如不動的真如本心,遠離一切妄想、分別,它是眾生都具有的佛性。因此,「見到如來」,就是說看到自己本來清淨的佛性,「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須一切法」,佛法就是在修心,在修正我們的念頭。佛教裡常說「一念一輪迴」,就是說我們的一個念頭就是一個輪迴,因此要活在當下,活在當下這一念。過去的已然在塵埃裡、在輪迴裡,再想也沒有用,只會徒增煩惱,折磨自己讓自己困苦不堪。因此,過去事、過去心,不可得。

過去的就過去了,不要再去想了。要多懺悔,然後踏實活在當下。現在事、現在心,隨緣即可。在佛教看來,任何事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要「因上努力,果上隨緣」,種好因,至於結果隨順因緣,不可強求。未來事、未來心,何須勞心?未來如何,不要擔憂,該來的總會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要相信,善良努力的人終究不會被命運辜負。

佛法在生活,一呼一吸間都是禪。佛法並不是什麼高深莫測,它就是樸素的生活法。「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希望大家珍惜這殊勝的佛緣,努力精進,用佛法點燃智慧,遠離愚痴、狹隘、無明和顛倒妄想,早日證得無上菩提佛果。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陀釋迦牟尼佛的四句話,看了你會受用一生,大安法師開示
    佛陀釋迦牟尼佛的四句話,看了你會受用一生,大安法師開示。佛陀釋迦牟尼佛放棄王子的地位,拋棄人間的榮華富貴。跟隨很多人學道修行,都沒有找到宇宙人生的真理,最後修到非想非非想處,認為不是究竟,也放棄了。佛陀釋迦牟尼佛的四句話,看了你會受用一生: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金剛經》裡的一句話,當年六祖慧能大師,就是聽到這句話而大徹大悟的。大安法師開示應無所住,就是一切不住。若能一切不住,即是實相境界。既悟實相無相,一無所得,還有什麼我執、煩惱、生死、無明可住?若執著無住,又落於偏空。何以故?當知真空不空。云何不空?空寂靈知,起用自見。用云何起?
  • 為什麼現代人寫不出來《周易》、《金剛經》類似的巨作?
    說起《周易》和《金剛經》,相信大家沒有不知道的,這兩本書是一個可以說是道教的經典,一個是佛教的精華,一個被稱為「群經之首」,一個被稱為開啟眾生智慧的法寶。通過這兩部巨作,可以說是奠定了中國文化的基礎。《周易》的智慧大到治理國家,小到平安人生。一切事物的發展,要經過元,亨,利,貞。這一個偉大過程。
  • 什麼樣的人不能念金剛經?讀金剛經的好處及作用是什麼?
    又在三教合流環境下,明清以來,三教九流都來註解《金剛經》,雜合濃厚的真常理論和儒道信仰。又受密教影響,《金剛經》被附加密咒形成讀誦儀軌。此外,民間還出現各種離奇的靈驗感應錄。般若經典《金剛經》被真常化、儒道化、迷信化之中,在中國特別的盛行起來。什麼樣的人不能念金剛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來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
  • 25首哲理詩,每一首都包含一個道理,讀懂受益一生
    今天,隱娘分享25首哲理詩,每一首詩都包含一個道理,讀懂會讓你一生受益。《登鸛雀樓》唐·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哲理】想要看得更遠,就要登得更高。《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楊萬裡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 金剛經裡的那些故事
    惠能說《金剛經》 又一日,韋刺史請求多聽些佛法,所以惠能就升法座法堂,讓大家先把心都靜下去,先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金剛經》)。 又講到了所有的人都一樣,只是有人執迷不悟,自己不能明白,所有的人的佛性都是沒有分別的,只是有迷有悟不一樣,所以才有蠢人和智者。
  • 整部《金剛經》的核心,都在這幾句話裡!
    《金剛經》,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意為「能斷金剛的智慧到彼岸」),也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是佛教史上最偉大的佛教經典之一,以後秦鳩摩羅什翻譯的版本最為流行。《金剛經》充分體現了大乘般若思想的核心,包含了大乘佛教的最高智慧,被奉為「諸佛之智母、菩薩之慧父、眾聖之所依」。《金剛經》是一切大乘佛教的理論基礎,它蘊含著解脫生命困惑問題的大智慧,使人從中悟出生命的真實究竟意義。該經歷來受到後世聖賢和佛弟子們的追捧,是佛門裡啟發智慧、明心見性必讀的經典。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幾句《金剛經》裡的核心句子。
  • 金剛經解釋:如何誦讀金剛經
    大家都知道金剛經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經文,而且現在修行金剛經的人也是有非常多的,我們大家要堅持去誦讀金剛經,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的了解到它的含義,但是對於不知道如何誦讀金剛經的人,我們下面就給他們介紹一下吧。先洗手端座,然後恭恭敬敬地,一字一句地從頭到尾誦讀一遍,就行了。
  • 誦讀《金剛經》數十年,夢參長老從中悟得了什麼?
    十六歲出家,一生經歷頗多,晚年輾轉多地卻仍然堅持弘法天下的夢參長老,用十年時間反覆誦讀《金剛經》,才悟得其中一二。  後來,他想到自己是因為一個夢與佛結緣,故將自己的法號改為「夢參」,而這個夢就是他一生提到的六個最重要的夢境的其中之一。  當時的夢參在東北講武堂軍校畢業之後,擺在面前的是兩條路,一是跟著同學去南京,進入黃埔軍校,二是出家為僧。在他猶豫不決的時候,做了一個夢。夢裡他掉進了無邊汪洋大海,無邊無際,措手不及之時被一位老太太救起。
  • 金剛經誦讀:金剛經王菲讀誦完整版
    金剛經是對修行有很大幫助的經文,很多人在修行時這部經都是不可缺少的。金剛經不但有許多人修行,且修行的方式也非常多。不少人在修經時會選擇金剛經王菲讀誦完整版,這樣在讀誦時不但會順利,也不會出現讀錯的情況。但金剛經雖然能讀誦,只是在讀誦時也需注意幾點,這樣效果會更好。
  • 佛教:《金剛經》中最有靈性的三句話,點醒無數人!
    《金剛經》是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經典之一,《金剛經》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簡稱,《金剛經》的全部經文只有五千多字,雖然文字很少,卻句句經典,每一個字都暗藏著宇宙人生的大智慧。在《金剛經》中有三句話,最有靈性,點醒無數人,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句話,其中卻暗藏了人生大智慧,讀懂的人,人生會更有意義。第一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六祖惠能並非目不識丁 可聽懂佛經聖典《金剛經》
    如果這樣,他怎麼可能聽懂佛學巨著《金剛經》? 六祖惠能一生深受《金剛經》影響,而從學術角度而言,《金剛經》對中國的思想文化,乃至中國人的思想方法,有哪些具體的改變? 為此,本報記者採訪了多年研究《金剛經》的學者羅林竹先生。
  • 於曉非:如是我聞《金剛經》系列導讀之十八
    於曉非,1985-2015年任教於中共中央黨校哲學教研部,現任淨名文化教育公益促進會(籌)名譽會長,喜馬拉雅FM2017年度歷史人文類十大節目「於曉非《金剛經》導讀」主播。現在開始逐字逐句學習《金剛經》經文。《金剛經》現存六個漢譯本,鳩摩羅什大師的譯本流通最廣;我們尊重習慣,以鳩摩羅什大師譯本為基礎,重要的段落、詞句,參看梵文原本和玄奘大師、義淨大師的譯本。
  • 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下半句更精髓,聽懂的受益一生
    才是說盡了人生的一句話,讀懂了它那麼一生都會受益。那麼今天就和小編一起看看這句話到底蘊藏著什麼含義吧。一、外在的條件並不重要,自身修的修養才是真正立足的東西。我們都知道劉禹錫是一個十分自命清高的人,看到他的《陋室銘》裡把自己比做以仙、龍自喻時就可見一斑。當時他寫這一千古名篇的時候其實就是在表達自己德行很高的意思。
  • 一字千金的名字,讓孩子受益一生!
    所以說名值千金,好名字受益一生,想要給孩子起一個好名字的父母,可以參考以下名字來起名。九安來自於曹植《仙人篇》「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一句中,其中九安兩字都是非常吉利的字眼,「九」字表示時間長,也通長久的久字,寓意著長長久久,平平安安。
  • 誦讀《金剛經》裡的「須陀洹」和「阿羅漢」都什麼意思?
    誦讀《金剛經》裡的「須陀洹」和「阿羅漢」都什麼意思?《金剛經》裡有講到四果你知道哪四果嗎?佛學知識,經書不僅要誦讀,而且很多人更想知道其中有哪些含義。而佛家的經書中,因為是梵文的翻譯,有些內容我們無法理解。
  • 讀懂這句話受益一生
    讀懂此話,路才能好走俗語是我國傳統文化中最接地氣且朗朗上口的一種名言,大多是由前人口口相傳才得以傳承下來。大多數俗語就算拿到現在來說也可以適用,這是祖先留下來的珍貴財富。尤其是《增廣賢文》中的俗語,範圍廣又頗具實用性。當然,這些俗語中,也有很多乍一看有些比較難懂的,比如「雷打真孝子,財發狠心人」,這句俗語好像和我們平常的說法有些不符。
  • 南懷瑾讀《金剛經》:它揭示了人生9大真相,讓人如夢初醒
    在命運叵測的一生裡,每個人都好像在大霧裡行走,時而雲開霧散,時而濃霧瀰漫。那些組成人生的片段每天都在重複:吃喝拉撒,上學,工作,成家立業,養育兒女,直到生老病死。你會糾正我:這些都是現象,是尋常百姓的生活寫照。關於人生的真相,《金剛經》中,佛陀以處世人的姿態告訴眾弟子和眾生,它告訴我們人生的終極秘密是什麼?
  • 《金剛經》:在家誦金剛經如何回向
    念誦金剛經後都是需要回向的,就算是在家念了以後也要進行回向。而在回向的時候,是可以回向給任何人的,所以要回向的對象由你自己來決定。那在家念誦金剛經要如何回向呢?我們來看看吧!回向是很重要的,所以大家在做回向時要認真進行。
  • 新手養貓,一定要記住這五「不要」,受益一生!
    如果你有在飼養美國短腿貓的話,在飼養的過程一定要記住下面5「不要」,會讓你受益一生的!1、如果你有在飼養美國短腿貓的話,在飼養的過程一定要記住下面5「不要」,會讓你受益一生的!3、不要關籠子貓貓都不喜歡被人關在籠子裡的,所以要放養,不然它們會抑鬱的。時間長了,它們會變得很暴躁,體質也會變差的!4、不要吃人吃剩的剩飯剩菜千萬不要給它吃剩菜,因為貓貓不能吃含鹽量高的食物,容易皮膚出現問題。
  • 佛光會理監事會議 多元活動43萬人受益
    國際佛光會創會會長星雲大師現身時,大眾一陣歡呼,大師將其一生的經歷體驗,贈予大眾12字箴言「生於憂患,長於困難,快樂一生。」佛光會中華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總會長趙麗雲、副總會長趙翠慧、吳欽杉、理監事及各區協會幹部、佛光童軍團幹部近300人參與。「非佛不作!」星雲大師表示,他一生經歷中日戰爭、軍閥割據,體驗過貧窮飢餓,逃難流亡,仗佛加被絕處逢生。40歲開創佛光山,辦佛學院培育僧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