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湖北省武漢市歷史上有「九省通衢」之美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是中國地理位置的「心臟」。武漢市高校雲集,名校眾多,是名副其實的高校聚集地。武漢眾多的高校都有各自的特色,有這樣一句順口溜:「學在華科,玩在武大,愛在華師……」來形容再貼切不過。我們來一一介紹
學在華科
在華中科技大學,你可以隨地看見匆匆來去的學生。每天都能看到學生在自習室學習的身影,通宵學習的人也比比皆是。華科的課程安排也是相當緊湊,在華科只要你想學,絕對會讓你停不下來。華科治學嚴謹,學風醇厚。無論在什麼時候,校園內都會有背著書本急匆匆行走的學霸,圖書館內也是坐滿學習的同學。有人這樣形容華科:「華科是交一個人的學費,上兩個人的課程,作三個人的作業」。可見「學在華科」是名不虛傳的。
華中科技大學的另一個標籤則是森林大學,校區面積7000餘畝,植被覆蓋率72%,名副其實的「森林公園式大學」,不僅綠草茵茵,幾十歲的古樹也鬱鬱蔥蔥。武漢雖被稱為中國四大火爐之一,但炎炎夏季走在遮天蔽日的綠蔭中還是可以緩解焦躁,舒緩心情。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華科人愛樹如命就像俠客愛劍一樣,將自己的傲氣融於樹的精魂,每砍一棵樹都要校長籤字方可,這才有如今的枝繁葉茂。
除此之外,華工的男女比例失調也是相當有名的。有華工學子這樣調侃道:在普通大學中,一個男生追一個女生,幾經周折得手了。在武漢大學,一個女生追一個男生,幾經周折得手了。在華中科技大學,一個男生追一個男生,幾經周折得手了。如此調侃華科,聽來使人感到忍俊不禁!華科學子非常具有自黑精神。學校的低調,使得學生們自創了一套黑話,自嘲為渣科,自黑就讀於關山口職業技術學校(因關山口車站就在門前),懶於糾正他人的誤會。甚至華科的建校紀念碑,因其獨特的造型,四個立柱頂著一個球體,也被同學們揶揄成「四年大學頂個球」。這種理工科學生特有的幽默感,讓人耳目一新。
玩在武大
武漢大學被稱為「中國最美的大學」,可玩的地方很多。春暖花開時,櫻花城堡下櫻花盛開,美不勝收。在賞花的同時,我們可以感受武大濃鬱的人文氛圍和深厚的學術素養。武大風景之美,美在其深厚的人文氣息之中,就像大學之「大」,在於其文化和精神。古樸、幽雅、寧靜、舒適的校園,處處訴說這她的來由和寄望。爬山虎前的「六一紀念亭」、獅子山上的「聞一多先生紀念塑像 」、櫻花樹下的「鯤鵬展翅」、樹林間的「李達塑像」,甚至是物院樓前的「愛因斯坦塑像」,都給人以思想感悟。
武漢大學作為國家名牌大學,學風當然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武大和華科的校風學風迥然不同。華科的校史相對不長,人文底蘊不足,加之又是理工類院校,因此學校給人嚴肅、死板的感覺;而武大文化底蘊深厚,人文氣息濃鬱,則形成了輕鬆自由浪漫的氛圍。因此,可以說華科是嚴謹呆板地學習,而武大則是有學有玩有浪漫。因此,玩在武大由此而來。
愛在華師
華中師範大學作為一所師範類院校,女生的比例特別高,還經常被人戲稱為「廣埠屯女子師專」。據不完全統計,華中師範大學的女生比例高達70%以上!因此在華師你可以見到眾多美眉徜徉在桂子山上,男男女女彼此相依竊竊私語。 每到秋天,那飄來的桂花香沁人心脾,真讓人心曠神怡。優美的校園環境,加上華師漂亮妹子很多,確實適合談戀愛。因此坊間就有了「愛在華師」的說法。
不過華師學子創作的歌曲《愛在華師》,則將這種愛將愛情上升為一種博愛。華師充滿人文關懷,前有為流浪狗做新聞專題後有推宿管大叔上央視,無時無處不讓人感到滿滿的愛意。華師的「愛心樹」位於學校佑銘體育場北側,由兩顆緊挨著的高大梧桐共同呈現,美景在不經意之間恰好形成了愛心的形狀,耐人尋味。
結語
武漢高校眾多,「玩在武大,學在華科,愛在華師」的說法在坊間流傳甚廣。不過在新時期,武漢高校又有了延伸版的順口溜:玩在武大,學在華科,愛在華師,死在華農,葬在地大「。武漢高校雲集,眾多高校總有說不完的故事,講不完的段子。那麼,你有什麼故事分享給我們麼?
不拘一隅,唯才是舉。專注中國高校教育。喜歡的話點個關注吧,謝謝!

往期作品
高校趣聞:武大合併之武大大了,武水水了,武測撤了,湖醫糊了
高校更名趣事:這所高校更改校名之後後悔,又重走「回頭路」
高校觀察:蘭州大學和「人才挖掘機」蘇州大學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
高校發展趣聞:這兩所大學莫名其妙被吞併,都是全國重點大學
這位頗具爭議的中國教授,近日又斬獲德國科學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