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吉林法院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以狠抓黑惡案件審判執行為中心,持續保持對黑惡勢力的強大攻勢,專項鬥爭取得重大成果。
截至2020年12月25日,吉林省各級法院共受理涉黑涉惡案件634件,審結632件。其中,一審受理409件,審結408件,結案率達99.76%;受理涉黑案件171件,審結169件,結案率達98.83%;受理涉惡案件463件,審結463件,結案率達100%,圓滿完成了全國掃黑辦案件清結目標任務。
掃黑除惡再發力
集中清查行動進行中
中央部署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集結令發出後,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以空前的決心和力度,將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作為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大民生工程,精心謀劃推進,緊扣為期三年總目標,深入研究部署,層層傳導壓力,壓實工作責任,對在專項鬥爭中推進不力、工作進展遲緩的法院進行約談,督促整改落實。
吉林省各級法院也紛紛成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和辦公室,院長擔任領導小組組長,精心部署、強力推進。全省法院共組建工作專班93個,成立專業化審判團隊103個,組織開展各級各類培訓186次1200餘人次,為專項鬥爭深入推進築牢了堅實基礎。
破壞校園周邊公共秩序的白城市史淼案、非法壟斷豆製品市場的吉林市孫紹亢案、「保車收費」破壞交通貨運秩序的松原市張偉案、破壞農村環境保護領域正常秩序的遼源市李春盛案、與物業勾結在小區內強買強賣的四平市王巖案……三年來,吉林法院把打擊鋒芒對準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最深惡痛絕的社會治安、市場流通、交通運輸、自然環保、工程建設等重點行業,依法審理了一起起黑惡勢力犯罪案件。
在先後組織開展的涉及「套路貸」和虛假訴訟、「三農」和操控基層政權、利用網絡空間進行黑惡犯罪等重點領域專項整治行動中,
依法審理了操控基層政權並大肆斂財的四平市王福山案和吉林市沙雲生案、破壞化肥市場秩序的公主嶺市曾兆祥案、利用「校園貸」坑害大學生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樸明一案、利用網絡平臺詐騙公民財物的通化市張賀明案等黑惡勢力犯罪案件,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和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強化「鐵案」意識
嚴守案件質量底線
依法高質量辦案是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應有之義,更是確保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取得全面勝利的關鍵。
吉林省各級法院始終把涉黑涉惡案件審判質量放在首位,嚴把案件事實關、證據關、程序關和法律適用關,嚴格堅持證據裁判原則,充分發揮審委會、專業法官會議、合議庭等審判組織的職能作用,認真研究、分析解決影響案件質效的疑難複雜問題,為辦案法官提供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
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充分發揮庭審在查清事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認真做好庭審前準備,製作庭審預案,明確庭審的重點難點,依法保護被告人和辯護人合法權益,共召開庭前會議375次,對沒有聘請律師的被告人指定辯護律師596人,在黑惡勢力認定標準上嚴防人為「拔高」或「降格」,確保專項鬥爭始終在法治軌道上持續推進,把每一起涉黑涉惡案件都辦成經得起法律和歷史檢驗的鐵案。
作為吉林省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法律政策成員單位,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積極發揮作用,牽頭制定《辦理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座談會紀要》《辦理「套路貸」刑事案件的指導意見(試行)》等多個規範性文件,研究制定涉黑涉惡案件涉及的故意傷害罪等15個常見罪名和受賄罪等與打擊「保護傘」密切相關的5個罪名的證據標準,組織編撰兩批《案例選編》,為深入推進專項鬥爭提供了法律政策支撐。
凝聚內外合力
推動掃黑除惡常治長效
為真正做到「打的堅決,斷的徹底」,除惡務盡,徹底摧毀黑惡勢力經濟基礎,吉林省各級法院強化內外聯動,全面拓寬「黑財」發現、查控、執行渠道,充分發揮執行聯動大格局的機製作用,會同省公安廳及稅務、銀行、金融、市場監管等部門,打造黑惡財產聯合查控平臺,形成「黑財清底」合力。
2020年4月,吉林高院出臺《關於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刑事裁判涉財產部分執行的意見》,要求全省法院在刑事裁判涉財產部分的執行工作中,建立涉黑惡案件從立到審到執的迅速銜接機制,建立審判和執行之間的「綠色通道」,開展涉黑惡案件「打財斷血」專項執行攻堅行動,進一步加大財產刑執行力度。吉林省各級法院成立由立案、刑事審判、執行等部門參加的「黑財」執行工作專班,全面打通立審執銜接通道,構建起高效的涉案財產執行協調機制。
截至2020年12月25日,吉林省各級法院共移送生效涉黑涉惡案件217件,執行部門立案427件,已執結379件,執結率達88.75%;申請執行標的額15.21億元,執行到位13.18億元,執行到位率達86.65%。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既要在深挖根治上下功夫,又要在常治長效上見成效。」吉林省各級法院充分發揮司法社會功能,積極參與推進社會綜合治理,促進「行業清源」,組織對近三年來刑事、民事案件中的民間借貸、行政案件中的拆遷、執行案件中的強制執行等四類案件進行「一案三查」,共發現並移送問題線索2622條,並發揮司法建議作用,有針對性地向有關部門發送司法建議593份,促進社會風險防控和堵漏建制。
為達到辦理一案、警示一片、淨化一方的效果,吉林省各級法院先後組織對46件涉黑涉惡案件進行庭審直播,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記者旁聽庭審300餘人次,推動涉黑涉惡案件審判成為全民共享的法治公開課。
來源:人民法院報
原標題:《蕩滌黑惡陰霾 掃出清風正氣——吉林法院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紀實》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