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受肝包蟲病折磨12年 何為肝包蟲病

2020-12-05 99健康網

  昨天,網上有一個報導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四川省的一家醫院經過了10多個小時,為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做了自體肝臟移植,而且宣布手術成功,這個手術成功的挽救了被肝包蟲病折磨了12年的青年的性命,青年現在的各項指標都很好。

  這是一位已經患了12年的肝包蟲病的患者,十幾年來一直被這種疾病折磨著,眼看著肝臟的功能逐漸的下降,肝臟被侵襲的部位也越來越多,患者已經出現了嚴重的額黃疸,而且身材消瘦,身高1.7米只剩下100斤,這樣的情況如果還是得不到根本性治療的話,很快就會危及到生命。

  四川的一家醫院接診了這個病人,並且針對他的情況準備進行自體肝移植,自體肝移植不存在術後的排斥反應,只要能夠移植成功,就可以促進肝臟的再生,手術進行了16個小時,終於移植成功,這也是自體肝臟移植成功的又一個成功案例。

  那究竟什麼是肝包蟲病?這位年僅25歲的男性怎麼會患上這種疾病?這是一種傳染病嗎?這種疾病的傳播途徑是怎麼樣的?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種疾病。

  概念:肝包蟲病主要發生在牧區,因為牧區有很多的牛、羊和狗,這些都是包蟲病的傳染源,包蟲是一種寄生蟲,它的蟲卵會存留在這些牲畜的糞便當中,而當人誤食了被它們糞便汙染的食物,寄生蟲卵就會伴隨食物進入人體內,然後在人體內遊走,最後大部分都被阻留在肝臟,然後這種寄生蟲卵不斷的長大,就形成包蟲,因為滯留在肝臟,因此成為肝包蟲病。

  臨床表現:這種疾病的進程相對比較緩慢,一般發生在20歲到40歲之間,具有很長的潛伏期,可能在5—30年之間,剛開始只是發現上腹的包塊,隨著病情的深入,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的消化道的症狀,比如噁心、嘔吐、上腹脹痛等症狀,嚴重的話會出現全身性黃疸甚至發生腹水,同時還會伴有身體的營養不良的各種症狀出現。最後,會因為種疾病而死亡

  傳播途徑:這種疾病主要的傳播者就是狗。因為現在城市裡養狗的人也在逐漸的增多,如果在處理狗的糞便時沒有注意,或者是沒有及時的清洗或者消毒,很可能被狗的糞便汙染而發生這種嚴重的疾病。

  不過,這種疾病不是一種傳染性疾病,不會傳染。但是只要吃了被狗的糞便汙染的水或者食物就可能發病。

  如何預防

  1、在牧區加強肝包蟲病防治的宣傳,讓人們懂得這種疾病的危害,積極開展預防措施。

  2、管理好自己家中的狗,消滅野狗,管理好狗的糞便。

  3、預防牛、羊群染病,一旦發現染病的牲畜,一定要進行妥善、安全的處理,減少傳染源。(實習編譯:李堃 審校:陳加勇)

(責任編輯:陳加勇)

相關焦點

  • 青年受肝包蟲病折磨12年 四川省醫借CAS完成高難手術
    中新網2月9日電 2月9日,耗時14個小時,四川省人民醫院器官移植中心再次成功為一例晚期肝包蟲患者實施超高難度手術——離體肝切除聯合自體肝移植手術。經手術後,這名被「泡性肝包蟲病」折磨將近12年的25歲藏族青年僧侶的生命化險為夷。
  • 雲南通過計劃性肝切除成功治癒一位肝包蟲病患者
    人民網昆明12月15日電 (符皓)12月14日,患者劉某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一年前因嚴重的肝包蟲病命懸一線的她,經雲南省第三人民醫院分步計劃性肝切除治療後,被醫生從死神手中拉了回來。據了解,通過分布計劃性肝切除術成功治癒複雜肝包蟲病患者在雲南省尚屬首例。
  • 我們常說的肝包蟲病是什麼?寄生蟲是其發病原因,要做好預防保護
    導語:四川一家醫院經過10幾個小時的手術,幫助一位年輕的患者進行了自體肝臟移植手術,挽救被肝包蟲病折磨12年的年輕人的性命。這位患者十幾年來一直受到肝包蟲病的折磨,肝功能也因此而不斷地下降,肝臟受到侵襲的部位不斷增多,患者出現嚴重黃疸的問題,體重也因此不斷下降,一米七的個子只有100斤,隨著病情的發展,最後還可能會危及生命。
  • 我院承辦藏區肝包蟲病診治培訓班 助甘孜阿壩防治「蟲癌」
    2016年12月27日 10時58分 來源: 華西醫院網站 【字體:大 中 小】
  • 清華長庚運用「網際網路+」 精準治療肝包蟲病
    清華長庚運用「網際網路+」 精準治療肝包蟲病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6-9-27 劉文曦  近日,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肝膽胰中心成功進行了世界首例體外肝切除,自體餘肝移植聯合肝上腔靜脈移植重建根治終末期肝包蟲病手術。
  • 四川:努力摸索適合藏區肝包蟲病防治的道路
    人民網成都11月19日電(王軍)昨(18)日,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承辦的四川省醫學會第三次肝包蟲病防治學術會議暨藏區肝包蟲病診治培訓班在成都舉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曾勇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省醫療衛生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嚴律南到會致辭;四川省醫學會包蟲病防治學組組長陳哲宇教授分享了多年對包蟲病治療的體會。
  • 清華長庚援藏醫師成功救治肝包蟲病患兒
    清華新聞網10月13日電 國慶前,8歲的小扎西被父親帶到了西藏大學附屬拉薩市人民醫院普外科,此次距離孩子確診肝包蟲病已有一年之久。腹部影像顯示,小扎西體內的囊型肝包蟲病已經侵襲了左肝大部。面對肝包蟲病患兒,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肝膽胰外科援藏醫生、現任拉薩市人民醫院普外科主任王學棟已經歷過豐富的歷練——由董家鴻院士帶領的清華長庚肝膽胰團隊常年深入青海、四川等遊牧地區義診,為終末期肝包蟲病患者提供治療。
  • 雲南首例複雜肝包蟲病成功治癒
    近日,記者從雲南省第三人民醫院獲悉,該院肝膽胰外科團隊日前通過計劃性肝切除術,成功治癒一名複雜肝包蟲病患者。據悉,該手術在雲南省尚屬首例,目前患者劉雲(化名)病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48歲的劉雲來自祿豐縣,此前,她出現發熱伴腹痛等症狀,隨後輾轉多家醫院進行治療依然無法遏制病情惡化。
  • 助力肝包蟲病攻克 四川患者在指定醫院手術可獲補助
    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15日訊(記者 劉佩佩)9月15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肝包蟲病規範化診治培訓班暨華西肝包蟲病診治高峰論壇獲悉,四川省兩型包蟲病流行區患病率居全國之首,甘孜州石渠縣包蟲病高發居世界之首,因其高致死率,包蟲病被稱為「蟲癌」。據了解,自體肝移植手術是目前能有效遏制乃至終結「蟲癌」的治療方式。
  • 董家鴻團隊做了世界首例術式根治終末期肝包蟲病
    9月13日凌晨,一臺持續了19個小時的高難度手術在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順利結束,醫院肝膽胰中心聯合麻醉科、泌尿外科,心外科,影像科,重症監護中心等專科共35人的MDT團隊,成功進行世界首例體外肝切除,自體餘肝移植聯合肝上腔靜脈移植重建根治終末期肝包蟲病,這例手術是肝切除和肝移植兩種技術的融合,患者目前已康復出院。
  • 救治更多"肝包蟲病"患者 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團隊
    確診為肝包蟲病的妹妹也並沒有做手術,「當時醫療條件不太好,對肝包蟲病沒有多少了解,大家都說肝包蟲病手術要是做不好的話還會越長越多,想著不做沒什麼大問題。」馬索飛亞回憶。土生土長的甘南州醫院外醫科副主任醫師馬旭中回憶,肝包蟲病是西北牧區常見的寄生蟲病,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肝包蟲病確實比較常見,但當時醫療器械有限,做的手術都比較簡單,像現在整個囊腫摘除手術是想都不敢想的。三四年前馬索飛亞突然脾臟腫大,肚子也鼓了起來。丈夫劉佔彪陪她到甘南州人民醫院做檢查,進一步做核磁後確診為肝包蟲病。
  • 鄭靜晨:肝包蟲病死亡率高達94% 「救助行動」很及時
    攝影/王凱 據了解,春節期間,武警總醫院醫療團隊放棄和家人團聚的機會,赴西藏日喀則市薩嘎縣六鄉一鎮篩查貧困家庭包蟲病患者,1400多人接受B超篩查,108名藏區同胞被確診為包蟲病患者。此舉受到西藏區自治區人民政府、青海省人民政府的歡迎和肯定。肝包蟲病在中國主要流行於畜牧業發達的西藏、新疆、青海、寧夏等省區。
  • 肝包蟲病會引發哪些症狀? 身體出現這些異常表現就得上醫院了
    肝包蟲病會引發哪些症狀?通過臨床調查發現,肝包蟲病患者通常的病史比較長,主要是肝包蟲病的發展比較慢,屬於漸進性發展。多數患者發病時年齡較大,在患病初期症狀相對不明顯,患者有時會感覺上腹部出現包塊。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就可能導致患者的上腹部出現脹滿感,有輕微的疼痛,周圍器官受到壓迫之後出現不適症狀。
  • 舟山發現在西部牧區流行的肝包蟲病病例
    新華網浙江頻道1月12日電  >(陳茂梁、張樂)一名年過五旬患"肝囊腫"的女性患者,於日前被浙江舟山市人民醫院確診為肝包蟲病。1958年曾隨家人前往寧夏,期間時常接觸羊、牛、馬、豬、狗等牲畜。1987到普陀區定居,1990年因腹部疼痛曾就診於上海長海醫院,診斷為肝囊腫。
  • 你知道什麼是肝包蟲病嗎?一般多發於畜牧區
    肝包蟲病是由絛蟲感染所誘發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蟲感染疾病,多發於畜牧區。肝包蟲病分為:囊型包蟲病和泡型包蟲病。其發病原因主要在於接觸牲畜,以及誤食蟲卵。此病潛伏期較長,可達十年至二十年,因而早期沒有明顯的症狀。當包蟲囊腫增大到一定程度壓迫鄰近器官時,可能出現上腹不適、食慾減退、噁心、嘔吐等症狀。肝包蟲病可通過X線、B超、及CT等影像學檢查可確診此病。治療方法以手術治療為主,術後再配合藥物治療以鞏固手術效果。
  • 據了解,腹腔鏡下進行如此大範圍的肝切除術治療小兒肝包蟲病在西藏...
    國慶前,8歲的小扎西被父親帶到了西藏大學附屬拉薩市人民醫院普外科,此次距離孩子確診肝包蟲病已有一年之久。腹部影像顯示,小扎西體內的囊型肝包蟲病已經侵襲了左肝大部,兩處病灶,大的直徑已達12釐米,小的直徑也已達8釐米,緊鄰肝門及肝中靜脈等重要管道。面對已經如此兇險的病情,這一次,孩子的父親再也無法拒絕治療,但他仍堅持著「不要開大刀,創傷越小越好。」
  • 世界首例根治終末期肝包蟲病手術成功完成—新聞—科學網
    這臺手術歷時14個小時,參與醫生數量高達30多人,共分5個小組,由該院肝膽胰中心聯合麻醉科、泌尿外科,心外科,影像科,重症監護中心等專科在內的MDT團隊,成功進行世界首例體外肝切除,自體餘肝移植聯合肝上腔靜脈移植重建根治終末期肝包蟲病。 目前,患者術後恢復良好,無任何併發症,目前已康復出院休養。
  • 治癒牧區肝包蟲病: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一牆之隔的手術室內,他們的親人——53歲的馬索飛亞即將進行肝包蟲病手術。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的著名肝病專家李寧院長是此次手術的主刀醫生。馬索飛亞的肝臟第VI段有一個直徑約6釐米的單發肝包蟲病灶,因為包蟲病灶在肝臟右葉,臨近膽囊和右肝血管,較為複雜,甘南州人民醫院普外科對類似手術經驗較少。
  • 首都B超專家團入藏開展肝包蟲病篩查工作
    為了在活動中切實幫扶林芝市對肝包蟲病的防治和治療水平的提升,一隻由首都29家大型三甲醫院的B超科專家組成的40餘人的篩查團隊,攜帶B超設備於7月5日提前前往林芝並深入至各縣鎮開展肝包蟲病篩查。協助當地醫務人員開展對當地20餘萬人的篩查任務。為了確保篩查活動的順利進行,共鑄中國心組委會在6月組織了北京市各級醫療機構的80餘名院長來到林芝,對當地的醫療現狀進行活動前期調研。
  • ...21歲牧民獲新生——軍地專家成功開展西藏丁青縣首例肝包蟲病...
    新華社拉薩7月21日電題:海拔3900米,21歲牧民獲新生——軍地專家成功開展西藏丁青縣首例肝包蟲病根治性手術黃顯斌、陳愛平7月20日12時40分,西藏昌都市丁青縣人民醫院外科病房,剛剛手術結束、全麻清醒後的牧民次旺塔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