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董家鴻團隊做了世界首例術式根治終末期肝包蟲病

2020-11-25 健康界

9月13日凌晨,一臺持續了19個小時的高難度手術在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順利結束,醫院肝膽胰中心聯合麻醉科、泌尿外科,心外科,影像科,重症監護中心等專科共35人的MDT團隊,成功進行世界首例體外肝切除,自體餘肝移植聯合肝上腔靜脈移植重建根治終末期肝包蟲病,這例手術是肝切除和肝移植兩種技術的融合,患者目前已康復出院。

9月26日,作為國內知名的肝膽外科專家,也是這臺複雜手術的主導者,清華長庚醫院執行院長董家鴻接受了媒體的採訪。對於手術的成功,董家鴻難掩喜悅。從他對手術的介紹中不難看出,這位院長在醫院管理崗位上工作的同時,從未放鬆自己在學術方面的要求。

23歲肝包蟲病患者向清華長庚醫院求助

接受手術的終末期複雜肝包蟲病患者是位23歲的藏族姑娘。經過影像學、生化學和肝功能評估發現,此例肝包蟲病侵蝕範圍廣泛,累及5個腹腔和胸腔臟器以及重要血管,侵蝕了65%的肝臟形成巨大而堅硬腫塊。很顯然,這是一例廣泛累及多個臟器、病情極其複雜,用常規手術不可能切除的終末期肝包蟲病。

2016年7月成立的「清華長庚國際肝膽雲醫院聯盟」,旨在通過網際網路工具和數據共享,構建肝膽專科疾病分級診療、分級健康管理體系,實現各級肝膽疾病醫療資源的聯動,共享優質醫療資源,這位23歲的藏族姑娘便是該聯盟的受益患者。

據董家鴻介紹,肝臟移植是可選擇的根治性手段,但單肝移植的手術風險較大,醫療費用昂貴,長期效果受供肝質量的不確定性、繼發微生物感染、免疫排斥反應和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毒副作用等因素的影響。最終醫院決定,為患者體外肝切除加自體肝臟和血管移植根治多臟器包蟲病。

世界首例精準攻克終末期肝包蟲病

手術全程分3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在體手術。醫生將病變肝臟與腹腔分離,在肝臟血管與人體完全隔離條件下切取肝臟。董家鴻完成在體手術階段最為困難的下腔靜脈分離和阻斷,在匯合部上極緊貼病變邊緣進行切除,將右側腎靜脈大部分保留並予以成形修復,避免了腎臟功能的損傷;肝臟上部至肺和右心房之間的情況更為棘手,膈肌、右下肺葉均被包蟲侵蝕,必須部分切除。

肝臟與心臟之間的下腔靜脈已被包蟲完全侵蝕並一直蔓延到右心房根部。董家鴻通過切開膈肌和心包,在心包內阻斷心房與下腔靜脈連接部,將肝臟連同下腔靜脈完整切除,移出體外進行病變切除和修整。

第二階段是體外肝臟切除。肝臟切除後立刻被浸入冰浴並灌注肝臟保養液,在低溫保存狀態下,醫生對此進行精細的離體病肝切除,完成右肝切除,並切除病變的下腔靜脈以及左肝靜脈和中肝靜脈與下腔靜脈的匯合部,繼而將健康的剩餘肝臟的血管進行修復。

第三階段是下腔靜脈重建與自體餘肝移植。手術切除了受累肝臟以及下腔靜脈後,如何重建腔靜脈是完成自體餘肝移植的前提。董家鴻根據腹內情況決定,採用異體血管移植進行肝上腔靜脈重建。術中腔靜脈重建和肝臟再植的條件十分艱難,切除下腔靜脈後右心房與下腔靜脈接續部已縮至心包內,與移植血管的吻合非常困難,稍有不慎便有大出血風險;剩餘肝左靜脈與肝中靜脈分支成形構成的肝臟流出道細小,與下腔靜脈的吻合有分毫之差便會狹窄堵塞。

專家們歷經5個小時成功完成下腔靜脈移植重建和肝臟再植。經術中檢測各個血管吻合效果完美,整個手術出血量不到500ml。患者轉入ICU進行後續的監護治療,12天後出院。

肝包蟲病是種非常複雜的疾病,患者主要集中在牧區,當疾病進展到後期,牧區的技術條件很難救治這樣的患者。「我是一名肝膽外科醫生,我熱愛這個學科,有責任也有義務去使用尖端的技術去幫助患者解除病痛。」董家鴻告訴健康界,清華長庚醫院未來將與疾病流行區進行更加緊密的合作,幫助當地提高醫療技術水平,疑難重症患者也會通過相關渠道轉診到清華長庚醫院。

院長能有更多精力在臨床一線工作,源於清華長庚有別於其他醫院的管理模式,即「醫管分治」,這是在院長領導下的醫療管理和行政管理分工合治。董家鴻表示,醫院在基建、採購、後勤等方面的工作,全部交給執行長和副執行長進行,自己的精力則放在與學術相關的重要決策、醫院發展規劃和督導、醫療質量管控等方面。

相關焦點

  • 世界首例根治終末期肝包蟲病手術成功完成—新聞—科學網
    這臺手術歷時14個小時,參與醫生數量高達30多人,共分5個小組,由該院肝膽胰中心聯合麻醉科、泌尿外科,心外科,影像科,重症監護中心等專科在內的MDT團隊,成功進行世界首例體外肝切除,自體餘肝移植聯合肝上腔靜脈移植重建根治終末期肝包蟲病。 目前,患者術後恢復良好,無任何併發症,目前已康復出院休養。
  • 清華長庚運用「網際網路+」 精準治療肝包蟲病
    清華長庚運用「網際網路+」 精準治療肝包蟲病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6-9-27 劉文曦  近日,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肝膽胰中心成功進行了世界首例體外肝切除,自體餘肝移植聯合肝上腔靜脈移植重建根治終末期肝包蟲病手術。
  • 清華長庚援藏醫師成功救治肝包蟲病患兒
    清華新聞網10月13日電 國慶前,8歲的小扎西被父親帶到了西藏大學附屬拉薩市人民醫院普外科,此次距離孩子確診肝包蟲病已有一年之久。腹部影像顯示,小扎西體內的囊型肝包蟲病已經侵襲了左肝大部。面對肝包蟲病患兒,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肝膽胰外科援藏醫生、現任拉薩市人民醫院普外科主任王學棟已經歷過豐富的歷練——由董家鴻院士帶領的清華長庚肝膽胰團隊常年深入青海、四川等遊牧地區義診,為終末期肝包蟲病患者提供治療。
  • 據了解,腹腔鏡下進行如此大範圍的肝切除術治療小兒肝包蟲病在西藏...
    國慶前,8歲的小扎西被父親帶到了西藏大學附屬拉薩市人民醫院普外科,此次距離孩子確診肝包蟲病已有一年之久。腹部影像顯示,小扎西體內的囊型肝包蟲病已經侵襲了左肝大部,兩處病灶,大的直徑已達12釐米,小的直徑也已達8釐米,緊鄰肝門及肝中靜脈等重要管道。面對已經如此兇險的病情,這一次,孩子的父親再也無法拒絕治療,但他仍堅持著「不要開大刀,創傷越小越好。」
  • 首例!雲南通過計劃性肝切除成功治癒一位肝包蟲病患者
    人民網昆明12月15日電 (符皓)12月14日,患者劉某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一年前因嚴重的肝包蟲病命懸一線的她,經雲南省第三人民醫院分步計劃性肝切除治療後,被醫生從死神手中拉了回來。據了解,通過分布計劃性肝切除術成功治癒複雜肝包蟲病患者在雲南省尚屬首例。
  • ...21歲牧民獲新生——軍地專家成功開展西藏丁青縣首例肝包蟲病...
    新華社拉薩7月21日電題:海拔3900米,21歲牧民獲新生——軍地專家成功開展西藏丁青縣首例肝包蟲病根治性手術黃顯斌、陳愛平7月20日12時40分,西藏昌都市丁青縣人民醫院外科病房,剛剛手術結束、全麻清醒後的牧民次旺塔孜
  • 這次的支援尤具意義——「搶冬」推進青海省肝包蟲病手術患者清零...
    響應這一號召,董家鴻院士團隊,以及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溫浩教授團隊,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彭心宇教授團隊,陸軍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張雷達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總醫院程龍教授、魏正道主任等專家一同來到青海,與青海大學附屬醫院
  • 雲南首例複雜肝包蟲病成功治癒
    近日,記者從雲南省第三人民醫院獲悉,該院肝膽胰外科團隊日前通過計劃性肝切除術,成功治癒一名複雜肝包蟲病患者。據悉,該手術在雲南省尚屬首例,目前患者劉雲(化名)病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48歲的劉雲來自祿豐縣,此前,她出現發熱伴腹痛等症狀,隨後輾轉多家醫院進行治療依然無法遏制病情惡化。
  • 救治更多"肝包蟲病"患者 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團隊
    確診為肝包蟲病的妹妹也並沒有做手術,「當時醫療條件不太好,對肝包蟲病沒有多少了解,大家都說肝包蟲病手術要是做不好的話還會越長越多,想著不做沒什麼大問題。」馬索飛亞回憶。土生土長的甘南州醫院外醫科副主任醫師馬旭中回憶,肝包蟲病是西北牧區常見的寄生蟲病,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肝包蟲病確實比較常見,但當時醫療器械有限,做的手術都比較簡單,像現在整個囊腫摘除手術是想都不敢想的。三四年前馬索飛亞突然脾臟腫大,肚子也鼓了起來。丈夫劉佔彪陪她到甘南州人民醫院做檢查,進一步做核磁後確診為肝包蟲病。
  • 劉續寶教授及柯能文副教授團隊完成國際首例腹腔鏡經結腸下區原位...
    近日,我院胰腺外科劉續寶教授及柯能文副教授團隊完成了國際首例腹腔鏡經結腸下區原位胰十二指腸切除聯合門靜脈切除的胰頭癌根治術。該手術由團隊中柯能文副教授主刀,歷時6小時,患者術後恢復順利。經文獻檢索,目前國際上尚未見類似手術病例報導。
  • 肝包蟲病能治好嗎?海西州人民醫院兩位患者治癒出院!
    海西州人民醫院院長助理、外科主任吳亮表示,到目前為止,海西州人民醫院在肝包蟲治療上力求按教授們和院士們的指導方向去努力,力求把海西的肝包蟲病按照海西州委州政府的指導方向上做到消滅肝包蟲
  • ...完成國際首例腹腔鏡經結腸下區原位胰十二指腸切除聯合門靜脈...
    近日,我院胰腺外科劉續寶教授及柯能文副教授團隊完成了國際首例腹腔鏡經結腸下區原位胰十二指腸切除聯合門靜脈切除的胰頭癌根治術。該手術由團隊中柯能文副教授主刀,歷時6小時,患者術後恢復順利。經文獻檢索,目前國際上尚未見類似手術病例報導。
  • 青年受肝包蟲病折磨12年 四川省醫借CAS完成高難手術
    經手術後,這名被「泡性肝包蟲病」折磨將近12年的25歲藏族青年僧侶的生命化險為夷。據悉,患者為25歲的藏族僧侶「吉姆」(化名),長期飽受病痛折磨,如今病灶已入侵到肝臟靜脈血管、膽管並引發嚴重病變,導致其全身呈現重度黃疸,1.7米的身高體重消瘦到僅50多公斤,病灶進一步向肺部、腦部惡化擴散,已經嚴重威脅到生命。
  • 江華瑤族自治縣人民醫院成功開展首例舌癌根治術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伍燕琦)6月9日上午,在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博士張曉偉的指導下,江華瑤族自治縣人民醫院五官科成功為一名舌癌患者實施舌癌根治術,這是江華縣域內開展的首例舌癌根治術,填補了江華縣耳鼻咽喉科醫療技術的空白。
  • 青年受肝包蟲病折磨12年 何為肝包蟲病
    昨天,網上有一個報導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四川省的一家醫院經過了10多個小時,為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做了自體肝臟移植,而且宣布手術成功,這個手術成功的挽救了被肝包蟲病折磨了12年的青年的性命,青年現在的各項指標都很好。
  • 四川:努力摸索適合藏區肝包蟲病防治的道路
    人民網成都11月19日電(王軍)昨(18)日,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承辦的四川省醫學會第三次肝包蟲病防治學術會議暨藏區肝包蟲病診治培訓班在成都舉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曾勇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省醫療衛生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嚴律南到會致辭;四川省醫學會包蟲病防治學組組長陳哲宇教授分享了多年對包蟲病治療的體會。
  • 舟山發現在西部牧區流行的肝包蟲病病例
    12日電  (陳茂梁、張樂)一名年過五旬患"肝囊腫"的女性患者,於日前被浙江舟山市人民醫院確診為肝包蟲病1958年曾隨家人前往寧夏,期間時常接觸羊、牛、馬、豬、狗等牲畜。1987到普陀區定居,1990年因腹部疼痛曾就診於上海長海醫院,診斷為肝囊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