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魚缸養魚,發現這種疾病應該立刻治療,其他的疾病還在其次

2020-10-30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隨著氣溫的逐步降低,低溫飼養的某些觀賞魚,它們的食慾和抵抗力也在逐步下降,尤其是目前這個水溫,低不成高不就的,最怕觀賞魚的體表出現一樣東西。

這個東西就是白毛,也就是我們所見到的,觀賞魚體表某處出現了菌絲,而且這個菌絲是個別的、少量的,初發的,如果這個東西不去加以治療,只想著調理水質或者任其發展,很快一缸魚都會玩完,尤其是體表本身有傷的魚。

室內小麥穗偶有死亡,室外的已經全部長滿菌絲了

前一陣子我到室外撈取的小麥穗魚,目前還有部分沒有餵完,因為當時沒有地方放置,就把其中一些小的放到了室外的水缸裡,大部分留在室內。

結果在前一周的時間,我就發現,部分麥穗魚的體表,開始出現了一丁點的菌絲。

這個和白點病完全是兩回事的,作為新魚友來說,雖然不會觀察,但是我們從字面上的理解,它也不會一樣的。

白點就是點狀物,白毛類似於饅頭長毛了、月餅長毛了,我們平時又不是沒有見過?只不過在觀賞魚的體表存在,這個菌絲大多也是發白的。

而且,白點呈現的是分布比較廣泛,體表、魚鰭到處都是,白毛、菌絲這個東西,最早是觀賞魚的體表哪裡受傷,先從哪裡發起,也就是三兩處菌絲,並且,菌絲的逐步增長,開始外延。

我們怎麼可能看不出來它和白點的區別呢?

而室內的小麥穗魚,由於水質和投餵原因,雖然也有部分死亡的現象,並沒有出現生長菌絲的問題,由此可見,水溫還是相當重要的,我的原生缸裡也有小麥穗,它們也經常打鬥,但是也沒有出現什麼菌絲。

這種現象會在哪些觀賞魚身上出現?

我們這裡所說的,也是水黴病的一種,而且是一種小範圍、可以及時發現,並且治療異常簡單的水黴病。

這種水黴病的成因,只有兩個原因,一個就是水溫比較低,再就是觀賞魚身上有外傷、而且體質很差、處於長期飢餓中,這個飢餓未必是我們造成的。

有些魚友會說,我也是一天三遍的投餵啊,可是我們購買之前呢?

它已經長期飢餓過度了,一時半會體質是緩不過來的,再加上水溫不配合,撈取時的體表外傷,然後就會迅速發病。

這種疾病常常出現在飼料魚、草金魚、金魚身上,還有部分水溫已經降低到極限,我們仍然沒有給它們加溫的小型熱帶魚身上,或者是水溫持續不恆定,忽高忽低。

比如說較小魚缸、小圓缸內飼養的孔雀魚、斑馬魚、月光魚、紅綠燈魚、紅箭魚、各種鬥魚、藍曼龍、麗麗魚等,都會經常出現這種水黴病。

如果發現後,不去及時治療,整缸魚都有被傳染的風險,尤其是受傷較重的飼料魚,磨損較重的論斤稱的草金魚和金魚等。

視其情況予以快速治療,方法極其簡單

為什麼說要視其情況,進行快速治療?

因為極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一缸魚,飼養了很長時間,大部分體質非常強健,偶有一兩條或者是初期只發現一條患病。

這種情況下,按理說,是不必去整缸下藥的,自己的魚質量到底如何,自己應該有數的,多久沒換水了,是不是一直投餵著,水溫究竟在多少度等。

那麼,我們可以把病魚單獨撈出,進行點對點治療,無論是在傷口上撒鹽,使用小毛刷沾點鹽水刷去白毛,還是使用高錳酸鉀水,清洗患處或者浸泡,都很容易把白毛清除掉的,這個操作根本就不難。

然後可以把病魚體表塗點消炎藥,不管是黃粉、甲硝唑還是蘆薈膠,這個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能用到的藥物有很多,既不是口服也不是整缸浸泡,只是在體表塗上一層,哪有那麼多的囉嗦事呢?

這個東西還要問用量嗎?根本不必。

接下來就是靜養觀察,看其體表能不能再次滋生白毛,如果沒有,那就是好了,如果有,繼續再來一次,就是如此簡單的招數。

但是,我們必須要保證水溫和水質,這才是治癒此病的關鍵點,有沒有可能不升溫也能治好?不是沒有這個可能性,只不過有可能治好了它還會再犯。

如果是觀賞魚患病的數量較多,我們發現較晚的話,是可以整缸高錳酸鉀的,必須配合升溫、換水,只是,也有可能會有部分觀賞魚掛掉,這個就要看病情的嚴重性,還有觀賞魚的體質了。

如果是觀賞魚的整個體表,已經全部覆蓋白毛,或者開始了搖頭擺尾的情況,可治、可不治,對不起,我們已經盡力了,節哀順變吧。

恆定水溫、注意水質,儘量不要造成觀賞魚的各種外傷,預防為主

雖然說,看起來這種白毛病,似乎很容易治療,但是,有些觀賞魚如果體質太差,或者是小魚過小,可能無法進行藥物塗抹,這就增大了我們的操作難度,還有的魚友,根本不會撈魚,個別小魚也撈不出來。

還有可能部分觀賞魚已經半死不活了、根本不耐藥,這些情況也都會出現,包括了體表內部已經開始嚴重潰爛了,這樣的不治也罷,尤其是小型的孔雀魚、斑馬魚之類的,還是直接扔吧。

因此來說,我們飼養觀賞魚這個東西,還是應該以預防為主的,尤其是在撈魚、買魚的時候,千萬注意觀賞魚的體表問題,在這種水溫忽高忽低的季節裡,一定要保證住魚缸水溫的恆定,適度進行換水,保證水質清新,這樣觀賞魚就不會患上這種疾病了。

就比如室外的那缸小麥穗,除非是比較勤快的魚友,能去給它們下點藥治療一下,或者把它們提到室內統一下藥,否則就是面臨拜拜的境地。

類似於這樣的飼料魚,我們還是不要拿去投餵給其他觀賞魚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蝴蝶的飼養與疾病治療
    重點說疾病,養蝴蝶唯一需要注意的只有一種疾病就是腸胃病,其他問題都是小菜。全新的養魚新手有各種神奇的方法把魚搞死,對於會養三湖魚的人來說只有腸胃疾病能要了蝴蝶的命,因為蝴蝶是素食,食量大並且消化快,從食物中獲取的營養少,就像吃草的羊一樣。想要蝴蝶好好的活著就堅持餵素食這絕對是真理。
  • 哪些拖拉養魚習慣,可以造成觀賞魚的各種疾病,或者死亡?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在我們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魚友們經常會來詢問,養魚老道這個魚這種情況是個什麼病?或者說這種魚的不良狀態,我用不用管?很多時候,養魚老道的回答是不必管、先這樣,一般的這種情況會有三種:一種是觀賞魚剛入缸,由於運輸問題和情緒壓抑所導致的不適,一種是觀賞魚純粹的體表傷,一種是觀賞魚的輕微消化不良,大致上是這樣的。
  • 養魚者不可不看——如何發現及治療觀賞魚體外寄生蟲病
    很多初養魚的朋友,一直到整缸魚都死掉了,仍不清楚魚的死因是啥?此魚病是一種傳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的傳染性疾病。幾乎每個魚缸都可能爆發。一般來說,體外寄生蟲是指斜管蟲、車輪蟲、指環蟲、魚波豆蟲等十幾個寄生蟲品種的統稱。當然,這裡面還有我們最為熟知的,造成白點病的小瓜蟲。寄生蟲中,除小瓜蟲可直接用肉眼看到外,其它的都需借用顯微鏡才能觀察得到。
  • 觀賞魚生病如何治療?分析6種常見的觀賞魚疾病,可以治療
    養魚的魚友們漸漸地多了起來,有時候我們的不經意間的失誤就會導致觀賞魚生病。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魚友都能從容面對魚的疾病。養魚雖說不像貓狗一樣需要遛,但是要把蝸居在魚缸裡的魚養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需要我們足夠的耐心和細緻。對於水質、水溫、光照的控制,魚缸換水等等,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差錯就會導致我們養的魚患病。
  • 孔雀魚疾病的預防與治療
    許多疾病的產生大多是飼主忽略或無細心觀察所引起。因此觀察是預防的第一步驟,魚兒生病總有前兆及原因,若能在初期就發現魚兒的不適,孔雀魚的疾病幾乎95%都能事前預防其發生。孔雀魚是種身體強壯的魚類,雖不易生病,但一生病往往錯失先機不易治療,就算治好也會~破相」。在此再強調一次「遠離疾病首重預防·而預防的第一步驟便是觀察。
  • 關注三點小問題,養魚就可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根本無需下藥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至少要關注一下魚缸內的雜質和濾棉垃圾,不是一個勁的在那裡只管餵魚很多魚友由於各種所謂地原因,忙的不可開交,等到回過神來,想要給觀賞魚換水的時候,才發現水質早就出了問題。
  • 為什麼同樣使用加溫療法,有些觀賞魚一命嗚呼,而有的疾病痊癒?
    加溫療法,是我們經常用到的治療觀賞魚病的老三樣方法之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換水、升溫、加鹽,大部分觀賞魚疾病或者說是需要藥物來治療觀賞魚的某些疾病,都需要我們在水溫問題上加以配合的,這個操作不但是可以加速觀賞魚的新陳代謝,也會促進觀賞魚對於藥物的吸收。
  • 收藏級養魚秘籍,觀賞魚疾病高發季節,4類應急情況處理
    因為最近接到不少魚友,給咱們《養魚說》的私信,都是提到家裡觀賞魚生病的問題。這篇文章就和大家聊一聊觀賞魚如果有情況異常,應該怎麼樣處理?也算是統一比較籠統的回覆大家的問題。不可否認的,現在觀賞魚的疾病種類非常多,而且有一些疾病它的症狀是比較像的。
  • 拯救你的魚缸,養魚要具備的基本技能。第五彈,治療魚病篇
    一個原因是:還沒有發現魚生病呢,魚就已經over了。還有一個原因是:確實發現魚生病了,但是根本不會治,又怕病魚傳染別的魚,就提前判了魚死刑,衝下水道了。(好殘忍,有沒有?)其實魚生病就那麼幾種情況,等你掌握了魚生病的原因和治療方法,你會覺得給魚治病並沒有那麼複雜。
  • 氣泡病的剋星:觀賞魚得這種罕見疾病,治療方案及發病原因在這兒
    今天我們來說一種較為少見的觀賞魚疾病——氣泡病。如果一條魚身上附滿了氣泡,並且身體變得搖搖欲墜,無非就是感染上了氣泡病。這種病主要針對魚苗,當然成魚在一定情況下也會發生,機率並不小。我們首先先來了解一下氣泡病是如何發生的。
  • 給魚缸加鹽的正確做法是這樣,老一輩養魚用「老三樣」可不是蓋的
    其實在給魚缸加鹽,是以前我們老一輩魚友養魚時候,常用的養魚老三樣之一。另外兩樣事升溫還有換水。因為以前養觀賞魚也沒有那麼多品種可以選擇,然後觀賞魚的疾病啊,或者是一些其他情況都比較少。所以,這養魚的老三樣就比較有用了。那麼既然老三樣裡面有加鹽這麼一項,其實還是說明加鹽肯定可以對飼養觀賞魚起到一定的幫助。
  • 觀賞魚部分疾病治療,幾種行之有效,快速見效的方法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今天老鄒大叔到我這裡來給我送清道夫,看似來送清道夫,實際上是喜滋滋的拿著孔雀魚回家繁殖去了,哈哈。我們又說起了最近他的紅鑽七彩突眼死亡,以及部分七彩蒙眼的問題,這個也怨不得他,他確實是眼睛看不清,歲數有點大了,這不就聊到了一些關於觀賞魚疾病治療的的問題。
  • 魚缸不養魚了怎麼裝飾 魚缸的日常維護
    有的人之前往家裡買了一個魚缸準備養魚,但是發現自己買的魚缸有一些漏洞,導致沒辦法正常的養魚,所以說,不知道魚缸不養魚了怎麼裝飾比較好,那麼出現這種情況的話,我們可以自己查找一些相關的資料看一下知識,然後,我們再具體的了解一下魚缸的日常維護是怎麼樣的。下面我們看詳細介紹。
  • 龍魚常見疾病及治療辦法
    現今市面已有多種治療白點病的藥劑,使用時可配合高溫治療;鹽浴法也不錯。平時魚缸保持28℃以上較不易發生此病,白點病雖易治但也不容小覷,倘若你的魚有久久習慣性感染,那麼表示當初只是抑制生長或驅離而以,甚至有可能已進升為頑固型白點症,躲藏於底材等待機會伺機而動。這時唯有將魚只搬離,以高濃度的福馬淋藥劑進行消毒,再重新設缸。
  • 任何的觀賞魚,偶爾經歷一次高低溫的洗禮也不是壞事!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為什麼養魚老道想起來寫這麼一篇文章,因為很多魚友問道,如果給金魚、錦鯉治療白點病,水溫超過了32度,魚兒不會死嗎?還有的魚友問道,我的魚兒得過一次感冒,全部白點了,高溫治療後,如果溫度降回以前的水溫,就不會再次發作了嗎,是不是應該溫度高點?這個問題怎麼說呢,我們先說有關金魚高溫飼養的問題,實際上是沒有任何危險的,因為我們在夏天的時候,大多數飼養金魚的魚缸裡,都達到了35度左右的水溫,它們也沒有問題,而且時間也很長。
  • 孔雀魚到家後出現三種異常情況,如何斷定是不是疾病,怎麼處理?
    所以說,對於新到家的孔雀魚,在腸炎這一塊的問題,我們就應該如此考慮和觀察,碰到確實嚴重的再去下藥治療。 孔雀魚遊姿不正,也是疾病?是的,而且可能問題很大 正常的孔雀魚有沒有可能出現遊姿不正的情況呢?
  • 母豬低溫不吃食應該怎麼辦?找準原因好治療
    首先,普及一個小知識點: 豬的正常溫度在38~39.5℃之間,豬低溫是一種臨床疾病,一般在35~38℃之間;而豬高燒或低燒,都是豬發燒的一種症狀表現,低燒在39.5~41℃之間,高燒在41℃以上了。所以,豬低溫不等於低燒。
  • 孔雀魚的常見疾病和治療
    我們來說說幾個我們常見又能自己治療並控制的疾病吧~ 1、溫差型疾病 顧名思義,因為水溫短期劇烈變化,或者長期超過體能限制的水溫變化而產生的身體反應導致的疾病:水黴(魚身上長肉的區域出現不規則狀肉眼可見白色棉絮狀東西)、白點(圓形小白色點點,不立體)、針尾(尾巴像一根針一樣,不舒展)、炸鱗(鱗片一個個立起來,不貼合魚身體)、縮尾(
  • 這種觀賞魚神經質引起的疾病,經過多次驗證,不關水質什麼事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前些日子,養魚老道的那條魂鬥羅患上了蒙眼病,如果是經驗豐富的老魚友,大致上一看圖片和視頻,也能猜測個差不多,儘管圖片看不大清,但也不是眼睛外表那麼利索。
  • 飼養觀賞魚哪些情況下我們不必往魚缸裡加鹽?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近期養魚老道發現很多魚友得了愛鹽症,動不動都會往魚缸的的水裡加鹽,其實這麼做是不正確的,也完全沒有這個必要,那麼魚缸裡什麼時候應該加鹽,什麼時候不應該加鹽呢?今天我主要的講講魚缸裡哪些情況沒必要加鹽,大家千萬不要搞錯了,至於往魚缸裡加鹽的作用,養魚老道的其他文章中都有,在此就不必重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