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島木歌,婉轉吟唱生活的詩與遠方

2021-01-15 房天下

作者: 名雕裝飾北島木歌

自然肌理的詩意

於紛繁憂擾中

尋一方心靈的棲息地

看雲捲雲舒賞花開花落

用簡單質樸的語言

書寫詩意的人生

木作系列 /北島木歌

項目地址 / 深圳壹城中心

項目面積 / 137㎡

玄關

The Vestibule

玄關處的鞋櫃牆

底部感應氛圍燈

為晚歸的人亮起的一盞燈火

是愛,是歸宿

也是生生不息的期盼

客餐廳 / The Restaurant

萊頓橡木與暖白亞克力

清冷與溫馨的對立平衡

成就了現代風的簡約與品位

餐廳

Restaurant

食人間煙火方知人生百味

生活不止柴米油鹽

還有歌酒花茶

如同人生一樣

家也需要經營

△主臥/Master room

簡潔質樸的布紋麻

素與雅交織出層次分明的大方

勾勒出生活的詩與遠方

主臥衣帽間

Master cloakroom

不對未來做太多的預想

也不對過去做太多的總結

衣帽間的刪繁就簡

何嘗不是活在當下的通透呢

△書房/The Study

一盞茶 一本書

讀書一處得一靜處

內心充盈才能笑看潮起潮落

客房

Guest room

沒有所謂的風格或者標籤

用最直觀最本質的語言

書寫一份簡淨的從容自在

小孩房 / Children's room

兒童房不僅需要收納衣物、玩具

也都需要承載無拘無束的童心

藍色的童真理應得到眷顧

多功能房 / Multifunctional room

生活的百變

賦予了人生的精彩紛呈

一張榻榻米

實現了空間組合的多邊

讓家居生活變得隨心所欲

乾淨整齊的線條

錯落有致的空間分割

舒適自然的木紋肌理

北島木歌

奏響了一曲又一曲

動聽的生命之歌

下一曲

是否是為您量身而作呢?

名雕德拉尼/About Delaney

名雕德拉尼,是名雕在集「設計、施工、主材選購、材料配送、售後服務」於一體的裝飾服務基礎上,再次對一體化服務進行全新升級,推出「大宅全效定製」服務理念,全面提升名雕在行業領先的服務水平和體系。

德拉尼用工業化思維重新定義家裝從設計,生產到施工安裝的系統化全過程。以專業工廠的精工細作,形成以產品、訂貨、配送、裝配一體化的全過程,真正實現了家裝工業化、材料工廠集產化,全面滿足消費者對環保、高效、整體、耐用、美觀等訴求。

引進義大利設計團隊,獨立研發團隊集成研發,獨有健康安全模塊保證產品使用上的安全保障。

1、設計模塊化

2、產品標準化

模塊化設計,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雙重標準並行管控,形成德拉尼產品的標準化體系。

標準4.0工業化生產線,綠色環保理念貫穿,集成系統和硬體之間柔性生產,精準把控效果和功能。

3、生產工業化

4、服務品牌化

依託名雕21年大家居服務體系基礎,獨立交付團隊保證管家式服務,全程跟進,24小時響應。

未來已來,有夢想的名雕和有夢想的德拉尼,在行業革新的路上任重而道遠。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相關焦點

  • 北島一字詩《生活》,短短一字卻直指人心,是傑作還是譁眾取寵?
    有人對其讚嘆不已,有人卻抨擊是譁眾取寵,這首詩究竟該褒該貶?對於詩歌,想必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詩歌是按照一定的音節、聲調和韻律的要求,用凝練的語言、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意象,來表現社會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文學體裁。在中國古代,不合樂的稱為詩,合樂的稱為歌。按照現代文學的分類標準,中國的詩歌可分為古體詩、近體詩、詞、散曲和現代詩五大類。
  • 世界上最短的詩,北島只用了一個字,卻完美詮釋了生活
    北島原名趙振開,中國當代詩人、作家,為朦朧詩代表人物之一。北島曾被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先後獲得瑞典筆會文學獎等多項文學類獎項,並被選為美國藝術文學院終身榮譽院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在他的作品集《太陽城札記》中有一篇作品尤為特殊――《生活》,《生活》的內容只有一個字――網。
  • 你的詩和遠方,我的詩和遠方
    你的詩和遠方,我的詩和遠方她對我說,她也喜歡嚮往詩和遠方。她也是喜歡詩的姑娘,喜歡乾淨單純的美好,那些不經意間的發問,都透露著誠實和清澈。我想,她的心裡,有一片生長得茂盛的陽光草地,那裡有花,還有鳥兒,自由地飛過。
  • 碟訊|程璧,首次譜曲吟唱英文經典抒情短詩
    2014年,程璧在第二張專輯《詩遇上歌》中為詩歌譜曲並演唱,包括中國詩人北島的《一切》。另外四首非詩歌類的歌曲被程璧作為「小品」,用以讓聽眾在聆聽詩歌的間隙,放鬆心情。2015年,程璧推出第三張個人音樂專輯《我想和你虛度時光》,邀請了莫西子詩擔任該專輯的製作人。
  • 生活的詩意:詩並不在遠方,你就是你的遠方|周末讀詩
    如果這裡有詩,可能是什麼樣的詩?我們來讀南宋詞人蔣捷的兩首小詞,看看以上兩個日常生活情景,讓他寫出了什麼樣的詩。蔣捷就是那位聽雨聽出人生三味的詞人,也是從秋聲中聽出交響樂的「指揮家」,一個以敏銳的聽覺寫作的詩人。他因愛竹而自號竹山,又因名句「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故而人稱「竹山先生」、「櫻桃進士」。
  • 北島的詩,程璧的曲,為《一束》的靈魂插上翅膀,不再飄搖!
    程璧北島「一束」是量詞,通篇沒有中心詞,幾個段落下來,也不確定在我和世界之間,你究竟是什麼?度娘說這是一首愛情詩,美在沒有一個愛字,代表戀人們不同時段的心理感受,從海灣到噴泉,從畫框到床頭,從靜止的羅盤到下陷的深淵,我差點就信了,如果不是因為總感覺哪裡有點文不對題。《一束》是北島1973年的作品,每小節的擇詞用詞現在讀起來依然唯美時尚,這就是詩人詩作得以穿越時代、流傳經久的筆下功力。
  • 北島:詩歌是我的信仰。餘秀華:詩歌是我的拐杖
    從北島揭示「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到今天大眾無條件認同「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這短短幾十年,我們終於完成了從抗拒卑鄙到投向卑鄙的人獸進程。那次訪談,餘秀華並沒有說出詩歌對於她是什麼。不過,有零星的文字記載餘曾說過詩歌是她搖搖晃晃人生中的拐杖。她扶著詩歌拐杖站起來,走得更堅實、堅定,也走向遠方。
  • 暴風公益攜手北島為留守兒童讀詩
    2016年4月7日,暴風公益攜手著名詩人北島,共同開展了「為留守兒童讀詩」的活動。著名詩人北島、現代詩人藍藍以及中國人民廣播電臺著名主持人張衛東出席了這場呼喚愛心的活動,並為留守兒童誦讀了《一束》、《幸福》等詩歌,以寄去自己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和祝福。這場呼喚愛心的活動,並為留守兒童誦讀了《一束》、《幸福》等詩歌,以寄去自己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和祝福。
  • 北島的詩有創造性的意義,生活的啟發源於它
    讀《北島》詩選有感品味生活,感受時光在我咿呀學語時,便聽過三隻小豬的故事,模糊地懂得,要住上溫暖明朗的大房子必須珍惜時間。之後,又在小學課本裡讀到了「時光」。我的青苗時代,燦爛美麗,那種拔尖的欲望嫋嫋升起。而北島的詩總會緩緩賜予我新生的奇蹟。
  • 詩意與童心相遇 北島《給孩子的詩》讀者見面會長沙舉行
    北島《給孩子的詩》讀者見面會長沙舉行。 9月3日15:00,「看見詩意的世界——北島《給孩子的詩》」讀者見面會在長沙梅溪書院舉行。眾多詩歌愛好者從各地趕來,聆聽北島關於孩子與詩歌的分享。   見面會開場,北島首先分享了編選這本《給孩子的詩》的緣由,「我編選給孩子的這本書,坦率地說,和我的兒子兜兜有關。既是偶然,也是必然,或者說是偶然中的必然。」
  • 《蘭溪棹歌》作者另有其人?關於「詩和遠方」的故事一直在延續……
    中的詩與遠方…… 《蘭溪棹歌》的作者究竟是誰? 百首《蘭溪櫂歌》,展現200多年前的蘭溪! 為世人描繪更多蘭江風物的,還有清代汪啟淑所著的100首《蘭溪櫂歌》,詩景涵蓋雲山、蘭江、上華、香溪、黃店、永昌、遊埠等鎮鄉街道。詩中人物有章懋、範浚、胡應麟、貫休等諸多歷史名人。 汪啟淑住在南門塔嶺背,幫助修蘭溪縣誌。
  • 《生活》~「網」……北島給了我們不同的答案
    他的創始人就是朦朧詩的代表人物之一「北島」,我在多年前曾拜讀過他的作品。其中一篇令我印象深刻,詩名《生活》內容很簡單.但卻發人深省——一個字「網」。這一個字包含了太多釋義.發人深省。它似乎在暗示著我們一旦「入網」便再也沒有無拘無束了。生活就如同這樣一張網,我們就是編制這張網的每條線,牽著自己也牽著別人。
  • 山水有情 川渝和詩以歌向遠方
    和詩以歌,為時代而唱,詩與遠方已融入幸福的夢。 「吆哦,吔麼吆吔麼,搖到!穿惡浪、踏險灘,船工一身都是膽……」伴隨著慷慨激昂的《長江號子》,第六屆中國詩歌節閉幕式文藝演出拉開序幕。 「兩江相擁,開懷重慶。」本次文藝演出總導演兼主持人張國立攜龍勇、何苗苗、袁莉閃亮登場。
  • 北島最短的詩,雖然只有一個字,卻重重的擊中我們每個人的心臟
    他就是一代朦朧派詩人趙振開,也許你對趙振開並不熟悉,但是說起北島你會莫名親近,因為「北島」是趙振開的筆名。和他的原名一樣鮮為人知的還有他的一首「一字詩」,雖一字話盡人間所有,僅一言說完世上滄桑。說北島是為文學而生,絲毫不過分。他的父親母親一個從事金融,一個作為醫生,但是都沒能讓他對理工類學科產生好感。從小數學就是弱項,獨獨只愛文學詩詞。高中讀完就做了建築工人,一幹就是十一年。
  • 北島最經典的一首詩,細細讀來 老淚縱橫!
    有人說北島的詩歌是晦澀難懂的,我想說其實和詩人所處的時代有關,是當時的大環境決定的,北島的時代是你可以根據歷史想像得到的。北島那一代朦朧派詩人已經開始自覺使用西方現代性文學的技巧了,又由於時代環境的問題,使用了很多象徵暗示,因此晦澀難懂是很正常。
  • 北島《時間的玫瑰》賞析,怎樣才會被時間認可?
    讀北島之詩的確有如此感覺。說北島是朦朧派代表,他的詩有一種清醒的理性精神;說北島是現實主義派代表,他的詩想像奇詭,這是說不清的事,但北島先生是中國當代最優秀的詩人之一,這一點是大家公認的。北島為影響自己的九位詩人寫了本詩歌傳記《時間的玫瑰》,他以書名為詩名創作了這首廣為流傳的詩歌《時間的玫瑰》,詩人獨特的筆調好似天馬行空信韁奔馳,我們的心被詩的每個字拴緊,跟隨詩人在時間的王國裡尋找最美的玫瑰。北島此詩當然是致敬英雄,玫瑰是勇敢、堅貞、友誼、愛情的象徵,只有不畏時間任何形式的搖擺者才有資格擁有「時間的玫瑰」。
  • 北島談寫詩和翻譯區別:前者是主人 後者是奴隸
    幾年前,因為看到兒子在學校接觸的詩歌粗劣不堪,「把鼻子氣歪了」的北島決定編選《給孩子的詩》,作為給兒子兜兜和所有孩子們的禮物。該書上市不到兩個月,銷量已近五萬冊。鮮少接受媒體訪問的北島也打破沉默,接受本刊獨家專訪,首度談論這本書以及與詩歌相關的問題。   難道我們真希望子孫後代成為只懂專業知識的準機器人嗎?
  • 北島:我們不是無辜的,早已和鏡子中的歷史成為同謀
    2020-02-13 19:55 來源: 澎湃新聞 活字文化 北島 活字文化這些天來,網際網路上有那麼多的人還在引用北島半個世紀以前寫下的詩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這是真正能代表中國的文學,更是詩歌歷久彌新的力量。
  • 北島、香港和一艘「詩人船」的十年
    四元康佑最懂得製造新意和舞臺效果,觀眾不期然間在朗誦中會聽出些微日本傳統能劇元素,誦讀《我出門啦》時,四元一人分飾兩角,繪聲繪色地模擬父母與兒子的語氣,讓一首詩突然變成了「故事會」。民謠詩人周雲蓬彈起吉他,一曲深情遼闊的《不會說話的愛情》結合了念白與吟唱,一句「我們最後一次收割對方從此仇深似海」,讓觀眾落下了眼淚。民謠詩人周雲蓬。
  • 種桃種李種春風,去聽聽三毛的詩和遠方
    永遠留在48歲的三毛留下的除了那些有趣有靈氣的散文和小說之外,也創作了不少的歌詞,其中最著名流傳最廣的要數齊豫演唱的《橄欖樹》: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家鄉在遠方。這首歌發表於1979年,原本齊豫是想用西洋民歌的唱法來演繹,但在錄音的時候,作曲老師李泰祥卻生出了更多想法,他想要塑造出一個龐大遼闊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