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險綜合改革今日落地!你的交強險保額提高了,還有哪些福利?

2021-01-09 新京報

9月19日零點,新一輪車險綜合改革將正式啟幕,根據安排,新交強險責任限額和費率浮動係數方案均從9月19日零時生效,截至9月19日零時保險期間尚未結束的交強險保單項下的機動車,在2020年9月19日零時後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按照新的責任限額執行;在2020年9月19日零時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仍按原責任限額執行。貝殼財經記者多方採訪了解到,不少保險公司的車險業務部門近期異常忙碌,準備系統對接、業務員及客服培訓等工作,消費者也迫切想了解,這次車險綜合改革到底改了什麼?怎樣才能享受到新政策的優惠?車險綜改改了啥?對車主有什麼影響?作為財險領域第一大險種,車險保費常年佔財險保費的6成以上,車險也與大眾的生活密切相關,因此,每一輪調整都備受關注。其實,早在2015年,當時的保監會就啟動了商業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以下簡稱:商車費改)試點工作,到2017年,二次商車費改再度啟幕。兩輪商車費改之後,車險行業總體好轉,比如一直虧損的交強險終於在2017年首次實現了0.8億元的承保利潤,同時,車均保費也在下降,根據中國信保發布的各年全國商業車險風險地圖數據,2017年、2018年,全國商業險單均保費分別為3553元、3220元,同比下降4%及9.4%。但即便如此,一些長期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高定價、高手續費、經營粗放、競爭失序、數據失真等問題仍比較突出,這也成為本輪車險綜合改革的背景,那麼,本輪改革又將改變什麼?有哪些變化與車主直接相關?變化1:交強險責任限額調高 車主保障水平更高首先,最明顯的變化是調高了交強險的責任限額,有責總責任限額從12.2萬元提高到20萬元,其中,死亡傷殘賠償限額從11萬元提高到18萬元,醫療費用賠償限額從1萬元提高到1.8萬元,財產損失賠償限額維持0.2萬元不變。無責任賠償限額也同比例調整,其中,死亡傷殘賠償限額從1.1萬元提高到1.8萬元,醫療費用賠償限額從1000元提高到1800元,財產損失賠償限額維持100元不變。交強險作為一種強制保險,其調高責任限額無疑是進一步提高了車主的保障水平。變化2:交強險費率浮動係數調整 好車主折扣更大交強險費率浮動係數直接關乎車主的交強險保費,且與是否發生事故、發生事故的頻次等指標密切相關,交通事故發生頻次少,車主的交強險保費就會更便宜,反之則更貴,也就是說這個係數「獎勵」了駕駛行為好的車主,而「懲罰」了駕駛行為不佳的車主。新交強險費率浮動係數方案從原來的「與道路交通事故相聯繫的浮動A」,按照地域不同,劃分為「與道路交通事故相聯繫的浮動方案A、B、C、D、E」總共五個調整方案,比如內蒙古、海南等地即實行費率調整方案A;陝西、雲南、廣西實行費率調整方案B;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則實行費率調整方案D。不僅如此,銀保監會還將浮動比率中的上限保持30%不變,而下浮由原來最低的-30%擴大到-50%,提高對未發生賠付消費者的費率優惠幅度。比如,費率調整方案A中,上三個及以上年度未發生有責任道路交通事故對應的浮動比率已調整為-50%,而原來是-30%。算一筆帳感受可能更為直觀。以基礎保險費950元為例,如果上三年沒有發生有責任的道路交通事故,那麼按照新方案,一位海南的車主最終保險費就是950×【1+(-50%)】=475元,相當於直接打了五折。但若按照原來的規定,這位海南車主的最終保險費就是950×【1+(-30%)】=665元,相當於打七折。顯然,按照新規,這位駕駛行為較好的海南車主的交強險最終保險費是下降的。變化3:加量不加價 引導行業增加自燃、發動機涉水等責任根據規定,車險綜合改革將在基本不增加消費者保費支出的原則下,支持行業拓展商車險保障責任範圍。引導行業將機動車示範產品的車損險主險條款在現有保險責任基礎上,增加機動車全車盜搶、玻璃單獨破碎、自燃、發動機涉水、不計免賠率、無法找到第三方特約等保險責任,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全面完善的車險保障服務。同時,支持行業將示範產品商業三責險責任限額從5萬~500萬元檔次提升到10萬~1000萬元檔次,更加有利於滿足消費者風險保障需求。變化4:商車險整體保費有望下降此輪車險綜合改革,保險業根據市場實際風險情況,重新測算了商車險行業純風險保費,同時,商車險產品設定附加費用率的上限由35%下調為25%,預期賠付率由65%提高到75%,車險產品費率與風險水平更加匹配。同時, 引導行業將「自主渠道係數」和「自主核保係數」整合為「自主定價係數」,第一步將自主定價係數範圍確定為[0.65-1.35],第二步適時完全放開自主定價係數的範圍。另外,改革實施後,商車險無賠款優待係數將考慮賠付記錄的範圍由前1年擴大到前3年,降低了偶然賠付消費者的費率上調幅度。那麼,上述這些改變又將如何影響商車險的保費呢?根據平安產險提供的一個計算案例,以廣東地區投保車輛為例,若車輛3年未發生理賠(係數0.6),上年度沒有交通違法記錄(係數0.9),且保險公司自主核保係數和自主渠道係數都給予0.85的優惠,那麼,在基準純保費為3000元時,按照以前的指標,保費最低可達(3000/(1-35%))×0.6×0.9×0.85×0.85=1800.69元;但若按車險綜合改革後的標準,保費最低可達(3000/(1-25%))×0.5×0.9×0.65=1170元,整體降價35%。變化5:刪減事故責任免賠率 產品更豐富車險綜合改革規定還稱,將引導行業合理刪減實踐中容易引發理賠爭議的免責條款,合理刪減事故責任免賠率、無法找到第三方免賠率等免賠約定,畢竟改革之前,商車險還有5%~30%的事故責任免賠率。另外,改革之後,商車險的服務也更加豐富,引導行業規範增值服務,制定包括代送檢、道路救援、代駕服務、安全檢測等增值服務的示範條款,為消費者提供更加規範和豐富的車險保障服務。車險綜改前夕:險企忙碌 車主關注降不降價整體而言,本輪車險綜合改革之初,消費者短期內便可以感受到「三個基本」,即「價格基本上只降不升,保障基本上只增不減,服務基本上只優不差」。值得一提的是,相關的車險綜合改革文件在9月3日發布,而9月19日相關的改革就要落地,這對保險公司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挑戰。貝殼財經記者從多個保險從業人員處了解到,保險公司的車險部門近段時間異常忙碌,緊鑼密鼓地準備著系統開發測試、業務員及客服和渠道培訓、新政策宣傳等工作。多位保險公司人員坦言:「車險業務部最近太忙了,都沒時間接受採訪。」車主則更關注這次改革車險保費是否下降、保障範圍有什麼變化等問題,北京車主吳女士告訴記者,「我看了一些政策普及之後感覺保費應該和之前的差不多或者便宜點,因為雖然調整了一些折扣,但保障責任也增加了,不過車險是剛需,現在保費也不算貴,當然改革之後能更便宜就好了。另外,新政策對發生事故較少的車主折扣更多,這也提醒我平時開車注意點,儘量別出事故,買了車險最好別用才是我所追求的。」「每年業務員給我續保時都說車險要改革了,讓提前上,不過這幾年確實車險便宜了不少,8月份我上了幾項基本險種,以前一年要花三四千元,現在也就2000多元,最近聽說又要改革了,我還是關注保險能不能再便宜點。」北京車主王女士也告訴記者。另外,還有新能源車的車主關注新能源車險的相關情況,北京車主楊先生告訴記者:「我的車就是新能源車,現在上的車險應該是和汽油車上的車險差不多,希望後面能推出專屬的車險,可能服務會有針對性一些。」北京車主徐先生說:「我比較關注機動車裡程保險,畢竟我平時經常出差,很少開車,如果能按裡程來上車險,可能還能省點錢。」市場玩家洗牌:鼓勵中小險企開發特色化的商車險車險綜合改革既然作為一輪重大改革,自然有人歡喜有人憂。大的保險公司有渠道優勢、品牌優勢,因此在改革中佔有優勢,而廣大中小險企則因產品競爭力不強、渠道布局不強以及差異化服務能力不強等原因,面臨被車險市場淘汰的風險。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大多數中小險企的車險業務常年承保虧損,但卻依然堅持經營這類險種,主要原因是獲取現金流,畢竟車險業務在財險業務中算件均保費較高的險種了,但車險綜合改革之後,中小險企車險承保虧損的情況有可能會加劇惡化。一方面,中小險企品牌力弱,產品沒有差異化競爭優勢,因此需要砸手續費才能拿到業務,但隨著監管趨嚴,這一空間越來越被壓縮;另一方面,改革落地後,車險件均保費也將進一步下降,種種因素都壓縮了中小險企車險業務的承保盈利空間。但這或許並不是件壞事,所謂絕處逢春,其實車險綜合改革也是倒逼中小財險公司的差異化轉型。車險綜合改革相關文件明確規定,應出臺支持政策,鼓勵中小財險公司優先開發差異化、專業化、特色化的商車險產品,優先開發網銷、電銷等渠道的商車險產品,促進中小財險公司健康發展,健全多層次財險市場體系。泰康在線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銀保監會支持我們優先開發差異化、特色化的創新產品,就給了我們創新空間,公司也將利用創新窗口,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UBI等技術和網際網路的方式,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產品和更便捷的線上化服務。」瑞士再保險也發布觀點稱,短期來看,本次改革後有可能出現市場價格競爭加劇,綜合成本率上升,部分保險公司保費收入下滑,出現承保虧損,改革後行業短期的波動將是大概率事件,保險公司需要做好預期和應對方案,但中長期來看,車險市場將走上更加健康發展的軌道。其實,近年來已有一些財險公司率先變革,拋棄車險業務另謀出路,且效果也不錯,比如史帶財險,其2018年年報中保險業務收入一欄下的機動車輛保險已不顯示保險業務收入數據,而在2017年,其機動車輛保險的保險業務收入還是73萬元,但該險企2018年、2019年均實現盈利,淨利潤分別為0.51億元及0.49億元。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潘亦純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楊許麗

相關焦點

  • 車險綜合改革2020系列之「交強險」
    車險綜合改革2020系列之「交強險」 作者:勇說車險/yongchezhizhu2019 2020年9月10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調整交強險責任限額和費率浮動係數的公告》,主要分布了3條重要信息,即交強險改革方案的正式執行時間、交強險責任限額的調整方案、費率浮動方案
  • 坤鵬論保:2020年車險改革有哪些變化,以後的車險要怎麼買?
    結果沒過多久,就在7月9日,銀保監會發布了《車險綜合改革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對車險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這次徵求意見稿有哪些變化?對我們車主的影響在哪裡?變革以後的車險要怎麼買?如果你也關注這些問題,那正好一起來看看。
  • 汽車交強險價格變了,保額和賠償標準增加了,車主:省錢了
    我國現在的車險分為交強險和商車險,交強險為強制投保,商車險自願購買。汽車交強險,全民叫做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意思很明顯,就是每一臺車上路都需要繳納的保險,這個保險不是交給保險公司,而是直接上交到相關部門,對於放蕩不羈愛自由的車主來說,具有強制性質的交強險並不友好。
  • 交強險限額提至20萬 還有哪些福利?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交強險限額提至20萬 還有哪些福利?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潘亦純事關幾億車主,9月3日,業界期待已久的《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正式對外發布,將於9月19日正式實施,主要內容包括提升交強險保障水平、拓展和優化商車險保障服務等9個方面。
  • 2020年新規:交強險改革了!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自2006年發布以來,歷經幾次修改,其核心目的是為了保障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受害人能依法得到賠償,經過14年的實踐,終於2020年9月2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的通知,並於2020年9月19日起正式實施。該指導意見的出臺,對廣大消費者來說是一大利好,實施後將更大力度的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 重磅改革!老司機們需要了解的2020車險新規乾貨全在這兒了
    在徵求意見近兩個月後,涉及2.6億車主的車險改革終於落地。9月3日,《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下發,明確車險綜合改革將在今年9月19日正式落地實施。據悉,本次車險綜合改革對於消費者可以做到「三個基本」,即「價格基本上只降不升,保障基本上只增不減,服務基本上只優不差」。很多年輕朋友對買車的熱情高漲,但在用車方面卻知之甚少,包括保險、保養、維護等方面都並不十分了解,這時老司機們會語重心長地告誡我們一句:「年輕人,學會開車固然重要,但懂得養車、用車才是合格的司機!」
  • 交強險改革後有哪些變動?
    大家都知道去年車險都改革了,那麼咱們每年必須買的交強險有哪些改變呢?這些大家都有了解嗎?如果那邊清楚,那麼接下來小蒙就帶領大家去了解一下咱交強險的改動,首先咱先來看一下表格數據:上面這個表格是交強險有責限額(交警判我方為主要責任)從上面表格可以看出來這個交強險的一個保額有了一個明顯的提升,在死亡傷殘這一塊從原來的1.1萬直接升到1.8萬,醫療費用也從1萬上升到1.8萬了,那財產損失目前見面有變動,一樣都是2000,這些加起來總保額從12.2萬上升到了20萬的一個總額度
  • 車險再次改革,保費下調50%,交強險最多能賠20萬
    最近根據銀保監會官網上發布的《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稿》來看,車險的改革呢主要是這幾個方面第一個就是交強險的改動,比以前賠得更多了,總責任限額從原來的12萬提高到了20萬,其中死亡傷殘從11萬漲到18萬醫療費用賠償從1萬漲到1萬8,但是財產損失賠償沒有變,還是
  • 交強險改革為啥不聽證?律師質疑車險綜合改革:涉嫌侵犯消費者權益!
    兩天後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將正式實施意在「降價,增保,提質」▲《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9月19日起實施但有律師對此提出質疑認為即將實施的車險綜合改革多處存在涉嫌侵犯消費者權益的內容
  • 車險改革9月19日正式實施 交強險賠付最高至20萬
    為了解決好車險領域複雜問題,實現車險高質量發展,更好維護消費者權益,近日,銀保監會在廣泛徵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出臺了《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此次改革能為消費者帶來哪些利好?記者進行了採訪。交強險責任限額大幅提升此次車險綜合改革將於9月19日正式實施。
  • 2020年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全文
    2020年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全文  車險是與人民群眾利益關係密切的險種。我國車險經過多年的改革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一些長期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高定價、高手續費、經營粗放、競爭失序、數據失真等問題比較突出,離高質量發展要求還有較大差距。
  • 【金融知識普及月】車險綜合改革 2020年9月19日正式實施
    ,更好維護消費者權益,推動車險高質量發展,中國銀保監會近期出臺了《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並自2020年9月19日起在全國範圍內開始施行。  一、本次車險綜合改革的主要目標是什麼?   答:以「保護消費者權益」為主要目標,具體包括:市場化條款費率形成機制建立,保障責任優化,產品服務豐富,附加費用合理,市場體系健全,市場競爭有序,經營效益提升,車險高質量發展等。短期內將「降價、增保、提質」作為階段性目標。
  • @十堰車主:新車險今起實施,交強險賠付限額升至20萬元
    十堰晚報訊 記者 楊建波 報導:車險與百姓生活和切身利益關係密切。據了解,2019年,十堰地區承保車輛近64萬臺。根據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新車險政策於今日開始實施。監管部門明確表示,此次車險改革將做到「價格基本上只降不升,保障基本上只增不減,服務基本上只優不差」。新車險政策在我市如何落地,記者連日來走訪了我市監管部門、行業協會和部分保險公司。交強險賠付限額升至20萬元據了解,與以往車險改革最大的不同是,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下稱「交強險」)納入改革。
  • 車主福利來了!9月19日起,寧波實施新車險,八成私家車保費下降
    9月19日,根據中國銀保監會《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車險綜合改革將在全國正式落地實施。寧波的車險綜合改革具體怎麼推進?9月17日上午,寧波舉行車險綜合改革媒體通氣會,就廣大車主關注的問題進行了發布和解答。
  • 2020年9月19日後車險怎麼買?
    2020年9月19日車險將會迎來全面改革,車險綜合改革後,車險怎麼買?哪些險種適合自己?請看下面險種推薦。交強險交強險的地位和作用並沒有隨著車險綜合改革而降低,它的作用反而隨著改革越來越大。無交強險不上路,車險改革前,交強險交通事故死亡傷殘賠償最高才給11萬,事故醫療最高也才1萬;車險綜合改革後,交強險交通事故死亡傷殘賠償提升到18萬,事故醫療提高到1.8萬。交強險保額變化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只買交強險車主的風險應對能力。三者險三者險保費多少隨車主選擇三者險保額多少確定,和車主車型、車價關係不大。
  • ...交強險費率優惠幅度擴大,商車險責任限額「升檔」,還有哪些大...
    徵求意見約兩個月後,車險綜合改革指導意見正式出爐。交強險總責任限額提高至20萬元據悉,《指導意見》共9部分,以「保護消費者權益」為主要目標,具體包括:市場化條款費率形成機制建立、保障責任優化、產品服務豐富、附加費用合理、市場體系健全、市場競爭有序、經營效益提升、車險高質量發展等。短期內將「降價、增保、提質」作為階段性目標。值得一提的是,《指導意見》提高了交強險責任限額。
  • 車險綜合費改9月19日實施,對4S店盈利影響巨大!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李晶晶)千呼萬喚始出來……涉及交強險和商業車險,價格將更加便宜、保障力度也將更廣。簡單來說就是「加量不加價」,「商車綜合改革」來了!9月3日,銀保監會官網發布《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明確車險綜合改革將在今年9月19日正式落地實施。
  • 車險買哪些險種好 怎樣組合更理性
    隨著有車一族的增多,交通事故發生的頻率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車險的重要性,新手購車,往往是車牌未上而保險先行。但是市面上的車險險種諸多,究竟車險買哪些險種好?怎樣組合更省更合適?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 車險買哪些險種好?
  • 車險改革倒計時!交強險保費或將發生變化
    經過近兩個月的徵求意見,車險綜合改革實施進入倒計時階段。9月3日,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車險綜合改革將於2020年9月19日正式實施。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預計改革實施後,短期內對於消費者可以做到「三個基本」,即「價格基本上只降不升,保障基本上只增不減,服務基本上只優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