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有什麼保險是絕大多數家庭都要購買的,那一定非車險莫屬了。
有幾億車主,就得有幾億車險。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了解車險,也不是所有人都對車險滿意,只是不得不買而已。
甚至很多車主雖然買了多年車險,買的什麼保險,分別都保障什麼,自己也說不清。
所以前段時間鵬哥專門寫了一篇如何購買車險的文章《車險應該怎麼買才更划算?》。
結果沒過多久,就在7月9日,銀保監會發布了《車險綜合改革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對車險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這次徵求意見稿有哪些變化?
對我們車主的影響在哪裡?
變革以後的車險要怎麼買?
如果你也關注這些問題,那正好一起來看看。
本文重點內容:
變化一:交強險保障更好變化二:車損險賠償範圍擴大變化三:三者險保額大幅提高變化四:商業險保費會降低變化一:交強險保障更好
在之前的文章中坤鵬論保也介紹過,交強險是汽車上路前必須要投保的一種保險,屬於強制保險。
開著沒上交強險的汽車上路被交警查到會直接扣車,然後按最低保費的2倍罰款。
現在交強險賠償標準是2008年2月1日開始執行的:
如果自己有責任:造成人員死亡或傷殘,最高賠付11萬元;醫療費最高賠付1萬元;財產損失最高賠付2000元;如果自己無責任:造成人員死亡或傷殘,最高賠付1.1萬元;醫療費最高賠付1000元;財產損失最高賠付100元。這個標準在當年就不能算高,在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之後,保障顯然更不足。
這次徵求意見稿對交強險保額做了調整:
如果自己有責任:造成人員死亡或傷殘,最高賠付18萬元;醫療費最高賠付1.8萬元;財產損失最高賠付2000元;如果自己無責任:造成人員死亡或傷殘,最高賠付1.8萬元;醫療費最高賠付1800元;財產損失最高賠付100元。可能這麼說大家感覺不太直接,我們來上一張圖片。
這麼對比後,是不是就更清晰了?
很多人一聽說保額上調,第一反應是:保費是不是也要上漲?
這還真猜錯了,保費並沒有上調,並且還有可能會下調。
我們都知道,車險保費如果不出險,第二年是可以打折的。
現在執行的打折標準是:
第1年打9折第2年打8折第3年打7折7折以後就不再打折了,也就是說,最多打7折。
徵求意見稿裡對打折的規定是,最多可以打5折。
這就意味著,如果連續多年沒發生過理賠,交強險會比現在還便宜。
當然了,交強險只是最基本的保險,只有交強險顯然是不夠的,還得有商業保險。
這次徵求意見稿,對商業險部分的修改同樣很值得期待。
變化二:車損險賠償範圍擴大
很多人認為,車損險嘛,就是只要車輛有損失都得管。
至少到現在為止,並不是這樣的,車損險主要保障因意外導致的車輛損失,最典型的比如交通事故造成的車輛受損。
如果因為晚上停在路邊,車玻璃被砸碎了,車損險就不管;夏天把車停在路邊,結果車自燃了,這種損失也不在車損險的理賠範圍之內;下雨天積水,導致發動機進水,同樣不在車損險理賠範圍內。以上這些情況,都需要附加了相應的保險才行:
玻璃險負責理賠單獨的玻璃損壞;自燃險負責車輛因電路、油路老化造成的自燃損失;涉水險負責理賠發動機進水的損失;如果沒有附加,遇到這樣的事情保險不會理賠。
還有更容易被遺忘的不計免賠險。
每個附加險也都會有一個不計免賠險,不把你整暈菜了誓不罷休。
這種方式給投保人帶來很多不便。
就像上文說的,不少人投保了很多年車險,也不知道該附加什麼,不該附加什麼。
常常是要麼全保,豁出去保費貴一些,換自己一個安心。
要麼就是丟三落四的保,感覺真到了出險,能不能理賠全憑運氣。
徵求意見稿將原有這些附加險都歸類到車損險一起了。
也就是說,只要買了車損險,包括現在的車損險、全車盜搶險、自燃險、涉水險在內的多個保險都可以保障。
對於這個修改,如果修改後的保費會比之前單獨購買所有保險的保費便宜很多,鵬哥還是非常支持的。
如果保費相差不大,鵬哥倒是認為,可以把全車盜搶險獨立出來。
全車盜搶險原本就是一個主險,並且對於很多非新車的車主來說,這項保險可以不上,能夠節省很大一筆保費。
畢竟現在全車被盜搶的概率已經非常低了。
把其他附加險納入到車損險中,鵬哥還是非常支持的,真正的從用戶角度出發,減少用戶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在合併了現有眾多附加險之後,徵求意見稿也鼓勵保險公司繼續開發新的附加險。
變化三:三者險保額大幅提高
三者險的全稱是第三者責任險。
被保險車輛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致使車內人員以外的第三者遭受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保險公司給予賠償。
也就是說,如果你開車上路,撞到了人或其他車輛,警察判定是你的責任,這種情況下就將由你來負責賠償。
如果你購買了第三者責任險呢,這部分賠付就將由保險公司來負責。
三者險是所有車險裡最重要的保險了。
除了交強險這種強制保險,如果在車險裡選擇只能投保一種商業險,那也非三者險莫屬了。
一直以來,鵬哥都建議大家三者險保額儘可能高,至少100萬起步,一線城市如果能到200萬更好。
原因很簡單,現在路上豪車越來越多,人身傷害的賠償也越來越貴,保額太低,很可能不夠用。
鵬哥去年十一假期跑高速,500公裡不到的路程,16起車禍,最多的一次20多輛車連撞,直接報廢的就有好幾輛。
遇到這種事情,1、200百萬三者險還真未必夠用。
真到了要自己掏錢賠的時候,就知道當初為了省點保費該有多傻了。
之前鵬哥建議一線城市三者險保額要做到200萬,是因為三者險保額最高只能到200萬。
這次徵求意見稿,將三者險保額從200萬提高到了1000萬。
如果經常開車上路,特別是需要經常跑高速的車主,只要經濟條件允許,最好可以把三者險保額提高一下。
變化四:商業險保費會降低
有了上面這些變化之後,很多人都會有疑問:保費會不會漲?
目前看來,保費不僅不會漲,甚至還會降。
1. 附加費用下降
我們知道,投保人交的保費,不可能所有都用於理賠。
還會分出來一部分作為附加費用,用於廣告營銷、渠道佣金、客戶禮品等。
現在商業車險中,保費的35%是作為附加費用,花在了保額賠償以外的地方。
徵求意見稿中將用於附加費用的比例從最高35%下調到最高25%。
這樣整體保費至少會有10%左右的下降空間。
2. 逐步開放限制
可能大家不知道,現在車險的最低價是有監管限制的,不能低於某個價格。
徵求意見稿中提到,會逐步開放限制,將現有的「自主渠道係數」和「自主核保係數」合二為一,整合為「自主定價係數」。
第一步將自主定價係數範圍確定為0.65-1.35;
第二步適時完全放開自主定價係數的範圍。
如果第一步得以執行,我們現有車險可以低至65折。
如果再考慮到連續幾年沒有出過險的折扣呢?說不定保費會更低。
第二步將完全開放,由保險公司自主決定。
新的《車險綜合改革指導意見》目前還處於徵求意見稿階段,具體什麼時候執行還未可知。
但從這些新政策中不難看出,車險未來一定會向著更有利於我們投保人的方向發展。
車險的改革,確實是涉及我們切身利益的事情,改革結果如何,讓我們共同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