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主福利來了!9月19日起,寧波實施新車險,八成私家車保費下降

2021-01-11 騰訊網

9月19日,根據中國銀保監會《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車險綜合改革將在全國正式落地實施。

寧波的車險綜合改革具體怎麼推進?9月17日上午,寧波舉行車險綜合改革媒體通氣會,就廣大車主關注的問題進行了發布和解答。

根據市場實際風險情況,此次車險綜合改革重新測算了商車險行業純風險保費,並將商車險產品設定附加費用率上限由35%下調為25%,預期賠付率由65%提高到75%。

而作為全國車險賠付率最高、費用率最低的市場,寧波地區的預期賠付率由70%提高到80%,行業平均附加費用率下調到20%。

據測算,寧波車險整體保費將下降8.6%左右。按2019年寧波車險保費計算,將為消費者減少保費支出9.5億元。其中,私家車整體保費下降幅度達9%,80%左右的車輛保費將會下降。但也有12%的車輛保費將會上浮10%以上。

這是因為此次改革按照保費與風險更加匹配的原則,對車型係數進行了調整,導致零整比高(整車零配件價格之和和整車銷售價格之比)的車型出現保費上浮。

同時,對於計程車、貨櫃車等與社會民生和經濟密切相關行業,在經營虧損的情況下,保持保費總體不增。但由於無賠款優待係數規則調整,部分出險次數較多的車輛會出現保費上升。

此次改革在保費總體下降的基礎上,還大幅擴展了保險責任。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提高交強險責任限額。交強險總責任限額從12.2萬元提高到20萬元,無責任賠償限額從1.21萬提升到1.99萬,預期賠付率上升至106%;

二是大幅擴展商業險的保障。車損險主險條款在現有保險責任基礎上,還增加了機動車全車盜搶、玻璃單獨破碎、自燃、發動機涉水、不計免賠率、無法找到第三方特約責任等6個方面的保險責任。尤其是發動機涉水責任的增加,對寧波地區車主是莫大利好。此次改革將發動機涉水附加險責任併入主險,車主無需另外購買;

三是簡化保險條款。刪減了事故責任免賠率、無法找到第三方免賠率等免賠約定,通過簡化保險條款內容、擴大保險責任,進一步減少理賠爭議;

四是提高三責險責任限額。改革後,商業三責險責任限額從5萬元至500萬元檔次,提升到10萬元至1000萬元檔次,滿足消費者更高的風險保障需求。

此外,對於多年未出險的車主擔心偶然出險造成保費大幅上升的情況,此次改革進一步優化無賠款優待係數規則,將考慮賠付記錄的範圍由前1年擴大到至少前3年,並降低對偶然賠付消費者的費率上調幅度。

此次車險綜合改革還將進一步豐富商業車險產品,如新增車輪單獨損失險、醫保外用藥責任險等附加險產品,以及道路救援、代駕服務、安全檢測、代為送檢等車險增值服務附加險。消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個性化需求,自行選擇投保附加條款。

以下為部分熱點問題解答:

1. 寧波車險市場基本情況怎麼樣?此次車險改革對整體市場影響如何?

答:寧波車險市場具有高賠付、低費用的特點,成本結構相對合理,目前車險綜合賠付率已經達到70%,綜合費用率為26%,其中交強險綜合賠付率達96%,車險綜合賠付率全國最高、綜合費用率全國最低。

在此次改革中,交強險擴保額不增保費、商業險責任大幅擴展,整體保費略有下降,寧波車險預估賠付率將提高到80%,比全國75%的預期賠付率還要高5個百分點,意味著80%的保費將用於保險理賠。同時,在高賠付的現實情境下,為確保寧波車險市場總體盈虧平衡,保險公司就必須大幅壓降費用成本,預計寧波總體的車險費用率將壓降到20%,較目前寧波市場水平再降低6個百分點。消費者的獲得感更強、保險的性價比更高。

2. 新版車險示範條款的最大亮點是什麼?

答:本次改革是綜合性、全方位的改革,範圍廣、力度大。改革範圍既涉及交強險又涉及商業險;既涉及條款、費率又涉及產品和服務;既涉及車險市場、車險監管又涉及保險供給者、中介渠道等。

從條款看:一是提升保險責任限額,增強風險保障能力。交強險責任限額從12.2萬元提高到20萬元;無責限額1.21萬提高到1.99萬。商業三責險責任限額從5萬—500萬元擴大至10萬—1000萬元。更加有利於滿足消費者風險保障需求,更好發揮經濟補償和化解矛盾糾紛的功能作用。

二是優化條款體系,豐富產品供給。新增駕乘人員意外傷害保險示範條款;新增4個增值服務特約條款,包括道路救援、安全檢測、代為駕駛、代為送檢,為消費者提供更加規範和豐富的車險保障服務。

三是優化保險責任,提升消費者的體驗。車損險主險條款在現有保險責任基礎上,增加機動車全車盜搶、玻璃單獨破碎、自燃、發動機涉水、不計免賠率、無法找到第三方特約等保險責任,合理刪減實踐中容易引發理賠爭議的免責條款,合理刪減事故責任免賠率、無法找到第三方免賠率等免賠約定,為客戶提供更加全面完善的車險保障服務。

3. 新老方案的實施,如何過渡?消費者如何應對?

答:交強險根據中國銀保監會2020年第2號公告要求,截止2020年9月19日零時保險期間尚未結束的交強險保單項下的機動車,在2020年9月19日零時後發生的道路交通事故的,按照新的責任限額執行;在2020年9月19日零時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仍按原責任限額執行。

商業車險理賠,按保單載明的保險責任期限、條款與保障進行賠付。不管事故發生時間在9月19日前還是後,只要是舊保單,按舊條款賠付;新保單,按新條款賠付。舊保單客戶可選擇退保重新投保新條款,但此次改革是綜合性改革,保費涉及影響因素較多,請消費者慎重考慮。

4. 新版車險條款保障更全面,車險保費是否會提升?

答:本次綜改,車險保費基本上只降不升、保障基本上只增不減、服務基本上只優不差,但部分車型因風險水平不同會存在漲價的情況。

5. 我的車輛9月15日到期,我想按照新商業車險條款承保,如何處理?

答:新條款19日才會上線,建議這段時間先按老條款投保,保障行車安全。19日後諮詢保險公司新條款的報價後,再考慮是否退保重出(交強險自動升級,無需重出)。

6. 商業險之前三年或三年以上未出險最低折扣是0.3825折,改革後,折扣係數有改變嗎?是否可以更低?

答:改革後最低折扣0.5*0.65=0.325,同時基準保費整體也下降了,理論上的最低保費比老條款的0.325折可能還要便宜。但是保險公司對商業險有定價權,結合自身盈虧情況,對不同車輛採取不同自主定價係數,具體報價請諮詢保險公司。

7. 新版條款取消了現有條款中機動車事故責任免賠率,與現有條件相比,有哪些變化?

答:原條款中被保險機動車根據事故責任的不同,實行5%-20%的事故責任免賠率。如被保險人投保附加險中的不計免賠險,則免賠金額由保險人負責賠償。新版條款取消了事故責任免賠率,保障更加全面,消費者也享受到了更多的優惠。

8. 退保流程及需提供的材料?要帶上保單嗎?只有電子保單怎麼辦?

答:商業險保單正本原件(電子保單無需提供)。

投保人個人的身份證原件,單位投保的需要營業執照和公章還需要委託書。

投保人在填寫批改申請書(勾:退保)、退保支付方式確認書(提供投保人的銀行帳號及開戶行)。個人籤字,單位蓋章。

非投保人本人辦理,需提供代辦人員和投保人身份證原件及委託函。投保人與被保人不一致的還應提供被保險人手持委託函、身份證照片(註:照片能清晰識別客戶臉部及手持相關資料) 。

按揭車退保,需提供銀行還款結清的書面證明、有「解除抵押」字樣的登記證書原件 。

保單遺失的,需本人到場辦理,填寫情況說明,拍手持身份證照片留存。或者登報申明 (地市級以上報紙)。

發票:發票收回。如普票,遺失需客戶填寫遺失 說明籤字或蓋章;如專票,客戶已抵扣或已認證 需提供紅字信息表並加蓋公章;未抵扣並且未認證的需要原件收回,由我司出具紅字信息表, 當月退保發票需要全聯次收回作廢,跨月需紅衝。

退保金額人民幣1萬以上的,個人需要身份證原件正反面留存,單位需要營業執照和法人身份證正反面。並附上客戶告知函並蓋章。

9. 商業險如果退保,之前幾年未出險的記錄,是否還能照樣享受?

答:前幾個完整年度的連續投保保單,可享受未出險記錄的優惠。退保後形成的上一張保單不滿6個月,是不計入累積投保年數的。

10. 交強險不能退,如果商業險退了,為了讓兩個保期一致,商業險是否可以買幾個月?

答:重出後的保單不滿一年的,屬於短期單,續保時無賠款優待係數只升不降,並不划算。

11. 好多附加險不用單獨購買就在保障責任範圍,那車損險保費是不是要比以前貴?如果我不想要這些附加的保障,保費是否可以便宜些?(比如我是新車第一年,本來就不打算買自燃險)

答:車損基準保費整體下降。消費者可以購買「絕對免賠率特約條款」「發動機損失除外特約條款」進行保費扣減,盜搶、自燃、玻璃單獨破碎、無法找到第三方特約,這些責任無法扣減。

12. 之前只要買了車險,可以免費享受保險公司拖車、搭電等延伸性服務,為什麼現在沒有了?如果需要這些服務,是要購買嗎?費用多少?

答:新條款後道路救援需要購買附加險,其服務的次數與費用需投保時與保險人協商確定。

13. 醫保外費用附加險,保費是怎麼收的?

答:屬於三者險和車上人員險的附加險,在投保三者險和車上人員險的時候一併投保、繳費。

14. 車險綜合改革後,商業車險賠款計算有何變化?

答:商業車險賠款計算仍然按照先交強險理算,後商業險理算的規則處理。但賠款計算公式已全面刪去了免賠率相關內容。以車險為例:由過去的車損賠款=(保險金額-交強險應賠付本車損失金額 )×被保險車輛事故責任比例×(1-事故責任免賠率) ×(1-絕對免賠率之和)

變更為:車損賠款=(保險金額-交強險應賠付本車損失金額 )×被保險車輛事故責任比例。

記者 徐文燕 見習記者 徐露清

相關焦點

  • 2020車險費改9月19日實施,來看費改前後保費價格對比
    近日,關於車險改革的消息車已經成為車友之間談論的熱門話題了,保險企業的客服人員推薦車險的話術裡面也已經加入了車險改革。關於車險的改革,政策落地將會在9月19號,此次車險改革具體是改了什麼,改過之後對我們買車險有哪些影響,是不是真的就是直接降費了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十堰車主:新車險今起實施,交強險賠付限額升至20萬元
    十堰晚報訊 記者 楊建波 報導:車險與百姓生活和切身利益關係密切。據了解,2019年,十堰地區承保車輛近64萬臺。根據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新車險政策於今日開始實施。監管部門明確表示,此次車險改革將做到「價格基本上只降不升,保障基本上只增不減,服務基本上只優不差」。新車險政策在我市如何落地,記者連日來走訪了我市監管部門、行業協會和部分保險公司。交強險賠付限額升至20萬元據了解,與以往車險改革最大的不同是,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下稱「交強險」)納入改革。
  • 車險綜合費改9月19日實施,對4S店盈利影響巨大!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李晶晶)千呼萬喚始出來……涉及交強險和商業車險,價格將更加便宜、保障力度也將更廣。簡單來說就是「加量不加價」,「商車綜合改革」來了!9月3日,銀保監會官網發布《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明確車險綜合改革將在今年9月19日正式落地實施。
  • 車險綜合改革今日落地!你的交強險保額提高了,還有哪些福利?
    9月19日零點,新一輪車險綜合改革將正式啟幕,根據安排,新交強險責任限額和費率浮動係數方案均從9月19日零時生效,截至9月19日零時保險期間尚未結束的交強險保單項下的機動車,在2020年9月19日零時後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按照新的責任限額執行;在2020年9月19日零時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仍按原責任限額執行
  • 2020年9月19日後車險怎麼買?
    2020年9月19日車險將會迎來全面改革,車險綜合改革後,車險怎麼買?哪些險種適合自己?請看下面險種推薦。交強險交強險的地位和作用並沒有隨著車險綜合改革而降低,它的作用反而隨著改革越來越大。無交強險不上路,車險改革前,交強險交通事故死亡傷殘賠償最高才給11萬,事故醫療最高也才1萬;車險綜合改革後,交強險交通事故死亡傷殘賠償提升到18萬,事故醫療提高到1.8萬。交強險保額變化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只買交強險車主的風險應對能力。三者險三者險保費多少隨車主選擇三者險保額多少確定,和車主車型、車價關係不大。
  • 車險改革9月19日正式實施 交強險賠付最高至20萬
    我國車險經過多年改革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2019年,車險承保機動車達2.6億輛,保費收入8189億元,佔財險保費的63%。但同時,車險領域高定價、高手續費、經營粗放等問題尚未根本解決,百姓日益增長的車險保障需要與車險供給之間的矛盾依然存在。
  • 【金融知識普及月】車險綜合改革 2020年9月19日正式實施
    ,中國銀保監會近期出臺了《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並自2020年9月19日起在全國範圍內開始施行。   2.優化商業車險主險和附加險責任   3.刪減免責條款和免賠率   4.提升商業第三者責任險責任限額   5.豐富車險服務保障  (三)商業險費率與係數變化   1.重新測算商業車險行業純風險保費   2.下調附加費用率
  • 車險改革倒計時!交強險保費或將發生變化
    經過近兩個月的徵求意見,車險綜合改革實施進入倒計時階段。9月3日,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車險綜合改革將於2020年9月19日正式實施。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預計改革實施後,短期內對於消費者可以做到「三個基本」,即「價格基本上只降不升,保障基本上只增不減,服務基本上只優不差」。
  • 最新意見丨9月19日起,交強險死亡傷殘賠償限額從11萬元提高到18萬元
    ,銀保監會研究制定了《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現印發給你們,自2020年9月19日起開始施行,請認真貫徹落實。  中國銀保監會2020年9月2日  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  車險與人民群眾的利益關係密切。我國車險經過多年的改革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一些長期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高定價、高手續費、經營粗放、競爭失序、數據失真等問題比較突出,離高質量發展要求還有較大差距。
  • 交強險限額提至20萬 還有哪些福利?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交強險限額提至20萬 還有哪些福利?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潘亦純事關幾億車主,9月3日,業界期待已久的《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正式對外發布,將於9月19日正式實施,主要內容包括提升交強險保障水平、拓展和優化商車險保障服務等9個方面。
  • 老司機們需要了解的2020車險新規乾貨全在這兒了
    在徵求意見近兩個月後,涉及2.6億車主的車險改革終於落地。9月3日,《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下發,明確車險綜合改革將在今年9月19日正式落地實施。對於2020保險新規,如交強險增加限額、盜搶險歸入車損險、保費優惠由過去一年出險率變為三年內綜合考量等,這些改變都與各位車主息息相關,僅剩不到半個月的過渡期需要我們抓緊學習,那麼今天買車君就給各位扒一扒車險新規對我們車主們都有哪些需要了解的!提高交強險責任限額
  • 坤鵬論保:2020年車險改革有哪些變化,以後的車險要怎麼買?
    如果說有什麼保險是絕大多數家庭都要購買的,那一定非車險莫屬了。有幾億車主,就得有幾億車險。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了解車險,也不是所有人都對車險滿意,只是不得不買而已。甚至很多車主雖然買了多年車險,買的什麼保險,分別都保障什麼,自己也說不清。所以前段時間鵬哥專門寫了一篇如何購買車險的文章《車險應該怎麼買才更划算?》。
  • 車險續保,車主怎麼實現利益和保障最大化?
    其實第一年買車險時,往往都是在4S店上的保險,那麼第二年該怎麼續保險呢?是買全險還是選擇性的購買?如何實現保障利益最大化呢?聽小編往下說。影響車險續保的原因很多。商業車險改革後,出險次數越多,第二年的保費肯定會越高。車主們要想獲得更低的保費優惠,要注意一下慎重考慮小剮蹭報險次數了。按照新政策,如果不出險則可以打八五折,出險一次不打折。
  • 聽說多家險企要退出車險市場?
    以北京市場為例,1-11月,經營車險業務的共48家主體,車險保費收入228億元,人保獨得90億元,人保、平安、太平洋和國壽財四家公司分走200億元保費,集中度高達92.6%。 車險地位在下降 車險綜改落地後,車險保費收入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降: 2020年1-9月,車險保費收入6208億元,同比增速5.0%;
  • 2020年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全文
    為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高質量發展要求,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好維護消費者權益,實現車險高質量發展,根據《保險法》《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等精神,現就實施車險綜合改革提出如下意見。
  • 銀保監會連開6場座談會 糾正車險市場亂象
    車險綜合改革運行3個月有餘,其間銀保監會連開6場座談會——抓住老問題,緊盯新動向,強力糾正車險市場亂象。上海證券報昨日獲悉,在最近召開的兩場座談會上,與會各方在肯定前期座談會成效之餘,也提出了車險市場多個仍需重點關注的新問題。監管人士表示,一定要遏制住當前違法違規行為的苗頭,決不讓市場秩序的攪局者破壞改革的順利實施。
  • 科技助力新型UBI車險 眾安描摹車險創新藍圖
    據銀保監會公布的1月保險業收入數據顯示,機動車輛原保費收入850億元,同比增長1.55%,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時至今日,行業監管機構以及各大險企都致力於探索車險服務模式的創新,隨著商車費改的不斷落實以及保險科技助力,有望推動車險智慧化運營的實現。國內首家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眾安保險正聚焦於UBI車險,依託科技賦能打造智慧車險新生態。
  • 車主交的「交強險」,都用在了哪?數據已暴露了
    作為汽車常見險種之一,這是中國首個由國家規定實行的強制保險制度,其保費都是全國統一收費標準的,是由國家統一規定的。日前,汽車行業發布了相關數據,其中表明,在得益於中國過去20年的經濟高速發展和人口紅利之下,我國的汽車保有量有望在2025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保有量最大市場。汽車行業規模的快速增長,意味著未來擁有私家車的車主會越來越多。
  • 摩託車駕駛證全國通考、私家車登記省內通辦……11月20日起實施!
    10月22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異地辦」「便捷辦」「網上辦」等三個方面12項公安交管優化營商環境新措施,這12項新措施將於2020年11月20日起正式實施。從11月18日開始,將分三期對三方面新措施進行詳細解讀。
  • 廣東私家車可以一個都不貼!
    廣東私家車可以一個都不貼!金羊網  作者:梁栩豪  2020-11-08 對於私家車而言,檢驗合格標誌完全可以不貼,強制保險標誌在廣東省範圍內可以不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