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喵喵,原創首發,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每個人的認知中,84歲是一個需要照顧,行動不便,上了年紀的弱者。正是他早已退休安享晚年的時候。
84歲的鐘南山院士依然健步如飛,奮戰在戰爭一線,思維清晰積極,狀態比很多年輕人都要好。
更有網友對鍾老的年齡提出了「質疑」:「84歲?我還以為會超過50歲呢!」
鍾南山院士的父母都是博士。父親曾給他留下一句話:「如果一個人能為世界留下一些東西,那他就不是白活了。」
受父母影響,鍾老一直懷揣救死扶傷的初心,一生都在為醫療事業做貢獻。
為了能做好工作,他幾十年如一日堅持鍛鍊身體,不斷強身健體。
體育對鍾老的影響有多大?
前幾年接受採訪時,鍾老說:「體育對我幫助很大,現在我已經70多歲了,年紀大了,記憶力差了,我沒有太大的感覺。」
毫無疑問,在鍾老漫長的從醫生涯中,運動對他的身體保持最佳狀態起到了關鍵作用。
跑步,遊泳,拉起。。。84歲的鐘南山從未停止過鍛鍊。
2015年,鍾南山的一張遊泳照引發熱議。
懷抱堅挺有力,肌肉線條清晰可見的80歲老人的影子在哪裡?
還有這張幾年前和年輕人打籃球的照片。鍾老輕鬆一躍騰空,像一個風華正茂,意氣風發的18歲青年。誰能想到這是一個70歲的老人!
鍾老對體育的熱愛貫穿了他的一生。
從小,他就是個「運動健兒」。他精通足球,籃球,遊泳。而他的妻子也是國家隊優秀的籃球運動員。
可以說,鍾老絕對是醫學界最有運動能力的,也是體育界最有見識的。
2005年,由於長期透支,鍾老患上了心梗,做了心臟支架,開始調整生活方式,堅持鍛鍊身體,開始注重養生和內部調理。
為了讓平時鍛鍊更方便,他乾脆在家做了一個簡易健身房。啞鈴,動感單車,跑步機,拉力器,雙棒等常用健身器材都可以在家裡製作。
此外,鍾老還經常跑步,一般選擇5公裡左右的距離。
「運動如吃飯」是鍾老常說的一句話。對他來說,鍛鍊早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吃飯睡覺一樣,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即使出差,他也會帶上張緊器,做一些簡單的力量練習。再加上伏地挺身,仰臥起坐等練習。
很多人在遇到疾病或病痛時,會下意識地選擇逃避,縮在角落裡,被動地等待命運的審判。殊不知,越是無助的他們,對運動的自律和堅持越能帶來救贖。
鍾南山院士說:「除了鍛鍊身體,鍛鍊身體還能培養人的三種精神。第一種是競爭精神。第二種是團隊精神。第三種是如何在單位時間內高效完成任務。」
為什麼大多數成功人士熱愛並堅持運動?即使是越成功的人,對運動的熱愛也越深?
大概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說:「體育無非是心靈的鍛鍊。」
鍾老也是如此。
運動不僅是鍛鍊身體的方式,也是一種與內心自我相處的方式。堅持運動,帶來的不僅是對疾病的免疫力,還有挺拔的精神和堅定的靈魂!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是在日復一日的習慣中慢慢拉大的。
今年春節,受疫情影響,學校推遲上學,企業推遲復工。
於是,「在家太無聊了」,「我要憋著病痛了」等聲音多了起來。不少高三學生也在網上求助:「網上學習不習慣,在家也不在狀態,怎麼辦?」
拿破崙曾經說過:最困難的時候是離成功不遠的那一天。
越是需要自覺性,越是要考驗自制力,越是要嚴格要求自己。也是超越別人,突破自我的最佳時機。
這個長假,與很多人的迷茫相比,我最喜歡的一位作者在業餘時間比原計劃多讀了3本書和10部電影,恢復了一年的工作,並為接下來的一整年做好了計劃。
此外,她還非常愜意地享受生活:陪伴家人,做飯,收拾屋子,就像無數個周末一樣。。。
豆瓣曾經有一句口號廣為流傳,那就是你過一天,你就能過一輩子。
習慣了懶惰的人,在任何環境,任何時間都能找到懶惰的理由。而自律程度高的人,無論環境如何變化,總能按照內心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運動如此,工作學習生活更是如此。
不管你是偷懶還是自律,這一天終將過去。不同的是,這些小差距最終會產生驚人的質變,通過積累成為非常大的差距。
日本暢銷書作家村上春樹被譽為最多產的作家之一。在他的一生中,他寫了40多部小說。從33歲開始,他每天跑步1小時,寫作4小時。
他說,跑步讓他能夠控制體重,給了他高度的專注力和繼續寫作,讓他樂於找到與自己的聯繫。
對於自己,高度自律;嚴格工作生活要求。我想這也是為什麼能從這麼多作家中舉出村上春樹的原因。
很多事情最終其實都是靠毅力和耐力去奮鬥的。誰能持之以恆,誰就是勝利者。
三分鐘的熱度並不難,但只有三分鐘熱度的人永遠無法登上頂峰,欣賞最美的風景。
只有日復一日的堅持和努力,永不褪色,才能走得更遠。
所有優秀的背後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
好的堅持本身就是一種自律。
所有優秀的背後都隱藏著苦行僧般的自律。
對鍾南山院士如此,對村上春樹如此,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更是如此。
沒有經歷過世事的年輕人可能會覺得人生太短暫,應該及時去找樂子。
但現實是,每一個不守紀律的行為背後,都隱藏著隱患,會給你現在或將來帶來更大的痛苦。
就像一款熱門健身軟體的廣告語:自律給我自由。
自由的本質不是放縱自己,不是無所不為,而是自律之後的自在,有所為有所不為。
讓我們以鍾南山院士為楷模,堅定方向。讓我們心無旁騖,自律前行。
記住,自律的程度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你有多自律,你就有多自由!
互相鼓勵。
-結束-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