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一輛起亞K5來廠檢查,行駛裡程有17萬公裡,它的右前輪在直線行駛中有異響,轉向時的響聲更大,響聲不僅有類似半軸外球籠損壞時的咔咔聲,還有類似軸承損壞時的嗡嗡聲。
一開始,當師傅發現右側外球籠漏油時,以為是外球籠損壞後所導致的異響。經過更細緻的檢查才發現,這是軸頭的問題,外球籠並沒有問題。
軸頭被擠壓到軸承內圈裡面,和軸承內圈結合特別緊密,輪胎轉動時,軸頭本應該和軸承內圈一起轉動,但是現在軸頭和軸承內圈會相對運動,異響就是它們相對運動時所產生。這樣的故障太少見了,師傅也忍不住感嘆這個奇葩的故障。
接下來,我們通過一組圖片來了解一下這個故障。下圖所示,就是這輛在舉升機上的起亞K5,箭頭所示的左前輪沒有問題,師傅正在拆卸右前輪的轉向節。
下圖黃色箭頭所示,師傅正在用錘敲擊轉向節,敲擊的位置是固定轉向外拉杆球頭的位置,球頭螺絲已經拆下,但是球頭依然在轉向節裡面固定,這樣敲擊就能把拉杆球頭快速地震出來,只是操作不規範。
橙色箭頭所示,這是漏油的半軸外球籠,當它損壞時,轉向行駛就會有很經典的咔咔聲,師傅一開始就是以為它有問題,檢查才發現是綠色箭頭所示的軸承和與之連接的軸頭(也就是法蘭)有問題,現在要先把它們整體拆下。
下圖所示,這是拆下右前轉向節之後的情況,看著很是空曠,橙色箭頭所示的剎車分泵總成已經被吊起來,這是為了保護剎車油管。
我們來看一下拆下的轉向節,方形綠色區域連接到減震器上面,紅色圓形區域是固定剎車鉗的位置,綠色圓形區域連接下支臂球頭,黃色圓形區域連接轉向外拉杆球頭控制轉向。綠色箭頭所示,異響就來自這個位置,軸承把轉向節和軸頭連接在一起。
為了演示這個奇葩的故障,師傅轉動轉向節,下圖綠色箭頭所示,軸承外圈和轉向節一起轉動,此時橙色箭頭所示的軸承內圈和外圈一起轉動,正常的軸承內圈是絕對不應該轉動才行,應該和紅色箭頭所示的是軸頭保持不動才對。
找到問題後,師傅開始拆卸軸頭和軸承。下圖箭頭所示,師傅找到一個和軸承內圈一樣大的套頭,準備先用錘把軸頭敲擊下來。
下圖所示,這是敲擊下來的軸頭,橙色箭頭所示,這個位置在軸承內圈固定,現在有很多鏽蝕,說明它和軸承內圈結合不牢固。綠色箭頭所示,這個位置已經被擠壓出稜,正常狀態應該是沒有稜。
軸承的另一部分還在轉向節內部,需要用壓力機來把它壓出來,正如下圖所示,師傅正在壓軸承。
下圖紅色箭頭所示,這是壓出來的軸承,看綠色箭頭所示,轉向節內部與軸承結合的位置非常光滑,一點鏽蝕都沒有,說明軸承外圈與轉向節結合正常。
我們再比較一下軸頭,如下圖綠色箭頭所示,軸頭與軸承內圈結合位置有鏽蝕,充分說明軸頭在軸承內圈裡面轉動,邊緣也已經摩擦出稜,出現的異響就來自軸頭和軸承之間的異常轉動!這個軸頭必須得換!橙色箭頭所示,這條輪胎螺絲剛換不久。
綜合檢查出來的情況,師傅給出的維修建議是:更換軸承和軸頭,還有破損的外球籠防塵套。起亞車主同意這樣維修。隔天,詢問師傅維修情況,在換好新軸承和軸頭之後,行駛中已經沒有異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