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失愛犬陷抑鬱的老年人,拿什麼來拯救你?

2020-12-05 澎湃新聞

日前,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一名老人在公園遛狗時,寵物狗不慎掉入排水溝,老人為救小狗,也一同掉了進去,所幸當地民警及時趕到現場,將老人和寵物狗一併救出。

一條狗,對於年輕人可能是排解無聊的寵物,但對於老年人而言,可能是視其為親人的情感寄託,有些老年人與狗狗的親密程度甚至超越了與自己子女的感情。

老年人養寵物益處多

狗確實給狗主人們帶來很多樂趣,促進鍛鍊和遠足,增加了交際圈。

基於瑞典數據,確有養狗可能降低心腦血管病風險和死亡風險的報告,基於墨西哥人群的研究也發現,養狗者可能更少存在心身症狀和軀體疼痛症狀,其自我健康感、精力和情感角色、社會功能更好。

然而,狗的壽命相對短暫,很少超過10年,面對朝夕相伴卻又早早離去的愛犬,狗主人必定會感到痛苦異常,比起年輕人可以寄情於工作或者用娛樂來轉移注意力緩解悲傷,很多老年人會茶飯不思陷入悲傷無法自拔,而老年人痛失愛犬後患上抑鬱症的新聞也時有發生。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精神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李清偉稱,老年人的喪失感會加劇抑鬱風險,「根據埃裡克森人格發展理論,人在老年階段有自我完善的需求、有被認可被需要的感情需要。子女忙於工作和自己的小家庭無暇顧及老年人這方面需求,那麼老年人就要通過其他渠道來進行感情投入。

「老年人養寵物不僅僅是從中獲取情感,還是自身需求的延伸,是人格的延伸。狗去世時的狗主人的體驗,是一種喪失感,類似於喪親之痛,是一種自然反應。與狗的關係越親密,痛苦體驗會越明顯。而老年人的自理能力、經濟狀況、人際關係以及軀體及認知功能均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愛犬去世的喪失感會加劇老年人抑鬱風險。」

家人的理解和關心很重要

面對愛犬驟然離世,有些年邁的狗主人痛苦異常嚴重,影響生活和家庭相處。李清偉副主任醫師表示,家人的理解和關心很重要。

「家人首先要了解,這個時候,狗主人通常會向周圍人訴說悲傷或難過的心情,會有輕微的負罪感,如認為自己沒有照顧好小狗,可能會有輕微的食慾差、體重減輕和睡眠紊亂表現,這是正常的情緒和生理反應。這種反應一般會在1-2個月內緩解和消失,狗主人將開始新的生活。

「情緒的悲傷通常會讓個體的食慾有所下降。這個時候,家人可以準備一些小米粥、清淡而有營養的飲食有助於緩解個體的軀體不適感。家人還可以通過肢體的接觸來安撫狗主人,以安全、溫暖、支持的眼光、語調和身體姿勢與個體接觸,如握住手、扶住肩、依靠在肩上等等。而傾聽就是最好的幫助,家人不要打斷狗主人說話或者哭訴。家人還可以幫助狗主人轉移注意力,比如散步、搭樂高積木等等。」

症狀嚴重須及時就醫

個體感到痛苦,通常會伴隨一些軀體症狀,如頭痛、胸悶、心悸、氣急、肌肉緊張或肌肉痛等。

李清偉副主任醫師建議可以用中國文化強調「心身一體」理念來調適軀體狀態從而改善情緒,「我們醫院的精神醫學科又叫做心身科,就是在特別強調精神心理和軀體狀態的相互影響,關注和調整軀體情況可以有效地調整情緒狀態。」

軀體狀態調適的方法有:

1.傳統中藥、推拿、針灸、拔火罐、刮痧和按摩等;

2.「氣沉丹田」式呼吸;

3.漸進式軀體放鬆。

一般而言,這類方法是通過降低肌肉緊張和自主神經興奮來減輕焦慮和悲傷的情緒。從額頭開始,經面部、頸部、軀體、四肢,使個體一步一步地放鬆肌肉,減慢呼吸的頻率(像睡眠時那樣深而緩慢),集中注意於精神鬆弛而減少不必要的多思多慮。

當然,有時候也可以通過反覆想像一個安靜的場景進行。

此外,還可以通過情緒和生活方式的自我調節來改善情緒,「情感的宣洩,如哭泣、大吼;通過音樂宣洩情感,音樂具有不同的感染力,建議交替播放憂鬱和振奮的各區,這樣更有利於情感的釋放,激發個體的心理能力。」李清偉副主任醫師表示。

在愛犬離開的頭幾天,年邁的狗主人通常會有睡眠欠佳、情緒低落、食慾有一定下降以及軀體不適感等。

李清偉副主任醫師提醒,如果上述症狀連續數天存在,可以考慮到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臨時服用幾天助眠藥物。藥物臨時服用,不需要太久。

而有些年邁的狗主人,在痛失愛犬後悲傷情緒非常強烈,甚至表現為:強烈的負罪感,認為自己有罪;會有強烈的無價值感,狗都照顧不好,認為自己活得毫無意義,甚至考慮或企圖自殺;有明顯的體重減輕和睡眠紊亂,這些嚴重的症狀持續2周以上,患者幾乎不想也無法重新開始工作與社會活動,這時,個體的表現就可能超出了「悲傷」的範圍,有罹患抑鬱症的可能,需要到專科醫師處尋求幫助。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痛失愛犬的鏟屎官,有時覺得比親朋好友過世還難過,是矯情嗎?
    在他們看來,痛失愛犬,甚至比失去親朋好友還要更悲傷,起碼在感受上差不多似的。事實上,有些狗狗的主人自己也會意識到,這樣想真的是有點「罪過」,的確有些說不過去。問題是,出現這樣的情況,難道真的是這些狗狗的主人「假慈悲」,太矯情嗎?一些行為和心理學的科學研究,給出了這樣的解釋——第一,狗狗的主人確實把愛犬當做了家庭一員。
  • 記憶力只有7秒:拿什麼來拯救你?我的「健忘症」青年!
    「魚的記憶力只有7秒」,這一說法早就被闢謠,但是如今記憶力只有7秒的年輕朋友們,大家倒是可以了解一下:「剛想著過來拿手機百度個東西,拿起手機就忘記要搜什麼了......」「做事平時得調鬧鐘,不然一覺醒來啥都忘記」,然而就算調鬧鐘也沒什麼用,因為忘了寫備註也是白搭。
  • 愛犬被偷後我抑鬱了原創
    ,但至少你不是對人絕望而去、你永遠在這裡,我還可以跟你說上話,可比你更慘的你姐姐小金她屍骨無存,我以後拿什麼去懷念?痛失愛犬連報個警幾番周折我身份證都掉了,卻被以沒發票沒證據為由不立案,可感情深厚的毛孩是無價之寶怎以買賣價錢衡量?何況家人哪裡有發票的?而證據不是警察去查的嗎?馬路關卡都只有公安設攝像頭,山上線路網路不暢個人住戶又不便裝還多為老人家,難怪村民都失望不報警了!不見了就只能抑鬱傷心永久痛,可難道就縱容不法份子囂張下去嗎?那些無數枉死的和即將又被盜的生靈就沒人發聲嗎?
  • 絕望之時,拿什麼來拯救我們的靈魂,深度好文
    此刻《拿什麼來拯救我們的靈魂》這冗長的命題,久久縈繞在我的腦海中。幽深的黑夜,我放眼鶴壁華夏路上的霓虹燈閃個不停,獨酌文字泉湧的涵義,卻無法詮釋靈魂咐體時那深深的絕望的情形。  多少個日日夜夜,我孤獨的尋覓著忠誠的博大精深,那些個曾經為祖國解放事業獻出生命的靈魂,無一不招示著忠誠氣勢如虹的偉岸,所以我便不在於孤寂的角落裡黯然傷神,而默舔的卻是人們對忠誠看淡的傷情。
  • 張馨予髮長文悼念去世的愛犬 具體細節惹人心疼
    今日,張馨予在微博髮長文悼念去世的愛犬,表達了痛失愛犬的悲痛和想念,曝光的細節更是令人惋惜悲痛。 張馨予和愛犬陪伴張馨予18年的愛犬在昨日去世我撫摸著你的心臟,直到它停止跳動。無數次想總要面對這一天卻不知道要面對的不僅是這一天,而是失去你的以後。你太懂事了,看著我嫁人,然後選擇了一個合適的時機離開我們,我知道這一切都是你早已打算好的。你臨走前,用盡全身的力氣搖搖尾巴,我知道,你準備告別了。謝謝你陪伴的18年。我在外打拼的日子,是你守護著我們的媽媽;謝謝你陪伴我長大,雖然看著你老去是一件很殘忍的事情。永遠愛你,永遠愛你,永遠愛你!」
  • 「有什麼好抑鬱的,真矯情!」
    抑鬱症和抑鬱狀態不是一個概念長達兩周以上的持續抑鬱狀態,才有可能被確診為抑鬱症。抑鬱症的治療,需要通過心理諮詢和抗抑鬱類藥物等醫學手段。我聽過一個說法——在心理問題上,人只能自己拯救自己,別人說再多也沒用。但很可惜,在抑鬱症問題上,純靠個人意志恢復,基本不可能。
  • 拿什麼拯救你,我那玻璃心的老公
    本來已經睡下的他,立馬一骨碌翻身起來,說寶寶這是感冒了,讓我快點給他穿好衣服,咱把寶寶送醫院去看看拿點藥。說完他又著急忙慌地找寶寶的保溫杯裝熱水。看著寶爸這一系列的動作,和氣都不喘一下地吩咐我這個那個,我一臉不在狀態地看著他在屋裡亂翻一通。可能是沒聽到動靜,寶爸回頭看我還是坐床上動都沒動,他催促我快點。我告訴他沒必要那麼緊張,寶寶只是有一點小感冒。
  •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拖延寶貝?今晚21:25,看唐僧媽媽PK蝸牛寶寶~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拖延寶貝? ·· 21:25 CETV-1 ··《家長朋友圈》第三期 拿什麼拯救你
  • 主人寶馬X6陷沙堆 愛犬使出專長一頓"狗刨"救出
    毫無懸念的陷車了,就在這時候,車主飼養的馬犬拿出來了自己的專長,一頓高速的「狗刨」把主人的愛車救出沙堆。這速度可比人拿鐵鍬挖快多了,什麼叫工作犬啊,就是啥工作都能完成的犬。建議每個出去越野的車主都可以在車上帶幾個狗狗,不僅可以防身,還能幫助解決陷車的問題。
  • 造成老年人癲癇病的原因都是什麼
    特別是老年癲癇,給患者帶來的危害很大,由於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狀況越來越差,老年人成了癲癇病發的災難去,很多老人因為癲癇病飽受著折磨,癲癇病的發生導致老人的抵抗力下降,加速老化,嚴重的甚至會危害到生命,治療老人癲癇病,首先要知道造成老人癲癇病的原因。
  • 愛犬離世欲退飼料 寵物店卻讓他秒噴淚!
    愛犬離世欲退飼料  寵物店卻讓他秒噴淚!
  • 拿什麼拯救你,限競房維權
    弔詭的是,業主維權的最大訴求是與房企共度危機,希望工地能儘快開工,按時交付,總比房子都拿不到好。這時候業主的「貼心」,怎麼看都透著一股辛酸。02.怎麼才能避開這些巨坑,踏踏實實的買套房?「看得見,摸得著」的現房/準現房,無疑讓購房者更有安全感。
  • 女兒抑鬱父親寫5年拯救日記 記錄每天變化(圖)
    抑鬱日記  得知保送浙大,她卻徹底崩潰  女兒重症抑鬱,父親五年拯救  首席記者 周立 文 記者 周舸 攝  5年前,女兒患上抑鬱症  5年後,女兒的病終於好了,當她發現父親這本日記後,才真正體會到什麼是父愛。  23歲的鄧莉嬌,已在歌樂山和數十名來自全國的抑鬱症患者呆了一個多月。現在,她不是患者,是一名心理諮詢師。但以前,她可是抑鬱症患者。她是怎麼從一名患者,轉變成為「老師」的呢?  拯救她的,是父親和一本日記。
  • 我們為什麼會抑鬱?在抑鬱時,我們能找到什麼方法來挽救自己
    從開始用自媒體寫文章到現在,我寫過許多篇關於「抑鬱」這一主題的文章,也幫助過幾個陷入低氣壓的朋友走出泥潭。當然,我並不是什麼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只能說是對世事喜歡多花點心去思考和總結,所以那些文章裡,要麼說的是說自己對抑鬱這一件事的看法,要麼是講一些自己學到的對擺脫抑鬱挺有用的一些知識。
  • 「網抑雲」現象爆發,拿什麼拯救年輕人的壞情緒?
    網易雲音樂被全網吐槽——「網抑雲陰樂」在這或真實或虛假的抑鬱矯情文字裡網易雲成了深夜的「傷痛文學素材庫」強行抑鬱、強行抒情、強行喪虛假抑鬱風盛行對真正有抑鬱情緒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種傷害(1)列出影響情緒的原因拿出一張紙,將那些帶給你壓力、破壞你情緒的具體生活事件都羅列出來,通過這種羅列,會讓你有一種更清晰的感覺。當我們將一些模糊的不適說出來之後,就會帶來清晰和輕鬆的感覺,心理學把它叫做「情緒命名」。讓我感到心情低落的原因...
  • 總被人說:「拜託,你有什麼好抑鬱的?」
    原創 安德魯·所羅門 理想國imaginist電影《時時刻刻》不知你如何看待抑鬱?是否有過抑鬱經歷?可能在不少讀者朋友看來,抑鬱是因為多愁善感、在挫折面前抗壓能力差,但「這個病真的不靠比慘來獲得生病資格」。
  •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頸椎丨墊枕療法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頸椎丨墊枕療法 2020-06-24 0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拿什麼拯救你,五行缺「愛」的中國人?
    這幾天追《為了你,我願意熱愛整個世界》,說實話除了奔著這是唐家三少和愛人的真實愛情故事以及我大愛的羅晉外,就是奔著這個電視劇名字裡那個「愛」字去的,因為我總覺得現在很多人都得了「愛匱乏」症,包括我自己。
  • 夫婦結婚太鬧心,愛犬在婚禮上走丟,4天後才被抓住,花了一塊錢
    這不是什麼丟人的事,畢竟狗狗眼中的主人最厲害了。如今越來越多的寵主在結婚時,都會把自家的狗狗帶上,這既是為了增加婚禮上的氣氛,也是對狗狗的一種肯定。4天前,正當史蒂芬妮女士與丈夫舉行婚禮時,本該跟著伴郎一起進入會場的愛犬「洛基」,沒來得及參加主人的婚禮。
  • 愛犬去世後,鏟屎官收養了6個特殊的毛孩子來紀念它...
    鏟屎官Tracey在幾年前失去了愛犬,大德牧Hayden,Hayden患有退行性脊髓病,也就是狗界的漸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