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老農寫下《詠雞》攬下文學獎,卻因身份被指責:抄襲、沒資格!

2021-01-08 史來賞鑑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汪國真

有人生於朱門大戶,卻內心空虛;有人活在寒窯陋室,卻心向遠方。春時悄然而至,有人喜其和煦暖陽,有人厭其起風卷沙;夏日步而來,有人喜其草莓可口,有人厭其灼熱酷暑;秋風或急或徐,有人喜其稻穀低垂,有人厭其滿目落葉;冬雪飄飄灑灑,有人喜其萬裡冰封,有人厭其萬物俱寂。

世界之大,無完美之說,同一事物,可喜可厭,因人而異。生活是一場旅行,心懷批判亦是走,滿目鮮花亦是遊。

七旬老農品家禽仿千年名詩 十餘八字成精品攬文學大獎

兒時伴著"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看著升紅旗,玩著跳房子,書寫著童年。一首《詠鵝》貫穿了童年記憶,初唐四傑駱賓王潑墨之下書寫了這篇千年名詩,後世百代,紛紛傳頌。言簡意賅之下,暗藏細緻入微,朗朗上口含押韻,寥寥數語見真功。

自古以來,有名篇原創,亦有奇人模仿。駱賓王7歲作詩,盡現少年奇才。後世之人屢屢仿寫,相較之下,仿寫或略遜一籌,或相形見絀。一首18個字出於孩童之手的詩,千年來竟無人仿寫"過關"。

時間的衝刷抹不掉仿寫的熱潮,一波又一波的仿寫,雖有糟粕殘敗之作,但仍有精彩絕倫的佳品流傳於世,供世人欣賞。名篇出世,後繼者絡繹不絕,模仿者似天邊繁星,如瀚海沙粒,但鮮有耀眼的存在。

或許上天看到其他的詩作往往都會出現精品仿寫,於是將大任降於之肩。靠海而生,自小就擔起漁夫的重任,打漁為生。小小農舍中,幾隻雞溜溜達達,零零星星,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

三五更長鳴喚起日出,日上三竿裹在日光裡散步,正午太陽高懸,雞舍避暑歇息,趁著午飯小憩,心裡已經開始琢磨著下午的"玩法"。晚上,飯後,遛彎,下食兒,臥在雞窩裡,伴著海風,悄然入眠,算是對一天生活的答覆。

簡陋的生活消磨不掉真正的勇士內心的洶湧澎湃。海邊生長的危勇偏偏愛觀察家裡幾隻雞的一舉一動,它們的神態狀貌在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觀察中逐漸刻在腦海深處。海上的風浪衝擊著危勇的船體、身軀,也衝刷他記憶裡幾隻悠閒自在的雞。所幸,單調的生活和洶湧的風浪並未改變危勇對於生活的熱愛。

海水和魚群的環繞下,危勇看透了生活,領悟真諦之後的他,望穿大海,視線所及或未及,儘是詩和遠方。捕魚人生漸漸染上了詩的色彩,農家生活像是鍍上了太陽灑下的一抹陽光,在晨曦中、夕陽裡閃爍著夢幻的光澤。

一個偶然的機會,危勇讀到了駱賓王的《詠鵝》,他立刻被躍然紙上的那隻鵝深深吸引了。思索之下,一個念頭閃現腦海:"駱賓王作了《詠鵝》,我身邊雖然沒有鵝,但是家裡養了幾隻雞啊,乾脆我來一個《詠雞》。"這時危勇已七旬高齡,卻在平凡的生活中保持的對詩詞歌賦的盎然興趣。前人的仿寫不乏陽春白雪,也不少下裡巴人。

危勇的《詠雞》則是將自己的觀察感受落在了紙上,雖然是真情實感,但卻像出自與《詠鵝》相同的模子裡一樣,無論是詩句格式還是音韻韻腳,都有《詠鵝》的影子若隱若現。蛟龍正在沙灘臥,一語點醒夢中人。

短短十八個字的《詠鵝》卻點燃了危勇平淡生活中的詩情畫意,《詠雞》一成,結構上與《詠鵝》的相似點並未讓此作品的形象受到太大的影響。雖說是仿作,但毫無照貓畫虎之感,絕非蹩腳之作。突破桎梏的《詠雞》攜帶著屬於自己的靈魂,帶給世人一個全新的世界。

如果《詠鵝》中"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顏色描摹畫面,送給讀者一個水中漫遊的白鵝,那麼《詠雞》則是將雞的習性展現的淋漓盡致。對仗的工整,也讓詩句多了幾分姿色,尤其是後者吸取了前者的經驗教訓之後,即是對雞打鳴場景的傳神描摹,亦是對自己的靈魂的書寫。

身為漁民,毋庸置疑,難以體會到朝九晚五的輕鬆,因此,伴著漫天的星辰,趁著濃重的霜露,踏著潤溼的沙土,踏上年久的漁船,駛進熟悉的大海,撒下粗糙的漁網,完成模式的一天,早已成為定式。

臨行前,家裡的雞已經睜開雙眼看看新的一天熟悉的環境,醒醒盹兒,用清脆的鳴聲開啟一天的生活。"三更呼皓月,五鼓喚晨曦。"如此對仗,讓雞的習性視覺化。細細思索,除了"三更""五鼓"等等這些戶對之外,詩的內涵更讓人懷疑危勇的身份究竟是否只是一介農夫?詩中的"皓月"與"晨曦"化用了朱元璋詩作《金雞報曉》中"三生喚出扶桑日,掃盡殘星與曉月"一句,為全詩增色不少。

另外,"皓月"與"晨曦"的對仗,不僅僅讓詩的結構美觀華麗,這兩個詞的蘊意更值得探尋。"皓月"暗指夜晚,象徵黑暗,"晨曦"代表黎明,象徵光明,兩相對比,不經意間透露出作者"雖生於黑暗,但心隨光明"的人生態度。全詩格式的震撼搭配令人肅然起敬的追求與希望,讓全詩的檔次上升勢如破竹。

皮囊的美麗難以掩蓋內心的醜惡。華麗整潔的外表和令人振奮的覺悟,是此詩的亮點所在。當滔滔不絕的詩詞情懷遇見火焰迸發的覺悟,好評怎會不像日月起落一樣必然?於是,這篇內外皆備的仿寫獲得了評委的一致好評,輕而易舉地獲得了名次和獎項。百年之前"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的覺悟將中華民族拉出了近代的屈辱。

如今"三更呼皓月,五鼓喚晨曦"的覺悟則是將危勇拉出了生活落下的巨石,也為那些身陷生活沼澤的許多人點起一盞明燈,伸出援助之手。對仗之時,蘊涵典故,典故中化進了中國民族的民族之魂,讓《詠雞》成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瑰寶。

拔得頭籌的《詠雞》,也讓危勇一家獲得一萬元的獎金。內涵乾坤的寥寥十八字,讓危勇斬獲"第二屆農民文學"大賽的獎項的同時,也讓他收穫了鄉親們的讚美與祝賀。

質疑為刀斬時代曲解 詩詞為助承民族之魂

正所謂人紅是非多。危勇的成功除了收到無數的讚譽,但是也引來了無數的質疑。一些人認為危勇一介農民,根本無法寫出這樣的詩作;還有人認為《詠雞》用詞不夠華麗,辭藻不夠精雕細琢,難以登堂入室;更有甚者,認為《詠雞》是《詠鵝》的拙劣抄襲,不配得獎。漫天的質疑聲中,仍是支持聲更勝一籌。

首先,文學雅俗共賞。陳勝曾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文學大家也並非生而如此,身份也不都是名門望族,自古以來,市井鄉民科舉中第不在少數,詩人學者並非生而如此,上至天子,下至百姓,人人可作賦吟詩。即使是天子,拿朱元璋為例,武將出身,文學底蘊遠不及文臣,也沒見多少人在其在世之時批判其詩賦才能差,作的詩水平一般。

反倒是鄉民,一說有治國安邦之才,就引來不屑嘲笑,甚至本事都沒有顯露的機會,就被一棍子打死。文學本是雅俗共賞之物,怎能因一個人的身份、地位、職業就妄自評價其人筆下之文?

其次,人生於世,行正心潔,最起碼的尊重理應存在。危勇憑七旬高齡寫出如此振奮人心之詩,卻引來批判、詆毀。雖然是仿寫,但是試問那些"噴子"怎敢說出如此厚顏無恥之語?仿寫亦是本領,僅是一個格式的借鑑,就說是抄襲、沒資格,那麼只有危勇寫出《詠雞》,而沒見《詠鯊魚》《詠駱駝》橫空出世呢?

古代一個詞牌名、曲牌名就有無數首類似的詞曲,那也是抄襲?歸根結底,危勇日常生活中對於文學的積澱和積極的心態是該詩的源泉,而不是所謂的抄襲。

最後,文章合為時而著。殘酷的生活摧殘人心是當下存在的一個現象。危勇的成功無疑是將詩詞又一次帶入了人們的視野中。網友爭相模仿,一時間,誕生了《詠豬》《詠猹》《詠狗》等一種作品,或戲謔或認真,掀起了一陣"詠"字熱潮。篇篇打油詩,訴說心中的苦悶、喜悅,既是發洩,亦是升華。此時此景此詩,難道不是現代人對於陷入生活怪圈的自我救贖嗎?

人樸樸素素地過日子沒錯,但畢竟少了幾分樂趣,多了幾分壓抑,不如在枯燥的生活中找尋那一分分快樂,望向詩和遠方!因為總有人在滿地的六便士裡尋找月光。

文/羽昕

相關焦點

  • 老農仿照《詠鵝》作首《詠雞》,全詩18個字,斬獲國家級文學獎
    誰能想到,這只是一個7歲小兒隨手寫出來的詩呢?湖北一個年約七旬的老農仿照駱賓王的《詠鵝》,作了一首《詠雞》,全詩18個字,寫得也是意趣盎然,這首看似簡單樸實的《詠雞》還斬獲了國家級文學獎。一、駱賓王和《詠鵝》因為在詩詞歌賦上過人的天賦,駱賓王從小就被稱為神童。天賦也的確使他長大後在詩詞歌賦上有了一番造詣,但成就他更多的是他個人的經歷。
  • 老農模仿駱賓王的《詠鵝》寫了首《詠雞》,僅18字,卻拿下大獎!
    當時寫下這首詩的駱賓王年僅八歲,看得出來是有一定才氣的。不過,這首詩可不是駱賓王突發奇想之作,而是被逼出來的作品。當時有人到家中來做客,駱賓王的父親便指著旁邊池塘嬉戲的白鵝,讓駱賓王作詩一首。於是,這才有了這篇流傳了一千三百多年的趣味之作!圖片:駱賓王漫畫這首《詠鵝》雖流傳後世,卻因過於簡單少有名家點評,就更沒有文人墨客按照這種思路去仿寫了。
  • 老農模仿《詠鵝》寫《詠雞》,獲得獎金一萬元,他究竟寫得如何?
    就在2016年,湖南有一位叫危勇的老農,居然因為模仿這首《詠鵝》寫了一首《詠雞》,一舉奪得第二屆農民文學獎,並拿到了獎金一萬元! 消息爆出之後,許多網友前去觀摩了危勇的這一首《詠雞》。一些人看完,當時就沉默了。而另一些人,則默默地提起了筆。
  • 湖南老農模仿《詠鵝》寫《詠雞》,18字獲萬元獎金,網友紛紛效仿
    不過,這首詩可是駱賓王7歲時寫的,7歲孩童文筆能如此傳神,用神童來形容也不為過,也進一步證明了該詩的價值。 因此,該詩在民間的流傳相當之廣,連目不識丁的老農也能念上一段。俗話說「百姓最喜聞樂見的才是真藝術」,而《詠鵝》便是典型。 也是憑藉這首詩,駱賓王和王勃、楊炯以及盧照鄰並稱為「初唐四傑」,可謂名極一時。他的才華後來甚至還驚動了女皇武則天,不過,駱賓王和武則天是死對頭,後來還跟隨英國公徐敬業出兵討伐武則天。
  • 老漢模仿《詠鵝》寫出《詠雞》,評價褒貶不一,網友紛紛腦洞大開
    一天,一位客人到駱賓王家做客,客人見他頭腦機靈活潑又乖巧,就問了他幾個問題,沒想到駱賓王對答如流,客人滿是驚喜。客人要回家時,駱賓王主動提出相送,二人走到池塘邊看到一群鵝在水面上戲水。客人想考考駱賓王,便讓他對此情此景作一首關於鵝的詩,駱賓王稍作思考後創作出《詠鵝》。幾年前,有一位來自湖南的70歲老農模仿《詠鵝》寫下一首《詠雞》。
  • 老農模仿《詠鵝》作詩《詠雞》斬獲近萬元獎金,網友:這也能行?
    看到這裡,想必大家對這位農民作的詩十分感興趣,其實這位農民只是將《詠鵝》改動了一下,作出了一首《詠雞》。這位在網絡上走紅的詩《詠雞》的作者名叫危勇,湖南人。危勇參加了第二屆湖南湘陰舉辦的農村文化活動,該活動被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和中國小城鎮文化建設的成功嘗試和典範之作」。與其說危勇的《詠雞》與《詠鵝》頗有異曲同工之處,倒不如說是效仿,甚至是雷同。
  • 70歲老人挑戰《詠鵝》,寫下一首《詠雞》,短短18個字獲萬元大獎
    駱賓王的才學在人才輩出的唐代可謂是名列前茅,他曾寫下一篇著名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堪稱是駢文之最,可以與王勃的《滕王閣序》齊名,就連被罵之人武則天都拍手叫好,可見這篇文章寫的是多麼的才華橫溢。於是駱賓王的粉絲歷經千古,依舊是源源不斷。
  • 模仿《詠鵝》寫《詠雞》,農民憑18字獲得文學獎,引來反對聲一片
    唐貞觀十九年,在客人的考驗下,一個七歲的孩子祭出了史上最為著名的神童詩:《詠鵝》。2016年,年近七旬的農民詩人危勇憑藉一首《詠雞》斬獲詩歌大獎,頓時名聲大噪,風光一時無兩。2014年,該獎項由作家張一一發起,首屆獲獎者是農村婦女蔣慕平,寫下幾部劇本和小戲;第三屆獲獎者則是大名鼎鼎的腦癱詩人餘秀華,她的作品不必多贅述;再後來,農民工梁武欽憑藉長篇小說《一位農民工35年的尋夢之旅》獲獎。而夾在這中間的第二屆得主危勇,顯得是那麼格格不入。
  • 70歲農民寫了一首《詠雞》,18字獲萬元大獎,廣大網友紛紛挑戰
    上面這首《詠鵝》是初唐傑出青年駱賓王同學在他7歲的時候,突然見到一群戲水的大白鵝時,隨口吟詠出來的,不料一下流傳千古,成了當今幼兒園小朋友的啟蒙詩詞之一。
  • 老大爺模仿《詠鵝》寫出《詠雞》!斬獲萬元大獎!網友坐不住了~
    《詠雞》雞,雞,雞,尖嘴對天啼。三更呼皓月,五鼓喚晨曦。「農民文學獎」獲獎老大爺這首《詠雞》不僅獲得第二屆「農民文學獎」桂冠,更有獲得一萬元大獎。如果仔細算下來,這首詩短短18個字,平均一個字的獎金高達500多元,算不算得上一字千金!
  • 湖南村民山寨《詠鵝》寫《詠雞》獲獎 1字556元
    「雞,雞,雞,尖嘴對天啼。三更呼皓月,五鼓喚晨曦。」  近日,湖南省湘陰縣鶴龍湖鎮年近七旬的農民詩人危勇所作的18字《詠雞》詩,斬獲湖南岳陽湘陰縣第二屆「農民文學獎」,獲得萬元大獎,被譽為「農民詩人」,另有10位男女村民獲得農民文學獎「提名獎」,中年農婦蔣慕平獲「特別獎」。
  • 沒想到抄襲會被指責!
    多次入圍金曲獎,並成為歷史上第一個三獲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獎的華語歌手。對於大眾指責她抄襲的聲浪,蔡健雅當年是這麼回應的:「聽到這麼說非常難受,我自己非常清楚自己的創作狀態,做任何事情都沒有對不起自己以前網際網路不發達,你抄一抄也就算了,反正熟悉國外流行音樂的人沒那麼多。
  • 七旬老人獲文學獎,《詠雞》堪比駱賓王《詠鵝》?反對聲不絕於耳
    唯獨令我們感到安慰一點的是,古有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今也有現代詩、散文等體裁文學的創作。時代在發展,但文學的腳步卻永遠沒有停滯,正如命運的滾輪在無休止的運轉著,富有時代特色的文學,也在默不作聲地朝著時代特色相發展。「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如今再讀駱賓王這首童年佳作,依舊充斥著兒時背誦古詩的幽默風趣。
  • 網絡文學抄襲律師不願接 5斤重公證書吃不消(圖)
    這是整整一年前,發生的演員石天琦網絡抄襲事件,彼時輿論沸沸揚揚,被抄襲者牽涉到38位。最終,站出來並堅持完成這場訴訟的只有冥靈等4人。  被抄襲雖然得到了法院的確認,但最終賠償金額僅為訴訟成本的1/3,而為了一個公開道歉聲明,冥靈在一年裡經歷了被輿論指責、新書出版延期、漫長的公證過程和高成本的異地訴訟。
  • 8旬老人指責不文明養狗,被狗主人打的頭破血流,鄰居:不止一次了
    8旬老人指責不文明養狗,被狗主人打的頭破血流,鄰居:不止一次了。狗是人類的好朋友,是我們最忠誠的夥伴,因此,很多人都喜歡養狗。近日,在廣西柳州,兩位8旬老人就因指責不文明養狗行為,被狗主人打的頭破血流。發生了什麼?一起來看看!老人指責不文明養狗,被狗主人打的頭破血流。事情起因是打人女子養的狗每天在大門口拉屎,兩位老人看不過去,忍不住指責了她,於是發生了口角,進而產生肢體衝突。
  • 世界文學新動向|新加坡文學獎與打工詩人
    文學新加坡:新加坡文學獎、謝裕民、打工詩人8月27日,新加坡文學獎線上揭曉。華文組的獲獎情況如下:黃凱德以《豹變》、謝裕民以《建國》獲小說獎;黃凱德以dakota獲非虛構寫作獎;吳耀宗以《形成愛》獲詩歌獎。
  • 沒抄襲的電影被下線,抄襲的《爵跡》卻還在營銷,這到底是為什麼
    但如果是因為抄襲,沒抄襲的《晴雅集》為何卻慘遭連坐。有為了《晴雅集》委屈發聲的網友就十分不滿,且不說《晴雅集》製作班底優秀,其原著更是獲得了原作者夢枕貘的改編認可,就憑這一點就已經足夠委屈了。這並不是抄襲之作,為何卻慘遭連累?
  • 怎麼防止黃鼠狼吃雞?老農:雞場養上它,黃鼠狼看到繞著走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怎麼防止黃鼠狼吃雞?老農:雞場有了它,黃鼠狼看到繞著走俗話說的好,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黃鼠狼是一種雜食性動物,除了野外的老鼠,兔子為食以外,還會吃一些青蛙,小鳥,以及昆蟲等,偶爾也會潛入我們農村的雞棚偷食雞蛋,小雞,並且有嗜血性,不光吃還喜歡咬,因其極其狡猾,反應迅速,警覺性很高,嗅覺十分的靈敏,很難捕捉到,所以農村養雞的對黃鼠狼這種動物可以說是恨之入骨!
  • 農民一首《詠雞》僅有18個字,獲國家級文學獎,你知道他是誰嗎?
    詠鵝這首詩也有無數人模仿過,想要創作同樣一首如此有趣又朗朗上口的詩,只是沒人能真正實現過。可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終究還是有人創作出來了,是一位年近70歲的老農民,它模仿《詠鵝》,寫出了一首《詠雞》。這首《詠雞》同樣只有18個字,寫出來發表以後,還獲得了國家級的文學獎。
  • 落榜才子徹夜難眠寫下此詞,無一雨字卻句句不離雨,成詠雨詞絕唱
    雨的詩意,遇到了文人的筆,就成了一首首經典詠雨作。但要寫出雨的意境,不但要夠美,還要不落俗套,難度不可謂不大。特別是在有了杜甫「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李商隱「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和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等數首經典後,詠雨要與前人媲美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