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往往畝產高的達1~2萬斤的,例如生魚(也叫烏鱧)塘極端例子中,水質往往偏酸性,水體渾濁不堪,沒有藻相,且氨氮亞鹽超標是常事,且超標非常厲害。
長期來講,對魚的健康影響極大,採食量也嚴重受到影響,生長狀態不佳,魚內風味不佳,魚病不斷,死魚不斷,所以,能處理好這些魚塘的氨氮和亞鹽,可以顯著提高這些魚種的經濟效益,改善料肉比,加快生長速度,促進池塘周轉。
一、生魚-加州鱸魚-桂花魚-叉尾鮰(鯰)池塘降亞硝酸鹽和氨氮的操作是
1、用「反硝化細菌」+「強微硝氨雙脫複合菌」+「發酵碳肥」,配合處理亞鹽和氨氮;
① 每3天用1次強微反硝化細菌30克/畝 + 「硝氨雙脫複合菌」100~200克/畝 + 「發酵玉米液」15~25公斤/畝;用法:以上兩種產品用250克紅糖,5~10公斤水,浸泡活化1~6小時後潑灑; 「發酵玉米液」則直接潑灑或加池水適當稀釋後潑灑;② 如果亞硝酸鹽和氨氮非常嚴重的,建議再天天潑灑「濃綠藍濁天天撒」50克/畝/天,直接撒下去即可;堅持使用5天以上;其中第①步必須堅持用3次以上,可以見到明顯的效果,包括水質的清爽效果;
2、若魚有死亡,有腸炎的,採食量下降的,可使用「清弧改泥微丸」, 改善底部淤泥,從源頭上控制氨氮的產生,從而也就減少了亞鹽的產生;
① 若魚有腸炎和死亡,採食量下降的:用「清弧改泥微丸」100克/畝,直接撒入池塘,每隔5天撒一次,連用2~3次,會有緩解;② 再配合每公斤飼料中拌料「強微乳酸丁酸拌料寶」5克,用水溶開的灑入飼料中,攪拌均勻再投喂,連用至少5天以上;原理:控制淤泥中的腐敗細菌,因為氨氮是由腐敗細菌分解有機殘骸產生的,從源頭上控制了氨氮,也就減少了亞鹽的產生(因為亞鹽是由氨氮轉化而來),減少魚吃到淤泥中的有害病菌,同時調理好腸道,減少腸炎;
3、 適當提升水體PH值
用量:生石灰粉5~10公斤/畝,沿池塘四周一米範圍內潑灑;隔兩天潑灑一次,少量多次的提升PH;採用潑灑生石灰的方法,提升PH值,有助於提高水體總鹼度,有助於幫助微生物降解亞硝酸鹽,並有助于澄清水質,為培藻打下基礎。注意:當檢測到氨氮超標如達到0.5PPM以上時,就不能採用提升PH的方法,或提升的PH值不得超過8.2(以下午檢測為準),因為氨氮在高PH下,毒性會增強;
4、 若遇到水非常的渾濁,無藻色,採食量不正常
先用「生物絡合解毒劑」1包2畝確保澄清水質;幾小時後,天氣晴朗有太陽時,用「強微培藻酵素」1公斤/畝 + 腐植酸鈉2公斤/畝,進行培藻操作,視情況使用一些人工藻種更好;藻色培育起來後,水質自然清爽,採食量恢復;
注意事項:① 處理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亞硝酸鹽先升高的現象,這是正常的現象,底泥越厚越髒越臭的,亞硝酸鹽先升高後才下降的機率越高,反之底泥薄幹淨的土塘,則亞硝酸鹽先升後降的機率越低,但最終都會非常穩定的降低到安全水平(堅持使用下去的情況下),甚至變成0的水平。② 在使用過程中,水體可能出現短期的變渾濁,也是正常的現象,這是反硝化作用產生的氮氣,衝擊底泥造成的,渾濁並不可怕,只要藻相培育起來,水色變好,則不要緊;③ 在以上操作過程中,如果魚蝦出現應激,解決方法是:用生物絡合解毒劑1包2畝+ 增氧顆粒2公斤/畝 + 小蘇打粉2.5公斤/畝(註:小蘇打只能用於PH比較低的情況下,如PH低於8.0以下時才使用),全池均勻潑灑;④ 在藻相很難培育起來的情況下:建議配合潑灑一些微量元素礦物質營養添加劑如蛋禽預混料3公斤/畝 + 磷酸二氫鉀1~3公斤/畝,或有條件的可購買一些藻種使用;如果浮遊動物過多,可以減少投餌量,讓魚蝦吃掉部分浮遊動物,同時也可以沿池塘邊緣潑灑石灰粉10公斤/畝用量(注意潑灑石灰只能在PH低於8.2的情況下使用);或用低毒高效殺蟲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