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朋友老青年。
今天我要和大家聊一聊水族粉絲從新手瞬間變老手的一些經驗,讓大家在養魚的路上怎麼樣少一點尷尬。
養魚這件事中,大家都會遇到的一個過程就是倒缸。如果草缸造景一片狼藉或者魚缸水嚴重白濁,魚蝦大量死亡的時候,往往大家最後的操作就是把魚缸裡的所有東西全部淘清,重新來布置魚缸,從新來過。
這個情況在水族圈裡稱之為倒缸。倒缸是每個水族玩家都不想遇到的情況,但似乎每個玩家都遇到過又不可避免。
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新手快要進入玩家時期最容易出現,老青年就羅列出幾個應對倒缸的經驗分享給大家,讓大家少走彎路,新手秒變老玩家。
當你的魚缸遇到上面說的幾種情況時候,不要著急馬上翻缸,先靜下心來穩一穩,想想目前的魚缸遭遇,判斷發生的原因,再一一的去針對主要問題來試圖改善,而不要一有問題就全盤否定簡單粗暴地去翻缸倒缸。
如果是魚缸內藻類橫生,先考慮用藥劑或者生物的方式來處理,或者兩管齊下。再來測試一下水質有沒有過高的營養鹽濃度或者是開燈的時間是否過長?
如果是缸內魚蝦出現大量死亡,記得馬上要換水(至少換一半),並且拿出氣泵來打氣增加溶氧量。之後再去看看測試水質指標裡的氨和亞硝酸鹽的濃度是否爆表?或者是ph、gh值不適合所養魚的適應範圍?草缸玩家經常犯的錯誤之一是看看家裡的co2細化器速度是否有調整過高,或者是昨晚你家裡的河東獅是否發飆了……
總之,不要急著翻缸,切記。每次翻缸對於水族新人來說都是下次成長的基石,能從裡面獲得到經驗多寡,會決定你可以走得多遠。
翻缸過程結束以後,不管你是拯救成功或者是徹底重來,建議大家都不要急著放魚,否則很容易會讓你要不了多久再度步入繼續翻缸的後塵,如此反覆。
老青年建議大家先掌握一個大原則,就是新缸開缸或者倒缸之後先入蝦不入魚。
水族市場裡的經濟實惠的急火蝦是你的好朋友,甚至更便宜常常當做飼料的大和沼蝦也是你的好幫手,而且兩者都是皮實好活的生物,適合當開路先鋒。
雖然米蝦也需要人照顧,但只是少量投餵飼料以後就不用管。開路先鋒如果沒事,我們養個一周以後才緩慢的添加觀賞魚就不會有什麼問題。
有些魚友新開缸或者倒缸之後,開始瘋狂的添加各種硝化細菌和水質穩定藥劑,買了一大堆各種藥劑,只要瓶子上寫的有好處就給魚缸裡添加。話說有不利於維護水質的水質產品說明嗎?瘋狂的添加過多的藥劑,反而容易讓魚缸落入更多不可控的因素中。
目前我們城市自來水養魚,只有在飼養時間長的老缸遇到緊急情況時才會用到水質穩定劑。開缸時候基本不需要水質穩定劑。
開缸時候你要做的是先測試一下水質的四大基本數據,ph、gh、nh4、no3這幾項數據基本就夠了。
如果實在心裡沒底,拍照記錄一下目前的狀況,找專業的店家或者是高手來諮詢,提供的資料越多,越容易能夠判斷問題。
再聊一下濾材的情況。如果是硝化細菌不足造成的水質變差,可以更換或添加一些高培菌的濾材來處理。
魚缸水質不清澈,可以增加細緻的羊毛絨之類的濾棉,增加物理過濾的效果,但不要用太多,防止堵塞溢流。
如果是因為硝酸鹽過高造成的藻類爆發問題,可以增加吸附能力強的濾材或者是離子交換樹脂來吸收多餘的營養鹽。
不同的原因,不同的情況,都有不一樣的濾材可以幫你處理。那如果判斷不出來原因怎麼辦呢?老話一句,先換水。
魚缸是用來欣賞的,不是用來折騰的。新手倒缸並不可恥,可恥的是你沒有從魚蝦的死亡教訓中得到和總結出些什麼。
讀到這裡的你,拿出紙筆記錄一下最近對自己的魚缸都做了哪些事,用科學的方式檢查一下,核對是否做了哪個步驟以後魚缸才開始有問題的。
比如昨天換水清洗底砂的地方太多了導致硫化氫溢出過多,它會造成魚蝦大量死亡。
或者是前天換水的時候水質差異太大出現的問題。再有一次把濾材清洗的太乾淨的話,硝化細菌減少導致的。
水族的路上一個蘿蔔一個坑,大家都是挖坑跳坑再填坑。只是這個坑比人生的路上遇到的坑好填多了,您說是吧?好啦,今天老青年的短文就分享到這裡,希望大家能有一些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