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桌不離九」,有什麼講究?

2020-11-28 網易新聞

2020-11-28 12:00:33 來源: 宇宙人文學者

舉報

  

  俗語說:「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

  這句話一般是過去的木匠們說的。其原話來源於《魯班經》:「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

  這些數字,指的是木匠在做活時,這些器具的尺寸。過去人們一般都是請木匠到家裡製作家具,在那時候做木匠也是個比較體面的行當。

  

  

  凳不離三

  木匠在做木凳時,長度一般以三結尾,如二尺三。這個「三」取自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有忠義之說。

  

  

  門不離五

  指門的尺寸一般是以五結尾,「五」則代表著五福臨門的意思!

  

  

  床不離七

  只要在做床時,尺寸都帶個七,就不怕找不到老婆了,有「夫妻和睦,同床偕老」的意思。

  木匠打床的時候一般都會在尺寸和結構上留七,比如:床板由七塊小的木板做成、床的寬度二尺七等。古代做床的尺寸,也是很講究的。一般都為「三尺七、四尺七、五尺七,用現在的術語就是1米2多、1米5多、1米8多。

  現在做床也是按照這個標準來定製的尺寸,除了個別身高突出的人需要定製以外,這三這個尺寸已經滿足了不同年齡,不同家庭的需要。因此,「床不離七」不但有著美好的寓意,而且也是按照人的身高來量制的尺寸。

  這就寄予了家人對於新郎、新娘美好生活的祝福,也有說法說希望睡在床上的人可以找到人生的另一半。

  

  

  棺不離八

  「八」和「發」諧音,「棺」和「官」諧音,有升官(棺)發財的意思,寄託了人們希望祖先保佑自己升官發財的美好願望。

  中國人對於祖先都有一種崇敬,認為祖先能夠保佑自己家族興旺發達,所以在喪事禮節上都尤為重視,任何一個細節都很嚴謹。所在在製作棺材的時候基本都是選擇八尺的,以此來寄託對於美好生活的希望。

  

  

  桌不離九

  古代的桌椅一般以八仙桌為主,無論桌子的邊長和高度都要講究九,且「九」諧音通「酒」,寓意著主人待客熱情,桌子上少不了酒的意思!

  流傳下來的很多老話和習俗,要麼代表著對生活有一定美好的祝願,要麼就是人們通過生活總結的一些經驗,對我們現在仍然有著一定的傳承意義!也希望能一直延續下去!

  桃木風水羅盤

  鎮宅化煞 調理磁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是什麼意思?
    俗語說「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這句話一般是過去的木匠們說的。其原話來源於《魯班經》:「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些數字,指的是木匠在做活時,這些器具的尺寸。
  • 流傳的俗語「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桌不離九」有何寓意
    流傳的俗語「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桌不離九」有何寓意小時候,二舅就常常給我們念叨「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些名句子,我們聽得耳朵都快起繭子了。二舅是個木匠,在八九十年代的農村非常地受歡迎,他走街串巷給人做家具,割門窗。
  • 老祖宗的講究: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桌不離九
    書裡面有一句話,「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經常被過去的木匠掛在嘴邊。 門不離五 寓意:財福滿門。
  • 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到底有什麼講究?
    文/落葉城主的歷史課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到底有什麼講究?大家都知道,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浩瀚的歷史上也有許多有趣的俗語,它們運用諧音的方式,表達人們對某種事物或某種事情的美好嚮往,就比如說結婚的時候,要在床上撒上紅棗,花生,桂圓,蓮子。
  • 俗語: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桌不離九,是何意?漲知識
    但是有些農諺卻是包含著先人的智慧,深厚的哲理,哪怕是我們今天聽來,也是極有味道的。就像我們今天所說的,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桌不離九,可能很多現在的新農村人都不懂它是什麼意思吧。農村諺語中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諧音字,凳不離三中的三就與山字諧音。 這句話的意思是,農村木匠做凳子,一定要在山下做,取背後有靠山之意。
  • 你可知「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桌不離九」有福氣
    現在許多人在自己家裝飾時外門會去選擇專業的防盜門,但是在房屋內部的門都喜歡自己請有一個師傅打幾扇木門,這樣既能體會到實木門的生享受,又比直接商場買實木門便宜的不止一點半點,而且整個流程,不管是材料選擇還是加工製作都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完成,其質量自己也是十分的放心的。但是木門木桌這種傳統器物,可不僅僅是材料好,手藝好就行了的,想打造一款符合自己家的家居,還有許多傳統講究你知道嗎。
  • 農村老話:「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桌不離九」如何理解?
    導語:農村老語"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如何理解?農村老話是老祖宗輩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積累經驗,是他們的智慧結晶,具有一定的生活哲理,內涵深奧,博大精深,通俗易懂,語句簡單,雖語粗但理不粗,朗朗上口,易被老百姓接受,而且內容豐富,涉及到人們生活中方方面面,貼近於老百姓的生活,其中農村老話″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席不離九",就是其中之一,那麼如何理解其語意呢?
  • 古代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到底是什麼意思?
    古代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們在平時的一些言語交際中,通常會不可避免的用到一些俗語,這些俗語簡練而形象化,能夠準確地表達出我們的意思。俗語,也叫常言,是通俗並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語句,使人們交流便利且具有趣味性,並且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
  •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啥意思?裡面講究還真不少
    生活在農村的人經常從老人的口中聽到俗語,俗語是老祖宗的智慧總結,雖說句子簡單凝練,但其中蘊含著不俗的大道理,今天給大家帶來這樣一句老話「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什麼意思呢?初讀這句話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很費解,不明白這句俗語要表達什麼意思,這句話就是指木匠做家具時候的一個講究,這句話出自明朝的工匠專著《魯班經》,流傳了千年,一直傳到了今天,從字面意思上看這句話可以這樣理解,就是說床的尺寸離不開「七」這個數字,棺材尺寸離不開「八」這個數字,桌子尺寸也就離不開「九」這個數字了。
  • 民間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什麼道理?
    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說的是木匠在打造不同類型家具時,必須要嚴格管控的尺寸。 雖然在現代社會中木匠的手藝,早已經被現代化機械所取代。但是純手工打造的家具,卻依然受到老百姓的追捧。
  • 《魯班經》中有一句話叫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你聽過嗎
    中華上下五千年,民間流傳著一句話叫:「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你聽過嗎?其實這句話原話是出自於《魯班經》:「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大家有設麼知道的習俗,可以評論區討論討論,也許多年之後,你的一句話就會避免很多習俗的失傳哦!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你會點讚的,對不對!阿拉丁燈繩,有態度的燈飾創業者!將美好送給你,共同創造完美生活!
  • 俗話說:「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俗話說:「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文|全民閱歷史我們國家的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有些俗語雖然難登大雅之堂,卻也是老祖宗們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就比如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的這句俗語,古時候木匠就非常注重這句話,打造的器具也大多是照著這個來的。
  • 「凳不離三,門不離五」是什麼意思?下一句才是精華所在
    作為家居生活的必需品,桌、凳、床等也變得形式多樣,寬敞舒適,滿足了人們不同的生活所求。「凳不離三,門不離五」是古人在製作、使用凳與門時流行俗語,而「床不離七,桌不離九」也是古人生活經驗的總結,那「凳不離三,門不離五」與「床不離七,桌不離九」說的是什麼意思,又蘊含著古人怎樣的智慧?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凳子是人們生活中經常使用的家具,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都隨處可見。
  •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是什麼意思?背後的含義才是精華
    文/北舊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是什麼意思?背後的含義才是精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面,我們經常會聽到許多的當地特有的俗語。一般來說,這些俗語都是比較常見的,大家有人都能體會到這句話說的大概的意思。但是有時候,越是簡單的一些句子,但是其中包含的內涵是非常有深度的。大家可能覺得一些俗語很簡單,一聽就明白。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小編覺得並不是這樣的。因為小編有過這種想法,然後被打臉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一句俗語。
  • 老木匠常說「床不離半,門不離五」,「半」和「五」是指什麼?
    提要:老木匠常說「床不離半,門不離五」,這句話什麼意思?老木匠常說「床不離半,門不離五」,這句話其實講的是過去的木匠先生們在製作門和床的時候的尺寸方面的一些注意事項,裡面包含的都是對美好生活的祝願和期許。不過現在人們都是買做好的家具很好再找木匠定製了,這些就已經很少聽說了。
  • 老木匠常說:「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內涵是什麼
    在一些老木匠口中,流傳著「凳子離不開三,門離不開五,床離不開七,棺材離不開八,桌子離不開九」的說法。你什麼意思?上述規定出自《魯班經》,俗稱規定,但其背後有著深刻的內涵。下面筆者就為大家介紹其中的一些規定,讓大家真切地感受到我們祖先的非凡智慧和對生活的美好嚮往。
  • 俗語「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什麼意思,數字代表什麼
    文章俗語「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什麼意思,數字代表什麼系文逗趣史原創,未經允許,抄襲必究。文/板橋俗語往往都是通俗易懂的,很多時候我們也會在生活裡,或者工作中了解到一些俗語,這些老人的經驗之談,可能我們也會覺得迷信,也會有不靠譜的感覺,但是大部分俗語也還是有很多的道理和學問,這樣就要靠我們自己去發現了。今天說的俗語就是「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這是什麼意思?這些數字又代表了什麼?
  • 俗語:燕落旺門,不入愁家,狗進家富,不離窮家,是什麼講究?
    俗語:燕落旺門,不入愁家,狗進家富,不離窮家,說的是什麼講究 中華民族擁有著淵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在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先輩老祖們為後世的我們創造出無數燦爛的遺產。筆者今天要為各位介紹的這句俗語就跟人們的生活有關係,同時它跟動物和人也有關係,它就是:「燕落旺門,不入愁家,狗進家富,不離窮家」,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俗語「院落兩門對對開,家敗人散步步離」!什麼意思,科學嗎?
    俗語「院落兩門對對開,家敗人散步步離」!什麼意思,科學嗎?生活在農村,人們世代以土地為「衣食父母」,春華秋實,每一份喜悅都傾盡了無數的汗水!如今,大雪節氣已過,往日忙碌的農村也回歸到了寧靜,雖然天氣寒冷,但是,街頭巷尾仍有一些人在談論著什麼,也許也就是農村的「群居」生活吧!
  • 「男不離韭,女不離藕」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要解答了
    因此流傳出這樣一句話,「男不離韭,女不離藕」,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是否存在科學依據呢?「男不離韭,女不離藕」是什麼意思?平時常說「男不離韭,女不離藕」,其實這句話從字面意思來看十分好理解,指的就是男性想要促進健康,應該多吃韭菜,而女性可以多吃蓮藕來促進身體健康。韭菜和蓮藕本身就是生活中常見的食物,這兩種食物營養價值不同,分別對男女性身體健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