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是什麼意思?

2021-01-09 媒體大搜索

俗語說「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這句話一般是過去的木匠們說的。其原話來源於《魯班經》:「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些數字,指的是木匠在做活時,這些器具的尺寸。過去人們一般都是請木匠到家裡製作家具,在那時候做木匠也是個比較體面的行當。

凳不離三:木匠在做木凳時,長度一般以三結尾,如二尺三。這個「三」取自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有忠義之說。

門不離五:指門的尺寸一般是以五結尾,「五」則代表著五福臨門的意思!

床不離七:只要在做床時,尺寸都帶個七,就不怕找不到老婆了,有「夫妻和睦,同床偕老」的意思。木匠打床的時候一般都會在尺寸和結構上留七,比如:床板由七塊小的木板做成、床的寬度二尺七等。古代做床的尺寸,也是很講究的。一般都為「三尺七、四尺七、五尺七,用現在的術語就是1米2多、1米5多、1米8多。現在做床也是按照這個標準來定製的尺寸,除了個別身高突出的人需要定製以外,這三這個尺寸已經滿足了不同年齡,不同家庭的需要。因此,「床不離七」不但有著美好的寓意,而且也是按照人的身高來量制的尺寸。這就寄予了家人對於新郎、新娘美好生活的祝福,也有說法說希望睡在床上的人可以找到人生的另一半。

棺不離八:「八」和「發」諧音,「棺」和「官」諧音,有升官(棺)發財的意思,寄託了人們希望祖先保佑自己升官發財的美好願望。中國人對於祖先都有一種崇敬,認為祖先能夠保佑自己家族興旺發達,所以在喪事禮節上都尤為重視,任何一個細節都很嚴謹。所在在製作棺材的時候基本都是選擇八尺的,以此來寄託對於美好生活的希望。

桌不離九:古代的桌椅一般以八仙桌為主,無論桌子的邊長和高度都要講究九,且「九」諧音通「酒」,寓意著主人待客熱情,桌子上少不了酒的意思!

流傳下來的很多老話和習俗,要麼代表著對生活有一定美好的祝願,要麼就是人們通過生活總結的一些經驗,對我們現在仍然有著一定的傳承意義!也希望能一直延續下去!

相關焦點

  • 「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桌不離九」,有什麼講究?
    、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  這句話一般是過去的木匠們說的。其原話來源於《魯班經》:「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  這些數字,指的是木匠在做活時,這些器具的尺寸。過去人們一般都是請木匠到家裡製作家具,在那時候做木匠也是個比較體面的行當。
  • 流傳的俗語「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桌不離九」有何寓意
    流傳的俗語「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桌不離九」有何寓意小時候,二舅就常常給我們念叨「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些名句子,我們聽得耳朵都快起繭子了。二舅是個木匠,在八九十年代的農村非常地受歡迎,他走街串巷給人做家具,割門窗。
  • 老祖宗的講究: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桌不離九
    書裡面有一句話,「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經常被過去的木匠掛在嘴邊。 凳不離三 寓意:和睦相處。 過去的長條木凳,可以讓好幾個人坐在一起。
  • 農村老話:「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桌不離九」如何理解?
    導語:農村老語"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如何理解?農村老話是老祖宗輩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積累經驗,是他們的智慧結晶,具有一定的生活哲理,內涵深奧,博大精深,通俗易懂,語句簡單,雖語粗但理不粗,朗朗上口,易被老百姓接受,而且內容豐富,涉及到人們生活中方方面面,貼近於老百姓的生活,其中農村老話″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席不離九",就是其中之一,那麼如何理解其語意呢?
  • 俗語: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桌不離九,是何意?漲知識
    就像我們今天所說的,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桌不離九,可能很多現在的新農村人都不懂它是什麼意思吧。農村諺語中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諧音字,凳不離三中的三就與山字諧音。 這句話的意思是,農村木匠做凳子,一定要在山下做,取背後有靠山之意。農村人有個靠山太重要了,他可以讓農村人世世代代背靠靠山,幸福萬年。
  • 「凳不離三,門不離五」是什麼意思?下一句才是精華所在
    作為家居生活的必需品,桌、凳、床等也變得形式多樣,寬敞舒適,滿足了人們不同的生活所求。「凳不離三,門不離五」是古人在製作、使用凳與門時流行俗語,而「床不離七,桌不離九」也是古人生活經驗的總結,那「凳不離三,門不離五」與「床不離七,桌不離九」說的是什麼意思,又蘊含著古人怎樣的智慧?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凳子是人們生活中經常使用的家具,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都隨處可見。
  • 俗話說:「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俗話說:「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文|全民閱歷史我們國家的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有些俗語雖然難登大雅之堂,卻也是老祖宗們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就比如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的這句俗語,古時候木匠就非常注重這句話,打造的器具也大多是照著這個來的。
  • 你可知「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桌不離九」有福氣
    在以前的時候,做木匠可是個比較體面的行當,而這句話我以前也聽木匠提起過,其原話是來源於《魯班經》,「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是指木匠在做活時,這些器具的尺寸!雖說現成買的家具非常方便美觀,可家裡有木料的還是願意自己打一些家具。老木匠做的家具很結實,是賣的那些不能比的,自家的材料做的都是實木,這樣的能用一輩子。
  • 古代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到底是什麼意思?
    古代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們在平時的一些言語交際中,通常會不可避免的用到一些俗語,這些俗語簡練而形象化,能夠準確地表達出我們的意思。俗語,也叫常言,是通俗並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語句,使人們交流便利且具有趣味性,並且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
  • 《魯班經》中有一句話叫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你聽過嗎
    中華上下五千年,民間流傳著一句話叫:「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你聽過嗎?其實這句話原話是出自於《魯班經》:「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
  • 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到底有什麼講究?
    文/落葉城主的歷史課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到底有什麼講究?大家都知道,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浩瀚的歷史上也有許多有趣的俗語,它們運用諧音的方式,表達人們對某種事物或某種事情的美好嚮往,就比如說結婚的時候,要在床上撒上紅棗,花生,桂圓,蓮子。
  • 民間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什麼道理?
    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說的是木匠在打造不同類型家具時,必須要嚴格管控的尺寸。 雖然在現代社會中木匠的手藝,早已經被現代化機械所取代。但是純手工打造的家具,卻依然受到老百姓的追捧。
  •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是什麼意思?背後的含義才是精華
    文/北舊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是什麼意思?背後的含義才是精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面,我們經常會聽到許多的當地特有的俗語。一般來說,這些俗語都是比較常見的,大家有人都能體會到這句話說的大概的意思。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一句俗語。小編最近才聽到這句,感覺很新鮮,而且覺得這一句還是比件簡單、容易理解的一句。不就是說床的尺寸離不開七這個數字,棺材尺寸離不開八這個數字,桌子尺寸也就是離不開九這個數字了。小編還是沒有猜錯的,這一句確實是這個意思。但是,這只是皮毛的一點意思。實際上這句話的由來和代表的內涵是很有深度的。
  •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啥意思?裡面講究還真不少
    生活在農村的人經常從老人的口中聽到俗語,俗語是老祖宗的智慧總結,雖說句子簡單凝練,但其中蘊含著不俗的大道理,今天給大家帶來這樣一句老話「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什麼意思呢?初讀這句話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很費解,不明白這句俗語要表達什麼意思,這句話就是指木匠做家具時候的一個講究,這句話出自明朝的工匠專著《魯班經》,流傳了千年,一直傳到了今天,從字面意思上看這句話可以這樣理解,就是說床的尺寸離不開「七」這個數字,棺材尺寸離不開「八」這個數字,桌子尺寸也就離不開「九」這個數字了。
  • 老木匠常說「床不離半,門不離五」,「半」和「五」是指什麼?
    提要:老木匠常說「床不離半,門不離五」,這句話什麼意思?老木匠常說「床不離半,門不離五」,這句話其實講的是過去的木匠先生們在製作門和床的時候的尺寸方面的一些注意事項,裡面包含的都是對美好生活的祝願和期許。不過現在人們都是買做好的家具很好再找木匠定製了,這些就已經很少聽說了。
  • 老木匠常說:「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內涵是什麼
    在一些老木匠口中,流傳著「凳子離不開三,門離不開五,床離不開七,棺材離不開八,桌子離不開九」的說法。你什麼意思?上述規定出自《魯班經》,俗稱規定,但其背後有著深刻的內涵。下面筆者就為大家介紹其中的一些規定,讓大家真切地感受到我們祖先的非凡智慧和對生活的美好嚮往。
  • 俗語「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什麼意思,數字代表什麼
    文章俗語「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什麼意思,數字代表什麼系文逗趣史原創,未經允許,抄襲必究。文/板橋俗語往往都是通俗易懂的,很多時候我們也會在生活裡,或者工作中了解到一些俗語,這些老人的經驗之談,可能我們也會覺得迷信,也會有不靠譜的感覺,但是大部分俗語也還是有很多的道理和學問,這樣就要靠我們自己去發現了。今天說的俗語就是「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這是什麼意思?這些數字又代表了什麼?
  • 「離離原上草」中的「離離」是什麼意思?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含義
    可是等到了清朝時期,根據蘅塘退士編著的大名鼎鼎的《唐詩三百首》來看,「鹹陽」二字卻赫然變成了「離離」,而且也不知道是誰替換了這兩個字。根據目前的詩文典籍研究來看,清朝之前所用的一定是「鹹陽」這個版本,詩句的意思通俗易懂。雖然換成「離離」二字之後卻沒有那麼容易理解了,但是當你讀懂這一句的意思的時候也許就會拍案叫絕!
  • 「男不離韭,女不離藕」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要解答了
    因此流傳出這樣一句話,「男不離韭,女不離藕」,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是否存在科學依據呢?「男不離韭,女不離藕」是什麼意思?平時常說「男不離韭,女不離藕」,其實這句話從字面意思來看十分好理解,指的就是男性想要促進健康,應該多吃韭菜,而女性可以多吃蓮藕來促進身體健康。韭菜和蓮藕本身就是生活中常見的食物,這兩種食物營養價值不同,分別對男女性身體健康有益。
  • 白居易的離離原上草,「離離」是什麼意思?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成名作《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的詩作,平易近人。淺切平易的語言風格、淡泊悠閒的意緒情調,都曾屢屢為人稱道。這首詩不難理解,古原上的草,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野火燒也燒不完,只能燒掉枝葉,卻燒不掉根基,來年春天的時候,暖風一吹,草兒又發出了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