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狼可以馴化,但難改其嗜血本性

2020-11-22 人民網

原標題:學者:狼可以馴化,但難改其嗜血本性

  新年檔電影《狼圖騰》帶給觀眾巨大震撼的同時,也帶來了狼的話題。曾有這樣的流傳:如果說世界上有一種動物無法被馴服,那就是狼。《狼圖騰》中,「狼明星」們也扮演著不被馴服的「孤傲王者」。那麼,現實中狼到底能不能被馴化?揚子晚報分別採訪了與狼有過交集的人士,其中南京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副教授連新民在科考時曾數次與狼相遇,他認為狼作為犬科動物是能被馴化的,狗就是狼的後代,是人類在許多年前從野生狼類馴化而來。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蔡蘊琦 王娟

  養狼知青說狼

  小狼崽也吃米飯,誰有好吃的就跟誰跑

  但見雞就咬野性不改,養了沒多久送回山裡

  上世紀70年代,溧陽市民蔡先生下放在龍潭林場,曾有過短暫的養狼經歷。龍潭林場位於大山深處,「當年林場附近常有狼群出沒,它們通常一家子出動,七八隻狼整齊劃一,一隻咬著另一隻的尾巴排著隊在大山裡行動。」蔡先生回憶說,巡山時如果身上沒帶武器,走一段就能碰上一隊狼,但只要帶了武器,機敏的狼群看到就會躲得遠遠的,人基本上看不到它們。

  蔡先生說,有一回,他和隊友發現一隻小狼掉隊了,「在草叢裡『嗚嗚』叫,拎在手裡掂掂大約三四斤重,剛出生不久。」蔡先生和隊友們見它可憐便抱回林場。

  養一隻小狼給它吃什麼呢?蔡先生和隊友們可沒考慮那麼多,食堂裡有什麼給它吃什麼。「就當小狗養,用菜湯拌一點飯餵它,小傢伙開始不肯吃,餓極了大口吞起來。」沒過幾天,小狼居然習慣了吃米飯的生活,食堂一開飯,聞到飯香,小狼就跑來了。「誰拿好吃的逗它,小狼就跟著誰跑,跟小狗沒什麼分別。」

  養了20多天,小狼儼然成了林場上的寵物,如果不是附近山民的「舉報」,蔡先生和隊友真想把它當狗養大。「原來它乘我們不留神,衝出去追剛孵出來的小雞,追上了一口就咬死,但從來不吃。更搞笑的是,因為個子小拼不過母雞,只能躲著母雞搞突然襲擊。」

  被「教訓」了數次後,小狼依然野性不改,「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只能把它送回山裡,當時大家挺捨不得的。」就像電影中的那一幕,回歸山林的小狼頭也不回地跑了,從此再沒「回來看看」。

  狼能否被馴服?

  學者說狼可以馴化,但難改其嗜血本性

  從小馴養會比較容易,成年狼難馴養

  影片中,小狼被馴化後仍然「本性難移」,傷了人,《狼圖騰》傳遞的觀點是狼不能被馴服,現實中狼能被馴服嗎?養過狼的蔡先生因為養狼的時間短暫,沒法對此下結論。但南農大動物學專家連新民認為,狼是可以被人馴化的。

  作為動物科技學院的副教授,連新民過去十餘年,在可可西裡等地進行科考,曾數次與狼相遇,碰到過最大的狼群有48隻。「我曾親眼看過6匹狼進攻一頭野牛,它們分工協作,和比自己強大數倍的對手周旋半個小時,最終拿下野牛。」連新民說,「很多人說《狼圖騰》中狼馬大戰的場景太誇張,我認為是比較真實的。」

  他說,「狼作為犬科動物是能被馴化的,狗就是狼的後代,是人類在至少1萬年前從野生狼類馴化而來,狼被馴化早有先例。」連新民說,直到現在還有一種叫「狼狗」的動物,狼和狗依然可以共同繁衍後代。這兩天,微信朋友圈裡有個熱帖叫「假如小哈來演狼圖騰」,憨態可掬的哈士奇來演《狼圖騰》笑果十足。殊不知,多少年前「小哈」和狼原本就是「一家子」。網上也流傳兩者的基因相似性超過99%。

  連新民認為,如果從小狼崽開始養,被馴化比較容易;如果成年的狼,要馴養去野性會很困難。

  當年在南京生活過的馴獸員張師傅也表示,儘管自己馴的是老虎,沒有馴過狼,不過他知道,狼的確是可以被馴服的。和馴虎一樣,也是要選幼狼,從小接觸。

  有人認為,以活物為食的狼有嗜血的天性,看到雞、羊要衝上去咬,這種本性無法消除。連新民認為,肉食動物都有嗜血的本性,連小豬仔放到一起都會互相咬尾。「嗜血本性不是狼無法被馴服的理由。而且狼不是以活物為食,而是吃新鮮的腐屍。在可可西裡,常常會看到狼以熊吃剩的腐屍為食物。」張師傅也強調,馴服的狼依然有狩獵本能,攻擊的可能性永遠不會消失。

  多說1句

  不糾結標準答案 讓狼保留它的本色

  我們試圖解開狼能否馴服的謎底,答案卻只能停留在「理論層面」。即便有蔡先生的養狼經歷,但畢竟時間短暫,無法成為一個現實的例子來證明給大家看。

  說到狼,人們對它的第一印象是嗜血兇狠的可怕動物。如果狗和狼真的同宗共祖,那麼狼應該是可以被馴服的,但這在人類馴養動物的歷史變遷中必定是個漫長的過程。而無論什麼時候,狼要是一經馴化就聽人話、變溫順,不食「狼間煙火」改吃素食,或者和狗一樣吃雜食,那恐怕此狼非彼狼,直接改叫狗或者狼狗了。

  個別狼被馴服,這種可能性不能被排除,畢竟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特例總會存在。但大自然歷經千百萬年演化,她設定的狼不能被廣泛馴服的規律沒有改變,必定有她的道理。物種的多樣性不正是我們這個世界多樣性的特徵之一麼?

  所以即使沒有標準答案,我們也不必糾結。就讓狼繼續保留著它的嗜血彪悍本色,人類在這個世界上還有這樣兇狠的動物朋友或敵人,是人類的幸事,現在是,將來更是。編者

  探訪真實的草原狼

  南京紅山9匹狼野性十足

  它們都沒經過馴化,但「頭狼」是人工養大,對人友善對狼彪悍

  在南京紅山動物園狼谷生活著9匹來自「北方的狼」,動物園沒有對它們馴化,幾個傢伙性情比較野,不認識的時候天天幹架。最有故事的是現在的「頭狼」,它是人工飼養長大的,對狼彪悍,對人友善。不過飼養員表示,人還是得跟它保持安全距離。

  9匹狼野性十足,鷹狼相鬥鷹入狼口

  記者了解到,紅山動物園狼谷裡現有9匹狼,分為老中青三代,都是從青海來的草原狼。據了解,這些狼中有5匹是野生狼,因為襲擊牧民羊群被逮到了。別看這些狼平時很慵懶,經常趴在地上曬太陽,但是依舊野性十足。

  「它們剛剛來的時候,打得可兇了。」飼養員朱師傅告訴記者,原來由於相互不認識,住進狼谷後,這些傢伙天天有「搏鬥」,最驚險的就是「狼王爭奪戰」。兩匹狼廝打在了一起,場面甚是激烈,「狼王都是狼群裡最能打架的。」

  朱師傅說,狼谷裡還曾出現鷹狼相鬥的場景,一隻鷹想從狼窩裡偷點碎肉,幾次俯衝下來都沒成功。最後一次,鷹落到地上,離狼太近,結果被狼撲倒,成了狼的食物。據了解,平時給狼的菜譜上只有牛肉塊和雞架,連活雞也沒有,但朱師傅對狼捕食老鷹並不意外,「狼穀場地很大,狼的運動量大,奔跑跳躍能力很強,打掃籠舍時經常也會發現鳥類的羽毛。」

  「頭狼」人工養大,總希望有人去摸它

  那麼,紅山狼谷裡的狼群是否也被馴化過呢?飼養員如何與狼交流呢?

  記者得到的答案是,動物園裡的狼是不馴化的。狼館飼養員朱師傅說,想知道狼在「想」什麼,看它的肢體語言就會分辨出來,當狼全身伏低,並主動舔嘴唇或者快速伸出舌頭,表示它非常的高興,想玩耍了;而心情不好的時候,它們會憤怒地豎起耳朵,背毛也會豎立,門牙露出,有時也會弓背或咆哮;狼也有「膽小」的時候,恐懼害怕時,會試圖把它的身子縮起來,然後拱背防守,把尾收回夾在屁股後面,活脫脫像一隻受驚的小狗狗。

  朱師傅說,狼一天只吃一頓,時間在上午10點左右,「每匹狼一頓要吃兩三斤豬肉和兩三斤牛肉。」除了吃肉,每匹狼每天還要吃雞蛋和鈣片等營養食品。「狼群有嚴格的等級制度,狼群中,狼王有優先享用食物的權利。」

  不過,比較戲劇的是,別看「狼王」在狼群裡威風凜凜,可它在引進紅山之前竟然是被人工飼養長大的,特別黏人,渴望與人接觸。只是因為引進後不熟悉它們的習性,紅山動物園沒有繼續對它馴化。「它經常把頭低下來,在籠舍邊上蹭,總希望有人去摸摸它。」

  朱師傅表示,儘管頭狼表現友善,人還是要與它保持安全距離。

(來源:揚子晚報)

相關焦點

  • 電影《狼圖騰》熱映 現實中狼究竟能否被馴服?
    學者說狼可以馴化,但難改其嗜血本性   從小馴養會比較容易,成年狼難馴養   影片中,小狼被馴化後仍然「本性難移」,傷了人,《狼圖騰》傳遞的觀點是狼不能被馴服,現實中狼能被馴服嗎?養過狼的蔡先生因為養狼的時間短暫,沒法對此下結論。但南農大動物學專家連新民認為,狼是可以被人馴化的。
  • 馬戲團連老虎獅子都能馴化,為何沒有馴化狼?
    我們看馬戲的時候,幾乎各種動物都看過,即便是號稱草原之王的獅子與號稱森林之王的老虎,都是馬戲團的重頭戲,還有體型碩大的大象、長頸鹿等動物也是,照樣能夠馴化作為表演嘉賓,唯獨沒有哪一個馬戲團能看到狼的存在,這是為何呢?
  • 人類馴化了狼,為何不去馴化老虎?是因為害怕,還是另有其因?
    在最最開始的時候,世間有了原始人類,人類又經過長時間的進化,變得有點人模人樣了,他們是自己馴化了自己。然後,在整片大森林中,他們又將野生動物馴化成家裡圈養的動物,比如說將狼馴化成了狗,是的,曾經有許多研究報告表明,狗是人類由狼馴化而來的。
  • 狼何時何地被馴化成狗存四假說,沒有一種現代狼基因更接近狗
    犬起源於東亞欲知犬的起源,必須先破解其遺傳密碼。有學者通過對來自歐洲、亞洲、非洲和北美地區的犬進行種群遺傳分析。通過種群遺傳分析,能弄清各種犬、各地犬的母系血緣關係。簡單說,可以知道「犬是誰,犬媽是誰,犬媽來自哪裡?」結果發現,這些犬有一個共同的外婆——它來自東亞。
  • 人類可以將狼馴化成狗,為何不能馴化老虎和獅子?
    對於狗的起源,人們一直存在著很多的爭議,不過目前比較普遍認同的觀點是:狗是由狼馴化而來的。此外,狗還是人類馴化的第一種動物。這其實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因為狼是一種非常兇猛而又狡猾的動物,而原始人類竟然可以馴化狼,顯然這個過程一定十分艱辛。
  • 狼能夠被馴化,為什麼鬣狗無法被馴化?
    狗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在古代時,狗不僅可以幫我們看家護院,還可以幫我們追逐獵物,協助人類打獵。雖然現在的狗很溫順,但曾經狗也是對人類有威脅的兇猛動物,目前世界上的狗都是從狼馴化而來的,而狼生性兇猛,喜歡團體作戰,對人類威脅較大。和狼一樣,鬣狗也生性兇猛,喜歡聚集在一起狩獵,那麼人類為什麼不馴化鬣狗,而馴化狼呢?
  • 狼能夠被馴化,為什麼鬣狗無法被馴化?
    狗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在古代時,狗不僅可以幫我們看家護院,還可以幫我們追逐獵物,協助人類打獵。雖然現在的狗很溫順,但曾經狗也是對人類有威脅的兇猛動物,目前世界上的狗都是從狼馴化而來的,而狼生性兇猛,喜歡團體作戰,對人類威脅較大。和狼一樣,鬣狗也生性兇猛,喜歡聚集在一起狩獵,那麼人類為什麼不馴化鬣狗,而馴化狼呢?
  • 人類馴化狼產生了狗,為什麼沒有嘗試馴化老虎?是不敢嗎?
    在人類馴化的動物之中,狗算是具有代表性的物種。多項證據表明,狗曾是狼家族的一員。多年的人類馴化,讓灰狼家族中的一支逐漸改變了容貌,性格也變得更加溫順,開始與人類形成密不可分的關係。這就是如今的狗。既然人類當初馴化狼使其變成了狗,為何當初沒有嘗試馴化老虎,讓其為人類所用呢?
  • 如果我們現在將狼馴化了,可以把它叫做狗嗎?
    如果我們現在將狼馴化了,可以把它叫做狗嗎?生活中,我們常見的狗狗是我們人類的朋友,狗狗起源要追溯到以前,據專家了解,狗狗是人們以前馴化的狼,在沒有任何科技,生活工具的原始社會,人們把狼的幼崽帶回家馴化,然後供自己使用,用於保護自己,在在生活中也可以幫自己尋找食物,就這樣馴化的狼與當時的人類和平共處,一起生活,這樣的日子久而久之,馴化的狼對人類產生的依賴感,也就變成現在所謂的狗狗。
  • 方舟生存進化冰原狼Direwolf 團隊狩獵精英無畏
    究竟其是否如小說中那麼強悍呢?來一同了解一下吧: :全新世   食性:肉食性   性情:攻擊型   馴化:可   騎乘:可 不單單是兇殘的獵食者,冰原狼擁有小馬一般的體型,意味著甚至最大體型的獵食者也不能夠確保能在成群冰原狼的攻擊下得以倖存。   這種生物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合作默契度。不像多數島嶼上的生物,冰原狼專精團隊狩獵,幾乎很少獨自出動。實際上,冰原狼天然且有效地與團隊同伴一同獵食,在團隊當中,他們的本性激發自身為生存而戰。
  • 狗狗並非不能攝入澱粉,殊不知,正是澱粉馴化了狼
    另外,根據科學家研究後得出的理論:其實科學家們早就對狗狗的基因進行了分析,狗存在消化澱粉的基因,並且比狼的基因活躍28倍,所以理論也證明了狗狗完全是可以吃澱粉的!這部分基因使得狗狗與狼進行了區分,從純粹的肉食動物,變成如今的愛好吃肉的雜食動物,狗狗在進化中是發生了改變,我們不應該用老舊的眼光來看待如今的兩種生物。其實關於狗狗吃澱粉這件事還有一個說法,是澱粉馴化了狼,變成了我們現在飼養的狗狗。
  • 從狼到狗只需要馴化15代!
    都不是,它是狗的祖先----狼。狼在自然界中以群居生活為主,其本性兇猛殘暴,當時跟人類處於生存競爭關係地位,人類很難對其進行馴化,我們的祖先是如何讓這種生存競爭關係改為共生關係的呢?換句話說是如何讓狼走進人類的生活呢?
  • 人類馴化狼有了狗,可為啥沒能馴化老虎?
    狗狗是人類馴化的動物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也是人類最忠實的夥伴之一。有數據研究表明,狗就是由狼馴化而來的。要知道,狼可是一種非常非常兇猛的動物,既然人類能將它馴化,為什麼沒能將老虎馴化,或者說嘗試去馴服老虎呢?
  • 迷你世界狼王出沒,這樣的狼馴化後為什麼變成小狗了?
    尤其是在最近0.49的更新裡面,玩家們更是可以隨心所欲的調整遊戲模式,增加遊戲難度。當然玩家也能通過一些設計,讓遊戲變得非常有趣。比如製作一隻狼王,在狼王被馴化之後,就成為了一隻小狗!當然也能製作一隻普通狼,在被玩家馴化之後,直接成為"狗王"!
  • 流浪狗長期野外生存,會不會進化成狼?捕獵是它的本性
    我們都知道,狗的本性應該是兇殘的,只不過是後來被人們給馴化了,才變成現在是樣子。如果讓它們長期在野外流浪,會不會進化成狼?眾所周知,狼和狗都屬於犬科動物,動物也都能進化,就像是猿進化成人,可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許要經過幾萬年甚至是上億年的時間才可以。
  • 俄羅斯狼被馴化似寵物 少女騎狼與狼親密無間(圖)
    俄羅斯少女與狼親密無間 狼被馴化似寵物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俄羅斯一個家庭與狼保持了和諧共處的關係,主人是一個獵場的看守員,從2009年起的5年間,他將一群狼馴化的像家庭寵物一般溫順,主人的女兒,10
  • 兇猛的狼可以馴化,人類為什麼沒馴養老虎、獅子為坐騎?
    很多人認為人類之所以沒有馴化老虎和獅子,是因為它們太兇猛了。其實不然,狼也很危險,但人類仍舊將狼馴化成了溫順可愛的狗狗。,就這樣用不了多少代,就可以得到一批性格溫順的狗。 如果人類想要馴化老虎和獅子,只需要像馴化狼一樣就可以了,難度並不是很高,那為什麼人類仍然沒有大規模馴化老虎和獅子呢? 其實是因為食物的問題。 人類在馴化動物時,需要遵循6個維度:性格溫順、食物來源豐富、喜歡群居、不能太膽小、相對較短的成長期,以及能在人工飼養環境下繁衍後代。
  • 狗是由狼馴化過來的嗎?不只是狼,還有這種動物
    在所有的動物種類中,狗可以說是與人類最為親近的動物,與人類的關係也最密切。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有養狗的愛好。那麼狗是怎麼來的呢?是由哪種動物馴養來的呢?很多朋友可能都會回答說狗是由狼馴化來的,實際上這樣回答並不完全正確,也可以說較大程度上不正確,因為人類現在馴養的狗的來源是多樣化的,並非只有狼。
  • 狗是什麼時候被人類馴化的?古代狗的DNA測序揭示其馴化歷程!
    此次研究雖然揭示了狗的遷徙與人類遷徙大致相同,但是並沒有說明人類具體是什麼時候開始馴化狗的,研究人員對此也非常疑惑。狗是什麼時候被馴化的?早在幾年前,一項對線粒體DNA的研究表明,狗和狼在10萬年前就開始分化,但10萬年前人類還不具備馴化動物的能力。
  • 狼如何被人類馴化成狗?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NO.46 狼如何被人類馴化成狗——什麼是新石器革命?古雅利安人就是靠馴化的家牛、家馬拉車,遷徙到歐洲各地的。而東亞地區有沒有發明車輪,考古上還無法證實。除了加工木材外,農業也需要新石器的使用。最初的農業,使用尖頭的細木棍在地上插孔來播種,沒有翻掘土地,也沒有鐮刀收割。在用石斧削砍木材,用石鑿給木材鑽孔時,他們發現,可以用石器來翻掘土地播種、收割農作物的秸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