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李佳琦、薇婭的破圈爆發後,直播便成為各大平臺的底層標配,今年的疫情更是推動了直播行業的發展,全民直播時代已經來臨。
儘管對於品牌方而言,直播是一個高效的產品轉化方式,李佳琦一聲「買它」,便可以輕而易舉地推動一個爆款的產生。但直播行業依舊面臨著無法繞過的問題,那就是帶貨品類難題。
3C直播帶貨不溫不火?
直播的興起大多來自於淘寶的推動,通過直播間主播的口播及優惠刺激,用戶很容易實現轉化。但根據淘榜單發布的《2020淘寶直播新經濟報告》數據顯示,直播間的帶貨品類明顯傾向於女裝、美妝類產品,而男性所關注的汽車、3C數碼比例較低。
3C數碼類的科技產品通常即是標準品復購率也較低,即使是薇婭李佳琦也較少涉及到這類產品的直播帶貨。不同於口紅、美妝等非標品,用戶在購買3C數碼類產品時,對現場體驗的要求不高、決策鏈也相對較強,再加上3C數碼產品本身競爭大利潤率低,直播間往往也難以給到足夠的優惠力度,因此3C數碼產品始終不溫不火。
但在直播電商的大趨勢下,直播帶貨滲透到3C品類也僅僅是時間問題,而3C數碼在年輕群體中的關注度也極高。根據淘榜單數據顯示,在00後群體中,對直播間3C數碼類產品關注度明顯較高。
羅永浩OR王自如?兩種3C直播的PK
讓3C類直播破圈的事件則是羅永浩以及王自如的直播賣貨,背後分別是以抖音為代表的社交電商直播與以京東為代表的傳統電商直播的角力,二者也不約而同地瞄準了被以往直播帶貨忽略的男性用戶。
4月1日晚8點,羅永浩在抖音平臺開啟直播首秀,而這場直播在產品層面上的最大看點就是帶貨小米10,昔日的友商轉眼變成今天的金主爸爸。根據媒體報導,當晚小米10/小米10Pro的銷量達3876臺,算是不錯的成績。而根據第三方數據平臺抖俠俠顯示,羅永浩直播首秀男性觀看者比例高達80%。
而在羅永浩直播這件事上,不少行業觀察者在探討直播賣貨模式的推陳出新,有觀點認為,羅永浩之所以可以帶貨3C數碼這類「冷門」品類,原因在於羅永浩的破圈能力可以試品牌方達到「品效合一」的效果。
對於3C數碼產品,硬體利潤率低已經成為行業共識,小米曾公開表態綜合硬體淨利潤率不超過5%。既然直播間優惠空間有限,品牌也更多在尋求品宣以及產品的深度講解。
4月8日王自如與京東直播的合作可以算是3C數碼類產品的一大嘗試,與羅永浩的直播形式不同,王自如的直播賣貨與華為P40發布會深度綁定,直播前半部分同步華為發布會直播,後半部分開啟賣貨模式。
相比於常見的「短平快」叫賣式直播,王自如更像是「數碼測評+直播帶貨」,將單一產品直播內容做到深度。根據京東平臺數據顯示,王自如的華為直播觀看量近350萬,超過老羅289萬,據媒體估計帶貨金額約四千萬上下。但這前提是3C數碼用戶群、京東平臺用戶群體、王自如粉絲群體三者高度一致。
當然,這類「測評類直播」能否成為主流還需要打個問號,其主要短板在於測評內容時長較長,並不太符合要求貨物高效流轉的直播間,同時對主播專業知識的要求較高,目前主要通過品牌專場贊助的方式進行,常態化難度較高。或許在未來,專業人士帶貨就會以「專場單品」的形式出現。
對於3C數碼類產品的直播,更多的挑戰來自於其偏男性的用戶群體。網絡上曾有一張流傳甚廣的圖顯示,男性用戶的市場價值挖掘難度遠大於女性。
但在新興直播平臺中,體量巨大的3C品類依舊將是一個不可忽略掘金點。根據騰訊看點直播合作方微店在媒體採訪中表示,在看點直播內測階段,GMV排名前四的類目分別是珠寶、服飾、美妝和3C數碼。同樣,除了京東平臺,主打家電數碼的蘇寧,亦成為3C類產品帶貨的重要渠道。
3C帶貨的三大注意點
目前來看,如果3C品牌想要入局直播帶貨,我們建議品牌更加關注以下三點:
1、需要注重平臺調性和主播的匹配;
平臺粉絲和主播粉絲畫像,決定了能否觸達精準目標人群,直接反應出帶貨數據。即使是「百貨型主播」薇婭,也較少帶貨3C數碼產品。
2、通過內容的深度評測講解而非強銷售;
數碼產品客單價高、用戶決策鏈相對快消品更長,這也意味著直播不能僅僅看作是品牌流量轉化的終點,而應該看作是營銷鏈路中的一環。
3、做足直播間的產品服務差異化;
3C產品為標準品,且價格透明,因此直播間的議價範圍較低,這就意味著直播間不能僅作為價格戰戰場,更需要提供差異化產品福利,比如說定製服務、特殊配色等,需要在性價比之外找到直播產品的差異化特徵。
本文素材和導圖來自網絡
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謝絕商用
Empower Creativ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