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繪畫藝術中,「公雞」是歷代畫家樂此不疲的創作題材。至少從宋代開始,便有以 「公雞」 為主題的繪畫流傳於世。直到今天,在畫家筆下,仍然可以見到各種雄姿英發的 「公雞」 的形象。就其原因,不外乎在傳統文化中,「公雞」承載著很多的吉祥寓意。
古人認為公雞五德,稱它為「五德之禽」,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後有距能鬥,是武德;敵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就連宋徽宗趙佶也曾作《芙蓉錦雞圖》來歌頌「五德」,寄託他對大宋江山的祝福。
國禮書畫家石開國畫公雞佳作《盛世高歌 富貴長春》
公雞頭頂有著火紅的雞冠,寓意「闢邪」,又因冠諧音「官」,寓意高升、升官」。
金雞報曉,聞雞起舞,一唱雄雞天下白。這都說明雄雞報鳴守時,是驅除黑暗、迎接光明的象徵。
所以作為長盛不衰的畫題,「公雞」 寄託著人們的美好期許。當然,「雞」本身與「吉」 諧音,故有「大吉大利、吉祥如意」。現代很多畫家如國禮書畫家石開就經常便以大公雞為題,取其諧音,寄託美好生活祝願。
擅長畫公雞的畫家,石開公雞國畫作品欣賞:
《春曉高歌》
《富貴高歌》
《玉露滴翠聚富貴 盛世吉祥幸福家》
《富貴吉祥》
《福祿大吉》
《萬事大吉》
從石開老師的「公雞」主題畫作中,我們可以看到,公雞一般不單獨出現,或與母雞結伴,共同細心看護仔雞,或有雍容華貴的牡丹花(大富大貴),或是紅彤彤的柿子(事事如意),黃燦燦的葫蘆(福祿大吉)等,與之完美結合在一起,使作品寓意更加吉祥、豐富,裝飾饋贈,皆為首選。
了解畫家石開
石開(1946年生)
祖籍山東滕州,現居北京。
本名張佩華,字石開,號五蓮居士、墨香山人。
著名寫意花鳥畫家,多以牡丹、梅蘭竹菊、荷花、雄雞、仙鶴、鯉魚等為創作素材,其中尤擅長畫牡丹,有「寫意牡丹王」之譽。
現為國禮書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文化部中藝卿雲書畫院書畫家、中國國際書畫名家研究院院士、中藝名(北京)書畫院常務副院長、國家品牌戰略委員會理事,系文化部評定的一級美術師、一級書法師,易從網籤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