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雞一聲天下白」我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為「五德之禽」。在漢《韓詩外傳》中也有記載,公雞有「文、武、勇、仁、信」等五德。
頭上有冠,是文德;
足後有距能鬥,是武德;
敵前敢拼,是勇德;
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
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
許國安國畫公雞《梅蘭竹菊》
在國畫中公雞是非常常見的一個題材,從古以來有不少的文人墨客們喜歡以雞入畫,為此湧現了不少的公雞名畫。即便是到了現在依舊是有很多的人都喜歡創作公雞圖,這些國畫公雞圖具有很好的特性,獨具魅力,無論是裝飾或是收藏,都是一款非常優秀的題材。
公雞有著火紅的雞冠,像一朵盛開的雞冠花。明亮的小眼睛眨著,眼珠像一顆又黑又亮圓溜溜的黑珍珠,嘴巴又尖又黃,十分鋒利,尋找美食全靠它。它穿著一身火紅的風衣和金黃的內衣,脖子上圍著紅中透亮的圍脖。瞧,它抖擻身子,伸長脖子,四周的羽毛張開,翅膀上下拍打著,好像孔雀開屏一樣。它的尾巴更是美麗,像一簇燃放的煙花,金色的爪子,剛強有力地站著,就像一個威風凜凜的大將軍。
許國安國畫公雞《四條屏》
公雞,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家禽,報鳴守時。千百年來,它同人類的關係非常密切,因此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世界各地的民族以自己的文化背景和觀念,都對雞賦予了各種不同的寓意。其中最讓人熟知的莫過於「吉祥」、「吉利」之意。
歷代畫家頗為鍾愛這個國畫題材,尤其是羽毛豐滿、色彩華麗的公雞。就連宋徽宗趙佶也曾作《芙蓉錦雞圖》來歌頌「五德」,寄託他對大宋江山的祝福。
許國安國畫公雞《仲夏》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龍和鳳都是神化的動物,雞卻是一種身世不凡的靈禽,鳳的形象來源於雞。而且在國畫風水中,雞與吉諧音,有大吉大利、吉祥如意、金雞報曉祈福之寓意。掛在家中有祝願祈福之意,掛在辦公室有升官發財之意,寓意官上加官!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內心對吉祥的嚮往一成不變,只要學習公雞勤勞、守信、正直這種優秀的品格做人做事,相信幸福會不期而遇,如此優秀的國畫公雞圖,無論是家中、企業、會所等場合裝飾,可以給於我們努力前行的力量。
公雞善鬥,目能避邪,所以雄雞是一種避邪吉祥物。公雞鳴叫也表示功名(公雞鳴叫的聲音);公雞雞冠,火紅,作為一種吉祥物,它又表示能得官。因此,許國安老師手繪國畫公雞圖作為贈禮,表示祝願大吉大利、吉祥如意、勤勞、守信、勇敢、正義等等。
許國安國畫公雞《富貴大吉》
許國安老師的國畫公雞圖,在繪畫的時候採用的是寫意的手法,品讀許國安老師的作品,既可以感受到中國畫的秀雅之美,又能探尋到藝術家深厚的藝術功底和藝術道路上的不懈努力。他能把作品中流露的細膩情感融入到大自然中去,寥寥數筆將畫作富有的情感蘊含畫幅中,整幅國畫作品樸素生動,意趣盎然,洋溢著濃鬱的生活氣息和對生活的美好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