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白喜事現「怪象」:農民寧願花錢請服務隊,也不願找村民幫忙

2020-12-05 騰訊網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新一期的土味農村!農村辦婚禮、蓋房子、喬遷,為了圖個吉利,親朋好友會聚在一起,都會大擺酒席來招待。但是我國農村各地的習俗存在差異,辦農村辦紅白喜事的講究也是千差萬別的。我們安徽農村辦紅事,會提前一天現在老家辦一場,把村子裡的鄰居喊過來吃一頓。並且吃過飯的人都會留下來幫忙張羅。誰做廚,哪些人看茶水,哪些人接客散煙,都要提前安排好!

文【土味龍】

家裡辦白事的時候,只要家裡有哭聲或者放炮聲,村裡的人都會自覺的來幫忙,會找一個有經驗的長輩安排統籌。哪些人會幹什麼,村裡人都清楚,也必須聽從,並且來的人都是義務免費的,以前抬棺的會一人發一包香菸當做是酬勞。近幾年,農村出現一個怪象,家裡辦紅白喜事寧願花錢請服務隊,也不請免費的村民。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是這幾個原因!

第一:要面子,攀比風盛行

要知道,農村很多家庭的條件並不是很好,但是如今很多人在城裡打拼買房買車了。遇到家裡辦大事,請專業的服務隊來服務,也是為了給其他村民展示,我家做得不比你家差,並且這種現像在農村十分常見!但是,現在喪禮上,菜品不斷的增加,我們老家菸酒也上了好幾個檔次,煙要發中華煙,儼然成了另外一種炫富,這也帶壞了「鄉風」,製造了攀比風不說,主要是加重了農民的負擔啊!

第二:花錢請專業人員來省事

在農村現在好多地方都有專業的服務團隊,和之前一樣,只是以前村民做的事換成專業做酒席的來做。現在農村都是餐廳,樂器一條龍,農村人請的都是一個人而組織起來的一個團隊,相對比較專業。像做酒席的話,他們是流動餐廳,自帶廚具,桌椅,來服務人員的,你只要花點錢,一律不用管了。其實現在城市化的發展,很多人都湧入了城市,有些農村變成了空心村,家裡的廚房和家具可能已經毀壞不能使用了,一旦要操辦大型的宴席,家裡沒有能派的上用場的。專業人員從食材購買、菜品、洗菜、上菜到碗筷的收洗等一條龍服務,人們吃完就走,家裡宴席擺完就撤也省了不少事。

第三:不是不請免費的村民,是有時很難叫到人

原來的農村人不像現在很多人出去打工,或者即使在本地,沒有工廠也不上班,就是幹農活,時間自由,經常在家,有紅白事給鄰居幫忙,互相幫助,還熱鬧,抽菸嘮嗑,以後自己家有事也有人幫忙,明後天我幫你,也就是還人情債吧。而現在村裡人大部分都外出打工了,剩下的都是老人,村民之間相互聯繫變少了,人情味也就淡了,請誰誰都沒空了,誰也指不上誰,自然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有些人在城裡工作,沒有時間打理,請服務隊雖然省心省錢,但是我覺得老人在世應該好好孝煩,老人過世辦得風光是做給活人看的!不知道你們老家辦紅白喜事有什麼講究,也是這麼操辦的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更多農村資訊盡在土味農村,我們下期見!

相關焦點

  • 農村怪象,現在農村紅白喜事村民去幫忙只是玩,原因是什麼?
    確切的說,這個現象也只是從近幾年才開始這樣的,原來在農村,無論誰家有紅白喜事,左鄰右捨去幫忙的時候,那真是實實在在的幹活,尤其是我們的父母那一代人。那個時候,只要是五服以內或者是關係比較要好的鄰居,無論誰家娶媳婦嫁閨女,只要人家叫到了,不論有沒有時間,從頭天開始,家裡的大人就要去幫著忙活。
  • 農村紅白喜事村民幫忙都在玩,為什麼會發生這種奇怪的現象?我來...
    我們村上不管誰家有紅白喜事,家主都會找本村人來幫忙,只要通知到的本村人,都會熱情來幫忙。村民淳樸善良,鄰裡互相幫助是應該的,因為誰家沒有個紅白喜事,到時候也是需要村民來幫忙的。
  • 農村紅白喜事,村民幫忙都是玩,為什麼會發生這奇葩怪現象?
    農村紅白喜事,肯定要有村民來幫忙。這個幫忙,體現在紅白喜事的各種儀式中,也體現在餐飲服務中。說白了,紅白喜事,就是順利地舉行完各種儀式,再就是進行一次宴請。說白了,紅事,就是在歡樂的氣氛中吃一頓飯,白事是在肅穆的氣氛中吃一頓飯,如此而已。
  • 農民不願種地是忘本?這4點才是農民最真實想法,農民太苦了
    都知道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有了土地也就是說農民才有了基本生活保障,這是千百年來不變的一個道理,以前在舊社會的時候,農民沒有自己的土地,他們渴望有自己的土地,自從解放之後,農民才獲得了自己的土地,而如今農村出現的「土地拋荒」現象,又讓我們對農民和土地之間有了新的看法,現在土地也有了也不用繳納公糧了
  • 為什麼資本家寧願把牛奶倒河裡,卻不願「低價」給窮人?
    問題:為什麼資本家寧願把牛奶倒河裡,卻不願「低價」給窮人?商人重利,這是定律,加入有10噸牛奶,你如果分5噸免費給別人喝,那麼你剩下的5噸也一分錢都賣不上,反而,你把多餘的5噸倒掉,剩下的5噸還能賣一些錢,就是這個道理。
  • 農村酒席怪象:飯才開吃就急著打包,農村人也講究「空盤行動」?
    說到農村最熱鬧的莫過於辦酒席了,但凡誰家裡有紅白喜事辦的那叫一個熱鬧,十裡八鄉的村民都會前來道賀,當然吃酒席才是重點。農村的酒席都是在自家院子裡辦的,很多農民隨一份禮才百來元,結果一大家子出動,主人家定是哭死的節奏。
  • 山東省派駐寧陽縣鄉村振興服務隊印象記
    服務隊圍繞村集體增收和農民致富,引導鎮村走綠色高效、三產融合發展之路,大力培育農村新業態,發展農業「新六產」。結合各村產業基礎及發展願景,按照「一村一品」思路,指導5個服務村分別新上集體產業項目。他們在調優一產上下功夫。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調優種植結構、品種結構、種植模式、經營模式。
  • 農民志願者快樂無極
    本報訊 (記者馬國勝實習生楊大威)提起志願者,人們總習慣於和城市人聯繫起來,然而在無極縣七汲鎮西小鎮村,卻有一支由一百多名農民組成的鄉土志願者隊伍。自2003年以來,他們幫助困難家庭、慰問孤寡老人,默默地踐行著「盡其所能、服務社會、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在鄉村颳起了一股清新的文明之風。
  • 山東廣饒大王鎮省派鄉村振興服務隊大力發展大棚種植產業
    去年7月,按照省委統一部署安排,省市縣共10名同志組成省派鄉村振興服務隊(以下簡稱「服務隊」)來到大王鎮。服務隊以「為鄉親謀幸福,為鄉村謀振興」為己任,以「打造齊魯樣板」為使命,全身融入基層,全心投入工作,全力服務協調。
  • 農村年輕人現狀:「寧願待在城裡,也不願意回老家過年」,為啥?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有勞動能力的人都選擇進城打工,在家種地的都是老人,年輕人更不願意在家留守,有機會都會選擇進城上學或打工,因此,農村也出現了許多怪象,比如說「空心房越來越多、建好的房屋緊鎖大門、老人在拼命」等等。
  • 地頭來了鄉村振興服務隊
    10月4日,在臨沂市莒南縣濟生春茶源家庭農場,省派莒南縣鄉村振興服務隊隊員朱冬冬(中)與採茶農交談。 當日,山東省省派莒南縣鄉村振興服務隊隊員來到洙邊鎮茶溪川田園綜合體,走進田間地頭,了解群眾在鄉村振興中的所需所盼。
  • 農村俗語:「寧願門前鬧嚷嚷,不願屋後腳板響」啥意思?看完便知
    在農村,建設房子是農民一輩子的心血。每個人努力在外打拼就是希望能夠回到農村老家建設一棟漂亮的房子。這樣一家人居住在一起,溫馨而又幸福。因此人們對於農村建設房子是比較注重的,房子要求符合人們的居住要求,同時對於居住環境更看重。
  • 農民用了一年燃氣取暖,今年寧願多加被子也不敢用,為啥?
    大家好,我是農村耕耘,對於今年冬季出現拉尼娜寒冷氣已經來臨,在之前就已經有氣象部門報導過此事,也說今年是一個特別冷的冬季,在北方這兩天天氣幾乎都是5度以下,夜間更是寒冷,在小編的家鄉,每年的11月15日就是全省集中供暖的日子,當然,集中供暖只是針對城市裡邊的人,那麼對於農村的農民朋友該怎麼辦呢?
  • 為什麼有些人寧願待在家裡,也不願意出去旅遊?
    生活中,許多人經常旅遊,但有些人寧願待在家裡,也不出去旅遊,究其原因,多種多樣,但我覺得不外乎這麼幾點:怕花錢,怕麻煩,怕受累,沒興趣。怕花錢旅遊是要花錢的,雖然說現在人們經濟狀況比以前好了很多,但需要花錢的地方也不少,買房、買車、孩子上學、人情隨往、柴米油鹽等等,那一樣離了錢能行?即使手裡有點錢,不少人也瞻前顧後,想把錢用在認為更重要的事情上,在所有的事情裡面,旅遊,排位不可能靠前。
  • 貴州一縣發布操辦紅白喜事通告
    近日,三穗縣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於疫情期間規範操辦紅白喜事的通告,要求操辦紅白喜事需報備,並設定了紅白喜事的時限及規模。具體內容如下:三穗發布關於疫情期間規範操辦紅白喜事的通告廣大幹部群眾: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為有效防範新冠肺炎疫情,阻斷因濫辦酒席造成人員集聚、扎堆帶來的傳播風險,現將疫情防控期間操辦紅白喜事有關事宜通告如下:嚴格酒席範圍及申報程序1.範圍:「紅白喜事」即婚喪嫁娶酒席。
  • 農村這幾種酒席,無非就是為了收禮錢,農民有苦說不出
    農村這幾種酒席,無非就是為了收禮錢,農民有苦說不出第一搬新家入夥酒(喬遷宴)哪家哪戶搬新家了,住進新房子,想要熱鬧一下是可以理解的,辦個小宴席熱鬧一下,請親戚好友來家裡熱鬧一下,大家一起到新房子看看。在那個時候,滿月酒都是不收禮金的,而且都是請的親戚,但是現在完全變味了,大操大辦,整個村子的人都請了,完全成了一種沒有必要的,賺錢酒席,因此很多農民覺得應該禁止。
  • 農民都愛串門子,可這裡面的陷阱真不少,做好這兩點萬事無憂!
    #請點擊關注【鄉村關中】, 分享不一樣的「三農」精彩。在當下的農村,農民思想觀念轉變,富貧差異明顯。按道理來說,農民之間建立良好的睦鄰關係,經常走動,交流思想,交流看法,互換信息,不管在哪方面才能取得長足發展。可在普通本分的農民眼裡,「富有富人的活法,窮有窮人的過法」,就是有錢富過,沒錢窮過,日子照樣轉。或許,這就是對「貧不串親,富不串鄰」的經典實踐;或許,這也是農民長期貧窮的根源。那麼,這句從古流傳至今的農諺,究竟沒有道理呢?
  • 農村春節現狀:寧願年後勒褲腰,過年也要猛花錢,不能節制一點?
    農村春節現狀:寧願年後勒褲腰,過年也要猛花錢,不能節制一點?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這不臘八轉眼就到,過年的氣氛是越來越濃,尤其是看到集市上辦年貨的,人擠人很是熱鬧,看著人們大包小包地從集市上背著年貨回家,很多專家表示了不解:農民不管掙沒掙到錢,到了年底辦年貨絕不含糊,有的甚至過年的錢都是借來的,就這花錢也很猛。一些人總結了,農村春節現狀:寧願年後勒褲腰,過年也要猛花錢。明顯是農村過年時的真實寫照,咋就不能節制一點呢?老農說出了實話。
  • 為什麼人們寧願花錢買狗,都不願意收養流浪狗呢?原因有5點!
    我們一直都是主張用收養代替購買的,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寧願花錢去買狗,都不寧願收養流浪狗,為什麼呢?我想以下就是原因!第一、不了解收養的流浪狗我們都知道,流浪狗在外面靠自己生存,吃的是路邊的垃圾,並且沒有主人幫忙打理,沒有定期驅蟲打疫苗等等,甚至會被人們傷害過,性格變得比較兇猛。很多的人都會害怕狗狗身上會患有一些疾病,或者是出現攻擊人的行為,所以不願意收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