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開始點評《樂隊的夏天》第四期。
《樂隊的夏天》進展到第四期,雜魚樂隊基本上都滾蛋了,留下的樂隊還算有幾把刷子。
本期的主題是翻唱流行歌手的經典歌曲,很多人一看主題,就要開始噴人了:說好是樂隊的夏天,搞了半天還是TMD唱流行歌,什麼鬼?
其實,音樂作品的流行程度與藝術造詣,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中,是並不矛盾的。
具體觀點我在上期文章中已經闡述過了,現在是網際網路音樂時代,很多流行音樂並不是為熱愛音樂的人所製作的,而是為了洗腦那些不愛音樂的烏合之眾。
在前網際網路時代,流行歌曲意味著在唱片工業的每個環節,作曲、作詞、編曲、演奏、演唱、錄音等,都是由行業精英來完成的。
世界唱片銷量榜上,排名第一的是the Beatles(披頭四),排名第六的是Led Zeppelin(齊柏林飛艇),排名第七的是Pink Floyd(平克·弗洛依德),排名第十的是AC/DC,都是藝術與商業雙贏的搖滾樂隊。
Led Zeppelin
AC/DC
Eyes on Me王菲 - Fithos Lusec Wecos Vinosec: FINAL FANTASY VIII
從內地音樂的角度來說,雖然王菲現在只出「養老歌曲」,基本上是打麻將輸錢了才會出來唱歌,但是在當年,王菲的歌曲是大陸流行音樂的巔峰之作,很多歌曲就算以現在的眼光來看,依然出彩又前衛。
接下來,我將以個人的角度,絕對嘴臭,絕不客觀,絕不公正地評論《樂隊的夏天》第四期全部樂隊的參賽歌曲。
張杰改編戰:南無VS刺蝟
天下南無樂隊 - 樂隊的夏天 第4期
南無改編的《天下》,以清音吉他的分解和弦與蕭輕輕的點綴作為開頭,渲染了寧靜致遠的氛圍。
接著,主唱極具故事感的唱腔進入,雖然確實和原曲比是降調了,但是通過改旋律的方式,揚長避短,還是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與歌曲本身「江山美人」的主題進行呼應,有一種中國古典式的自戀的英雄主義情節,像是在講銅雀臺中,曹操和大小喬的故事。
《銅雀臺》劇照
這種中國風改編流行歌曲的方式,在很多發燒碟裡屢見不鮮,但是從主唱的唱腔和改編與原曲的契合度來說,這首歌的前半部分還是詮釋得比較到位的。
但是當嘶吼和Blast Beat(爆炸鼓點)加入,這首歌就開始很像「張杰」了,鋪墊還沒有做足,歌曲的情緒就開始爆發,就顯得套路化。
只要平凡刺蝟樂隊 - 樂隊的夏天 第4期
刺蝟版的《只要平凡》,與其說是改編,不如說是對原曲進行解構和再創作。
刺蝟簡化了歌曲的和弦走向,使旋律更加衝撞而直接,更像一首搖滾樂。
鼓手用擊鼓模擬心跳聲,爾後,貝斯聲如同鬼魂,完全是在暗無天日、混沌未鑿的世界之中遊蕩。
當第一遍主歌結束,一個轉調,馬林巴琴聲響起,歌曲的情感轉向光明,簡直如同開天闢地般的磅礴洞徹。
而當女聲吟唱進入,這溫柔的聲音就像人類對於愛,對於幸福,對於溫暖最本能又單純的嚮往。
天堂的大門已打開,這個平凡又善良的人,將被賜予永生與恩典。
這個受盡折磨的人啊,天堂之門為他敞開,他卻不耽於享受天堂的永恆極樂,他放棄了這寶貴的機會,只願再見自己的愛人一面。
神以自己的模樣創造了人,因為有愛,所以人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模樣。
我不要神的光環,我只要你的平凡。
刺蝟將這首歌賦予了濃厚的宗教意味,這首歌就像在以音樂的形式講述《希臘神話》中俄耳浦斯潛入地獄拯救妻子的故事。
在故事的最後,俄耳浦斯看著自己的妻子在懷中消失,只剩下兩滴淚珠留在他的手心裡,而他也鬱鬱而終,最終沒能戰勝猙獰的命運,但他的七弦琴化作星辰,照亮著每一個漫長的黑夜。
俄耳浦斯(Orpheus)
天琴座(Lyra)
經過刺蝟的改編,這首《只要平凡》擁有了新的生命,充滿著一種宏大的救贖之感。
整體來講,南無呈現了一個合格的改編作品,只可惜它的對手是刺蝟的《只要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