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鼓樓西,馬豫興家好桶雞,傳承百年老店,每天售出千百隻

2020-12-04 老柒美食

桶子雞是開封特產名菜。它選用當地優質的筠母雞,採用百年老湯煨制而成。以其色澤鮮黃,鹹香嫩脆,肥而不膩,越嚼越香幾大特點而出名。

來到開封發現賣桶子雞的可以滿大街都是,前後500米一共6、7家桶子雞全打百年老號的招牌,最怕的就是這,外地人都得蒙。對付這種事,不愛張嘴的就看,看哪家生意好;嘴勤快的就問,問這條街上其他買賣家吃哪家,一般不會失望。

跟著當地人吃就對了,千萬躲著點兒旅遊鬧市區。桶子雞因形而名,外形像個桶。

說到桶子雞就要先說一說開封的百年老店「馬豫興」。

相傳,桶子雞原名「孔雀開屏」,起源於北宋年間姓馬的廚師。宋徽宗曾在皇宮內用這道菜宴請過金國太子,這位御廚因這道菜而被人稱作「馬一絕」。

金兵攻佔汴京,指名要抓馬一絕回金國做御廚。馬一絕逃出汴京,帶著一罐老湯隨難民逃到建康(今江蘇南京)。風雪之夜,連病帶餓,昏倒在街頭。後被一個名為馬哈哈的小夥兒所救。

馬一絕就把自己的老湯和絕技傳給了小夥兒,並對其叮囑:這是馬家祖傳的老湯,用它滷製『孔雀開屏』,原本只許真龍天子獨享。皇上禁止此方傳入民間,否則就要抄家滅族。直到現在開封的老百姓也沒有品嘗過這道美味,有朝一日,你一定帶著老湯回開封去。」

馬一絕和馬哈哈這兩個沒有血緣關係,但有生死之恩的馬姓人在南京做起了燒雞生意。為了避免殺頭之禍,將「孔雀開屏」改名為「桶子雞」,很快在當地走紅。

這樣一代一代傳下來。清鹹豐十三年,為了躲避太平天國戰亂,馬家的後代馬永嶺,帶著陳年老湯和全家人逃回開封。

馬永嶺在開封鼓樓附近開了一家滷味店。開始的時候起名豫盛永,清同治三年,改名為馬豫興。寓意是馬家要在古豫州首府開封創立基業,興旺繁榮。

流傳百年的老湯,滷出來的雞鴨皮黃色豔、肉嫩鮮香。融合中原人的口味,馬豫興桶子雞很快在中原地帶比較火了。

呂世範先生說,相傳清光緒年間,祥符縣(1921年改稱開封縣)的陳縣令最喜歡吃桶子雞。幕僚賓客、商賈士子甚至庶民百姓,凡有事相求或官司糾葛之際,都用桶子雞敬獻。以至於當時開封城流傳一首民謠:手拿一串七,來到鼓樓西,馬豫興家好桶雞。

馬豫興的桶子雞,之所以好吃,一是雞子好,二是滷湯絕。

選的全是當年沒有下過蛋的小母雞。將雞衝洗乾淨,肚內放入熟鹽、花椒、茴香、薑片醃製12個小時,將洗淨的荷葉切成二寸長、一寸半寬的塊,用刀塞入。然後用約四寸長的秸黍稈一頭頂住荷葉,一頭頂住雞的脊背,把雞撐圓,像一個桶一樣。

相傳馬豫興的老湯,從不加水,冬天零下10°也不上凍,三伏天也不腐壞。這樣的滷湯不苦不澀、滋味柔和、醇香厚重,滷出來的桶子雞顏色金黃。吃起來肥而不膩,爛裡藏脆,淡中透香,越嚼越有味。

馬豫興桶子雞,全在於選料之精,加工之細。就拿填料的荷葉來說,馬豫興選的荷葉,要已經結了蓮蓬、又尚未經過霜打的才好。未結蓮蓬的荷葉太嫩,清有餘而香不足。長老經霜的荷葉則已敗落,清香盡失。

作為馬豫興的第六代傳人,馬世偉親眼目睹了這個老字號在最近半個世紀的演變。而世代流傳的馬豫興,到了他這一輩兒,已經是第六代了。

1956年,在鄭州德化街開了馬豫興雞鴨分店。後來為了支援西郊紗廠工業區的建設,在碧沙崗附近開設了飯店。目前,在鄭州也有很多家分店。

母雞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身壯體的作用。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

母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相關焦點

  • 開封這家百年老店專做桶子雞,一天賣出1000隻,出鍋就搶光
    桶子雞是河南人很喜歡吃的美食之一,在開封有一家專門做桶子雞的店,如今已經傳承了4代,是名副其實的百年老店,全家人都在店裡幫忙,還是忙不過來,另外還請了七八個工人,每天能賣出上千隻桶子雞。這家店在開封的寺門,在開封很有名氣,老闆是一位70多歲的大媽,別看大媽已是古稀之年,但思路清晰,說話有理有據。
  • 河南開封一家羊湯館,小小的店鋪傳承百年,食客吃了幾十年!
    說起羊肉湯啊,在世界各地都有賣的,而要是哪家的好還真是的沒法進行比較了,但是今天小編要說的這一家羊湯館,在河南開封那可是大名鼎鼎啊,如果要是在河南開封旅遊,要是問哪一家的羊湯館好吃的話,想必很多人都會說丁角街張老五的羊肉湯最好喝啦,而他為什麼那麼吸引人呢?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 香港百年老店掌門人:以匠心精神傳承百年不變的味道
    公和豆品廠由駱邦在1893年創辦,香港回歸前夕,駱家後人慾將店鋪轉讓。從小吃著公和豆腐花長大的街坊蘇崇廉為傳承這份熟悉的味道,加上他對香港未來的信心,毫不猶豫地接手經營。「我當時對香港很有信心,因為這裡地小人多,人總是要吃的,只要你做得好吃,就不怕沒生意。」
  • 開封著名的桶子雞,不一樣吃法和味道!色香味俱全越嚼越有味
    桶子雞,知道這道美食的朋友應該不多。這道美食是開封的特色小吃,色澤鮮黃、肥而不膩、鮮香嫩脆而著名的。為什麼要叫桶字雞呢。因為這種雞的做法,是用母雞為材料,不劃破肚、不開膛,剁去雞爪,切掉翅膀下半截的大骨節,從右膀下開個五釐米左右的月牙口,手指向裡推斷三根肋骨,用手指在內臟周圍攪一圈後取出。再從脖子後開口,取出嗉囊(雞消化食物的一部分器官),衝洗乾淨。兩隻大腿從根部折斷,用繩縛住。全大料用稀布包住。
  • 鞏固中藥品質 臺北選拔中藥百年老店
    東方網7月9日消息:臺北市衛生部門近日展開中藥百年老店、優良中藥商及老師傅選拔活動,兩家百年中藥店、30位具炮製中藥口碑的老師傅及198家優良中藥商榜上有名。
  • 香港這些30年以上的美食老店,再不去就要關門了!
    十八萬港漂都在這兒香港開業60多年的老店永華雲吞麵家,突然宣布要在今年8月底結業
  • 七朝古都開封的書店街!鼓樓夜市百裡香
    身為七朝古都的開封在一場秋雨後逐漸轉涼,但是鼓樓夜市書店街的小吃卻賣得熱火朝天,來到開封不僅要遊一遊傳說中的清明上河園,更要去小吃街轉悠轉悠,嘗嘗開封當地美食!因為開封最吸引人的不只有古城遺蹟,還有隱藏的大街小巷飄香十裡的小吃哦!
  • 歷經百年風雨 馬來西亞一餅乾店傳承經典古早味
    有百年歷史的「廣生和」木質招牌,即便已經模糊不清,仍懸掛在大門上。(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中國僑網1月15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對於許多大馬人來說,都很熟悉這樣的場景:打開餅罐,拿出幾片蘇打餅或瑪麗餅,蘸在杯裡的咖啡或美祿,度過一個下午,或開始一個早晨。
  • 石頭碾子木頭壓床傳承兩百年手藝 餄餎面一碗5元錢味道超好
    那就是位於市東50裡處的呂村,有傳承了200多年的老手藝餄餎面,湯好面好味道好,價格也很實惠。餄餎面最早是以蕎麥麵、高粱面加少量的榆樹面混合而成,口感比較粗狂,吃到嘴裡比較難以下咽,主要以涼麵為主。隨著時代變化,市場需求,現在的餄餎面多數是以小米麵、少量榆樹面混合,口感比較細膩,有涼麵和熱面兩種。在呂村鎮,餄餎面的攤位有很多,其中有一家是傳承百年的老店。
  • {吃貨}吃過的香港老店
    近百年的工藝傳承,使的九記的湯頭、食料配比極為經典,香味濃鬱,層次豐富。傳統港式點心,雞球大包、豬肝燒賣等,品質和口味都屬於正宗經典,當然價格也相對偏高。1933年開業的富豪茶樓,古樸大氣,很是具有老店的感覺。4.花田·后街  推薦:港式茶點、冰點
  • 百年老店,做鴨疲倦
    2014年,有券商測算,北京全聚德三家客流量最大的門店——和平門店、前門店、王府井店的收入,佔到全聚德集團總收入的七成左右,三家老門店的利潤更是佔到全聚德淨利潤的90%以上。而這三家門店的位置,都在北京最熱門的旅遊區。
  • 吃開封:曾經被慈禧指定的宮廷貢品—花生糕!響徹古今中外!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宮廷膳食—花生糕說起開封特色小吃,吃貨們不假思索的就能說出一串名字來:灌湯包小籠包、花生糕、桶子雞、麻辣花生......在這眾多美食當中,又香又酥的花生糕絕對是當之無愧的「最甜蜜」。作為歷史悠久的古城開封,美食的歷史文化更是影響至今,一片小小的花生糕,身世更是不簡單。相傳,晚清時期,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慈禧太后西行到西安避難,回京時途經開封,當地官員捧著花生糕讓她品嘗,她嘗過後連連稱讚,定為宮廷貢品。從此,開封花生糕名揚四海。
  • 石頭碾子木頭壓床傳承兩百年手藝 一天售賣300碗一碗僅需5元錢
    那就是位於市東50裡處的呂村,有傳承了200多年的老手藝餄餎面,湯好面好味道好,價格也很實惠。餄餎面最早是以蕎麥麵、高粱面加少量的榆樹面混合而成,口感比較粗狂,吃到嘴裡比較難以下咽,主要以涼麵為主。隨著時代變化,市場需求,現在的餄餎面多數是以小米麵、少量榆樹面混合,口感比較細膩,有涼麵和熱面兩種。在呂村鎮,餄餎面的攤位有很多,其中有一家是傳承百年的老店。
  • 廣東潮州「最著名」百年老店,嘗「名字」奇怪小吃,遊客:正宗?
    從廣州坐高鐵來到潮州,再來到潮州的牌坊街,已是下午二點多了,安排好住宿後,便決定外出覓食。因為此時潮州的天氣特別的炎熱,經過長途的車程,此時珊珊三丫頭特別想吃一點甜食。在牌坊街走著走著,忽然被路邊一間小店的名字「胡榮泉」幾個字吸引了,牆上面的電子屏還寫著「始創1911年百年老店胡榮泉」。
  • 邛崍最好吃的四家麵館:每一家都是老店,生意最好的已傳了五代人
    我對邛崍的認知來自於本科時校門外的一碗奶湯麵,可能是因為我一直覺得成都本地的麵條一貫口感不算好,並沒有讓我惦記上,直到前幾天,我突然想去嘗試一下奶湯麵,就絕對出發去探尋一下邛崍這個城市。第一家艾麻子算得上是奶湯麵的創始之一,上個世紀40年代初, 邛崍三醫院附近出現的一家「春庭麵館」,做出了奶湯麵,從此這一味道瀰漫進了街頭巷尾。
  • 海南老饕們常掛嘴邊的文昌雞金字招牌:六十多年傳承三代人的老店
    要想吃到好吃的白切雞,今天不用怕,小編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家海南老饕們常掛嘴邊的文昌雞金字招牌,六十多年傳承三代人的老店—隆江雞飯店。店鋪內寬敞明亮,每天不到下午6點,店內就會開始陸續忙起來,一邊需要招呼客人,一邊又要忙活外賣。閒話少敘,坐下點菜開始介紹:
  • 臺北永樂市場"條仔老店米苔目" 懷舊的米苔目老店
    條仔老店米苔目的手工米苔目湯鮮、米苔目Q。( 圖片來源:欣傳媒)     臺北迪化街是臺北知名中藥街、南北貨街,霞海城隍廟與永樂市場都在這一帶,街上儘是傳承好幾代的百年老字號店鋪,30年以上的餐飲小吃店也不少,永樂市場旁邊小巷裡,有家「條仔老店米苔目」,供應米苔目、黑白切等懷舊好料,已經默默過半個世紀。   雖然店名叫做「條仔」,實際上與警察無關,而是創辦老闆的名字。
  • 臺北永樂市場「條仔老店米苔目」 懷舊的米苔目老店
    條仔老店米苔目的手工米苔目湯鮮、米苔目Q。  臺北迪化街是臺北知名中藥街、南北貨街,霞海城隍廟與永樂市場都在這一帶,街上儘是傳承好幾代的百年老字號店鋪,30年以上的餐飲小吃店也不少,永樂市場旁邊小巷裡,有家「條仔老店米苔目」,供應米苔目、黑白切等懷舊好料,已經默默過半個世紀。   雖然店名叫做「條仔」,實際上與警察無關,而是創辦老闆的名字。
  • 「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中國五大古都之一——開封市
    位於東經113度52分-15度15分,北緯34度11分45分-35度之間的哈姆省開封市是一座經典城市,我在漢姆省的省會,去哪裡都很方便,從鄭州到開封,乘坐充滿年代感的綠色車需要40分鐘,花了12.5元一杯奶茶,從鄭州到了開封。
  • 有耄耋匠人、百年老店的順昌路迎來舊改,煙火氣將飄向何方?
    百年老路即將告別,但煙火氣不減。12月20日、21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探訪順昌路,盛興百年老店裡依舊擠得水洩不通,接待過蘇菲·瑪索、Angelababy等明星的和平美發廳吸引了「90後」來做復古髮型,90歲老裁縫、62歲修鞋匠還在弄堂口忙碌,傳承了兩代人的「老山東炒貨」生意依舊火爆,撐起「尿片一條街」的批發店已經往電商方向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