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子雞,知道這道美食的朋友應該不多。這道美食是開封的特色小吃,色澤鮮黃、肥而不膩、鮮香嫩脆而著名的。
為什麼要叫桶字雞呢。因為這種雞的做法,是用母雞為材料,不劃破肚、不開膛,剁去雞爪,切掉翅膀下半截的大骨節,從右膀下開個五釐米左右的月牙口,手指向裡推斷三根肋骨,用手指在內臟周圍攪一圈後取出。
再從脖子後開口,取出嗉囊(雞消化食物的一部分器官),衝洗乾淨。兩隻大腿從根部折斷,用繩縛住。全大料用稀布包住。 使雞成為桶狀,然後和做燒雞差不多的方法做成,因為體型像桶,故名桶字雞。
有些吃過的朋友說這種桶子雞並不好吃,說咬不爛,也啃不動。這除了各地的做法一致外,很大的原因就是吃法不對。桶子雞非常講究一個脆字,就註定了桶子雞不是用刀剁幾塊,然後啃來啃去的,也不是撕成一條一條吃的。桶子雞講究的是先剔骨,然後再切成小片,夾起骨的肉片,細細嚼來,越嚼越香的。
這是開封鼓樓夜市上的一個買桶子雞的小攤位。28一斤,一隻雞有2斤左右,也可以要半子雞。
不是老母雞錯不成桶子雞的,就那些小公雞等等的,它那個皮經不住這樣煮的做法,如果用桶子雞的做法的話,皮都煮爛掉了,根本做不成的。
」殺雞取卵「這個詞在桶子雞上體現出來了。這些蛋黃都是做桶子雞時候放再雞肚子裡面的,也非常美味,這個蛋黃是五香味的。
阿強要了一隻。店家說這子得他給剃骨,我們自己是剃不好的,沒有剃了一千隻左右,就剔的店家這樣骨肉分離的好。剔骨也有路路的,不會剔骨的人,找不到骨頭的具體位子的,也就分不好肉和骨頭。
它這個桶子雞就是有嚼勁,它的皮是脆的。像燒雞啊,皮都爛得,沒有桶子雞有嚼勁,肉非常筋道,越嚼越香。
營養價值母雞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身壯體的作用。母雞肉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母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桶子雞就介紹到這裡了,如果你有補充和建議的話,一定要在評論區寫上。
如果你家鄉有什麼特色美食,一定要分享給阿強。有機會一定會去品嘗的。
誰讓阿強是個吃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