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十天,從疫情爆發到目前有所好轉,整個過程牽動著中國的每一個人,
關注疫情的實時報導,關注專家對疫情的解釋,關注網上所有關係疫情的人或事......
自疫情爆發後,憑著一句「不能欺負聽話的人」這位上海來的「硬核醫生」——張文宏,「網紅醫生」的名聲不脛而走。
爆紅後,他之前在各地做的一些演講,瘋傳網絡。
其中,張教授解答了備受大家關注的「狂犬病問題」。
作為幾乎100%死亡的疾病,真的沒辦法用文字形容對它的體驗,如果非要說,那大概就是:
一種絲毫沒有尊嚴的苟活,最後在痛苦中悲慘離開人世。
狂犬病是什麼?
狂犬病主要指的是人或者是動物受到感染性急性傳染疾病,這種病主要發病於狼,狗以及貓等幾種食肉動物。
而據世衛組織的數據顯示,我國依然是處於狂犬病重災區域,20世紀50年代初,我國每年僅有數百例狂犬病病人,而到了1956-1957年,上升到2000例,但隨著在60年代,發病呈總體下降趨勢,每年有數百人。
疫情的變化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我國實施了限制養犬的政策,另外一方面是受經濟環境的影響導致養犬的數量下降。
然而,隨著狂犬病病例數量的顯著降低,很多地方的狂犬病聯合防控小組解散。
而到了1997年開始,人類患上狂犬病數量又明顯增長,同時繼續保持增高的趨勢,2018年中國狂犬病發病數為422例,死亡人數為410人。
據2011年的公開數據,我國使用狂犬疫苗達到了每年1500萬人份,這意味著有7500萬支疫苗悲消耗,耗資約100億元。
但從全球歷史衛生數據進行估算,若國人不及時接種狂犬疫苗,每年我國就有將近3萬人死於狂犬病。
人類感染狂犬病主要是被以上這幾種動物咬傷或者是抓傷後沒有及時處理所感染狂犬病毒從而得病。
患上狂犬病的患者主要以怕水為最主要的症狀,所以狂犬病又稱為怕水症。
除怕水的主要症狀以外,還伴隨著怕風以及肌肉痙攣,行進行癱瘓等症狀。
由於貓狗即便攜帶狂犬病毒也不會發病,所以國內的狂犬病主要傳播途徑還是流浪貓狗。
很遺憾,如今即便科學醫療如此發達,但是對於狂犬病的治療卻並沒有任何特效手段。
狂犬病潛伏期
之前,網絡流傳一種「狂犬病潛伏期長達十年」的說法,有幸,2018年9月世界衛生組織打破這種說辭。
狂犬病潛伏期通常在2~3個月,短則不到一周,長則一年。
潛伏期時間的長短取決於狂犬病毒入口的位置和病毒載量等。
看到這,小時候被動物抓上過的你
關於狂犬病潛伏期,在臨床上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時期:
一、前驅期或侵襲期
大部分感染者起初會感到頭暈噁心,納差,低熱以及全身不適的症狀,類似於流感。
之後會對身邊的聲音,光源以及風等介質極其敏感,而且喉嚨部位的肌肉也會開始收縮。
早期的症狀主要是由於狂犬病毒在體內繁殖刺激到神經所導致,這個過程會持續2-4天。
二、興奮期
進入第二個階段就是興奮期。
感染者會出現怕風,怕水等症狀,並且會有極度恐懼感,並且伴隨著咽喉部位肌肉痙攣以及呼吸困難的症狀,這個階段會持續3天。
其中怕水是狂犬病感染者最明顯的症狀,患者在這個期間一旦接觸到關於水的物質,都會引起咽喉肌肉痙攣。
三、麻痺期
最後的麻痺階段,感染者會處於安靜狀態,主要表現是癱瘓,面無表情,無法閉合口腔等症狀,這個階段持續時間較短,一般是6-18個小時左右。
一旦感染狂犬病毒,持續時間不會超過6天,能夠超過10天的病人屈指可數,而且也有少數感染者是屬於麻痺和安靜型的癱瘓類狂犬病患者。
這類病人沒有前驅期和興奮期,一般都是直接進入高燒休克狀態,最後因為呼吸肌群麻痺窒息死亡。
雖然醫學現在很發達,但是狂犬病依然沒有被攻克。
如果不幸被貓狗咬到,我們應該正確面對,參考防控指南,做好相應處理:
但根據中國疾控中心提供的近十年數據來看,中國人群在狂犬病暴露後的疫苗接種率只有12%,88%的人在被狗咬後未接種疫苗。
張文宏教授在視頻中也說到:狗狗接種了疫苗,如果被咬,主人就不需要再打了。
其實言外之意就是:真正消滅狂犬病最行之有效且科學的方法就是把疫苗打給狗,而不是打給人。
當然,犬只接種率只要達到70%,狂犬病就可以消滅。
但現實生活中,規範養貓狗的家庭又有多少呢?
最後,小康醫生提醒大家:狂犬病致死率高到驚人,不要抱著僥倖心理,更不要把自己的生命當賭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