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是狂犬病病毒主要宿主?養寵物狗就有可能傳染上狂犬病?

2020-12-05 掙脫枷鎖的囚徒

狗是狂犬病病毒主要宿主?

在很多人的認識中,狂犬病之所有叫狂犬病,引發這種疾病的狂犬病病毒理所當然就應該是以狗作為主要宿主。

也就是說,狗身上原本就攜帶有狂犬病病毒,因此,被狗咬傷才會傳染上狂犬病。

況且,坊間一直傳說,狂犬病發作的潛伏期很長,可達幾十年甚至終生。

因此,一些人被狗咬傷一次,終生都在擔心狂犬病隨時都會發作。

事情真的是這樣的嗎?

當然不是。

沒錯,「狂犬病」之所以被命名為狂犬病,的確是因為絕大多數的人類狂犬病是由狗咬傷造成的。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狗就是狂犬病病毒的主要宿主寄主。

現在認為,狂犬病也像正在流行的新冠病毒病一樣是一種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疾病。

就是說,狂犬病病毒是由動物傳染給人的。

我們知道,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體原本長期或者經常性存在於某種動物體內卻不會引發疾病,這種(些)動物被稱為這一種病原體的原始宿主。

現在認為,狂犬病病毒的原始宿主也可能是蝙蝠。

某些種類的蝙蝠體內可以攜帶狂犬病病毒卻不會發病。

蝙蝠攜帶的狂犬病病毒可以跳到某些動物,比如狐、狼、豺、鼬獾、、臭鼬、浣熊、貓鼬等動物體內造成感染,卻同樣不會引發疾病發作。

因此,這些動物也被認為是狂犬病病毒的原始宿主。

就是說,包括蝙蝠和上述動物即使是「健康的」,體內也同樣可能攜帶狂犬病病毒。

但是,狂犬病病毒的這個原始宿主動物清單中,並不包括狗。

人類被蝙蝠,以及以上這些動物直接咬傷或抓傷,都有可能被傳染上狂犬病;

當然,這些動物攜帶的病毒也可以先傳染給狗、貓等人類密切接觸的動物,再由這些動物通過咬傷、抓傷造成人皮膚或黏膜傷口接觸動物唾液中的病毒而傳染給人。

人類狂犬病絕大多數是狗咬傷傳染的,是因為人類與狗廣泛密切接觸的緣故,並非狗是這種病毒的主要宿主。

狗,不攜帶狂犬病病毒

如上所述,狗並不是狂犬病病毒的原始宿主,即可以攜帶病毒而不發病。

事實上,狗只能算是狂犬病病毒從原始宿主到人類傳播的中間宿主,即狗感染狂犬病病毒也一樣會發病。

重要的是,儘管狗感染狂犬病病毒後也不是立刻就發病,也有一定的潛伏期。

但是,即使感染了病毒,只要不發病變成瘋狗,同樣不會向體外排毒。

那麼,人即使被感染而沒有發病的狗咬傷,同樣不會被傳染。

原因是狂犬病病毒進入狗體內的歷程與在人體內相似:

經過皮膚、黏膜傷口進入體內,沿著神經緩慢逆行向中樞神經(脊髓和腦)移動。

在這個移動過程中,病毒並不複製,也不會發病。

只有病毒達到脊髓後才開始大量複製;同時,會很快進入腦內。

就是說,病毒進入脊髓後,很快會造成脊髓和腦的感染,發炎,從而發病。

因而,從本質上講,狂犬病是一種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導致的脊髓和腦炎。

病毒在腦內大量複製,疾病發作後,病毒會沿著神經向身體很多部位轉移,其中可以向體外排毒的只有一個途徑,就是沿著神經達到唾液腺,並被分泌進入唾液。

這就是為什麼,只有存在傷口的人皮膚,或者黏膜(不管有沒有明顯傷口)接觸到瘋狗的唾液才有可能被傳染。

比如,如果有傷口的皮膚被瘋狗舔,即使不是被咬傷,仍屬於容易被傳染的最高危險等級的暴露。

更為重要的是,不管是人還是狗,只要疾病發作,如果不經過生命支持治療(比如,上呼吸機),往往會在1~5天內死亡;一般活不過7天,幾乎100%活不過10天。

這就是為什麼說,被狗咬傷後,只要狗沒有發病,活過10天,就絕對不會有被傳染上狂犬病的可能。

那些小時後被咬傷,然後與咬傷自己的狗繼續共同生活很多年卻仍擔心狂犬病發作的人,這種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杞人憂天。

養寵物狗人有可能染上病毒嗎?

通過上述分析可見,狗並不是狂犬病病毒的主要(原始)宿主;

健康狗並不會攜帶狂犬病病毒;

即使感染了病毒,只要不發並作,狗也不會向體外排毒,也不具有傳染性。

因此,養寵物狗,只要保證狗的健康(比如,注射狂犬疫苗),或者說,只要不被瘋狗咬傷,都不會被傳上狂犬病病毒。

相關焦點

  • 狗是狂犬病病毒主要宿主?養寵物狗就有可能傳染上狂犬病?闢謠
    狂犬病病毒主要宿主?在很多人的認識中,狂犬病之所有叫狂犬病,引發這種疾病的狂犬病病毒理所當然就應該是以狗作為主要宿主。也就是說,狗身上原本就攜帶有狂犬病病毒,因此,被狗咬傷才會傳染上狂犬病。沒錯,「狂犬病」之所以被命名為狂犬病,的確是因為絕大多數的人類狂犬病是由狗咬傷造成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狗就是狂犬病病毒的主要宿主寄主。
  • 狂犬病怎麼傳染 狂犬病發生的原因有這些
    狂犬病是我們平時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那狂犬病怎麼傳染呢,導致狂犬病的發病的原因有哪些呢,在平時我們應該怎樣預防狂犬病的發生呢,不要著急,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狂犬病怎麼傳染1.被狗或其他動物咬傷或抓傷皮膚或被其舔黏膜而感染。狂犬病毒通過傷口和黏膜侵入神經而發病。
  • 狂犬病可通過所有哺乳動物傳染 狗是主要傳染源
    (1)患狂犬病的動物及得狂犬病的人溫血動物都可感染狂犬病,但敏感程度不一,哺乳類動物最為敏感。在自然界中狂犬病曾見於家犬,野犬、貓,狼、狐狸、豺,獾、豬、牛、羊、馬,駱駝、熊、鹿、象、野兔、松鼠、鼬鼠、蝙蝠等動物。一切冷血動物如魚、蛙、龜等可以抵抗狂犬病毒的感染。
  • 致命的狂犬病:人得病100%會死,為什麼病毒在狗身上就沒事?
    因狂犬病發死亡的新聞經常見諸報端,幾乎所有的案例中都是之前被狗咬,甚至很久以前有被狗咬的經歷,所以大家的印象中就是狗就是狂犬病毒的宿主,它東遊西蕩的過程中咬了人,讓病毒進入人體內,經過逐步發展,最終發作死亡,狂犬病一旦發病,幾乎100%死亡!
  • 兒子死於狂犬病-小區養狗的教訓
    當這些被人類遺棄的動物在為生存而流浪的時候,就會經常與其它狗或動物的爭鬥,在爭鬥中就可能會傳染上瘋狗病,即狂犬病。 孩子的爸爸劉武林一氣之下,把家裡養的兩條狗都牽到小區前面的樹林裡,他準備把兩條狗都殺死。在同一小區裡住的一位大媽看到了,便前來阻攔,她說:「你不能殺狗,狗對人忠誠,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愛護動物。」劉武林氣急了,說:「我自己養的狗,我殺不殺它關你們什麼事?給我上一邊去。」
  • 人被狗咬傷狂犬病發作必死,咬人的狗卻可以安然無恙?
    這是一個帶有相當普遍性的有關狂犬病的錯誤認識,也是國際通行的狂犬病防疫「10日觀察法」在我國難以推廣的主要原因所在。 但是,有人卻認為,有些狗攜帶病毒,咬人後可以將病毒傳染給人,狗自己卻不會發病,更不會死亡。 問題是,這種認識不僅存在於坊間,還存在於專門負責狂犬病防疫的公共衛生醫生們。
  • 狂犬病究竟會不會變異成喪屍病毒
    感染時,由病毒粒內的RNA多聚酶轉錄成mRNA。核殼外層具脂蛋白包膜,膜上有糖蛋白突起。病毒在細胞質內增殖,以芽生方式釋放。病毒對乙醚和脂溶劑敏感,對凍融穩定。該科病毒的寄生宿主很廣,遍布動物界,可感染植物、昆蟲、變溫和溫血脊椎動物。狂犬病可以感染家畜,也可以感染野生動物,那麼一隻狗是如何感染上狂犬病毒的呢?
  • 被狗咬了就得狂犬病嗎?它是如何傳染的,你需了解這些
    近幾年,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導致了狂犬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一旦感染了狂犬病,必須引起重視積極的治療,因為狂犬病不及時治療,對健康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一旦狂犬病發作將會受到很大的危害。狂犬病大家都不陌生,這是一種傳染性疾病,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預防狂犬病的發生,那麼,狂犬病怎麼傳染?1,本病是病犬咬或者其他動物咬傷,通過皮膚被粘液膜感染而引起的,在有傷口的情況下,病毒會通過黏膜進入到神經而引起感染,這是它的傳染的主要方式。
  • 狂犬病知識①:人類狂犬病生物製劑研究
    今年5月5日,作為通訊作者,他在國際專業雜誌《生物治療專家觀點》上發表綜述論文,題目是《用於狂犬病預防和消除由狗介導的人類病例的現代生物製劑》,表述了對人類狂犬病生物製劑的最新觀點。狂犬病的病原學在分類學上,狂犬病的病原是高度嗜神經、杆狀、有包膜的單股負鏈RNA病毒,屬於彈狀病毒科(Rhabdoviridae)、麗沙病毒屬(Lyssavirus)。
  • 學者:錢鼠非狂犬病毒主要宿主 別過度恐慌
    中新網7月31日電 臺灣有關部門30日晚公布一隻錢鼠感染狂犬病病毒,這是臺灣繼14例鼬獾後,出現的第一例跨物種確診狂犬病個案。臺灣中興大學微生物暨公衛所張照勤教授在臺灣《聯合報》撰文說,此個案令臺灣相關防疫單位及民眾擔憂,但錢鼠非狂犬病毒主要宿主,呼籲民眾勿過度恐慌。
  • 狂犬病有剋星了?科學家找到抑制狂犬病毒關鍵"開關"
    之前的研究認為,狂犬病毒進入大腦以後就可以大肆增殖並對神經元進行破壞,神經元中沒有對抗病毒的宿主基因。趙凌說,這項研究為進一步研究嗜神經病毒與宿主相互作用的機制提供了新思路。在這個機制的基礎上,科學家有望找到有效抑制病毒的新靶點,從而開發出特異性的抗病毒藥物。
  • 有關狂犬病的那些事,發病症狀及病後護理,養狗人快來看看
    狂犬病是指患病的狗狗所得的一種病,就像大家所熟知的那樣,被狂犬病傳染的人會表現出怕光、怕聽見流水聲,甚至會傳出一聲聲吠叫。狂犬病也是一種具有傳染性的病症,對人和動物都有傳染性。但大多數情況下只有被患上病的狗狗咬過的,才會患上傳染病。
  • 終結狂犬病:協作,接種免疫
    WHO等國際組織為全球制定的消除狂犬病的戰略目標:努力在2030年前消除人類因狗源狂犬病引發的死亡。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人獸均可以感染。狂犬病主要通過動物唾液中的狂犬病病毒侵入人體而感染,潛伏期大部分為20-60天。人感染後一旦發病,臨床上可出現恐水、恐風、呼吸困難、吞咽困難等症狀。 患者大多在發生症狀3天後即昏迷死亡,很少超過10天。
  • 被狗「舔一下」就得狂犬病身亡,這狗還養得養不得?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張苗 通訊員 嚴敏前些日子,一則「9歲男孩被狗舔之後得狂犬病身亡」的消息在網絡上廣泛傳播。很多養狗人士也產生了不小的心理陰影:舔一舔就身亡,這狗還養得養不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狂犬病可防不可治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種動物源性傳染病。人感染狂犬病的潛伏期從5天到數年,一旦發病死亡率100%,但完全可以預防。舔一舔,會不會感染狂犬病?
  • 農村紀實:二十年前被狗咬了,有可能得狂犬病嗎?
    提要:農村土狗:二十年前被狗咬了,如今擔心得狂犬病朋友說「20多年前被狗咬了,用肥皂洗了沒打針,沒過一周,咬我的狗狂犬病死了,一直擔心,會不會事?」明確的說,雖然您被患有狂犬病的狗咬了,但並非百分百的會被傳染。
  • 狂犬病的防疫誤區
    現在,我國不僅被狗咬的人要注射,小孩子被家裡的貓狗舔了、抓了,連傷口都看不見,也恐慌得很,全家陪著去醫院注射疫苗,很多醫生也不根據流行病學背景,不管狗是否有傳染狂犬病的可能性,一律打針。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和前些年流傳的很高比例的健康狗帶有狂犬病毒,以及狂犬病潛伏期的誇大宣傳有很大的關係。
  • 貓九爺:深入解析狂犬病
    ​狂犬病是什麼?大約在公元前2300年,第一例狂犬病被發現和記錄。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所致,狂犬病病毒是由包裹遺傳信息的蛋白質外殼構成的小分子組成。它可以感染包括狗、貓和人在內的所有溫血哺乳動物的大腦和脊髓。
  • 狂犬病的預防
    印度為當前狂犬病疫情最嚴重的國家,據估計年狂犬病發病數為2萬到 3 萬例。 狂犬病在自然界的儲存宿主動物,包括食肉目動物和翼手目動物,狐、狼、豺、鼬獾、貉、臭鼬、浣熊、貓鼬和蝙蝠等也是狂犬病的自然宿主,均可感染狂犬病病毒成為傳染源,進而感染豬、牛、羊和馬等家畜。
  • 長期養狗容易得什麼病?如何預防和控制狗的傳染疾病?
    喜歡寵物就養著,有時候還不只是養一隻,那這麼多寵物該怎麼預防被狗傳染疾病呢!所以當我們在買寵物時就要做好打育苗的準備,防止被狗傳染疾病,同時也要注意狗狗衛生,防止寄生蟲。 長期養狗容易得什麼病 1、狂犬病:致命。
  • 被自家的寵物狗咬了,為什麼醫生不建議打狂犬病疫苗?
    一網友在網上發帖稱,自己的媽媽被自家的寵物狗給咬了,而寵物狗也打過疫苗,而自己媽媽不放心,想去醫院打狂犬病疫苗,但是醫生卻不建議媽媽打狂犬病疫苗。這是為什麼呢?我們都知道,被寵物給咬了最好是打狂犬病疫苗,但是有一個前提是,人體人體感染狂犬病,必須是由已經確定攜帶狂犬病毒或發病的動物咬傷後才能傳染給人。但是這位網友說是自家養的寵物,並且已經是已免疫的犬只,因為網友的媽媽也沒有出現狂犬病發作的情況,這樣我們就可能真的這條寵物狗已經免疫並且不會攜帶狂犬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