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過境引發白點病暴發 湛江網箱魚死亡千萬斤

2020-11-30 搜狐網
漁民們在流沙港上收集金鯧魚。

重達幾十斤的"龍疍"死魚被漁民打撈到魚排上。 


  颱風過境引發白點病暴發,雷州與徐聞養殖戶損失數億元

  廣州海產養殖魚供應受此事件影響不大

  採寫:新快報記者 陳海生 見習記者 馮豔丹 曹洪梅 實習生 朱爍然

  攝影:新快報記者 畢志毅

  颱風「納沙」和「尼格」過境後,對湛江雷州市和徐聞縣的海水養殖業帶來毀滅性一擊。導致之前寄生在魚苗的魚鰓和體表上的刺激性隱核蟲(俗稱白點病)大量繁殖,引起魚苗的大面積死亡。據當地養殖戶介紹,初步估算,雷州和徐聞兩地的損失有數億元。

  為了挽回損失,一些養殖戶趁魚苗未死之前將其低價賣掉。專家表示,有刺激性隱核蟲的魚苗,煮熟了食用應無大礙。據了解,廣州的海產養殖魚供應受此事件影響不大。

  魚苗大量翻白肚死亡

  流沙港區橫跨雷州覃鬥、英利及徐聞邁陳、西連等4個鎮,是湛江著名的水產養殖基地。昨日上午,新快報記者來到港區內的流沙碼頭,這裡的海面上集中了許多用於養殖的漁排,是此次受災較為嚴重的海區之一。最近幾天從各地趕過來收魚的貨車絡繹不絕,但養殖戶們卻絲毫沒有往年豐收時的喜悅心情。「你看看這些魚,都不吃食,身上一點肉都沒有。」一位養殖戶拿起手中的一條金鯧魚稱,像這樣的魚一般正常情況下成魚都有1斤左右,但現在最多不過5兩。但沒辦法,魚不吃食,再不撈的話也會餓死在網箱裡。在這些等待裝車的成箱金鯧魚裡可以看到,個頭普遍偏小,而且部分魚體表面有發白破損情況。

  在養殖戶老尹的網箱上,記者看到在這片相連的魚排過道上,數百條已經發白的死龍躉魚一字排開,每一條都接近半米身長。在烈日的作用下,死魚腐敗的氣味擴散開來。老尹說,這些龍躉魚他養了6000條,養了一年多,本打算最近上市賣,但從9月開始,魚苗陸續出現病症。

  「一開始是不吃料,然後全身浮起白點。」老尹回憶說,魚身泛起白點後,快則三兩天,慢則十天八天後便會「翻白肚」死亡。眼下,他的魚絕大部分都有刺激性隱核蟲這種寄生蟲依附(俗稱白點病),眼看著就要死絕。「魚就像在魚塘養殖缺氧一樣,都浮上頭來。」老尹說,他望著這些死去的魚苗既心痛又無能為力。

  損失為歷年來最慘重

  昨日上午,儘管天空中下著大雨,流沙港雷州一側碼頭位置依然可以看到養殖戶們忙碌的身影。靠近碼頭的地面上,隨處可見遺落在地的死魚,因為天氣炎熱加之雨水侵蝕,部分已經開始腐敗。

  據了解,在流沙港附近海域,雷州和徐聞的養殖戶有1000多戶,投放網箱總約4萬箱。大都以金鯧魚、石斑、海龍魚、紅魚等為主。大部分魚銷往韓國、日本、香港、臺灣等地,部分銷往北京、上海、廣州、天津等大城市。據養殖戶介紹,原本幾天後,他們養殖的魚苗即可上市交易,但這次突如其來的災情,讓他們損失慘重。

  據養殖戶邱姨介紹,魚苗在每年海水換季的時候都會出現白點病,但往年的情況沒有這麼嚴重。這次的損失是歷年來最為慘重的一次。據流沙港海水養殖協會統計,按照網箱投放魚苗數量,一般大箱約2萬尾、小箱6000尾。如果不是這次的災情,每年的這個月份正好是當地網箱魚上市的時間,參考往年的成魚上市價格,金鯧魚在15到30元每斤、紅魚20元左右每斤、龍躉魚要100元左右一斤,加上其他的高檔食用魚,他們協會估計總共損失有數億元。

  武叔是流沙港海水養殖協會的會長,他說,幾天之內的死魚將近1000萬斤,而且還在持續,這對當地養殖業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希望政府能給予扶持

  武叔今年已是70歲高齡,從事魚類養殖也有20多年。對於這樣的現狀,當地眾多受損養殖戶無從應對,就連武叔也不知道怎麼辦好。這次損失使他這20年養魚的積蓄血本無歸。

  為了減少損失,一些養殖戶只能盡最後的努力,把還存活的一些儘快捕撈,能吃的銷售一部分,剩下可以加工曬乾。

  今年年初,高叔投放了50萬尾魚苗,正等著這幾天收成,沒想到也遭了災。「一斤只能賣不到2塊錢了,可是沒辦法,不賣更虧。」高叔說,魚苗和魚料的錢眼看是都回不來了,只能賣一點是一點。據魚販子介紹,以金鯧魚為例,之前他們的收購價是13到14元,現在他們最多5元就能收到。

  養殖戶們說,目前大批量的死魚是擺在他們面前的一個大難題,按照環保部門的要求,死魚不能投進大海。必須全部運回岸處理,理論上來說,這些死魚是可以加工成很好的肥料,但現在很多養殖戶根本無力進行,所以希望當地政府能給予幫助。同時,這次事件讓很多人可能連再養殖的本錢都沒有了,也希望有關部門能給予一定的扶持,並加強對當地養殖業的科學引導。據了解,目前當地相關部門已著手開始善後工作,具體損失數據正在進一步核實統計中。

  廣州市場暫未受影響

  昨日,記者走訪了廣州的水產市場。據了解,廣州的海產養殖魚供應受事件影響不大。受訪檔口檔主均表示沒聽說消息,目前市場都很正常。有養殖戶表示,他們的魚大多數出口國外,如果魚苗死亡還在持續,對出口會有一定的影響。「現在我們都在低價轉賣,等過了這段時間,市場上龍躉、金鯧等魚少了,價位可能會有漲幅。」

  專家解讀死亡原因

  雷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的副局長遊啟明:颱風導致白點病大量繁殖

  事發後,他們會同湛江水生動物防疫檢疫站對病死魚進行了檢測,在魚鰓及體表等處均查出有刺激性隱核蟲,這是一種寄生蟲,當地養殖戶將魚苗有這種寄生蟲的情況,俗稱「白點病」。

  兩次颱風相繼來襲後,浪潮將海底的魚糞及飼料殘渣等翻起,汙染了海域,而且海水的溫度也下降,這些都為刺激性隱核蟲的繁殖生長帶來了極佳的環境。寄生蟲大量寄生在魚的鰓部,影響了魚的呼吸,同時也破壞了魚的表皮,引發潰爛。這些都是這次死魚事件的主要原因。

  專家解讀白點病

  鰻魚養殖專家、高級工程師郭少忠:煮熟後的白點病魚 食用不會有大礙

  據了解,在海水魚寄生蟲病中,刺激性隱核蟲病俗稱白點病,是一種在海水魚類養殖中比較常見的魚病,該魚病一旦爆發,常常會造成大批魚類死亡。刺激性隱核蟲最適繁殖水溫為25℃-29℃,蟲體無需中間寄主,靠包囊及其幼蟲傳播。在每年5-8月份,水溫25℃-29℃時,最容易發生此病。

  白點病多發於清明節前後及秋冬季節交替期。白點病的誘因分很多種,最常見的是隱核蟲和孢子蟲侵入魚體表皮或鰓部而引發。隱核蟲寄生在魚的表皮,且不耐高溫,30℃以上的溫水中就會自然死亡。

  人食用這種煮熟後的白點病魚不會有大礙。而孢子蟲除了寄生在魚的表皮外,還能侵入肌肉,且耐高溫程度遠遠大於隱核蟲,如果人食用了這種白點病魚會不會引起不適或其他病症,目前還沒有定論。他建議把白點病魚送到權威部門進行詳細檢測,查出病因,對症下藥。

(責任編輯:UN008)

相關焦點

  • 福建海水網箱養殖連年暴發「白點病」的反思 (3)
    網箱布局不合理、養殖密度過大釀大禍  霞浦縣溪南鎮白沙角養殖區去年發病率低,損耗小,養殖戶賺了大錢。別的地方的養殖戶紛紛把漁排搬到這裡來落戶;一些人新加入網箱養殖大軍,這使得該海區漁排數量猛增,養殖密度加大。
  • 福建海水網箱養殖連年暴發「白點病」的反思 (4)
    科學養殖才是出路  眾所周知,海水網箱養殖是「三高」產業: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高風險又體現在,一怕颱風,二怕魚病。  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站長王奇欣說,現在有經驗的養殖戶都知道,網箱密度過大可能會出大問題,但受到利益驅動,還有賭一把的心理,無人理會政府部門關於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的要求。
  • 寧德大黃魚養殖暴發歷年最嚴重白點病害
    據寧德市海洋漁業局相關負責人說,三都澳青山、鬥帽一帶養殖戶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失,此次白點病暴發是寧德歷年來最嚴重的一次。具體的損失情況仍在統計當中。  「颱風過後,就穩賺了」 災難卻悄然來臨  白點病最厲害的時候,是在10月初,「那一陣子,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大黃魚屍體腐爛的味道。」
  • 魚價暴漲,寧德超2億斤魚卻危險了!瘋狂白點病大暴發,已慘死價值50...
    魚價暴漲,寧德超2億斤魚卻危險了!瘋狂白點病大暴發,已慘死價值50萬元魚!據了解,該老闆的魚排位於城澳三碼頭附近,魚排靠近岸邊,每年養瘦身魚基本都有賺錢,頭一次碰到這麼嚴重的死魚事故,當天下午全部死魚因發臭被清理出魚排網箱。知情人士估計10來框網箱共死魚30000-40000斤,累計損失超50萬元。「死魚都發臭了,那個老闆把死魚全都清理到海區,旁邊養魚的都怕得要死。」
  • 白點病錨首吸蟲病襲擊廣西防城港一些養殖戶網箱魚
    白點病錨首吸蟲病襲擊廣西防城港一些養殖戶網箱魚2012-09-30 08:4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從9月23日起,他們養殖的金鯧魚、美國紅魚、石斑魚和鱸魚等魚,感染上了刺激隱核蟲病(俗稱小瓜蟲或白點病)和錨首吸蟲病相繼死亡。網箱魚遭遇莫名病害9月28日上午,在紅沙村外的海面上,上千個網箱有序排開,金鯧魚、鱸魚和石斑魚等名貴魚種,從這裡走向餐桌。養殖戶鄧強行走在網箱之間,不時蹲下觀察箱內的魚群。
  • 2015年上半年福建寧德網箱養殖大黃魚主要病害調查
    一般認為該病原在年初水溫較低時已經感染病魚,但未造成明顯死亡,隨著水溫的升高開始暴發,死亡量逐漸增大,在水溫16-19℃(3-5月份)時死亡最為嚴重,當水溫超過23℃時一般很少看見內臟白點病。預防及治療從統計的情況看,該病前後症狀存在差異性,主要表現在胃部和腸道上,後期胃部和腸道沒有明顯發黑症狀,但其體表脫鱗爛身卻比早期要嚴重,結合問診、調查及藥物治療的情況來看,此次病情可判定為中毒,鮮料應該是其中最大的因素,先前盤前魚排大量死亡應該是鮮料急性中毒,後期其他區域疾病暴發應該是長期吃鮮料而導致肝臟、腎臟等器官功能性紊亂,進而引發魚體慢性中毒,但簡單地歸結於鮮料中毒尚屬勉強
  • 白點病頻發 福建霞浦4000噸大黃魚死亡 損失慘重
    白點病頻發 福建霞浦4000噸大黃魚死亡 損失慘重2009-07-01 07:4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峽都市報        瀏覽量: 4071 次 我要評論最近一段時間,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溪南鎮白沙角海區養殖的大黃魚出現大量死亡,鎮政府估計,死亡的大黃魚有4000多噸,養殖戶損失6000多萬元。一些魚販子趁機低價收購死魚,大量死魚流入市場。&nbsp&nbsp&nbsp&nbsp養殖密度過高,水流不暢,海水無法正常交換,導致白點病在寧德海域頻頻發生。
  • 天氣轉涼水溫下降「白點病」突襲海水魚養殖
    受感染的魚類體表和鰓上會出現小白點,因此俗稱「白點病」。該病會造成魚類攝食減少,嚴重者出現死亡,危害較大。&nbsp&nbsp  10月10日,饒平縣柘林鎮的海水魚料經銷商李松偉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一周前,就有養戶發現網箱養殖的紅鰭笛鯛體表出現許多小白點,後經檢查,證實是小瓜蟲作祟。他稱,目前整個柘林灣都已出現小瓜蟲病害,但暫未出現大量死亡。
  • 廣西小瓜蟲爆發,7成網箱魚發病,嚴重者已損失過半,每天要撈1000多...
    廣西小瓜蟲爆發,7成網箱魚發病,嚴重者已損失過半,每天要撈1000多斤死魚2018-05-21 18:01近段時間又是寄生蟲高發期,從2月至5月初,廣西各地網箱普發小瓜蟲(俗稱「白點病」),尤以南寧金陵河段及河池天峨羊裡區域為甚,給養殖戶帶來了較大損失,每天每戶死魚30~1000斤不等,嚴重影響了網箱養殖的正常進行,大部分網箱養殖戶更是「談蟲色變」。據不完全統計,養殖戶中發病的比例達到七成以上,死亡比例依嚴重程度多在一到三成,嚴重者達五成以上。
  • 湛江流沙港再度受創:軍曹魚紅魚鮸魚大面積死亡,金鯧魚籃子魚危在...
    湛江流沙港再度受創:軍曹魚紅魚鮸魚大面積死亡,金鯧魚籃子魚危在旦夕2016-10-10 20:5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熱點        瀏覽量: 3483 次 我要評論
  • 福建寧德發布病害預警:大黃魚已進入「白點病」的發作期
    」,有的養殖區魚體上可檢出個別刺激隱核蟲蟲體,甚者魚苗發生少量死亡,望廣大養殖戶提前做好相應的防控措施。近幾年來隨著人工網箱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和養殖密度高、網箱布局不合理以及羅源灣養殖環境變化,導致養殖病害頻繁發生,限制了人工養殖大黃魚的發展。其中寄生蟲的危害重以白點病的危害最為嚴重,成為制約大黃魚養殖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據調查,2005~2010年,白點病均引起了羅源灣較大的經濟損失。本文就大黃魚的刺激隱核蟲引起的白點病進行介紹。
  • 福建寧德市部分海域大黃魚出現「白點病」
    對此,市海洋與漁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整個海域來看,「白點病」的發生還屬正常可控範圍,隨著夏季氣溫進一步升高,病情會逐漸減弱。據悉,「白點病」病原是刺激隱核蟲,是一種常見的寄生蟲病,一般發生在春、秋兩個季節,水溫20℃至26℃、水流不暢,水域環境不好的海域,發病率較高、傳染速度快、死亡率高。「白點病」病情嚴重時,魚體表布滿小白點,形成一層渾濁的白膜,魚鰓組織損壞,處於應激狀態。
  • 浙江愛吃的大黃魚在這片海域大量死亡!當地發出通知!
    天氣多變,悶熱、暴雨多導致刺激隱核蟲激增大量網箱連片分布導致魚群缺氧加速了養殖魚的死亡!寧德市海洋與漁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白點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入夏以來,寧德高溫多雨,大量的陸域徑流帶來豐富的有機物質,有利於「白點病」的快速發展蔓延,尤其是6月中下旬開始,寧德天氣多變,悶熱、暴雨多,導致刺激隱核蟲激增。大量網箱連片分布,導致海水無法正常交換,特別是小潮水期間,養殖密集區基本上沒有流水,溶解氧明顯降低,魚群缺氧,加速了養殖魚的死亡。
  • 浙江台州張千林:超大網箱仿野生養大黃魚價高三倍
    他今年養殖的大黃魚從國慶節後就開始陸續上市銷售,成魚規格普遍達到1.2斤以上,且售價高達80-90元/斤,比普通養殖大黃魚價格高出近3倍。共上市約11萬斤魚,今年將為其帶來極為豐厚的利潤。  而這11萬斤魚之所以能賣出八九十元的高價,都是因為魚是在一張大網中近野生狀態下養出來的。
  • 【文章】孔雀魚白點病
    對於孔雀魚愛好者來說孔雀魚的健康至關重要,為了能讓愛魚健康成長,很多魚友苦心研究養魚之道。
  • 海口軍曹魚大量死亡原因公布:嚴重缺氧含鹽量低是禍首
    記者&nbsp李學山  53歲的王學林是海口市秀英區西秀鎮新海村的村民,他在粵海鐵路南港附近用網箱養殖軍曹魚,經過近兩年的辛勤付出,這些魚平均每條已經長到了十五六斤,眼看到了收穫的季節。
  • 已致大量魚類死亡!
    已致大量魚類死亡!「白點病」病原是刺激隱核蟲是一種常見的寄生蟲病,一般發生在春、秋兩個季節,水溫20℃至26℃,水流不暢,水域環境不好的海域發病率較高、傳染速度快、死亡率高,「白點病」病情嚴重時,魚體表布滿小白點,形成一層渾濁的白膜,魚鰓組織損壞處於應激狀態,目前為止沒有特效藥物進行防控。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魚類的大量死亡?
  • 南美白對蝦難養,蝦塘興起精養藍子魚,魚價高達26元/斤!
    廣西北海:蝦塘5成空塘率,藍子魚塘養興起藍子魚主要在北海鐵山港網箱養殖較多,北海今年池塘養殖也有不少,另外,廣西欽州港網箱也有少量養殖。近3年來,鐵山港網箱養殖藍子魚在穩步上升,每年放苗量都不低於3000萬尾。由於管理粗放,成活率普遍不高。而池塘,今年早造蝦養殖十分不近人意。排塘率居高不下。
  • 金魚錦鯉等觀賞魚白點病的治療,只需這兩招,資深魚友從未失手
    本期要聊的話題是每位養觀賞魚的朋友,都大概率會遇到的一種魚病:白點病。老孫養魚多年,也幾乎每年都和白點病打交道。,一定要先確診,魚到底是得的什麼病,很多魚病的表現特徵都很相似,如果不能100%確定,那千萬別輕舉妄動。
  • 為什麼我的觀賞魚會得白點病,怎麼預防和治療。
    家裡養觀賞魚的朋友們,特別是養冷水觀賞魚的,特別容易碰到白點病的困擾,如果治療不及時,往往魚只體表會布滿這種噁心的蟲子,並且魚只也會死亡。我們從原理上來談論下白點病的發病機理:觀賞魚的白點病,又分為淡水白點和海水白點,雖然都是白點,但是白點蟲的種類不同,所以治療方法就大相逕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