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丨好遊快爆·哪尼!
要說如今普及程度最高的電子產品,毫無疑問是智慧型手機。除了打電話、發信息這類「次要」功能之外,智慧型手機可以說肩負著我們日常80%甚至以上的娛樂需求:上網、聽歌、看視頻,當然還有最重要——遊戲。
隨著手機的屏幕越做越大,性能越來越強,如今很多移動端遊戲的畫面表現相比幾年前的端遊,其實已經毫不遜色,甚至於很多原本Steam平臺的遊戲也紛紛選擇進行移植。不過當我們在感嘆著如今手遊已經進化到如此程度的時候,是否還能回想起在iOS和安卓系統出現之前,那個被塞班(Symbian)系統所統治的早期智能機時代。
我猜一些年紀比較小的玩家,可能壓根就沒有機會使用過搭載塞班系統的智慧型手機,畢竟其巔峰時期是2003~2009年間的S60 V2及S60 V3。最早塞班公司是由愛立信、諾基亞、摩託羅拉和Psion四家公司在1999年共同創立的,所以其實這幾家公司都曾在自家的產品上搭載過塞班系統,當然,真正把塞班「發揚光大」的,毫無疑問是諾基亞。在我上學那會,能擁有一臺塞班S60系統的手機,就足以在小夥伴面前好好吹噓一波了。
▲一代「街機」N73
2008年,諾基亞收購了塞班公司,之後塞班成為了諾基亞的獨佔系統。毫無以疑問,塞班系統是成就了諾基亞在當時能夠傲視智慧型手機領域的殺手鐧,只不過不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在2009年之後,隨著iOS和安卓兩大新系統的不斷完善,曾經風光無兩的塞統已經顯露出疲態,蘋果拿出了iPhone4這樣的劃時代產品,曾經同為塞班陣營的愛立信和摩託羅拉也轉投安卓的懷抱,而諾基亞幾乎無力招架。即便他們試圖對塞班進行改良,並推出了新版本,但仍舊無法阻擋時代的浪潮,在經過幾年「換湯不換藥」的掙扎之後,終於在2013年迎來了生命的終點。
簡單回顧完塞班的生命歷程,讓我們回到遊戲的話題上。當時移動遊戲市場固然遠不像現在這麼火熱,手機所能提供的硬體性能支持也很有限,但仍然有不少像Gameloft、Glu這樣的遊戲廠商願意深耕這一領域,並推出過不少經典作品。而比起那些簡陋的JAVA小遊戲,塞班平臺也確實能夠提供更好的體驗,諾基亞自身對遊戲領域也很重視,還曾推出過專門為遊戲優化的N-Gage平臺和N-Gage手機,並催生出了不少令人驚豔的大作。
▲N-Gage QD不僅採用了類似於掌機的外觀設計,而且還可以像傳統掌機那樣更換遊戲卡帶
如今復古熱潮興起,似乎是已經看膩了越來越逼真的畫面以及華麗的特效,很多玩家反而熱衷於在老平臺上重新回味經典,索尼、任天堂、SNK等廠商也特意推出各種懷舊主機來滿足這部分玩玩家需求。不過手機遊戲想要懷舊則比較有難度,一來我們已經很難真的再去翻出塞班系統的手機,再者就算找得到機器,也未必還能找得到安裝包了。
不過呢,其實一些曾今的經典IP倒也沒有隨著塞班系統的終結而就此消失,有一些依然在新平臺上推出了續作,而有一些則是通過移植讓玩家得以原汁原味重溫當年的感動,而就算真的是已經玩不到的系列,我們總歸還是是能找出些替代品的。
▌狂野飆車(Asphalt)
Gameloft《狂野飆車》的初代和2代發布於諾基亞的N-gage 1.0平臺上,由於當時N-Gage專用手機的價格非常高,所以玩過這兩代作品的玩家應該不算太多。若以今天的眼光來看並無特別出眾之處,但要知道這畫面放在當時幾乎可以說是「驚為天人」,同期很多賽車遊戲還是偽3D的形式,但《狂野飆車》不僅是全3D表現,還有非常不錯的光影特效表現,那時候Gameloft的手遊技術力確實很強。
到了3代和4代,得益於S60V3系統的超高普及率,這兩款作品幾乎是手遊玩家的「標配」,遊戲一如既往的延續了前兩代作品的高水準,除了畫面上的提升之外,手感、配樂等各個方面也更為出色。可以說在塞班系統時代,《狂野飆車》一直都是移動端賽車遊戲的天花板,再也沒有其他作品可以超越。
從5代開始之後,《狂野飆車》也順應時代潮流開始轉向iOS和安卓平臺。而隨著移動平臺上湧現出越來越多畫面與玩法更出色的同類作品,《狂野飆車》系列已然不再是競速手遊的代名詞,不過其名號依舊響亮。尤其是那些經歷過塞班時代,跟著智慧型手機發展一路成長的玩家們,提到手機上的賽車遊戲時,第一個想到的絕對還是《狂野飆車》。如今該系列的最新作品是《狂野飆車9》,雖說不可避免的也從以前的買斷制變成了課金遊戲,不過當重新回到賽道上的那一刻,還是曾經熟悉的感覺。
▌三國大時代
如今國內廠商在手遊市場的實力不容小覷,《原神》、《明日方舟》等作品就是最好的代表。而其實在塞班時代,就已經有不少優秀的國內開發團隊和作品了。如果你是一個喜歡三國題材的老玩家,那麼對《三國大時代》這個系列應該會有印象,遊戲融合了角色、策略、格鬥甚至桌面小遊戲等多種玩法,在體驗上可以說是獨樹一幟。
雖然系列初代推出的時候已經是塞班時代的末期(2012年),不過廠商一直到三代都保持對塞班的兼容,這也讓當時很多買不起安卓機的學生黨都能順利玩到。由於那個時候信息傳播還不像現在這麼發達,加上遊戲本身也不是屬於非常出名的那種,所以想要找個攻略啥的挺有難度,基本上只能依靠在貼吧裡和其他玩家交流討論,倒也因此認識了不少同好。其實仔細想想,現在雖然遊戲多了,也越來越精良了,但玩家之間的交流卻反而變少了,動不動還會因為意見看法不同而互噴。
去年,《三國大時代》推出了系列最新的正統續作《三國大時代 6》,遊戲畫面也從最早的2D變成3D。不過其實原來那種2D橫版的畫面,在很多人心中才是無可替代的回憶,而官方倒也非常貼心地重製移植了《三國大時代4》,讓新老玩家都可以重溫當年的經典。
▌傲氣雄鷹
誕生於2004年的《傲氣雄鷹》,是塞班時代最好的飛機遊戲之一,開發商Infinite Dreams雖然名氣可能不如Gameloft那麼高,但也是當時業內頂尖的手遊開發商之一。初代推出的兩年之後,他們推出了續作《傲氣雄鷹:重裝上陣》。
這兩款遊戲先後在2009、2010年分別移植到iOS和安卓,之後又先後在2014年和2016年時推出過重製版。橫跨了12年,雖然重製版除了畫面上的進化之外,在內容和體驗上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新意,不過這就像是一個打磨了很久的藝術品,雖然少了點銳氣,但品質卻是毋庸置疑。
▌使命召喚
《使命召喚手遊》國服終於確定會在12月上線了,相信各位都已經等不及要「突突突」了吧。
等等,不是回顧塞班時代的經典遊戲嗎?怎麼突然做錯片場了????
別慌,因為早在塞班時代,《使命召喚》系列其實就已經推出過手遊了,而且還不止一款!
首先自然是諾基亞N-gage平臺的的初代了,雖然畫面上滿是馬賽克,幀數也很低,不過還是延續了主機平臺上3D畫面+第一人稱視角的形式。
之後一直到《使命召喚5》,也都有手遊版推出。不過5代的手遊版變成了一款2D俯視角射擊遊戲,光看畫面的話我想沒有人能把它和端遊版聯繫在一起,甚至很多玩家壓根以為這是一款冒名頂替的山寨遊戲。
再看看如今《使命召喚手遊版》的畫面表現,是不是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古墓麗影
不只是《使命召喚》,其實還有很多主機平臺上的3A大作都曾在塞班平臺推出過相關的遊戲。比如《古墓麗影》,不僅有3D動作冒險玩法的《古墓麗影 傳奇3D》、《古墓麗影 低下世界》,也有2D橫版玩法的《古墓麗影 周年紀念版》。雖然說品質上沒法和原版相比,不過體驗上還是挺想那麼一回事的。
到了iOS和安卓平臺上,《古墓麗影》系列依舊十分高產,除了將初代和2代兩款作品直接進行移植之外,更有像是解謎玩法的《蘿拉GO》以及跑酷玩法的《蘿拉Relic Run》等衍生作品。
而近期,Square Enix又公布了《古墓麗影》IP的全新手遊——《古墓麗影 重裝上陣》,這是一款街機動作類玩法的新作,預計將會在2021年推出。
▌文明
又名《時間都去哪兒了?》的《文明》系列,當年也曾在塞班平臺上推出過《文明5》。雖然因為手機性能的局限性,去掉了海戰,科技等內容,不過整體的玩法框架依舊得到了完美保留,有著很高的可玩性。還記得第一次接觸手遊版《文明5》的時候,一直玩到手機電量耗盡了才回過神來,也可以說是我入坑《文明》系列的契機。
而最新《文明6》和5代一樣,除了PC之外,也推出了移動版。而得益於性能的提升,內容上並沒有想之間那樣大幅刪減。
▌結語
相較於以上這些如今還能在新平臺上體驗到的塞班時代大作,其實更多經典的作品已經成為了過往。再回想起這些遊戲時,往往讓人心生感慨:
《七夜》
▲丁果科技的恐怖解遊戲《七夜》,可以說是當年真正意義上的國產之光,玩家扮演一個被困在別墅中的驚悚小說作家,遊戲共有7個關卡,每個關卡對應一天,一共7天,正好對應了遊戲的主題——七夜。
《地獄鎮魂歌》
▲盛大旗下數位紅開發的《地獄鎮魂歌》,是中國第一款登上E3大展的國產手遊。
《兔子波比》
▲畫風可愛卻極度燒腦的解謎大作,其品質放在今天也毫不過時。
此外,《刺客信條》、《波斯王子》、《兄弟連》、《古惑狼賽車》,《摩天大樓》、《3D貪吃蛇》......等等等等,如果你是經歷過塞班時代的老玩家,那麼看到這些遊戲標題的時候,腦海中肯定都會有相應的畫面立刻浮現。固然如今移動遊戲市場百花齊放,但似乎少了些塞班時代這些移動遊戲的氣質與感覺,所以也有不少人會選擇用模擬器再去回味當年的情懷。
大家心目中印象最深刻的塞班時代手遊是哪一款呢?歡迎在評論區中分享你的故事與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