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命後衛師政治部主任蔡中犧牲地在哪?他家鄉的史志工作者這樣說

2021-01-16 探秘八桂

#湘江戰役#

編者按:關於湘江戰役絕命後衛師政治部主任蔡中犧牲地,有犧牲在陝西與廣西兩種說法,以下為湖南省株洲市攸縣檔案史志局曾建榮副局長的觀點。他認為犧牲在廣西全州縣安和鎮文塘的可能性大。那位犧牲在文塘穿著暱子大衣的紅軍高官,很可能就是蔡中。以下是他的原文。

蔡中又名蔡蘭階、蔡鍾、蔡忠,攸縣原涼江鄉人。1926年上學期畢業於攸縣第二高等小學,並組建「進取社」,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9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擔任士兵委員會委員。1930年6月任紅12軍34師第102團政委(亦說101團),在中央蘇區第一、二、三、四次反「圍剿」戰鬥中,正確執行「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屢立戰功。1934年4月任紅五軍34師政治部主任兼102團政委,10月參加長徵。然而對他的犧牲地點及時間卻有兩種說法:一說在1934年12月的湘江戰役中,犧牲在廣西全州縣安和鎮文塘村;另一說是在1935年11月犧牲在陝西省富縣直羅鎮,且直羅鎮有他的墓地。

文塘後龍山

那麼,蔡中究竟犧牲在哪裡?本人從事攸縣地方黨史研究近十年,根據我們多年來調查了解的情況,結合我們查找掌握的大量史料,經深入研究,我們認為蔡中在1934年12月的湘江戰役中犧牲在廣西省全州縣安和鎮文塘村的說法可信度高。主要依據及考究如下:

一、中共黨史的記載。解放軍出版社1995年3月公開出版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人物誌》706頁蔡中簡歷中載:1934年11月(公曆12月3日)底,在掩護紅軍主力搶渡湘江的戰鬥中犧牲;井岡山革命歷史博物館、遵義會議會址陳列館均記載蔡中在湘江戰役中犧牲,這些資料都是經黨史權威部門及專家審核認可的,真實可靠。

二、見證者韓偉將軍的口述。韓偉中將曾任紅34師100團團長,與蔡中並肩作戰,他曾與兒子韓晶晶多次談及蔡中及他的弟弟蔡會文,講述了蔡中在湘江戰役中英勇犧牲;2017年韓晶晶帶著父親的願望專程來攸縣看望蔡中的後人(孫蔡志敏),講述了蔡中在湘江戰役中犧牲的事實以及韓偉與蔡中的深厚感情。韓偉作為蔡中的親密戰友,其見證與所述信息是可信可靠的。

記者到文塘被譽為千人坑的紅軍犧牲地採訪

三、群眾掩埋屍體時的見證。據自媒體欄目《桂北人的作品 探秘桂北》2019-06-16文章《犧牲在文塘的這位紅軍高級官員,會不會是紅34師政委程翠林?》一文載:1934年12月初,在桂北全州縣安和鎮以文塘建制村為核心的區域,曾發生過一場桂軍與紅五軍團第34師的血戰。

1952年出生,曾於1976年擔任文塘村黨支部書記的蔣德順先生回憶,他父親蔣世政曾說過許多紅軍在安和作戰發生的事。蔣德順說,紅軍於1934年農曆十月二十七日就陸續來了,但紅軍沒有進村,沒有擾民,他們是從村旁邊經過的。而他父親蔣世政知道的戰鬥則始於農曆十月二十八日凌晨,直打到下午太陽落山。紅軍受挫後,從大、小雄江源退入海洋山山脈。農曆二十八日傍晚,蔣世政從村裡往外走,在距他們家馬口邊堤埂下,發現有七具紅軍遺體,有一個穿暱大衣的人居中,兩邊各有三個小紅軍。中間的紅軍,穿著暱大衣,他左手放在小鐵箱上面,右手握著手雷。中間的人很可能是紅軍軍官,其他六人很可能是紅軍軍官的警衛員。村民蔣學儔見暱子大衣挺好,便脫下來自己穿,但衣太長,他便用剪刀剪斷一節穿在身上。如此可見陣亡軍官身材較高大。

據《探秘桂北》2019-06-22文章《央視記者探訪紅34師高級軍官殉難處,晴天居然下雨,事後有彩虹》所載:犧牲官員穿暱子大衣的事實來看,這應該是師級幹部。而師級幹部,捨生斷腸的陳樹湘不是犧牲在這兒,師參謀長王光道不是犧牲在這兒,師政治部主任蔡中又犧牲在陝西富縣直羅鎮(有墓)。因此,作者與央視記者認為,穿暱子大衣的紅軍官員很可能是師政委程翠林。此地犧牲七人,除左右各三位年輕的警衛,居中的官員年紀最大,也身材最為魁梧。當年蔣德順父親與蔣德順的滿爺爺(最小的爺爺)掩埋紅軍官員時,抬得最為吃勁。當時這官員與一位紅軍戰士被他父親與小爺爺合葬在這裡,為了省力,特意葬在陡坡下,以方便掩埋。

蔣德順說,七位紅軍犧牲在這裡

根據掩埋屍體群眾見證的情況來看,該陣亡軍官的特徵應為蔡中。一是蔡中生於1906年,程翠林生於1907年,根據劇中形象蔡中身材高大魁梧,面相老成嚴肅;而程翠林中等身材,面相溫和,符合「當年蔣德順父親與蔣德順的滿爺爺(最小的爺爺)掩埋紅軍官員時,抬得最為吃勁」的描述。二是蔡中出身地主家庭,家有練武房,湘贛軍區司令員蔡會文為其胞弟,倆兄弟自幼練武,身材都高大,符合穿長暱子大衣的條件。如此可見,該陣亡軍官應為蔡中。

四、犧牲在陝西省富縣直羅鎮釋疑。

2012年、2014年,蔡中後人蔡志敏先後兩次受富縣民政局之邀前往直羅烈士陵園祭奠,在直羅烈士陵園有蔡中的墓地。然而,讓蔡志敏不解的是墓碑僅僅是署名蔡中烈士墓地,富縣民政局的同志並未介紹蔡中的任職。事實上,當時直羅鎮戰役中犧牲的烈士近千人,與蔡中同姓同名的情況不能排除;而且許多紅軍為了擺脫家人受牽連都曾使用幾個名字,像蔡中就曾使用過四個名字,因此不排除他人使用蔡中之名;再說,即使蔡中未在湘江戰役中犧牲,他也應當歸隊紅五軍,不可能從斷後部隊趕到前鋒部隊(直羅鎮戰役中的紅一方面軍);更何況在直羅鎮戰役中犧牲的團以上軍官名單中有黃蘇(甦)(紅一軍團四師政委)、王開湘(紅一軍團二師四團團長)、李英華(紅二團團長),而蔡中作為原紅34師的政治部主任,如在直羅鎮戰役中犧牲則不可能在犧牲的團以上軍官中沒他的名字。因此,在直羅鎮犧牲的蔡中不是紅34師政治部主任蔡中。

綜上所述:紅34師政治部主任蔡中應在湘江戰役中犧牲,其墓地在廣西省全州縣安和鎮文塘村。 (曾建榮 )

重走長徵路,我在藏區遇上好心人!

印軍挑事,邊疆不寧!讓我們看看當年一位老兵的回憶,鐵血衛國!

這三位將軍為中華統一有功,終於找到他們的墓得以憑弔了

過了這山是東安(散文)

放生(微型小說)

相關焦點

  • 播愛在戈壁大漠——記榆林軍分區政治部主任韓文芝(圖)
    21歲的白美霞是目前連隊中資歷最老的女民兵,這位身材瘦弱、皮膚黝黑的姑娘和她的同伴們都曾為治沙動搖過,可都是韓文芝讓她們一次又一次地打消了退卻的念頭:「一個人如果連生他養他的地方都不熱愛,那他還能幹好什麼事呢?我們生活的這個地方,雖然它現在還比較荒涼,比較落後,可只要大家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立志去改變它,我們的生存條件和環境就一定會發生變化。」
  • 最高檢司改辦主任王光輝出任最高檢政治部副主任,主持工作
    最高檢司改辦主任王光輝出任最高檢政治部副主任,主持工作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2018-01-28 14:01 來源:澎湃新聞
  • 卸任公安部部長助理後,聶福如已任國家安全部政治部主任
    國家安全部政治部主任聶福如等參加活動。 該信息顯示,原任公安部黨委委員、部長助理兼辦公廳黨委書記、主任聶福如,已任國家安全部政治部主任。官方履歷顯示,聶福如1966年9月生,江西新幹人,1988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7年7月參加工作,中央黨校黨的學說與黨的建設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法學博士學位。曾在中紀委工作多年。
  • 重慶市副市長潘毅琴調任最高檢政治部主任(圖|簡歷)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3日綜合報導 最高人民檢察院官方網站「機構設置」欄目近日進行更新,據最新信息顯示,潘毅琴已任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  據中國經濟網地方黨政領導人物庫資料顯示,潘毅琴,女,1963年12月生,長期在重慶工作,曾任綦江區區長,綦江區委書記等職務,2018年任重慶市副市長。
  • 侯志明、蔣藍點讚《戰疫史志》:不僅意義重大,同樣非常優秀
    1623年,倫敦爆發大瘟疫,很多人感染斑疹傷寒而逝世,他堅定不移地相信禱告,最後寫出了《緊急時刻的祈禱》,著名的「喪鐘為誰而鳴」即出自該書。蔣藍指出,很多人認為「喪鐘為誰而鳴」是海明威所說,其實海明威是引用了鄧恩的話。
  • 記志願軍政治部文工團副團長郭介人:讓羅盛教的英勇故事家喻戶曉
    參考消息網12月2日報導(文\高爽)「永遠活著的羅盛教,他熱愛人民像一團火,對敵人的仇恨像海一樣深。他知道人生的意義,更知道怎樣把自己交給人民。」近日,記者走進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烈士紀念館,櫥窗內,一部劇本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劇本中的主角,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為搶救朝鮮落水兒童而英勇犧牲的烈士羅盛教。
  • 潘毅琴任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11月25日電 (任佳暉)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網站「機構設置」欄目更新,顯示潘毅琴已於本月任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據公開簡歷,她此前擔任重慶市政府副市長。 潘毅琴同志簡歷
  • 著名的秋收起義中,走出來的一將一帥,分別是指哪兩位開國將領
    當然了,還有在革命戰爭中犧牲的,如彭公達,伍中豪、尋淮洲,張子清,曾士峨等將領,都為革命奉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從著名的秋收起義中走出來的一將一帥,分別是指哪兩位開國將軍嗎?一將是指秋收起義中的譚政,他是湖南湘鄉人,在秋收起義隊伍中任文書。他是革命隊伍中標準的秀才,善於寫稿,演講,做群眾工作,而他寫的文章很有感染力,就連當時的毛爺爺對他的文章都非常讚賞。因此在起義部隊上井岡山後,譚政擔任前委秘書,因此他也成為毛第一任秘書。
  • ...洛陽市政法委政治部主任馬建民到新安縣公安局磁澗派出所調研工作
    人民法治特別關注 舉報   (通訊員 高鐸)2021年1月7日上午,河南省洛陽市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馬建民一行來到新安縣公安局磁澗派出所調研
  • 評《絕命海拔》:一場並不驚心動魄的登山之旅
    提到登山題材的冒險電影,《垂直極限》是一部教科書式的商業類型片,在這部電影中,暴風雪高海拔這樣殘酷的自然環境無疑是檢驗人性最好的試驗場。加上驚險的動作場面,煽動人心的兄妹之情,這部電影似乎把登山電影能講的全都講完了。近日上映的冰島導演巴塔薩·科馬庫執導的《絕命海拔》,從開始就選擇完全不一樣的風格,貼近真實,日常視角,冷峻而專注。
  • 祖地三蔡 根在中原
    他說,楊屯鎮姓蔡的人不多,但他所在的村民小組的人都姓蔡。他聽父輩說過,村裡的蔡姓人都是古蔡國的後裔。蔡小啟的說法,被村裡其他蔡姓人證實。他們公認的老祖宗,便是3000多年前古蔡國的建立者——蔡叔度。  上蔡縣蔡氏宗親會會長蔡國芳介紹,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姬發打敗了殷紂王,為鞏固西周政權,他大封宗室,把弟弟姬度分封在蔡地。
  • 尋找孫永勤犧牲地(一)踏訪篇
    今年是抗日英烈孫永勤犧牲85周年。他是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他的犧牲地就在遵化縣東北的毛山。85年過去了,我們要為英雄建個犧牲地紀念碑,請大家伸出您的手,為弘揚英雄精神助一下力!孫永勤介紹孫永勤(1893—1935.5.24),熱河省興隆(今屬河北承德)人,自幼習武,崇尚忠義,性格直爽,敢於扶弱抑強。
  • 廈門市公安局政治部舉行退休歡送儀式
    ,市局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曾嘉賢出席儀式並講話,儀式由政治部副主任白惠敏主持,政治部全體民警參加。 此次歡送儀式隆重而又簡樸,政治部全體民警觀看了視頻短片《致敬柯東光—東方欲曉,光輝歲月》,回顧了柯東光同志的軍旅生涯和警營時光,看完短片大家不禁熱淚盈眶,與柯東光同志曾經朝夕相處、並肩戰鬥的同事們暢所欲言,回憶共事的美好歲月和感人瞬間,表達了敬佩之意和美好祝福。
  • 扶風籍文化名人力援家鄉抗疫
    他曾多次回母校扶風高中捐書和贈送自己的作品。他在電話中說:「在全國人民防疫抗疫的關鍵時刻,我和扶風在京的許多老鄉時刻關注著家鄉的抗疫情況。我堅信在扶風縣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縣人民同心同德、眾志成城,一定能取得防疫抗疫的全面勝利。祝全縣人民身體健康,同心協力,決戰決勝」。
  • 這個90後小姑娘說:不論走到哪,都要帶上我的鍋,帶上我的米!
    1993年的小姑娘合作社的理事長這兩個標籤讓人很難聯想到一起但這就是蔡雪的真實寫照2014年她放棄了大都市上海的工作回到家鄉帶著村民成立了水稻合作社和老鄉們一起種田,一起致富她說,不論到哪都要帶上我的鍋,帶上我的米向更多人推薦家鄉的稻米。
  • 南京淪陷期間犧牲十多位「無名烈士」姓名被確認
    在此期間,有數以千計的抗日英烈在與日偽的鬥爭中犧牲。  此次開展的南京敵後抗日英烈姓名普查,包括南京淪陷時期敵後軍民在抗擊日偽的武裝鬥爭中犧牲的、能統計到姓名的烈士;南京淪陷時期在當前南京區劃範圍內進行反抗日偽統治活動而被敵人殺害的、能統計到姓名的烈士。
  • 陝西銅川:省公安廳政治部副主任屈夏眉一行在王家河派出所調研
    陝西銅川:省公安廳政治部副主任屈夏眉一行在王益分局王家河派出所調研「和為貴」調解室9月10日下午3時30分,省公安廳政治部副主任屈夏眉,宣傳處處長劉志昌一行在王益公安分局王家河派出所調研「和為貴」調解室,市局政治部主任席莉,宣傳處處長張曉梅,副區長、分局黨委書記、局長黨正義,分局政委劉恆
  • 開國中將寫好政治動員令,彭老總說不要署他的名字,不要光喊口號
    他叫解方。除了司令員、政委、參謀長,還應該有一個政治部主任。那麼,志願軍的政治部主任是誰呢?他叫杜平,後來被授開國中將。相對來說,杜平的名氣比較小。他主要負責志願軍的政治動員工作。馬上出國第一仗要打響了,志願軍總部必須擬一份政治動員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