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克鋼筆誕生記:創始人銷售過程中做出滿意鋼筆

2021-01-08 中國青年網

寫作中的海明威

  考古學家曾在埃及北部發現,在第一王朝(公元前3000年)時期,蘆葦筆就曾被運用於在羊皮紙上書寫。羅馬帝國衰亡後,歐洲人很難再見到蘆葦,於是,自中世紀(7世紀)起,羽毛筆逐漸成為它的替代品,當時,為了克服羽毛筆筆尖磨損速度快的問題,人們又製造出了青銅等金屬筆尖,這些筆尖最早現世於公元79年的龐培古城遺址。

  一直以來,製造書寫用具的先驅們嘗試著如何利用鋼筆(Fountain Pen)自身持續供應書寫墨水的問題。在953年,曾經有人為埃及法蒂瑪王朝的坎裡夫·穆斯製造出通過重力和書寫才能使墨水從貯墨槽中流出來的筆。也許這是歷史上最早被提及的「一支成功的蓄水筆」,據說,這支「完美的筆」曾於公元969~975年,在一本名為《會議和討論》(此書的複製本保存在倫敦大學東方與非洲研究學院的圖書館中)的手稿中被作者描述到,埃及學者哈森·艾爾班薩·曼蒙德(Hassan El-Basha Mahmoud)認為,該筆對於之後的鋼筆製造有很大的參考價值,1951年,他翻譯了手稿中的有關內容並將其發表。

  德國學者丹尼爾·斯溫特(Daniel Schwenter)於1636年在紐倫堡的期刊中發表了《精確的物理數學》(Deliciae Physico-Mathematicae),文中描述了一支有蓄水作用的簡易羽毛筆。該書於1651年在蘇黎世再版發行,書中寫道:「這種筆由內外雙層翎管組成,內部的翎管圓端有一個小孔,灌滿墨水後將另一頭的開口封閉,把這個翎管插入裝有筆尖的大翎管中,內部翎管的小孔與外面翎管削成的筆尖處在一條直線上,墨水的供應是通過擠壓翎管而完成的。」這種筆雖然沒有流傳開來,但這種筆中套筆的想法卻被之後的造筆工人採納,一直沿用到上世紀早期。

傑克·倫敦(左);馬克·吐溫

  有關英國鋼筆的參考資料是來自17世紀英國作家、政治家、海軍大臣塞繆爾·佩皮斯(Samuel Pepys)於1663年8月5日寫下的日記,他寫下:「今天晚上我收到了考文垂先生寄來的業務信函,裡面附有一支銀筆,他向我保證該筆可裝墨水,這非常重要。」佩皮斯在其日記中也十分讚賞地敘述了他在旅行時攜帶一支內裝墨水的鋼筆的方便。

  尼古拉·拜恩(Nicolas Bion)是為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提供日常工具的主要供應商,他曾經於1715年出版了《數學工具的原理及製作》一書,在書中,拜恩對「不幹筆」進行了描述並配以插圖。拜恩筆(Bion Pen)的工作原理是,他讓整個空心筆身起了蓄水池的作用,筆的末端用塞子塞住,做好的羽毛筆筆尖經旋轉安置在筆另一端的細管上,然後蓋上筆帽,筆帽的大小與筆尖相吻合。有一個細插塞座來防止墨水從管中滲漏。之後,一些墨水筆的羽筆尖被金屬筆尖所替代。每次使用時摘下筆帽,甩一下筆,墨水就從蓄水裝置流出,通過筆管流入筆尖。拜恩筆大多由黃銅製成,這種筆在使用了將近一個世紀後,書寫工具迎來了它的輝煌時期,彼時,在倫敦或巴黎的主要鋼筆製造商也有定做的金制筆和銀制筆,筆商也時常用些時下流行的材料,如珍珠母貝等來裝飾筆桿。與此同時,與拜恩筆極其相似的鋼筆設計圖也在不斷地湧現出來。

 

  從左至右:1. 精英漢白玉金環超滑筆;2. 英羽翼灰玫瑰金環超滑筆;3. 派克世紀大黃125周年限量版

  事實上,有關「真正的鋼筆的發明者」一直沒有定論。在1780年,英國伯明罕的戒指技師哈裡森(Harrison)也曾利用手工技術製作了今天鋼筆筆尖的雛形,當鋼筆安上了筆尖後,人們覺得書寫變得流暢了。之後,用金屬片壓成型且開縫而成的筆尖被安裝在大多數的筆桿上,筆尖上還有不同的孔和褶皺用來暫存墨水,由於筆尖的售價昂貴,金屬筆尖的專利也由此誕生了。1809年,與今天鋼筆相似的貯水筆誕生於英國,那一年,英國頒發了第一批關於貯水筆的專利證書,在此之前,多數蓄水筆的墨水不能自動流動,寫字的人需要按壓活塞控制墨水。直到19世紀50年代,一些美國的制筆商才將銥制的金鋼筆尖、硬橡膠和自由流動的墨水組合在一起,製成今天的鋼筆。1822年,英國伯明罕的約翰·米切爾(John Mitchell)開始量產帶金屬筆尖的鋼筆。這些蘸墨鋼筆有著較為華麗的把手和金筆尖,金筆尖不光是一種裝飾,根據當時筆商的記錄,也只有化學性質穩定的黃金能抗得住當時粗糙的墨水配方的侵蝕;為防止金筆尖磨損過快,工廠在筆尖處焊上一小粒既硬又抗侵蝕的銥珠,這便是人們口中所講的「銥金筆」。

  旅行墨水瓶使維多利亞時代的鋼筆得以被攜帶出門,事實上,它卻並不方便,1867年,墨水囊和輸墨系統被兩個美國人獲得,於是,那些量產的鋼筆上也有了較為「保險」的墨水囊。數年後,「沃特曼發明的供墨裝置」,似乎解決了「鋼筆的最後問題」,他「發明」的鋼筆可以隨著筆尖的移動控制輸墨管,使少量空氣沿筆進入墨水囊,使墨水可以按照需要均勻地流向筆尖,至於一些多餘的墨水,沃特曼則用筆尖下的空腔來容納,避免造成墨漬。

 

  日本投降儀式在美軍戰艦「密蘇裡號」上舉行,麥克阿瑟在籤字後將5支鋼筆分別贈予了美國國家檔案館、西點軍校、兩位在對日作戰中屢建功勳的美國將軍以及自己的夫人

  這個被後人稱作「自來水筆之父」的劉易斯·愛德森·沃特曼(Lewis Edison Waterman),事實上只是個紐約保險經紀人,而並非人們口中的當代鋼筆「發明者」,這一「混淆事實」的故事確是來自沃特曼本人。他得以揚名,只因為他是第一個獲得了槽形墨水供給專利的美國人,而並非該技術的發明者。據說,由於沃特曼曾把一支鋼筆的墨水滴上合同,因此失去了一單重要的生意。1884年2月12日,沃特曼憑藉得來的技術獲得了第一項有關鋼筆的專利權,他的鋼筆能使墨水經過供給槽,在毛細作用下從蓄水管流到筆尖,與此同時,相等體積的空氣會通過在管底的小孔進入蓄水管。數年後,被消費者看作最成功的「加墨方式」仍是來自派克筆的「按鈕加墨」和犀飛利(Sheaffer)的「槓桿加墨」。19世紀的鋼筆被稱為「眼藥瓶」,因為它要用一個長長的滴墨器滴入一天所用的墨水,無論如何,這支筆仍會滲漏。1907年,沃特曼發明了可以像口紅管一樣旋轉的安全鋼筆,這一安全的儲筆方式仍舊被萬寶龍[微博]等品牌沿用至今。

  喬治·派克(George Parke)出生於1863年,自1880年起,喬治便在瓦倫丁學校工作。為了貼補的工資,喬治·派克成為一名「鋼筆中間商」,他幫約翰·霍蘭(John Holland)的鋼筆公司銷售鋼筆給當地的學生。與當時的許多鋼筆一樣,這些筆總會漏墨水,或是出現故障,喬治總是耐心地拆開每一支鋼筆為他們修理。在自己造出了一支「令人滿意」的鋼筆之後,喬治成立了自己的鋼筆公司——派克鋼筆。那一年,他獲得首個鋼筆相關的專利,1894年派克的「幸運弧線」(Lucky Curve)專利權得到承認,此裝置的設計原理,是當筆非使用面直立擺放的時候,通過吸水管壓力作用把墨水輸送回筆管的儲存部分。

 

  上圖:1987年,戈巴契夫與裡根在華盛頓籤署《銷毀中程和中短程飛彈條約》後,互相交換鋼筆;下圖:1992年,美國前總統布希和俄羅斯前總統葉爾欽用派克筆在華盛頓籤訂了裁軍協定

  「一戰」前後,工業技術為鋼筆業帶來了第一次真正的繁榮。此時,鋼筆的一切部件都採用硬橡膠棒和管材機械加工製造而成。在20世紀初期,男士也常常將鋼筆別於胸前的口袋招搖過市,女士鋼筆的一段也多半被鑲上一個環裝金屬圈,只為將筆掛於項鍊處。派克公司生產的「Duofold」鋼筆率先一掃沉悶的「深色書寫」,而採用搶眼的橙紅色。不過,硬橡膠的色彩並不多見,1924年,犀飛利推出具有藝術裝飾風格的鋼筆,也因此而風靡一時。很多人把「一戰」後的15年看作「鋼筆時代」,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後,美國制筆業只留下了派克、犀飛利、威爾-永鋒(Wahl-Eversharp)和沃特曼,此時,萬寶龍(Mont Blanc)也剛開始在歐洲嶄露頭角。

  或許,派克公司是彼時最重視研發技術的一家公司,1932年,派克公司採用了筆管活塞真空加墨,取消了墨囊,儲墨量增加一倍。1941年出現的「派克51」又將管狀筆尖、複雜的餘墨收集器都包裹在水嘴的外殼內。1956年派克公司又在「61系列」中應用了毛細管加墨,只需將筆管末端擰下,浸入墨水瓶中10秒鐘即可,光滑的碳氟化合物表層也不會沾上多餘的墨水。

  「二戰」之後,有關鋼筆的演變忽然被「叫停」,只因匈牙利記者拉迪斯勞·比諾發明了原子筆。隨即,很多人將鋼筆淘汰,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幾乎忘記了彼時還有一種可以自己灌墨水的書寫工具。「歌德把墨水描述為『液體思想』。」萬寶龍公司總裁貝陸慈先生曾經對我說,「雖然人們的書寫方式已經被數碼產品改變了,但是當你手裡拿著一支鋼筆書寫、工作的時候,那種筆尖掃過紙張時的手指觸感、書寫時連貫的沙沙聲,會讓人覺得踏實。」

 

  從左至右:1.「一戰」時,「寫信給祖國的親人」曾經是派克鋼筆的廣告主題;2.普契尼用派克筆譜寫著名歌劇《波西米亞人》;3.皇家委任狀

  猶如機械腕錶的重生,鋼筆的復興也始於上世紀80年代,一批作家回歸到自來水筆,尋找書寫快感和個性。即便如此,WIMA(美國書寫工具製造商協會)統計,今天的書寫工具中原子筆佔到了四成,而鋼筆只佔3%。傑弗瑞·派克(Jeffrey·S.Parker)是喬治·派克的曾孫,每天,他都在口袋裡別著6支鋼筆,且每支鋼筆都應用於不同的寫作環境。他告訴我:「當人們手握一支鋼筆的時候,總會停頓一下,然後開始創作,所以說,書寫工具賦予我們一種思考和想像。詹姆斯·邦德或許是個不恰當的例子,但是我們在電影中看到了他的鋼筆,可以變成相機、無線電、匕首、手槍。」

  (參考文獻:《鋼筆演變史》、Very First Fountain Pen、History of Pens & Writing Instruments)

  「書寫,言有盡意無窮」

  ——專訪傑弗瑞·派克

  三聯生活周刊:很多人覺得,鋼筆已經是昨日的書寫工具了,你怎麼看?

  傑弗瑞·派克:我的確聽很多人這樣和我說,有的人甚至說,在上衣口袋裡別一支筆,在今天看起來有些裝腔作勢,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拿出來一用。在我看來,放筆的這個上衣口袋被縫製在心口的位置,是有些原因的。我一直認為,比起冰冷的簡訊、郵件,書寫仍舊是能夠表達、傳遞感情的最好方式。

  三聯生活周刊:你第一次使用數碼書寫是什麼時候?

  傑弗瑞·派克:大概是在十幾年前,我第一次使用電子郵件,你可能會問我當時有一種怎樣的感覺。其實,我的第一反應是很開心,因為它很便捷,節省了紙張和時間;不過我可以告訴你,我一點兒也不擔心它會替代傳統的書寫方式。我們可以看到現代的數位技術,它傳遞的信息很重要,但也很有限。這些現代技術傳遞的信息,只能傳遞一些簡單的事實、一些數字,但你要傳遞更深層次的意義,特別是關於感情的話,恐怕只有親手寫下點什麼,才能夠做到。比如,我要給我的太太發一個信息,我可以給她發簡訊說一句「我愛你」,同樣的三個字,我也可以用筆寫下來,然後郵寄給她,但是,在她讀起來,會是完全不同的心情。

傑弗瑞·派克

  三聯生活周刊:你會不會擔心電子書寫讓人們開始遺忘傳統的書寫方式?

  傑弗瑞·派克:我覺得它就像騎自行車一樣,不會忘記。首先數碼書寫出現的時間還不算長,今天,我們也能看到一些傳統書寫的回歸,就像我聽說很多中國小孩還在學習書法一樣。雖然,今天可能很多人忘記了拼寫,忘記了如何舒適地握筆,但是,我們都可以回想起小時候第一次拿起鋼筆、畫筆,在沒有人教你做什麼的情況下,在紙上自由、隨意地比畫。那是一種快樂。

  我總覺得,用數碼的東西打字,看起來就像是在玩遊戲,雖然我越來越覺得人生中充滿了遊戲成分,但是我覺得,它還是不要那麼像個遊戲比較好。遊戲的態度會讓人匆忙、懶惰。當你拿起一支鋼筆時,你會開始思考,會讓自己慢下來,變得專注且認真。

  三聯生活周刊:你怎樣選擇一支適合自己的筆?

  傑弗瑞·派克:你知道,我肯定會建議用派克公司的鋼筆。我的家裡收藏了將近千支非常有意義的鋼筆。如果為書寫挑選,最好每支筆都要試一下,因為我覺得每支筆都有一種個性,它們用起來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並且在表達你的思想的時候也會有不同的作用,唯一能夠了解的方法就是通過嘗試。

 

  「派克51」是鋼筆發展歷史中最廣泛使用的型號,於1941年開始生產,脫去筆帽其外形就像是一架戰鬥機,在當時極受歡迎。

  專訪紐威集團高級副總裁兼高級書寫業務總經理 弗吉尼·荻康

  三聯生活周刊:在你看來,為什麼在20世紀40年代,派克筆會成為政壇人士的書寫工具?

  弗吉尼·荻康(Virginie Descamps):我想大概兩個原因:首先喬治·派克也就是我們公司的創始人,他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喜歡交朋友的人,他一年到頭總是在旅遊,或許是他恰巧結識了一些政治人物,比如說艾森豪。另外,在當時,派克筆確實品質優秀,你知道,那時候很多筆廠還在擔心漏水什麼的。我們是唯一一家提供25年質保的高檔品牌的制筆公司,我想,那些政治家可不想看見墨水漏在那些重要的文件上。

  三聯生活周刊:今天,人們佩戴鋼筆,會不會更像是佩戴飾物?

  弗吉尼·荻康:我懂你的意思,其實我和所有人一樣,用電腦上班、使用手機發簡訊,兩個拇指操縱著生活。但我覺得它們絕對不能取代手工書寫的功能,因為當你給家人發出短消息以後,這些問候馬上就會消失了,你知道很多人喜歡保留信件,就是這個道理。

  這些書寫、手寫的信息可以給我們永恆的價值,是對個人有意義的情感,我覺得這種東西是所有的數碼產品都無法取代的。當然,話雖這麼說,我認為,將來的鋼筆必須要兼具華美的設計,以及嶄新的技術,只有這樣才能讓人們書寫欲罷不能。

弗吉尼·荻康

  三聯生活周刊:有關派克筆,你最喜歡的一個故事是什麼?

  弗吉尼·荻康:的確,派克鋼筆曾經見證了很多歷史性的時刻,1972年尼克森訪華的時候帶來了一支派克金筆,這支筆裡有美國太空人從月球上帶來的元素。我知道,在中國古代,送筆是一種文人之間的禮儀,我想,這對當時的中美兩國領導人來說,也是具有非同尋常的含義。

派克筆的「按鈕加墨」

Ingenuity系列

1894年,派克公司的「幸運弧線」(Lucky Curve)專利權得到承認

女王用筆

相關焦點

  • 不可或缺的小件奢侈品——用派克鋼筆的男人最迷人
    而派克的中低級市場顯而易見,也並不是面對真正喜歡鋼筆和那些在高檔場合使用的。派克的高級市場,除了面對真正追求書寫感受的愛好者以外,就是面對頂級階級和商務人士了,可以說,拿出派克鋼筆籤合同的男士一定是那些在細節上也追求品質的男士。派克的歷史派克鋼筆的創始人——喬治·派克出生於1863年的美國威斯康欣州的舒爾斯堡。
  • 一支派克鋼筆
    他穿著整潔的中山裝,有一張英俊的臉,左胸前的布衣口袋裡總掛著一支金燦燦的派克鋼筆。那是我第一次見到派克鋼筆。據說那筆相當珍貴,要一百多元錢,相當於我母親兩三個月的薪水。上課時,同學們都目不轉睛地盯著那支金筆。陳老師見狀,就把筆拿出來走到最後一位同學身旁,遞給他,示意依次往前傳看,眼中帶著笑意說道:「都瞧瞧,都好好瞧一瞧。」
  • 百年鋼筆「英雄」沉淪,當年「趕超派克」的志氣哪去了?
    英雄鋼筆在文具品牌中絕對堪稱一聲「老大哥」,民國時期,英雄鋼筆就擁有了自己的門店,它的創始人周荊庭,是二十年代千千萬萬闖蕩上海灘撈金的商人之中,很普通的一份子,最開始的時候,是一家文具店的店員,一人肩負著收銀、推銷、進貨等種種職責,混成了半個老闆。
  • LAMY、派克、蕭伯納……這三支鋼筆你選誰?
    很多人在選擇鋼筆的時候,往往會在Lamy和派克之間抉擇,原因無非是這兩個鋼筆品牌都不錯,入門款價位也相差不多,不管是用來送禮或是自用都十分不錯,最近發現一款蕭伯納鋼筆也非常不錯,價位也與前兩者相似,所以想把這三者放在一起做個比較。
  • 筆中經典,這支派克筆不愧為鋼筆界的大佬!
    說起鋼筆界的五位大佬,那必然是龍鳥派犀水。其中又以派克最為知名,當初一支Parker51大受追捧,直到現在還是筆壇的常青樹。但今天的主角不是它噢。雖說Parker51算是鋼筆中不可略過的經典,然而派克鋼筆經典中的經典,還當屬Parker Duofold。哪怕如今新筆不斷,但是總有人惦念著能擁有一支派克豆腐。
  • 一隻好鋼筆的收藏價值絕不亞於一件古董!派克英雄首當其衝
    「派克T1」筆尖背面安裝有一顆螺絲1969年美國實現載人登月。「派克T1」便是航天時代出產的鋼筆。相較歐美,中國並沒有經歷鋼筆的發明和改進過程,製造鋼筆的歷程基本上是以原產英、美的著名品牌筆為藍本進行的仿製和局部改良。但這過程也並不簡單,尤其是在改革開放前那段特殊的年代。中國鋼筆製造史上最著名的產品非「英雄100」莫屬。它故事起始於1958年的「大躍進」,當時的上海華孚金筆廠決心攻克各種技術難關,超越美國的「派克」和「犀飛利」製造出中國自己的好鋼筆,並創牌「英雄」。
  • 派克喬特鋼筆的初體驗
    記得初學鋼筆字的時候,只認得三種品牌,永生、英雄、派克。前兩種伴隨了整個學生書寫時代,而後一種作為學生時代的期望,直到工作後才真正擁有。能買起百元鋼筆的日子很幸福,所以派克看起來也沒有年少時想像的奢侈昂貴,隨著前不久敗了一支派克三合一,因為這支筆沒有鋼筆功能,接著又蠢蠢欲動的看中了喬特鋼杆白夾F尖墨水筆,理由是經典系列,而且價格相對便宜。喬特墨水筆的重量很輕,只有15克,入手輕如常用的一次性水性筆,不似金屬材質應有的重量,但外觀確確實實的拉絲不鏽鋼,沒有花哨的裝飾,設計簡潔大氣。
  • 雲南省 玉溪市一支派克鋼筆
    一支派克鋼筆,在淘寶阿里司法拍賣平臺拍賣成交。成交時間: 2020/06/02 11:31:58206次延時參與人數:18 人報名53 人設置提醒1699 次圍觀一、拍賣標的:一支派克鋼筆。起拍價:360元,保證金:40元,增加幅度:3元。
  • 送給老爸的派克鋼筆,滿滿都是父子情深
    知道老爸喜歡寫字,我給他買了一支派克鋼筆。兒時他總是教我寫字,從米字格開始。現在好了我多用手機,提筆就忘字。雖然老爸也用智慧型手機,但他不願用酷我、網易音樂這些APP看歌詞,而是把歌詞都抄下來。平時他喜歡聽鄧麗君的歌,喜歡下棋、養魚。
  • 老牌鋼筆廉價甩賣英雄遲暮敗給派克
    據《21世紀經濟報導》報導  作為上海最早一批的上市企業,英雄鋼筆曾經風光無限、身價億萬,然而時光鬥轉,曾經的鋼筆大佬日前已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以250萬元的價格轉讓上海英雄金筆廠有限公司(簡稱「英雄」)49%股權。
  • 誰刺激了鋼筆市場回暖
    銷售回暖  據歐睿國際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的鋼筆銷售額同比增長2.1%,達到10.46億美元,預計2020年這個數字能達到15億美元;其中,中國佔比48%,幾乎約等於整個歐洲的體量。2015年,鋼筆銷售額排在前五名的國家有中國、韓國、巴西、美國和法國。  鋼筆產業曾一度歷經坎坷,鋼筆企業的變遷足以體現那段歷史。
  • 派克PARKER喬特鋼杆金夾鋼筆螃蟹禮盒分享
    先來一款有動物的:派克PARKER喬特鋼杆金夾鋼筆螃蟹禮盒。說到鋼筆,小學初中用的純藍鋼筆水配3塊一隻的英雄鋼筆是最初印象。工作第一年朋友贈送了一隻百元的派克鋼筆(至今留存),當時分不清筆尖粗細,只是覺得字體很粗,鋼筆很沉,於是把玩一個月便入箱吃灰。但是發現我居然是同事中用本子最多的,平時喜歡隨寫亂畫,鋼筆字體雖然沒修煉成我爸送我的龐中華,不過情懷依舊,初心仍在。
  • 有鉗任性,送禮首選,派克鋼筆書寫精彩人生
    最近蘿蔔入手了CUNEIFORM&派克鋼筆套裝,作為一款藝術聯名鋼筆,這套鋼筆不僅具有派克一貫的書寫流暢特性,禮盒裝自用送人也體面,正好讓我在工作之餘寫字修心養性。這套鋼筆手袋、禮盒齊全,內置喬特鋼杆金夾墨水筆、小螃蟹筆架、派克30ml墨水一套,鋼筆長128mm,筆身由金屬製造,持久耐用不掉色,F尖也適合書寫和籤字。上墨器採用了派克獨家推拉式吸墨器,可以拆開清洗,方便後期維護。箭形筆夾,也是派克的經典標識,logo質感十足,做工精細一絲不苟。低調奢華的經典灰,配合萌趣可愛的螃蟹筆架,代表什麼呢?
  • 派克摩登都會鋼筆,一款精緻實用又有檔次的禮物
    現代社會,隨著電子設備越來越先進,人們看文字和寫字大部分也都是在電子設備上進行了,用筆的機會就很少了,能用得上鋼筆的機會就更加少了,但是少,並不能表示沒有。不管電子設備發展得如何迅速,鋼筆永遠是鍵盤無法取代的。
  • 鋼筆小傳 三聯生活周刊 時尚頻道
    派克世紀大黃125周年限量版事實上,有關「真正的鋼筆的發明者」一直沒有定論。在1780年,英國伯明罕的戒指技師哈裡森(Harrison)也曾利用手工技術製作了今天鋼筆筆尖的雛形,當鋼筆安上了筆尖後,人們覺得書寫變得流暢了。之後,用金屬片壓成型且開縫而成的筆尖被安裝在大多數的筆桿上,筆尖上還有不同的孔和褶皺用來暫存墨水,由於筆尖的售價昂貴,金屬筆尖的專利也由此誕生了。
  • 龍鳥派排排坐——派克世紀百利金M805萬寶龍146鋼筆橫向對比
    派克世紀Duofold,萬寶龍146,百利金M805這三支鋼筆終於在手裡集齊了。傳統的五大鋼筆品牌,龍鳥派犀水,目前只剩下萬寶龍、百利金和派克三個品牌運營的還不錯,至於犀飛利和威迪文,著實已經落寞了。鋼筆外形這三支鋼筆的外形都比較簡約,都有一個極富特色的品牌化特徵,外表一眼望去,就知道魚雷的是萬寶龍,條紋是百利金,橙色的是派克大豆腐,並且這幾個經典設計已經延續了大半個世紀。有的時候總是吐槽國產鋼筆沒有設計,沒有標誌性的設計,從這個角度,好像也不能過於渴求,畢竟人家的品牌也是花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締造出來的。
  • 派克推出王者榮耀聯名款,年輕消費者會喜歡「李白」鋼筆嗎?
    王者榮耀又新增一款 IP 產品,這次是文創產品派克鋼筆。今年雙 12,派克鋼筆與王者榮耀正式達成 IP 合作,推出的聯名款鋼筆已上架派克京東旗艦店。這次推出的四款聯名鋼筆,設計概念分別來自王者榮耀手遊的四個英雄,李白、莊周、諸葛亮、狄仁傑。
  • 66.6元買派克鋼筆!僅此一天!剁手黨收藏派速來!
    66.6元就能買派克鋼筆?沒錯!說到寫字,說到鋼筆,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著名的派克鋼筆。歷史上很多名流政要都是派克筆的擁躉。誕生於1888年的派克,是全球高質量書寫工具品牌之一,見證了很多重要的歷史時刻。
  • 派克還是蕭伯納鋼筆?這支筆夠你裝逼一整年!
    鋼筆,作為一個書寫工具,像手錶一樣,不但具有功能性,還擁有了裝飾(bi)等功能。不過總有人在死磕鋼筆的本質。如何選一隻鋼筆現代許多人都是一直用原子筆和中性筆,所以總想要求鋼筆的筆跡也要像中性筆一樣細,這也算是一個誤區,鋼筆的筆跡一般都不會很細,其實細的筆尖,品控等方面未必能做好。總之粗細問題習慣就好,畢竟中文字體本來就不太適合很細的筆跡去表現。選擇的時候,不要覺得金尖的手感就一定比鋼尖要好,還是要自己去嘗試。
  • 百年「英雄」鋼筆,現如今窮途末路,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英雄鋼筆有了全新的開始,開始迎接英雄的時代。  先是,廠內掀起了「英雄」趕「派克」的熱潮,力爭趕超「派克」。這一時期誕生了「英雄100型」這支拳頭產品,暢銷幾十年,經久不衰。    在那個年代,在上衣口袋中插一支英雄鋼筆,是知識分子的典型打扮,英雄鋼筆更是一種地位的象徵。此後英雄鋼筆蒸蒸日上。  80年代中後期,英雄金筆廠對產品結構進行了一次較大的調整,由中低檔為主轉向中高檔為主。創製了大量在國內,甚至世界知名的好鋼筆。  其中,1984年英雄牌100金筆獲國家銀質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