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滿目的盲盒
中國寧波網5月8日訊 一個小小的盒子,正成為無數年輕人的新寵!
千挑萬選後付款,並充滿儀式感地開啟包裝。那一刻,有的歡天喜地,有的欲哭無淚……這就是時下最潮的玩具——盲盒。
盲盒誕生在玩具手辦業發達的日本。顧名思義,盲盒就是一個盒子,裡面裝著不同樣式的玩偶娃娃,一套12個盒子擺在你面前,你卻根本不知道裡面裝著哪一款,買到什麼全憑運氣。憑藉著這些特質,盲盒正在年輕消費者中迅速擴張「領地」。
買到什麼全憑「瞎矇」
在印象城一家盲盒專賣店裡,市民卞小姐正在挑選一個12星座系列的盲盒娃娃。和一般娃娃不同的是,這種59元一隻的盲盒娃娃,12款都被裝在一模一樣的盒子裡,從外包裝上並不能判斷裡面究竟是哪個星座的,所以很容易買到重複的款式。之前,卞小姐買過13次這個系列盲盒,集齊了9個星座,這回她希望買到一個天秤座的。
左右挑選了很久之後,她拿起了其中一個。付款、打開後發現不是天秤座,而是處女座的。卞小姐有些失望:這是她第三個處女座的盲盒娃娃了。不過她並沒有氣餒:「我有個朋友買了二十多次都沒有買成一套,我還不算慘。過兩天再來試試手氣吧。」她笑著跟同伴說。
一套12個盒子擺在你面前,每個小盒子裡裝著不同樣式的玩偶娃娃,但你卻根本不知道裡面裝著哪一款,買到什麼全憑運氣——這,就是時下讓不少寧波年輕人心心念念的盲盒的「玩法」。
盲盒銷售店家迅猛增加
「一種盒子,內容物是具有收藏價值的玩具,人用肉眼無法知道盲盒裡的東西。商家出售的盲盒充滿未知和不確定性。一整盒裡有很多種樣式,在打開之前,只知道裡面是圖片上的玩具,但不知道具體是哪一個……」有人對盲盒這樣解釋。
記者了解到,盲盒最早來自日本,而進入寧波市場,還是去年的事。
從去年年中開始,寧波街頭陸續出現了盲盒的身影。如今,在印象城、來福士、高鑫廣場、天一廣場、鼓樓步行街等多個商圈裡,都能見到出售這種玩具的商家或者自助式販賣機。
在來福士的一家專賣店裡,記者看到盲盒玩偶娃娃的價格從49元到69元不等,在售的有十多個系列,涵蓋了12星座、西遊記、小馬寶莉、KITTY貓等多個經典IP,每個系列都是12款。
從展示的樣品看,每款娃娃都有自己的鮮明特色。再加上精緻的製作工藝和軟萌的形象,確實叫人愛不釋手。在記者停留的十幾分鐘裡,不斷有年輕消費者進店挑選購買。
盲盒裝著一個商業寶藏
作為一種花樣性極強的玩具,盲盒已經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了風潮。例如最經典的索尼天使,從問世以來已經發行了近600個不同造型的產品,幾乎每個系列都是銷售爆款。其他品牌,如樂高的LEGO mini figures、谷歌公司的安卓小人等盲盒產品,也都是愛好者追捧的對象。現在,國內的後起之秀泡泡瑪特也風頭正勁。有報導顯示,其旗下兩個Molly系列曾在20多天的時間裡,創下了8萬多個、近500萬元的銷售業績。
如果按目前59元一個的平均價格算,集齊一套12個盲盒娃娃,消費者至少要花費近千元甚至更多。這樣算下來,盲盒帶來的經濟效益是顯而易見的。
在鄞州萬達廣場酷樂潮玩猛獁旗艦店,店長王女士告訴記者,在剛剛過去五一小長假裡,店裡的盲盒銷售了660個。「我們是去年12月開始盲盒銷售業務的,現在像tokidoki系列、kimmy&miki系列、變色龍以及頭上有糧系列都賣得超好。平時單店每個月可以銷售2000個以上。」她說。
除了實體店,這種盲盒的線上銷售量也相當可觀。記者在幾個電商平臺輸入「盲盒」關鍵詞後,跳出來的頁面超過了100頁。一些知名品牌的盲盒月銷售量都在幾千個。
盲盒是玩具,也是社交工具
當然,盲盒之所以能夠快速流行起來,除了玩具屬性,另一種作用也功不可沒,那就是社交屬性。
因為盲盒裡的商品有強烈的不確定性,因此喜歡盲盒的消費人群逐漸自發組成了一個個小團體,用來交換彼此多餘的款式,隨後逐漸演變成了一種特殊社交方式。一家專賣店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在他們店裡購買盲盒後,就可以加入專門的盲盒愛好者群,群裡有300多人,多數是寧波本地的盲盒愛好者,平時有不少交換和交流活動。
五一節前,鄞州萬達廣場舉辦了一場盲盒社交派對,吸引了幾十位盲盒愛好者參加。在現場,大家除了帶來了阿狸、吾皇、tokidoki、長草顏糰子、羅小黑、變色龍、kimmy&miki等眾多系列的盲盒進行交換,還分享了自己收藏的限定款。「其實在購買盲盒的過程中,會發生很多故事,其中有不少心情都是有共鳴的。比如『入坑』後停不下手啊,或者為了等到一個心儀的款式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波折,都能讓我們很快找到共同語言。」95後寧波盲盒愛好者阿凡表示,現在盲盒已經成了很多像他這樣的年輕人生活的一部分。在未來,寧波基於盲盒建立起來的社群應該也會越來越多。
愉悅消費時代正在來臨
對於愛好者來說,盲盒最大的魅力就在於它的不確定性。因為永遠不知道自己糾結挑選了半天的那個小盒子裡面,到底裝的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娃娃。在打開的那一刻,心中會有各種複雜的情緒交織。
「盲盒的營銷其實是典型利用消費者獵奇心理和賭徒心理,及其帶來的愉悅感進行的模式。」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胡箏希告訴記者,由於盲盒有「成套」的特殊性,消費者為了湊齊一個系列,至少要消費12次,再加上隱藏在正常款裡面的特別款,又進一步增加了消費者多次嘗試的消費欲望,所以一旦「入坑」就很難自拔。也因此形成了盲盒滾雪球式的銷售模式。
「儘管很多人不理解,但不可否認愉悅消費時代正在來臨。消費行為從以前單純的以實用為目標,逐步衍生出為了體驗愉悅感這一目的。更多的人期待在一成不變的生活中找到驚喜,而像盲盒這樣單次消費費用不高卻能產生很大心理刺激的商品,就成了很多人的選擇。人們會覺得這點錢買個開心很值。」胡箏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