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快樂驚喜!「盲盒+」經濟吸引年輕人多面開花

2021-01-07 半島新聞客戶端

半島全媒體見習記者 吳思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這句經典臺詞如果放到現在,就應該是「人生就像一個盲盒,你永遠不知道打開是什麼樣子。」

近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以暴漲100%的身價在港股上市,盲盒經濟再度成為焦點。一個毛利率近70%的潮流玩具引起數百萬人群的追隨,盲盒已不僅僅是一個造型商品或者模型玩具,而是形成了一種商業模式,餐飲、家居、百貨商店等行業都開始開發盲盒與自家的業務結合。

盲盒成潮人標籤 花費上萬為情緒買單

在拆開包裝的那一瞬間心跳加速,充滿驚喜,永遠不知道自己精挑細選的盒子裡面是不是自己真的喜歡的那款,這種不確定性正是盲盒吸引年輕人的魅力點。而盲盒也成為潮玩領域最受歡迎的一種產品。

「我一開始並不知道泡泡瑪特是什麼,後來慢慢地我身邊越來越多的人在談論這個,出去玩也會順便買兩個,還會相約去門店排隊買限量款。為了追趕潮流我也去買了,就覺得真的挺刺激,因為完全不知道你手裡的究竟是什麼樣子,挺上癮的。」在做策劃工作的95後女生冬冬(化名)向記者介紹,他身邊的朋友都在同年齡段,盲盒成為了他們社交的共同話題,並且在各大社交平臺都可以看到許多曬系列收藏、曬珍稀款和限量款的內容。

「在B站、微博、朋友圈,我都看到有人分享的盲盒,樣子還挺可愛,就吸引我也想去買買試試。」大二學生小曾(化名)說道,目前入坑兩個月花費2000多,「有時候看著有系列特別喜歡,就會多買幾個想集齊,有重複的就送人,要麼就在二手平臺賣掉。」

一位顧客在名創優品店內看盲盒

據了解,盲盒的二手市場參差不齊,價格差異巨大,而這種差異完全取決於款式的稀缺性。青島大四學生小餘買到自己不喜歡的款式想轉賣,結果原價59元的盲盒玩具標價20元都沒人買。而記者在閒魚上看到,有賣家轉賣泡泡瑪特的labubu系列限量款,標價為15000元。珍稀款與普通款的差距不言而喻。

有人說買盲盒就像博彩,有的買來是升值賺錢,有的則是虧錢,但並不是所有購買者都會以二手價值來判定自己手中的盲盒,有些愛好者就是喜歡收藏。

「我覺得盲盒就像集郵,多湊一張是一張,我並不是十分沉迷,就是看到喜歡的樣子不想錯過,只能算個玩具愛好者。」今年28歲的張小姐已經入坑兩年,目前收集了4個系列的泡泡瑪特盲盒。

市民徐小姐同樣熱衷於收集盲盒,目前家中有180個盲盒,總共10620元,一個月就要花1700元左右購買盲盒。她透露,她身邊的朋友有的會為了集齊隱藏款而購買整箱,一箱144個盲盒,也就是一次就會花費8000多元。

「買盲盒是一份快樂,拆開後發現是喜歡的款式就得到第二份快樂。」正在店內購買盲盒的魏小姐坦言,她喜歡這種未知的驚喜,而且盲盒設計都十分可愛,即使不是最喜歡的,擺在家裡也賞心悅目。

扭蛋福袋成角落愛好 運氣型商品不同命

在青島,泡泡瑪特門店和自動售貨機總共有32家,遍布各區,而同為售賣未知玩具的扭蛋機則只有8處。

記者在萬象城看到,一家玩具店門口擺放著一排標註著日語的扭蛋機,包含寶可夢、龍珠、柯南等經典動漫IP模型,但卻少有人問津。據店長透露,消費人群多是小學生和初中生,因為扭蛋機的玩具小巧而且相對便宜,家長會帶孩子來買,就像小孩喜歡的「奇趣蛋」一樣,來消費的成年人則很少。

「以前高中校門口就有扭蛋機,2元就能扭出皮卡丘、傑尼龜或者路飛等等,每次都特別期待會出來什麼樣子。」對於85後的李先生來說,扭蛋充滿著青春的回憶,但是現在卻很少玩了。「去年去日本旅行,看到日本的扭蛋機還很受年輕人喜歡,而且除了動漫人物手辦、玩具,還有日用品。現在青島的扭蛋機也基本是日本產的,30元左右一個,質量比我小時候好多了,但是我卻沒有以前那個勁了。」

扭蛋比盲盒出現得更早,對於許多80後來說是一種情懷。「扭蛋與盲盒最大的不同,在於扭蛋最初的玩具都是動漫IP的衍生周邊,幾乎全是知名漫畫、動漫中的人物,扭出來的任何公仔手辦都能夠讓購買者聯想到漫畫中的劇情及場面。而盲盒是很新的東西,像泡泡瑪特會跟很多藝術家合作,設計很多很有觀賞性的玩具,但對於二次元愛好者來說,經典的更有內涵和收藏價值,對於年輕人來說,潮流藝術的更吸引他們吧。」動漫手辦玩家錘哥說道。

日本知名扭蛋製作公司創始人古屋大貴在接受採訪時說到,公司賣出100萬個扭蛋,掙了200萬日元,一個扭蛋才掙2日元(合計人民幣1毛2)。反之,據統計,盲盒的毛利率已高達70%。截至12月12日,泡泡瑪特線下門店數量已達1464家,與去年相比,今年新開525家門店,相當於月均新增43家。從門店分布來看,泡泡瑪特已在全國70個城市布局。盲盒像充滿幹勁的年輕人一路高歌猛進。

福袋和扭蛋其實都是盲盒的「前生」,福袋從日本明治時期就出現,是為了百貨公司將尾貨清倉採用的一種促銷手段。福袋中會放多個商品,不會公開,但售價都會低於原價,比如福袋內的商品加起來的價格是150元,售價可能就100元。激發消費者的好奇心理,賦予他們一種拆開後收禮物的心情,還有優惠,百貨公司又能快速處理尾貨,所以福袋在當時很受歡迎。但現在在門店中已幾乎看不到福袋的影子,只有個別網店會把福袋作為促銷手段。

「我之前買過衣服店的福袋,100元5件,外套和短袖都有,物超所值,雖然是過季款,但是對比原價已經很划算了。」網購福袋的李小姐說道。

泡泡瑪特店內許多年輕消費者在挑選盲盒

多行業引入盲盒+模式 與節日明星更配

泡泡瑪特的成功使得很多企業找到了新的發展方向,介於盲盒的消費熱潮和它的可複製性,眾多以盲盒為中心裂變的商業模式開始迅猛發展。

記者走訪市北區名創優品店發現,名創優品已與Hello Kitty、海綿寶寶、迪士尼等知名動漫IP合作推出系列盲盒,單個價格在20-40元之間,約為泡泡瑪特盲盒價格的一半。記者在店內看到,消費者大多都會買兩個以上。而其他一些私營雜貨店也將盲盒擺在了店面顯眼的位置。「賣盲盒主要原因是引流,因為盲盒現在是潮流,許多年輕人都喜歡來看一看,這樣我店裡的其他商品被購買率也會提高。」市南區一家二次元手辦店店長說道。

除了零售雜貨進軍盲盒市場,餐飲、家居等行業則將盲盒與季節促銷結合,得到短期刺激性消費的效果。如星巴克12月推出聖誕盲盒——自主設計的7款小熊玩具,單價為108元,附贈到店消費的禮券。對於經常推出季節性周邊的星巴克來說,盲盒是其首次嘗試,目前在多個社交軟體上可以看到盲盒廣受好評,並且該系列隱藏款的出現率較高,許多購買者一次就能抽中隱藏款,消費體驗得到最大滿足。

作為全球知名的家具品牌,宜家也在12月首次推出了聖誕節主題盲盒,形象是瑞典比約小熊,總共5款造型,分別是筆筒款、便籤款、禮盒款、瓶塞款和隱藏款,充滿實用性。與其他商家不同的是,宜家盲盒不作為商品單獨售賣,而是顧客在消費額度達到之後可以免費領取的禮物,每日限量發放。

「好可愛啊!想帶著朋友再來買一次。」消費了499元的王小姐抽中了便籤款,興奮地向記者表示還要來。

連鎖品牌自行設計盲盒造型,提升品牌影響力,但也有品牌與明星合作,推出系列卡通形象盲盒,利用粉絲心理瘋狂盈利。

瑞幸咖啡曾推出劉昊然的系列盲盒,不僅迅速銷售一空,還使得軟體癱瘓,粉絲的力量可見一斑。今年德克士同樣試水粉絲經濟,推出系列時代少年團卡通人物的盲盒隨聖誕套餐售賣,目前在二手平臺和社交平臺已有大量求購信息。

年輕消費群體對於「體驗」與「好奇」的追求,以及對心情的大力投資,撬動了潮玩市場的發展商機。結合流量明星和知名IP,盲盒商家輕鬆就可收穫年輕群體的購買慾和復購欲。

萬象城內一排扭蛋機少有人問津

相關焦點

  • 看不見的快樂和驚喜!小盲盒緣何「開」出百億元大市場
    但毋庸置疑,盲盒只是各界切入年輕人潮玩市場的一個初級入口,盲盒的本質仍然在IP和產品。在中國,這樣一個專注於年輕人的千億潮玩市場剛剛起步,隨著泡泡瑪特的二次上市大漲,它成為輿論焦點,各方對此褒貶不一。有人說盲盒是智商稅,有人說盲盒像賭博,但在更多年輕人眼中,盲盒意味著一份能帶來驚喜的「小確幸」。
  • 小盲盒,緣何「開」出百億元大市場
    這幾年,「盲盒熱」日漸成為我國潮玩文化的突出現象之一,尤其前段時間,隨著「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上市,「盲盒為什麼吸引年輕人」的話題也屢次被推上微博熱搜。有人說盲盒是智商稅,有人說盲盒像賭博,但在更多年輕人眼中,盲盒意味著一份能帶來驚喜的「小確幸」。
  • 「小姐姐」們引爆超級風口:3年淨利狂飆近300倍 盲盒衝上銷售熱品
    或許正是這種對生活的執著熱愛,與對未知的探索與嘗試,以及由此帶來的驚喜與快樂,催生並催熱了盲盒經濟。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調研發現,當下,盲盒之風席捲生活的方方面面,各商場、文具禮品批發市場、阿里淘寶京東等電商,盲盒註定是新近熱點與銷量大增品類,與此同時,「盲盒+X」模式正快速裂變,它作為一個創新的銷售形式正由潮玩市場快速拓展至文具、服裝、美妝、數碼、考古、食品等各領域。
  • 盲盒引爆「驚喜經濟」 年輕人樂為「心情」買單?
    從內地「80後」「90後」熟悉的集卡、扭蛋,到如今口紅、玩偶,甚至書籍、考古等領域也在推出盲盒,「一切皆可盲盒」成為吸引消費者眼球的口號。 「咔」的一聲,西安白領馮嘉拆開了盲盒。發現不是心儀的玩偶後,她有些失望。書桌上擺放的大大小小數十個玩偶,都是最近的「戰利品」。
  • 盲盒引爆「驚喜經濟」年輕人樂為「心情」買單?
    馮嘉告訴記者,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聚會等社交活動暫停,時不時地開個盲盒,是她對自己努力生活的犒勞。 盲盒是指在盒子中隨機放置物品,消費者只能在購買後拆開才能一睹真容的商品。從內地「80後」「90後」熟悉的集卡、扭蛋,到如今口紅、玩偶,甚至書籍、考古等領域也在推出盲盒,「一切皆可盲盒」成為吸引消費者眼球的口號。
  • 盲盒經濟興起!「未知的喜悅」引年輕人追捧(組圖)
    廣西新聞網記者 羅珊珊 攝廣西新聞網南寧11月12日訊(記者 羅珊珊 韋幸文)近年來,盲盒經濟興起,吸引眾多年輕人「癮」性消費。你買過盲盒嗎?如果在你面前有一臺販售機,通過掃碼支付就能獲得一個盒子,而且你無法預知買到的這個盒子裡裝的是什麼玩具,你會購買嗎?很多年輕人的回答是:「會!」
  • 一個小小盒子正成為無數年輕人新寵 "盲盒"魅力在哪?
    一套12個盒子擺在你面前,每個小盒子裡裝著不同樣式的玩偶娃娃,但你卻根本不知道裡面裝著哪一款,買到什麼全憑運氣——這,就是時下讓不少寧波年輕人心心念念的盲盒的「玩法」。  盲盒銷售店家迅猛增加  「一種盒子,內容物是具有收藏價值的玩具,人用肉眼無法知道盲盒裡的東西。商家出售的盲盒充滿未知和不確定性。
  • 樂趣在於「不確定」,盲盒「驚喜經濟」能否持久
    隨著盲盒之風愈刮愈烈,盲盒販賣機、實體店紛紛入駐商城,搶奪最佳點位;線下排隊抽盒,組團猜盒、買盒,不僅令眾多實體店門庭若市,更被年輕人視為全新的社交方式。周蒙佳說,公司原本致力於販售後臺業務,「有個股東常端盒,我們就轉型切入盲盒運營。」截至去年12月初,咭咭屋鋪設58臺盲盒機,數量居上海前三。國內頭部的盲盒公司則在全國開出100多家線下實體店,鋪設400多臺盲盒機。商場租金報價水漲船高,幾平方米的黃金點位,有商場開價6000元,也有商場報價2萬元。
  • 盲盒火出圈!龍小湖星際護衛隊翻牌大作戰火爆來襲!
    而隨著一些著名文化和商業品牌的加入,盲盒的種類也不斷豐富,除了最早的玩偶盲盒之外,又有了考古盲盒、礦石盲盒等。可以說,「盲盒熱」已成當下流行文化的一道風景。   近日,龍湖集團推出的「龍小湖星際護衛隊」 系列盲盒就再次吸引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引發諸多熱議。
  • 盲什麼盒?什麼盲盒?盲盒什麼?
    今年六一兒童節,主打盲盒潮流玩具的泡泡瑪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泡泡瑪特」)向港交所遞交了IPO申請,隨著其財務數據的曝光,引來了無數關注。盲盒其實是一個個外觀一致的盒子,在拆開盒子之前,玩家不知道裡面到底是藏著哪一款玩偶。常見的玩具手辦一般不會被做成盲盒,只有更小眾的潮流玩具才能以盲盒的形式出售。潮流玩具,簡稱潮玩。通常是由設計師和藝術家設計的搪膠玩偶,市面上知名的搪膠玩偶有KAWS、Bearbrick等。
  • 盲盒魅力難擋,許多年輕人忍不住「剁手」!專家:上癮、炒作應該警惕
    「盲盒熱」席捲市場,其背後的新經濟邏輯是什麼?為什麼那麼多年輕人迷戀?盲盒生意有多火?晚報記者對島城市場做了調查。記者採訪中,多位受訪盲盒愛好者表示目前市場上盲盒的價格在自己的可接受範圍內。盲盒愛好者市民許女士告訴記者,自己購買盲盒並不是為了跟風,而是真的能從中得到快樂。許女士表示,這能讓自己在忙碌的工作之餘放鬆身心、卸除疲憊,自從「入坑」盲盒之後,自己的心態也變得平和許多,「我對盲盒的理解是每抽到的一個盲盒玩偶都代表著一份不一樣的運氣,但都是好的。
  • 瘋狂的二手盲盒:成本不到10塊,售價59,轉賣2350!
    泡泡瑪特店員不講武德:拆盲盒後二次銷售,欺騙消費者!「我待盲盒如初戀,盲盒只想賺我錢。」對盲盒愛好者來說,一個小盒子能帶來初戀般的幸福和快樂。即使被賺五六十塊錢,也能獲得遠超於金錢的精神滿足感。可最近,一名盲盒愛好者卻由衷覺得自己被割了韭菜,智商受到了極大侮辱。幾天前,她在泡泡瑪特的線下店買了一組盲盒。
  • 迷戀盲盒的年輕人:59元就能買到的快樂 你買不買?
    最瘋狂的一次,大熊一次性將盲盒抽盒機裡的拉布布全部清空。盲盒的概念最初源自日本的扭蛋,指裝有不同公仔手辦、外包裝上沒有任何款式提醒的盒裝玩具,購買者在拆封之前永遠不知道盒子裡裝的是什麼,剛開始「入坑」的玩家被這種未知感吸引。今年28歲的大熊自稱自己還是一個「寶寶」,跟媽媽住在家裡,不想買房、也不追求車,目前最大的愛好是抽盲盒。
  • 小盲盒,緣何「開」出百億元大市場
    這幾年,「盲盒熱」日漸成為我國潮玩文化的突出現象之一,尤其前段時間,隨著「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上市,「盲盒為什麼吸引年輕人」的話題也屢次被推上微博熱搜。有人說盲盒是智商稅,有人說盲盒像賭博,但在更多年輕人眼中,盲盒意味著一份能帶來驚喜的「小確幸」。
  • ...瑪特被曝拆封二次銷售,新華社評盲盒:上癮和賭博心理滋生畸形消費
    門店工作人員承認並表示表示:「我們看了以後發現是膠水沾過的,因為它發黃了嘛。」對此泡泡瑪特回應已開除5名涉事員工,涉事員工已被全部辭退且永不錄用,接下來會對門店服務流程改進,並開展對各地門店的巡視,加強監管。不過此事一經發酵,便引起了眾多網友的注意及吐槽。多名來自北京、上海的網友都表示,自己也曾碰到過二次銷售。
  • 兄弟開盲盒嗎?能66折買大狗的那種!
    成為網紅是很多人的夢想,因為成為網紅後換來的是極高的知名度以及難以估量的經濟收益,這也是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想盡一起辦法要成為網紅。當然,想成為網紅的絕對不僅僅只有「人」而已,網紅店、網紅商品,預示著有更多的「物」也需要成為網紅。當商品掛上網紅頭銜之後,知名度就得到了保障,而有了知名度之後再去考慮銷量問題就輕而易舉了。
  • Gon的旱獺「獺去1900」盲盒來襲 以潮品致敬音樂巨星
    貓王款:白色連衣褲經典造型還原巨星風格盲盒採用了貓王的經典造型Gon的旱獺盲盒也復刻了其經典的「閃電妝」,以此致敬這位流行文化偶像。列儂款:「愛與和平」的先鋒形象提起披頭四樂隊的靈魂人物約翰·列儂,最重要的就是其「愛與和平」的主張。
  • 貓咪經濟、顏值經濟、悅己經濟、盲盒經濟……這屆年輕人在消費什麼?
    貓作為寵物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追捧,養貓、去貓咖擼貓、「雲吸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催熱「貓咪經濟」,甚至有媒體稱,年輕人不顧養貓「致貧」,一定要給自己的貓孩子最好的待遇,從而刺激了寵物市場的發展。
  • 免費發放 3000 份驚喜的巨型盲盒「收官」了!
    為營造濃厚的校園創意氛圍,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意思維,11 月 14 日,廣汽傳祺在重慶龍湖·U 城天街召開了第三場「巨型創意盲盒」快閃活動。「巨型創意盲盒」是貫穿「尋找創意合伙人」2020廣汽傳祺全國大學生廣告創意挑戰賽(以下簡稱「廣汽傳祺創意挑戰賽」)的全國快閃活動,也是廣汽傳祺為廣大學子帶來的一份特別開學禮。
  • 讓人慾罷不能地抽盲盒,盲盒經濟到底對年輕人意味著什麼?
    閒魚發布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閒魚上有30萬盲盒玩家交易成功,平臺盲盒月發布量增長高達320%。其中,熱門盲盒泡泡瑪特的隱藏款潘神天使洛麗,原價59元,現已經被抬升至2350元,漲價39倍。普通公仔一旦被裝進盲盒,身價和熱度雙雙暴漲,隨之而來的是一波質疑,「消費主義陷阱」、「掏空年輕人的錢包」、「求求你們別炒盲盒了,鞋圈都沒人接盤了」......但是,無論我們怎麼去呼籲別瘋狂買盲盒,但實際上盲盒的銷量卻是有增無減,根據盲盒巨頭泡泡瑪特的說法,從幾歲的孩子到六、七十歲的老年人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