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構建家庭,家庭組成社會,婚俗改革工作不僅關乎千千萬萬個小家庭的幸福,也關係到社會這個大家庭的和諧。今年,溫州市民政局秉承「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服務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採取一系列有效舉措,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生動實踐,將婚俗改革工作向縱深推進。
「倡導婚事新辦,注重家風建設」 打造婚姻文化新品牌
今年以來,我市以集體婚禮和家風建設為抓手,著力打造婚姻文化新品牌。一方面,積極舉辦富含時代新風和文明內核的集體婚禮。9月,市民政局舉行「迎國慶、樹新風『紅色』婚禮」儀式,20多對新人以文明時尚、勤儉節約的婚慶方式喜結連理,大受群眾好評。10月,蒼南縣舉行主題為「移風易俗·為愛減負」的集體婚禮,通過提升頒證儀式感,豐富遊戲環境,增強婚禮趣味性,吸引15對新人參與,號召人人都做移風易俗的先行者、文明城市的新使者、傳統美德的弘揚者、優良家風的傳承者。11月,甌海區為11對新人舉辦集體婚禮,該區民政局局長為新人集體頒髮結婚證,新人用實際行動向全社會倡導婚事新辦簡辦。在泰順縣舉辦的集體婚禮上,8對新人收到寓意同心同德、幸福美好的泰順特色石雕「同心鎖」,在親友的祝福和見證下結為夫妻,新人還在該縣傳統村落舉辦星光晚會,將婚禮與文旅非遺結合,既勤儉節約,又文明時尚。
另一方面,大力推進家風建設工作。深入開展婚姻家庭輔導服務,加強婚姻文化陣地建設,弘揚「風雨同舟、相濡以沫、責任擔當、互敬互愛」的婚姻理念,充分發揮婚俗改革在凝聚人心、引導群眾、淳化民風中的重要作用。家風家教也是婚俗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平陽舉辦了「父母成長」家庭教育公益大堂暨開展「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風」進校園活動,引導家長、學生換位思考,把好家風、好家教、好家訓融入日常生活,推動家長注重自身修養,注意行為舉止,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為孩子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倡導潤物無聲,不當旁觀之人」 構建婚姻輔導新陣地
近年來,我市離婚人數節節攀升,結婚人數逐年下降,婚姻家庭文明亟待加強。市民政部門在建設我市婚姻家庭文明、營造文明婚戀文化氛圍上亮點紛呈,婚前輔導、離婚調解等心理輔導工作初見成效。去年全市婚姻家庭輔導6868件,其中婚前輔導1692件、婚姻家庭問題諮詢2337件、離婚勸導和調解2608件,設置了婚姻輔導室18間,輔導員105名。
市民政部門通過構建「三方協同,常態運作」的婚姻家庭教育機制,為當事人面對面提供婚姻家庭輔導服務。服務內容包括婚前輔導、離婚調適輔導、婚姻關係輔導、家庭關係輔導等,並為有需求的當事人免費提供心理和法律諮詢,幫助當事人提升婚姻家庭經營技巧,化解婚姻家庭矛盾,樹立正確的家庭生活及婚戀觀念,切實保障婚姻家庭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同時還拓展服務維度,形成「空地協同,雙軌並進」的婚姻家庭教育平臺。在以「省婚姻家庭輔導服務平臺」為基點,依託婚姻登記熱線指導有需求的群眾通過浙江省民政廳網站、浙江政務服務網或 「浙江民政」微信公眾號以及「浙裡辦」APP,享受由全省心理諮詢師、律師、社會工作師等組成的專業化婚姻家庭輔導服務團隊提供的「空中線上」婚姻家庭輔導服務。同時根據居民自身需求,提前預約縣(市、區)婚姻登記中心所提供的「線下地面」現場服務,從而進一步提升婚姻家庭教育普及率。
「聚焦『婚姻家庭編』,當好普法宣講人」 搭建普法宣教新平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即將在明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冷靜期」「夫妻共同債務共債共籤原則」等立法亮點受到廣大群眾的關注。為深入宣傳《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切實做好法典實施前的準備工作,市民政局多維入手,多措並舉,搭建普法宣教新平臺。蒼南縣利用時下熱門的直播傳媒形式,以「聚焦《民法典》,暢談婚姻家庭那些事兒」為主題,於9月28日舉辦線上直播活動,開展《民法典》和婚俗改革宣傳教育,就《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熱點內容和婚俗改革的目的、內容和意義進行全面、細緻、深入的講解,並在線解答群眾提問,幫助廣大群眾學法律、知改革、樹新風。據統計,直播活動共吸引2.4萬名當地居民在線觀看,普法宣教成果顯著。12月4日,溫州市民政局以七個「國家憲法日」為契機,在天鵝湖社區組織開展「普法社區行」暨黨員志願服務活動,現場開展憲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規及婚姻登記、社會救助、社會組織、殯葬改革等業務知識宣傳,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推動全社會形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溫都記者 陳偉
編輯 孫立彭
校對 徐卉
版式 邵海若
審核 陳侄輝
監製 陳博盛
【來源:溫都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