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化婚禮儀式 倡導文明節儉的婚俗禮儀 培育文明向上婚俗文化

2021-01-08 浙江在線

2020-11-13 09:00 |浙江新聞客戶端 |共享聯盟柯橋站 沈瀟

  近日,浙江省民政廳出臺《全省婚俗改革試點工作方案》,要求推行婚事新辦、倡導喜事小辦等婚俗改革,其中提到了要切實抓好全省19個婚俗改革實驗縣(市、區)試點工作,其中柯橋區入選。

  記者從區民政局婚姻登記中心了解到,根據相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此次婚俗改革分兩年逐步推進,我區作為婚俗改革的試點,將從開展婚姻家庭輔導、積極倡導簡約適度的婚俗禮儀、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傳承良好家風等多個方面來積極推進,從而引導全社會關注婚姻家庭和諧建設工作,著力宣傳、引導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

  完善離婚冷靜期制度,開展專業化的婚姻家庭輔導

  「真正的婚姻生活不是一輩子不吵架,而是吵架了還能生活一輩子。」在區婚姻登記中心婚姻家庭輔導室的外牆上張貼了這樣的看似普通,卻意味深長的句子。

  區婚姻登記處的婚姻家庭輔導室成立以來,調解了不少夫妻的生活矛盾,挽救了不少婚姻。

  最近,一對夫妻帶著小孩來到離婚處要求離婚,打算讓孩子自己定奪離婚後跟誰。妻子指責丈夫經常晚歸,孩子照顧不上,一天難得見到爸爸,而丈夫覺得自己在外面賺錢忙碌,妻子應該多承擔家庭的責任,不應該對他過多指責。兩人性格都比較強勢,包容性欠強,經常因為一些家庭瑣事而爭吵,時間一長,夫妻兩人覺得過不下去了,要求離婚。當天孩子也在場,看到父母又開始爭執不下,在讀小學的孩子撲到調解員懷裡大哭了起來,看得人非常心酸。

  聽完夫妻雙方的「控訴」,調解員心裡有了底,這對夫妻雖然表面上吵吵嚷嚷,但其實沒什麼大矛盾,也沒有原則性的問題,經過調解員一個多小時的勸導,雙方冷靜下來想一想還是願意繼續過下去。最後孩子拉著父母的手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調解員說:「婚姻中出現矛盾,只要不是原則性問題,包括賭博、外遇、性格確實不合適等,都應該靜下來仔細考慮,很多前來離婚的夫妻都是可以勸和的。」

  婚姻登記處主任陶紅洪告訴記者:「婚俗改革的內容之一,就是要深入開展做好婚姻家庭輔導工作,以民法典頒布實施為契機,深化婚姻家庭關係調適和離婚輔導。建立完善離婚冷靜期制度,開展離婚疏導,提供專業的、人性化的心理和法律諮詢服務,化解矛盾糾紛,促進婚姻家庭穩定。」

  目前區婚姻登記處設有專門的婚姻家庭輔導室,配備二名專職人員及心理法律專業志願團隊,主要開展婚前輔導和離婚輔導。將來民政部門還將搭建社會工作和志願服務平臺,充分發揮社會工作和志願服務在婚姻家庭輔導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建立民政、司法、婦聯、共青團、法院等多部門協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推動和諧婚姻家庭建設。

  婚禮不鋪張浪費,倡導文明節儉的婚俗禮儀

  結婚是人生大事,婚禮是一個美好、莊重的儀式。今年是民間所說的「雙春」年,有兩個立春,是民間所說的結婚大年。以往不少農村人結婚都喜歡往城裡的大酒店跑,一桌喜酒四五千不在話下,再加上婚慶公司、司儀、攝像等各種支出,一場婚禮下來耗費二三十萬不算多。

  近年來,隨著村裡家宴中心的紛紛建起,不少農村的年輕人選擇在家宴中心辦婚禮,請來專業的廚師,做的菜不比大酒店差,而且在儀式上面也儘量簡單化,辦一場既節儉又莊重的婚禮正在成為新風尚。

  積極倡導簡約適度的婚俗禮儀,倡導和推廣優秀傳統和文明節儉的婚禮是此次婚俗改革的又一重要內容。

  安昌姑娘小陳11月初結婚辦酒,她和愛人把婚宴地點選在了村裡的家宴中心,這裡有800多平方,寬敞明亮,能夠容納五六百位賓客,請鄉村廚師做一桌宴席價格在3000上下,比大酒店要便宜將近一半。小陳覺得婚禮主要是邀請親朋好友熱鬧熱鬧,沒必要搞得很複雜,就把原先設想的繁瑣的儀式也給簡化了,只保留了敬酒環節,這樣一來就不用請司儀和婚慶公司大辦,又省下了一筆錢。「辦個簡單、熱鬧的婚禮,又不用支出太多的花費,也符合當下移風易俗,不鋪張浪費的社會風氣,這樣挺好的。」小陳說。

  創新頒證,增加婚姻登記儀式感

  婚事從簡,但簡約不簡單。儀式感是很多新人的共同追求。每逢好日子,區婚姻登記中心擠滿了前來登記的新人,新人們在這裡合影、宣誓,從今以後正式組成一個小家,登記過程給人以喜慶、莊重的感受。

  陶紅洪告訴記者,根據婚俗改革試點方案,今後還將創新開展結婚登記頒證工作,比如說請來社會名人,模範夫妻,德高望重的人為前來登記的夫妻進行集體頒證,通過這種方式,增加婚姻登記的儀式感,加強婚姻文化建設。同時,還將加強頒證場所建設,提升婚姻頒證員技能水平,創新室內、室外頒證場所,讓頒證地點有更多選擇。

1605229230000

相關焦點

  • 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 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會議指出,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從理念轉變、內容創新、制度完善、亮點打造等層面不斷探索,向歪風舊俗亮劍,豐富實踐載體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在廣大農村著力推動形成新風尚,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力量。
  • 議婚,訂婚,迎娶,截然不同的明清兩朝為何在婚俗是不謀而合?
    一、明清兩朝不謀而合的議婚,定婚,迎娶等婚俗儀式禮儀 婚禮作為每個人生命中的人生大事,自然存在社會關係中所佔比重最大,不僅維繫了人們之間的關係
  • 結婚登記、辦生育證、婚檢只跑一次 海口優化婚姻登記服務樹文明新風
    1月1日起施行的《海南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下稱《條例》)中提道:「公民應文明健康生活,移風易俗,文明節儉操辦婚喪喜慶事宜。」《條例》施行以來,婚姻登記部門如何倡導簡約文明婚俗新風?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近日走訪發現,自海口市婚姻登記實現「全城通辦」以來,各區婚姻登記處正在積極開展婚俗改革工作,創新優化婚姻登記服務,在為新人提供便利保障的同時,營造出滿滿「儀式感」。領證新人在婚孕檢查室填寫材料,準備進行免費婚前醫學檢查。
  • ...尚德潤宅】北宅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婚禮殿堂系列活動線上啟幕
    1月4日上午,「攜手相約 莓你不行」北宅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婚禮殿堂系列活動在涼泉理想村線上啟幕。
  • 通訊:探秘大瑤山奇特「嫁郎」婚俗
    通訊:探秘大瑤山奇特「嫁郎」婚俗  中新社南寧10月6日電 題:探秘大瑤山奇特「嫁郎」婚俗  作者 張文茜 韋佳秀  清晨,天微亮,一個由數十人組成的送親隊伍簇擁著一個盛裝瑤族小夥,浩浩蕩蕩行走在大瑤山蜿蜒崎嶇的山路上,這是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盤瑤支系特有的婚嫁習俗「嫁郎」的場景。
  • 中國傳統婚俗中的正婚禮,二十大禮節之前十禮
    中國傳統婚俗的正婚禮,是指在結婚典禮當天的禮節和儀式,大致分為二十大禮節,本文中主要介紹前十禮,後面十禮將在另一篇文章中解析。【1】新娘上頭儀式:在古時候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要從髮髻上來區分是否已婚,婚禮當天的清晨,女孩要早起做準備,女方家裡會為女兒舉行上頭儀式,意思是從今往後就不是小女孩,出嫁之後就是成年人了,持家結婚生子,不以年齡為標準,以婚禮儀式為標準;男方家裡也要為新郎舉行「加冠禮」,表示兒子已經長大成人,從此將要成家立業了。
  • 舉辦新式集體婚禮、提供婚姻家庭輔導、開展線上直播普法 市民政局...
    「倡導婚事新辦,注重家風建設」 打造婚姻文化新品牌今年以來,我市以集體婚禮和家風建設為抓手,著力打造婚姻文化新品牌。一方面,積極舉辦富含時代新風和文明內核的集體婚禮。9月,市民政局舉行「迎國慶、樹新風『紅色』婚禮」儀式,20多對新人以文明時尚、勤儉節約的婚慶方式喜結連理,大受群眾好評。
  • 潮汕舊時婚俗,新娘出嫁時的「做四句」,有這樣的特色
    古時候的婚俗,相比於現在,難免是要繁瑣一些,比如潮汕地區,就有著自己的一套婚俗文化。尤其是在揭陽地區,仿佛到了今天,依然有些人家在秉承著這樣的婚俗習慣,不僅莊重,還很有詩意,這種婚俗習慣的名字就叫做「做四句」。「做四句」是什麼呢?就是吟誦四句詩,或者是四句押韻的吉祥話。
  • 民俗文化雜談:論婚俗文化中紅蓋頭的「風情」,看完受益匪淺!
    此證明執團扇障面的婚俗至少在晉朝已出現,並且在魏晉南北朝也存在著詩,可以為之作證。這個時期雖有「紅蓋頭」一說,但未蔚然成風,婚俗還是以「執扇障面」為多。  發展到唐代,「執扇障面」演變為了「卻扇」的風俗,出現了大量的「卻扇詩」。最為有名的可屬李商隱的《代董秀才卻扇》, 詩云:「莫將畫扇出帷來, 遮掩春山滯上才。」由於唐代兼包並蓄的文化風尚,南北朝的婚俗儀式也被承襲下來,並且傳至上層社會中。
  • 亞洲最大的島:遍地珍稀動物被三國共同管轄,有全球最奇葩的婚俗
    亞洲最大的島:世界各地的珍稀動物都受三國共同管轄,有世界上最奇葩的婚俗。我國有許多小島,無數小島成就了我們的版圖,我們也從未放棄過領土主權,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世界第三大島——婆羅洲,婆羅洲即加裡曼丹島,它是由印尼、馬來西亞、以及汶萊三國共同管轄,也是亞洲第一大島,這裡地廣人稀,但婚俗文化卻很特別,這裡的原住民就是雅克伊班族,他們雖然常年生活在四面環海的島嶼上,但也有著自己獨特的歷史和文明,他們也有自己的熱情和良善。
  • 倡導生態文明建設 推動節地生態安葬 遼寧省本溪市民政局持續深化...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綠色發展理念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化殯葬改革,推動文明節儉治喪、減輕群眾喪葬負擔,近日,本溪市民政局積極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發布了《本溪市民政局關於推行節地生態安葬工作的通知》,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價值導向,鼓勵和引導人們採用樹葬、花葬、深埋、格位存放等不佔或少佔土地、少耗資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使安葬活動更好地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 陝北婚俗實拍:女方父母往陪嫁箱裡裝滿錢,男方要當場給雙倍
    陝北婚俗實拍:女方父母往陪嫁箱裡裝滿錢,男方要當場給雙倍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結婚辦喜事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本月宜婚嫁的好日子特別多,所以辦婚禮的人就很多。每個地方保留下來的婚俗習慣都有所不同,近日在陝北就舉辦了一場傳統婚禮,當時雙方親屬正在進行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放壓箱底錢。「壓箱錢」在陝北俗稱「撒箱」,源於古代時候女子出嫁後就成為夫家人,娘家母親唯恐女兒婚後會受苦受難,就會在出嫁那天為女兒準備好「救命錢」,帶著壓箱錢去男方家。
  • 文明花開香四溢——靖遠縣稅務局創建全國文明單位紀實
    把每周星期五下午定為全局集中學習活動時間,採取形式多樣的方式進行學習,將稅收業務知識學習與政務禮儀、普法教育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使全體幹部的思想道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政治業務素質有了顯著增強,為全局精神文明建設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創新活動載體 以豐富內容拓展文明創建為把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做到實處,該局積澱文化厚度,補足精神之鈣。
  • 「文化習俗系列」婚禮習俗
    在古代,婚禮被稱為昏禮,是因為那時的迎親在黃昏時進行;此時日月交替,有陽往陰來之意。現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舊的傳統慢慢消失新的形式層出不窮; 每個地區都有當地的結婚禮儀,難以一言蔽之。但不管習俗怎麼變化,不管在南方還是北方,都可以將婚禮分為5個主要部分:1、提親 2、迎親 3、婚禮 4、回門 5、蜜月。
  • 清遠清城:文明禮儀教育示範基地 打造兒童禮儀特色課程
    清遠日報記者 李思靖 攝  走在鳳鳴小學校園,校園裡處處可見「今天您微笑了嗎」「文明有禮,文明有你」等溫馨提示,古色古香的「崇禮堂」是學生學習禮儀的陣地,每面牆上禮儀小故事、禮儀名言等內容,都是學校傳承優秀禮儀文化最直觀的校本教材……  作為清城區首個文明禮儀教育示範基地,鳳鳴小學在校長鄧慧的帶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