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內容提要
1.大理市積極推動洱海流域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發展
2.科普園地 地質史書——訪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
3.鳳儀鎮樂和村委會建檔立卡戶首次兌換愛心超市物資
4.《來大理閒閒嘛—百種大理新玩法》新書正式發布上市
大理市積極推動洱海流域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發展
近年來,大理市緊緊圍繞洱海保護治理,大幅削減農業面源汙染負荷,加大洱海流域面源汙染治理力度,全力推進洱海流域土地流轉,積極推動洱海流域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發展。
大理市通過土地流轉,大力發展以水稻、油菜、蠶豆、烤菸、荷藕、除蟲菊、花、果等生態、綠色、節水減肥型作物和具有溼地淨化功能的水生作物為主的綠色農業。推廣「水稻+油菜/蠶豆/除蟲菊」、「烤菸+」、「觀賞藕+旅遊」等模式,推行綠色生態種植。同時,積極探索溼地生態農業發展模式,推進大麗路以東高效節水灌溉生態農業示範區流轉土地綠色生態種植。
位於喜洲鎮的大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基地,流轉了500多畝農田,用於發展農旅結合採摘觀光園,建設優質水果有機種植示範園,打造現代農業技術孵化園。公司致力於種植與國際同步的高端水果,如今,累計引入國際一流水果品種有二十餘種,總數達到六千餘株。在引種優良品種的同時,遵循讓農業回歸生態本位的原則,以耕地養護為核心發展農業,同時注重環境保護,絕不以犧牲環境治療為代價發展農業。在土壤改良方面,投入土壤改良劑400噸,對承包地塊進行土壤改良,以土為本、水土共治、養分管理、循環利用,將種植業與洱海保護環境向結合,實現農業固碳減排的可持續發展。
大理大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彭順章告訴記者:「通過一個農旅結合的方式,將我們的農業產品與旅遊相結合,並且我們所做的所有的機械化種植,都是為了我們可複製的發展,將有機種植的理念推廣到全洱海流域。我們通過一年多的努力,實現了園區水肥一體化滴水灌溉的一個標準。」
目前,大理市已引進21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綠色生態種植,流轉土地7000多畝。
大理市環洱海生態農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姬為軍向記者表示:「我們公司積極探索生態農業的發展模式,按照田園景區化、生產綠色化、作業機械化、產品優質化、效益綜合化的建設思路,努力挖掘和傳承大理市本土白族農耕文化,探索大理田園風光與蒼洱美景、古村落交相輝映,以實施水稻有機化種植項目為契機,以點帶面,促進有機農業生產向產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打造以傳承農耕文化為核心的綠色農業,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記者 鮑亞穎 楊振飛 )
科普園地 地質史書——訪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
在蒼山腳下、天龍八部影視城旁,有一座獨具特色的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她是了解蒼山最好的「窗口」,是一部蒼山「地質史書」,也是一個蒼山科普園地。
(該圖片由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提供)
大理蒼山屬橫斷山雲嶺山脈,其特殊的地質、地理、地貌造就了山水相映,風、花、雪、月、石共存的自然景觀組合。2014年9月,大理蒼山成功申報為世界地質公園。同年7月,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建成並投入使用。作為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標誌性建築,博物館內有189塊展板、70個展櫃、134件展品,充分展示了蒼山地質學的各個領域。
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副館長楊李寶告訴記者:「我們博物館分作兩館四廳,分別是序廳、地質展廳、生態展廳和人文展廳,序廳展示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的基本情況,地質展廳展出的是有關蒼山上的變質巖種,生態展廳詳細介紹了蒼山上的一些珍稀動植物,人文展廳涵蓋了有關蒼山的人文,讓遊客體驗到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的基本情況。」
(該圖片由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提供)
今年4月,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同大理市烈士陵園、華中大學西遷紀念館、大理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一起,被命名為大理市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從走進博物館開始,一堂關於蒼山的地理課就開始啦。文字科普、動畫展示、實體標本、科普沙盤、科普影院、科普遊戲,總有一種方式能讓你走進蒼山這座「大觀園」。博物館開館至今,共計接待遊客10萬餘人,接待省內外黨政考察團70餘起,國外專家8起,科普宣傳25次,讓大眾走進博物館的同時,搭建起了博物館與公眾溝通互動的平臺。2014年開館以來,來這裡參觀的人逐年增多,成為人們了解蒼山,認識蒼山的重要陣地和場所。
「為了更好地踐行『綠水金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我們從博物館出發,以博物館作為窗口,讓大家來更好地了解蒼山,保護蒼山。在博物館內開設了科普小課堂,從小做起,從小學生、中學生做起來保護愛護我們的家鄉,我們的蒼山。」楊李寶說。(記者 楊輝 楊振飛)
鳳儀鎮樂和村委會建檔立卡戶首次兌換愛心超市物資
5月22日,鳳儀鎮樂和村委會的14戶建檔立卡戶第一次在愛心幫扶超市裡兌換到了物資。
鳳儀鎮樂和村委會有4個自然村,1018戶、4123人,其中有14戶建檔立卡戶。自2014年起,大理市教育體育局掛鈎鳳儀鎮樂和村委會幫扶工作以來,緊緊結合樂和村村情和建檔立卡戶實際,採取「全方位、經常性、重實效」的幫扶方式,經過多年努力,樂和村各項事業有了長足發展,建檔立卡戶已全部脫貧,過上健康、穩定的新生活。
今年,在大理市教體局的幫助下,樂和村「愛心幫扶超市」正式成立。超市實行積分制管理,在貧困戶做好家庭衛生、主動外出務工、主動發展生產、尊老愛幼、了解幫扶政策、參加日常鄉村公益性活動和互幫互助等10個方面的基礎上,由村委會幹部、駐村工作隊員在檢查評估的基礎上按戶按月給予評分,發放「愛心幫扶超市積分券」。貧困戶可以憑「愛心幫扶超市積分券」中的積分,在「愛心幫扶超市」兌換相應積分等額的生活用品。
在「愛心幫扶超市」裡,米、油、洗衣粉、牙膏、電磁爐、防疫消毒液等生產生活用品一應俱全,在這些物品上貼的是領取物品所需要的積分。大家手拿積分券,認真挑選所需的物資。
鳳儀鎮樂和村委會建檔立卡戶李雄告訴記者:「現在愛心超市兌給我一百分,我家裡面平時需要的東西在這裡都可以兌換,像大家需要的油、鹽、米、掃把這些都能兌換。」
當天,大理市教體局還邀請市勞動保障局領導就扶貧政策進行講解;邀請大理博納禽業有限公司技術員就土雞養殖要領進行專題培訓。(記者 黑浩川 郭鵬昌 )
《來大理閒閒嘛—百種大理新玩法》新書正式發布上市
近日,由大理州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來大理閒閒嘛—百種大理新玩法》新書發布會在大理喜心主屋舉行。
《來大理閒閒嘛》一書將大理按傳統的「吃、住、行、遊、購、娛」六元素進行了細分,兼顧空間和時間的邏輯順序,涵蓋「閒、情、奇、商、養、學」各個方面,並著意突出「新」、「大理」和「玩」三個關鍵詞,以美文+攻略的方式,實地採編了來自當前大理文旅一線的120種新玩法。同時,該書還獨創了許多大理遊玩新概念,如「閒」、「兩個人的大理」、「小隱於鄉野」等,以此引領潮遊大理新時尚,提升遊客的獲得感和幸福惑,融傳統與現代、民族與國際、鄉村與城市、本土與外來於一爐,是一本既著眼文化高度又具備實用價值的大理文旅攻略書。
發布活動上,大理州文化和旅遊局為各縣市文化和旅遊局、文旅企業代表贈書、為大理文旅公眾平臺發起的2019年度「我最喜歡的」景區景點、特色小店、創意商品、品牌酒店授牌。各縣市旅遊局負責人結合各縣實際,依次推介了屬地新玩法;《來大理閒閒嘛》採編人員分享成書過程;書中涉及的文旅企業代表現場朗誦相關文章精彩片段。
各縣市文遊局及相關文旅企業負責人,《雲南日報》、大理廣播電視臺、《大理日報》、大理市融媒體中心等媒體記者及書友參加發布會。(記者 黑浩川 楊振飛)
編輯:趙榮兵張芸 陳琳玲
值周:楊丹妮
主編:李勝 李錦芳
總編:羅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