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蒲新區喇叭鎮:調整產業結構鞏固脫貧成效

2021-01-10 天眼新聞

隨著扶貧工作的縱深推進,新蒲新區喇叭鎮緊緊圍繞「果蔬之鄉·綠色家園」發展思路,以壩區、山地特色農業結構調整為主線,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畜牧水產養殖、蔬菜、精品水果等產業,持續帶動群眾脫貧致富。

近日,筆者來到喇叭鎮合力村精準扶貧戶秦天銀家了解到,他們一家5口人,兩個兒子和女兒都在讀書,以前一家人的生活只能靠他在外務工來維持,他的大兒子秦子南大學畢業後,一直在外務工,看到家鄉養殖產業發展越來越好,秦子南就決定返鄉創業,在政府的幫助下,一家人開設了一個山雞養殖場,生活相較以前有了很大改變。秦子南說:「今年他們家養殖的1100羽跑山雞,預計收入能夠達到95000元,看到養殖的效果和受益不錯,今年也將擴大養殖500羽,來提高我們家庭生活水平和收入。」

位於喇叭鎮的合力村地理位置偏遠,自然條件惡劣,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合力村抓產業、促發展。2019年,該村187戶、597人全部脫貧,成功實現了整村脫貧出列。

合力村第一書記任秀均說:「目前,合力村大力發展養殖、經果林等產業,管護好現有的183畝高山葡萄的同時,今年將擴大養殖規模,在今年還將完成新增項目蝦蟹養殖55畝,帶動周邊村民一起參與到其中,來促進群眾脫貧增收。」 筆者來到喇叭鎮龍堰村八月瓜基地看到,20餘名村民正忙著除草、翻土,現場一片繁忙。

建檔立卡貧困戶聶曲芬說:「之前一直在外打零工,一個月也就1600元左右的收入,現在在基地上打工,一個月的工資就能夠拿到2000多元,不用出遠門,還能照顧家人,收入也不錯。」 合力村和龍堰村的發展只是近年來喇叭鎮脫貧攻堅工作的一個縮影,作為曾經的省級二類貧困鎮,全鎮1311戶4505人,在2019年已全部脫貧出列。

喇叭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徐野說:「喇叭鎮通過大力發展高山葡萄、經果林、蝦蟹養殖、家禽養殖、青花椒、商品蔬菜、紅花油茶、花卉苗木等種養殖產業,僅2019年一年農業收入2.3億元,實現人均收入2300餘元。今年喇叭鎮將新增『稻+產業』350畝、蔬菜產業420畝、辣椒產業1500畝,預計農業收入2.6億元,提供8000餘個就業崗位,實現人均增收3000元。」

據了解,近年來,喇叭鎮始終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加大扶貧力度、創新扶貧方式,立足市場需求,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不斷探索特色農業、特色產業和特色經濟的發展之路。下一步主要是在四個壩區的建設上,做大單面規模來推動壩區建設,增加土地的產出率和壩區建設的穩定性,同時把坡耕地的結構調整也融入到了壩區建設,對種植低效農作物的坡耕地採取建設精品水果等長效產業,推動壩區建設,穩定增加群眾的收入,確保全鎮困難群眾脫貧不返貧,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通訊員 顏檳 周才俊

編輯 謝國歡

編審 王其倫

相關焦點

  • 喇叭鎮:發展葡萄產業壯大一產 接二產連三產實現產城互動
    金秋九月,位於新蒲新區喇叭鎮龍堰村的遵義市居佳種養殖家庭農場裡,高山葡萄掛滿枝頭,紫中帶亮,幽潤可愛,活像一串串紫色的珍珠。作為喇叭鎮的特色產業,高山葡萄種植已經在龍堰村「安營紮寨」,成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更成為喇叭鎮推進產城互動戰略的重要抓手。
  • 新疆哈巴河縣:「頭雁工程」鞏固脫貧成效
    「只有沉到田間地頭,掌握第一手資料,才能制定有針對性的脫貧措施。」李國棟說。近年來,哈巴河縣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實施「頭雁工程」,推動脫貧攻堅。對全縣68個村、社區進行摸底,選派117名黨員幹部任第一書記,從原單位脫產駐村開展工作。「只要有一戶不脫貧,就堅決不撤離。」
  • 「我的扶貧故事」貧困戶不再和我「躲貓貓」丨遵義市新蒲新區蝦子...
    我叫劉森本,2018年2月組織安排到貴州遵義市新蒲新區蝦子鎮任黨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分管全鎮脫貧攻堅工作,2020年6月起任蝦子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在蝦子鎮工作兩年多的時間裡,我全程參與了脫貧攻堅這場戰役,深切地感受到這場大決戰考驗著一個基層黨員幹部的責任擔當。
  • 「我的扶貧故事」換崗不換初心丨遵義市新蒲新區永樂鎮官田村黨...
    我叫楊琴,今年37歲,2009年招聘到新蒲新區永樂鎮新民村工作,現任永樂鎮官田村黨支部書記。自2014年新民村納入省級一類貧困村以來,我與同事們與群眾並肩齊行,2019年順利完成了新民村整村脫貧出列任務,今年8月,因工作需要,我服從組織安排,到官田村任支部書記。
  • 持續發展鄉村振興產業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針對吐沙拉鎮寧豐村人多地少,產業基礎薄弱等問題,工作隊以就業和產業為抓手,多方協調,於2020年10月打造了佔地130畝的小型農產品生產基地,發展設施農業,鼓勵引導村民種植蔬菜和花卉,增加收入。發展的同時還帶動了不少的村民在家門口就了業,木合白提汗•阿不都拉就是其中之一。  木合白提汗說:「自從有了這個大棚項目以後,我就有了穩定的收入。
  • 貴州新蒲新區:「三鏡合用」務求寫實寫深對照檢查材料
    為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批評與自我批評「辣味十足」、「刺刀見紅」,貴州新蒲新區「三鏡合用」務求全區各級領導班子和黨員領導幹部寫實寫深對照檢查材料。 用放大鏡,做到「六個嚴查」。一是嚴查思想解放的程度和改革推進的速度。
  • 新蒲新區醫藥行業協會成立
    1月10日,遵義市新蒲新區醫藥行業協會成立大會召開。區社事局、區衛健局為遵義市新蒲新區醫藥行業協會授牌。  新蒲新區醫藥行業協會會長劉昭君告訴筆者,協會的成立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新區百姓,強化行業自律,推進交流合作,讓資源優勢互補;搭建起主管部門與醫藥行業之間的橋梁,不斷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質量、服務能力,為新區醫療康養集聚區建設貢獻力量
  • 貴州桐梓:100萬頭生豬全產業鏈拉通鞏固脫貧成效的「陽光大道」
    為貫徹落實好中央、省、市關於穩定生豬生產保障供應精神,切實提高生豬生產能力,桐梓縣引進廣東天農集團,在桐梓成立貴州桐梓日泉農牧有限公司,3年投資25億元實施年出欄100萬頭生豬全產業鏈建設項目,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等模式,鞏固脫貧成效,增加群眾收入,成為鞏固脫貧成效的「陽光大道」。
  • 「我的脫貧故事」給生活一個微笑|遵義市新蒲新區新舟村村民解德宇
    我叫解德宇,是貴州省遵義市新蒲新區新舟村華新組村民,今年48歲,患有肌肉萎縮症,二級殘疾,作為一家之主,我努力地承擔著家庭重擔。我選擇在近處謀點事做,但因活少,身體殘疾,勞動力遠不及常人,所以收入不多,生活常常捉襟見肘。
  • 白城大安:聚焦「四個不摘」 持續鞏固脫貧成果
    2020年以來,白城大安市堅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貧困人口「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重要批示指示,補齊短板,抓好脫貧成果鞏固提升
  • 黔西南貞豐縣沙坪鎮這年村:以脫貧攻堅成效堅定小康信心
    黔西南貞豐縣沙坪鎮這年村:以脫貧攻堅成效堅定小康信心 發布時間:2020-01-14 15:25:53      來源:黔西南日報   開展脫貧攻堅以來,奮戰在貞豐縣沙坪鎮這年村全體幹部
  • 阮成發:抓牢抓實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工作 確保交出一份高質量的脫貧...
    本報訊(記者 楊猛) 11月30日至12月1日,省委書記阮成發在昭通市調研檢查脫貧攻堅鞏固工作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抓牢抓實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工作,毫不鬆懈打好脫貧攻堅收官之戰,確保交出一份高質量的脫貧答卷。
  • 甘河街道:「七頭」並進助脫貧 掛牌督戰促決勝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為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金海湖新區甘河街道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通過掛牌督戰抓問題整改,補齊脫貧攻堅短板,「七頭」並進推動各項幫扶措施落實落細,促進脫貧攻堅決戰決勝。
  • 貴州省黃平舊州萬畝大壩壩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
    而今,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這裡面向市場,積極開展特色種養殖,在產業結構調整的大道上邁出了可喜的步伐。①「我們在舊州大壩種出了希望」王有順是麻江縣農業產業有限公司的管理人員,記者見到他的時候,他正在舊州平溪壩指揮產業工人幹活。(紅菜苔)「我們是麻江縣政府介紹到舊州種植蔬菜的,在麻江我們做幾年了,積累一些經驗和市場資源。」王有順說。
  • 河北省產業結構呈現三產升一產平二產降良好態勢
    省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田豔在會上介紹,一季度,我省紮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力度,取得了新成效,對全省經濟實現首季「開門紅」起到了強有力的支撐作用。產業結構呈現三產升一產平二產降的良好態勢,服務業繼續保持對經濟增長的主支撐作用。
  • 打造「鴜鷺模式」 鋪就產業脫貧鄉村振興路
    戶1097人全部脫貧,兩個貧困村全部實現脫貧摘帽……在昌圖縣鴜鷺樹鎮擔任黨委副書記、鎮長期間,張新希與班子成員密切配合,將苗木產業帶上了發展的快車道,在2019年收穫了一張亮眼的扶貧成績單,探索出的產業扶貧典型經驗做法受到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的表揚通報。
  • 瞭望|尹成傑: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有效銜接」的基礎;縮小脫貧地區與非貧困地區的發展差距,是「有效銜接」的重要任務做好「有效銜接」工作,關鍵要建立健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體制機制和政策文 | 尹成傑近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決守住脫貧攻堅成果,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不留空檔,政策不留空白。
  • 強強聯合:新蒲華為合作籤約儀式圓滿舉行
    2020年6月10日,新蒲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並於新蒲建設集團圓滿舉行了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新蒲建設集團執行總經理王建棋、副總王建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河南雲與計算總經理張光輝,華為河南政企生態合作部部長張曉敏、副部長劉紅衛、經理翟海燕等出席籤約儀式。
  • 鄂前旗:強化黨建引領 以實招硬招鞏固脫貧實效
    2020年,鄂託克前旗始終圍繞「脫貧攻堅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脫貧」的工作思路,著力在強化隊伍建設、注重智志雙扶、延展脫貧路徑等關鍵環節發力,將黨建活力轉化為脫貧攻堅動力,持續鞏固脫貧實效。  抓實隊伍建設這一核心要素,全面排查評估,緊盯短板發力。
  • 雲南景谷:建立五戶互助小組 成立五種互助模式 鞏固脫貧成效 實現...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如何鞏固脫貧成效,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如何實現無縫對接,如何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發動所有老百姓參與到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這場持久戰中來是景谷縣委政府一直在思考探索的重要問題,通過摸索,摸索出了一條建立「五戶互助小組,成立五種互助模式,」利用群眾與群眾,戶與戶之間互相監督提醒,共同致富,共奔小康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