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桐梓:100萬頭生豬全產業鏈拉通鞏固脫貧成效的「陽光大道」

2021-01-09 人民網

糧豬安天下。豬肉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農產品,是城鄉居民消費的主要肉食品。為貫徹落實好中央、省、市關於穩定生豬生產保障供應精神,切實提高生豬生產能力,桐梓縣引進廣東天農集團,在桐梓成立貴州桐梓日泉農牧有限公司,3年投資25億元實施年出欄100萬頭生豬全產業鏈建設項目,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等模式,鞏固脫貧成效,增加群眾收入,成為鞏固脫貧成效的「陽光大道」。

該項目包括建100萬噸飼料加工廠;建7個年存欄8500頭,一年產20-25萬頭豬仔的種豬場;建250個年出欄4800頭標準化生豬育肥場;建年屠宰200萬頭的生豬屠宰場。

「哼哼……哼哼……」走進位於桐梓縣官倉鎮羊復村的桐梓縣嘉隆養殖有限公司,遠遠就聽見豬的叫聲。高標準的豬舍、自動餵料器、自動飲水系統、控溫設備、取暖排風等現代化設備,大開眼界。好奇的是年出欄4800頭,這麼大的生豬育肥場,20米之外居然聞不到一點臭氣。

據貴州桐梓日泉農牧有限公司環保部主任周蔚介紹,公司在每個豬場都要安裝一套汙水處理設備,將豬糞進行乾濕分離,幹糞用作製作有機肥料,糞水經過處理,變成清水,存儲到蓄水池,用作周邊農作物的灌溉。

「我們代養生豬,日泉農牧有限公司統一技術、統一供苗、統一供料、統一防疫、統一培訓、統一回收、統一銷售,我們自己負責建圈舍、人工工資、水電費,兩年代養三槽豬,一槽的收入在90萬元左右。」看著即將出槽的2400頭生豬,桐梓縣嘉隆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鍾永剛樂得合不攏嘴。

鍾永剛表示:「豬仔從進圈到出圈期間,除飼養員外,不會和外界有任何接觸,以保證豬仔的健康生長。」

容光鎮雲龍村旭日升養殖場也是日泉農牧有限公司的生豬育肥代養點,場主潘志文2019年11月開始為貴州桐梓日泉農牧有限公司代養生豬,目前已經出欄了一槽(1475頭),除去人工、水電等開支,已經賺了45萬餘元。

對於代養模式經濟收益,日泉農牧有限公司服務部主任吳立軍算了一筆帳:一頭豬按300斤算,如果出欄生豬售賣價為8.6元/斤,這頭豬可賣2580元,減去豬苗780元,飼料1400元,防疫費100元,運費和雜支40元,剩下的260元就是代養戶的利潤,如果生豬市場價格高,餵養得好,一頭豬的利潤可達400元左右。如果生豬市場行情不好,公司也要確保代養農戶每頭豬有200元的保底利潤。

為有力有序加快推進項目建設,桐梓縣委縣政府制定下發了《桐梓縣農村產業革命生豬產業發展推進方案》,並成立以縣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王東為組長,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羅禮萬、分管副縣長李小靜為副組長的生豬產業專項工作組,從相關部門抽調8人專門從事生豬產業發展服務工作。

茅石鎮高埡村種豬場建設現場,工人們各司其職有序進行作業,種豬場的主體架構已經搭建成型。該項目總投資3億元,佔地738畝,配有配懷舍、分娩舍、隔離舍、汙水處理區員工宿舍、生活區等區域,豬場將實現養殖智能化,配全進口料塔及智能投餵系統,無需人工餵食,實行全封閉式飼養,智能化監控系統,可實時監測種豬生長情況,豬舍內環境參數自動調節,保證生豬的生長環境。目前,該項目已完成60%,預計將在10月底完工投入使用。建成後可存欄種豬17000頭,年出欄仔豬40萬頭以上,年產值將達8個億。

貴州桐梓日泉農牧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楊傑猛介紹,截至目前,7個種豬場,已啟動4個,分別位於容光元木村、楚米三臺村、茅石高埡村(2個),其他3個種豬場已完成選址。年出欄4800頭標準化生豬育肥場,目前已啟動建設58個,建成投產3個,分別位於大河向陽村、官倉小河村、獅溪黃坪村,其餘選址已基本確定。年屠宰200萬頭的生豬屠宰場,選址已基本確定,即將啟動建設,明年建成投入使用。

「項目全部達產後,預計可實現每年新增綜合產值120億元以上,將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進一步改變我縣生豬養殖『散、亂、小』的現狀,化解養殖糞汙環保治理難題,增強抵禦疫病和市場風險能力,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同時可帶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促進地方種植、運輸等其他行業發展,解決3000人以上的就業。」桐梓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胡穎智介紹。

「我在豬場打掃衛生,2000元/月,活兒也不累,我覺得還是可以。」官倉鎮羊復村花子組貧困戶熊榮恆,在桐梓縣嘉隆養殖有限公司找了一份工作,有了穩定的收入,非常高興。

「我是豬場的飼養員,在這裡做工,讓我學到了現代化養豬技術,有機會我也想養。」官倉鎮羊復村花子組貧困戶張燕在桐梓縣嘉隆養殖有限公司上班不僅掙了工資,還大開了眼界。

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必須有抗風險能力較強的產業作為支撐。「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們將加強調度,為項目的推進,做好協調服務,推進我們的100萬頭生豬全產業鏈項目早日投產見效,發揮應有的作用,為群眾持續增收,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胡穎智表示。(文/圖 彭光傑 杜瑤)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相關焦點

  • 畢節市100萬頭生豬養殖項目首批2800餘頭種豬進場
    航拍馬乾山市牧墾場生豬育種基地近日,在位於大方縣馬乾山市牧墾場生豬育種基地,廣州越秀集團畢節市100萬頭生豬養殖項目迎來首批2847頭種豬進場,標誌著該項目正式投產。據馬乾山市牧墾場生豬育種基地負責人陳琦介紹,近期還將陸續有種豬進場,預計到今年3月底,存欄種豬將達1.35萬頭,可為全市100萬頭生豬養殖提供豬崽。
  • 打造中國精緻畜牧業——貴州聚焦全產業鏈推動牛羊產業高質量發展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趙勇軍 賴盈盈3月30日,貴州首個省級大型畜牧集團——「貴州黃牛產業集團」在貴陽掛牌成立,標誌著貴州牛產業向著構建全產業鏈發展生態體系,邁出了堅實一步。3月24日,眾鑫農牧公司與桐梓縣官良養殖合作社籤下《桐梓縣肉羊產業發展合作協議》。至此,桐梓成為繼沿河、習水之後,又一個加盟構建全產業鏈可追溯體系的養羊重點縣。
  • 巨頭瘋搶廣西養豬市場:溫氏400萬頭,新希望120萬頭,力源300萬頭...
    陽光總在風雨後。一些生豬養殖企業獨具慧眼,另闢蹊徑,提前布局,謀劃產業發展。「去年8月我國發生非洲豬瘟疫情後,集團採取了一系列科學措施使其變得可防可控。」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他們看到疫情造成的整個養豬格局的變化,更加堅定了加快布局與產業升級的決心。
  • ...退出縣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現場觀摩會走進貴州華興玻璃有限公司
    12月6日,全省已脫貧退出縣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現場觀摩會走進貴州華興玻璃有限公司。「裝老乾媽辣椒的玻璃瓶也是我們這裡生產的。」在展板前,解說員就向觀摩嘉賓介紹道。貴州華興玻璃有限公司位於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羊昌鄉雲頭村羊昌工業園內,是一家集設計、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大型日用瓶罐玻璃企業,主要客戶有老乾媽、燕京啤酒、雪花啤酒等公司。觀摩嘉賓現場聆聽講解2013年投產以來,公司從就業帶動、農企聯動、社會幫扶、愛心資助、政策落實等五方面,多舉措助力平壩區脫貧攻堅。
  • 新疆哈巴河縣:「頭雁工程」鞏固脫貧成效
    「只有沉到田間地頭,掌握第一手資料,才能制定有針對性的脫貧措施。」李國棟說。近年來,哈巴河縣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實施「頭雁工程」,推動脫貧攻堅。對全縣68個村、社區進行摸底,選派117名黨員幹部任第一書記,從原單位脫產駐村開展工作。「只要有一戶不脫貧,就堅決不撤離。」
  • 三家知名養殖上市企業與深圳籤約 年供大灣區1500萬頭生豬及製品
    籤約儀式現場 申京 攝中新網深圳12月30日電(記者 鄭小紅)深圳市市場監管局30日分別與深圳市京基智農時代股份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牧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3家企業籤訂供深生豬產銷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長順:「大場帶小場」 生豬養殖有妙方
    貴州智源種豬繁育場項目是力源集團貴州省長順縣生態農業全產業鏈項目的其中之一,主要以種豬選種、培育、銷售為主,總投資6.3億元。計劃建成一個年存欄基礎母豬合計4200頭,年出欄種豬4.5萬頭的規模化、現代化原種豬繁育基地。項目全部建成後,將實現年產值12億元,能夠為周邊群眾提供500餘個就業崗位。
  • 雲南陸良:養萬頭優質奶牛 建奶業全產業鏈
    原標題:雲南陸良:養萬頭優質奶牛 建奶業全產業鏈  雲南省陸良縣將攜手蒙牛集團建設一個高原特色奶業全產業鏈項目,並養殖萬頭優質奶牛,此舉旨在推動曲靖市和陸良縣高質量發展,打造綠色食品品牌。  據介紹,曲靖市相關單位及蒙牛集團14日在陸良縣舉行開工儀式,正式宣布蒙牛集團西南高原特色奶業全產業鏈項目及雲南陸良萬頭奶牛養殖項目的建設開工。  據介紹,蒙牛集團西南高原特色奶業全產業鏈項目位於陸良縣工業園區青山片區,佔地298畝,總投資10億元,設計10條常溫生產線、5條低溫生產線,日產能1200噸,年產值30億元。
  • 生豬漫談系列之一:透視兩萬億產值的生豬產業鏈
    一個規模如此之大的市場,生豬養殖企業的集中度卻是偏低的。根據公開數據,2019年行業內生豬出欄量排名前五的企業分別是溫氏股份(300498)、牧原股份(002714)、正邦科技(002157)、新希望、正大集團,這五大生豬養殖企業出欄量佔比僅為7.5%,其中,溫氏股份年出欄量1852萬頭,市佔率僅為3.2%,排名第二的牧原股份市佔率也僅2%,排名第三的正邦科技市佔率約1%。
  • 台州市農業高質量發展顯成效!具體做了哪些事?
    「今年生豬增產保供主要目標包括確保年底實現生豬存欄46萬頭,建成8家萬頭以上豬場,完成45家農貿市場冷鏈體系改造提升。」市農業農村局生豬增產保供專班鄭衛兵介紹,「必須擴大新增產能、釋放潛在產能、提升現有產能,才能提升全市生豬的自給率。我們根據局裡相關工作要求,狠抓生豬增產保供、非洲豬瘟防控以及生豬調運監管等工作。」
  • 新希望六和去年飼料銷量1872萬噸,生豬產能已超6000萬頭
    三、生豬養殖 1、生豬出欄量逆勢增加至355萬頭,毛利潤翻4.5倍 新希望六和的生豬養殖數量快速發展,尤其是2018-2019年非洲豬瘟對生豬行業帶來巨大影響,導致全國生豬出欄減少1.5億頭,各大養豬企業紛紛加大留種力度,生豬出欄量減少
  • 新希望啟動股權激勵 新目標為2023年出欄生豬6600萬頭
    以2020年實際經營結果為基數,2021年是限制性股票第一個解除限售期,其解限目標為飼料外銷量增長率不低於15%,生豬出欄量增長率不低於100%;2022年解限目標為飼料外銷量增長率不低於30%,生豬出欄量增長率不低於300%;2023年解限目標為飼料外銷量增長率不低於50%,生豬出欄量增長率不低於700%。2020年新希望飼料業務預計全年外銷量超過1700萬噸,生豬出欄829萬頭。
  • 阮成發:抓牢抓實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工作 確保交出一份高質量的脫貧...
    本報訊(記者 楊猛) 11月30日至12月1日,省委書記阮成發在昭通市調研檢查脫貧攻堅鞏固工作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抓牢抓實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工作,毫不鬆懈打好脫貧攻堅收官之戰,確保交出一份高質量的脫貧答卷。
  • 王聰穎:飼料生豬產業鏈全景圖
    生豬養殖處於飼料養殖產業鏈的一環。飼料養殖產業鏈上遊是飼料,飼料企業從油廠或經銷商購買豆粕、玉米、添加劑等攪拌成飼料,為養殖提供必要的食物原料。生豬養殖相關企業處於飼料產業鏈的中遊,具體包括育種企業和養殖企業,養殖企業又細分為自繁自養、外購仔豬養殖、二次育肥。
  • 想千方百計 為脫貧助力
    ,按照對口幫扶地區的實際情況精準施策,幫助其減少貧困人口數量、實現脫貧摘帽。    2016年以來,廣州精準施策,聚力東西部扶貧協作,助推對口幫扶地區脫貧攻堅結出碩果。截至2019年底,貴州畢節、黔南減少貧困人口逾180.49萬人,14個貧困縣脫貧摘帽,2666個貧困村出列;幫扶的四川省甘孜州爐霍縣、色達縣、新龍縣等,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 貴州:2019年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共2738個 涉多個光伏項目
    務川縣構樹全產業鏈基金投資項目8. 湄潭縣年出欄60萬頭優質肉豬全產業鏈一體化項目9. 新蒲新區三渡鎮柳田村稻+蝦蟹千畝養殖基地建設項目10. 水城縣溫氏一體化養豬項目11. 六枝特區年出欄100萬頭優質肉豬養殖一期項目12. 水城縣獼猴桃種植項目13. 水城縣獼猴桃產業園區農業觀光項目14.
  • 持續發展鄉村振興產業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發展的同時還帶動了不少的村民在家門口就了業,木合白提汗•阿不都拉就是其中之一。  木合白提汗說:「自從有了這個大棚項目以後,我就有了穩定的收入。今後我還要更加努力工作,要讓我的生活越來越好。」  和田地區審計局駐和田市吐沙拉鎮寧豐村第一書記周民說:「今年我們繼續發展養殖業、發展種植業,同時鼓勵外出務工等這些措施來增加村民的收入,把脫貧成效鞏固起來,把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機銜接起來,把鞏固脫貧攻堅工作做實、做細、做紮實。」
  • 新希望啟動史上最大力度股權激勵 新目標為2023年出欄生豬6600萬頭
    以2020年實際經營結果為基數,2021年是限制性股票第一個解除限售期,其解限目標為飼料外銷量增長率不低於15%,生豬出欄量增長率不低於100%;2022年解限目標為飼料外銷量增長率不低於30%,生豬出欄量增長率不低於300%;2023年解限目標為飼料外銷量增長率不低於50%,生豬出欄量增長率不低於700%。2020年新希望飼料業務預計全年外銷量超過1700萬噸,生豬出欄829萬頭。
  • 1000萬頭!被紓困的飼料廠改行養豬,出欄量計劃翻十五倍
    生豬銷售情況方面,截至10月,唐人神今年累計銷售生豬75.89萬頭,同比增加36.3%;銷售收入達到9.519億元,同比增加63.2%。不過在10月,唐人神的生豬銷量大幅下滑,共銷售生豬3.82萬頭,同比減少47.9%,環比減少36.1%。
  • 鹿窩鎮:鞏固扶貧成效,開啟鄉村振興模式
    繼脫貧攻堅和產業發展取得實質成效之後,鹿窩鎮全面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鹿窩鎮大石頭村農家庭院近年來,鹿窩鎮深入貫徹中央、省、市、縣相關政策,結合實際紮實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群眾收入等方面發生根本變化。2014年,通過大走訪、大摸排,鹿窩鎮建立貧困戶臺帳,梳理出貧困人口、貧困程度、致貧原因等詳細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