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這麼想。 以為孩子小,牙齒問題還不著急。 但事實上,這是一個很大的誤會。 孩子的牙齒問題,很多父母都成了死角。
01牙齒不齊影響的,不僅僅是美觀
實際上,小孩子的乳牙不整齊,會造成 小孩刷牙漱口不乾淨,門牙產生深齲,也就是齲齒。一旦兒童乳牙深齲,挺大水平上面危害新牙胚的生長發育。從而會危害頜面生長發育,造成 額骨生長發育出現異常及恆牙不整齊。
恆牙不整齊則會隨著小孩一生,危害的還不僅是容顏。
1、危害心裡健康
有那樣一個新聞報導,杭州市一個十歲的小小姑娘,剛入新班級,有一次和學生們玩樂捧腹大笑的情況下,被一個同學們發覺了她擁堵的門牙。
她的同學說她殭屍的牙齒,怪獸的牙齒,其他人看著她的眼睛都很驚訝。後來,女孩沮喪,家人終於找到了問題,帶她去看醫生,發現她有抑鬱症,心理障礙。
在口腔科工作,遇到過像這個女孩子一樣的孩子,因為牙齒不整而被同學嘲笑,焦慮、抑鬱對他們是最大的影響。 心理學調查研究顯示,約80%的沒有牙齒的患者有自卑感,容易患孤立症和抑鬱症。
2. 咀嚼功能下降,影響身體健康
牙齒紊亂的最大危險是咀嚼功能的下降,這反過來影響了兒童的健康。我所接受的一些兒童咬傷能力差。大多數兒童都有這樣的問題:
兒時牙齒咬合差,就不好吃硬的物品,造成 進食遭受危害,造成 之後身高不高,看見就好像缺乏營養。長大以後,吃到硬的物品一直嚼不上幾下就立即咽下,加劇了胃腸承擔,造成 腸胃不好。牙齒縫隙大造成 胃腸難題,在口腔牙科是十分常見。
3. 食物堆積,有口氣,影響身心發展
我們這裡來了一個6歲的小患者,他爸爸總說他嘴巴裡有味道,於是帶他來我們這進行檢查。6歲本來就是個愛鬧的年紀,我們跟他交流,他卻不怎麼說話,尤其說到關於嘴巴裡有味道這個事情的時候,他都會沉默很久,用手捂著嘴巴說:「我不知道」。
孩子顯然自尊心很低。 我們檢查了孩子的口腔狀況,全口齒鬆動II度,已經成為嚴重的事情了。 如果牙齒不整齊,食物就會堆積起來,如果他自己塗得不乾淨,就會變成牙石,牙結石在嘴裡混合很長時間唾液就會有不舒服的氣味。
02
什麼情況下必須要做矯正?
1、門牙出現「兜齒」、「凸嘴」等狀況,危害小孩美觀大方、音標發音等功能問題時。這種狀況十分比較嚴重時還會繼續危害到小孩吸氣。
2.、牙弓部位和門牙尺寸不配對,導致牙列不齊和稀少時。
牙列不齊便是大家見到小孩的門牙很亂,都擠在一起,沒辦法清除整潔;牙列稀疏,即小孩口腔內部中的門牙與門牙中間不相連,有挺大的間隙。
3 .個別牙齒嚴重錯位、扭曲的。
錯位和扭曲意味著這個齒沒有位置,本來給定的位置被其他齒佔據,只能從其他位置伸出,通過突出的矯正,只能拉到屬於它的位置。
4.異常牙齒發育不能達到正常閉塞、深覆蓋、深覆蓋。
例如鉛筆、吸手指、吸手指、導致打開前牙,不能咬,只能用後牙咀嚼。
5. 發現孩子因牙齒問題而導致面型不對稱時。
因牙齒問題導致面型不對稱的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偏側咀嚼。
一側牙齒不好,於是長時間用另一側咀嚼,則該側咀嚼肌就會比較豐滿,顯得臉大,形成「大小臉」。
當孩子出現以上五種情況時,父母一定要重視,並立即帶孩子去正畸科進行正畸評估,進行正畸治療。
03
三個改變孩子牙齒的「黃金期」
經常會有父母問:孩子牙齒矯正多大合適?
這三個改變牙齒的「黃金期」,父母一定要知道。
1. 乳牙期
人生下來第一副會被換掉的牙齒是乳牙,約6個月左右開始萌出,到兩歲半左右全部萌出。
3.5-5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屬於乳牙期,這個時期的孩子自律性差,很多壞習慣,比如:習慣性吐舌、咬唇、吮指等。
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反牙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地包天」。
父母在這個時候最應該做的是:
首先,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孩童時期骨骼生長變化快,在父母的監督和幫助下選擇活動矯治再合適不過了。
然後,可以給孩子戴活動矯正器,需要每天在父母的幫助下取戴、清洗。
早期幹預可以阻斷其反牙合現象繼續發展,更好地引導孩子頜面部發育,預防錯頜畸形的發生。
一般來說,半年之內就可以完成矯正。
這樣也就達到了用最短的時間,最簡單的方法,獲得最好的治療效果的目的。
2. 替牙期
兒童從6歲左右恆牙開始萌出,逐漸替代乳牙。恆牙替換乳牙的時期就是替牙期,也叫「混合牙列期」。
6-11歲這個階段,孩子基本屬於替牙期,替牙期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錯頜畸形,也就是牙齒、頜骨、顱面畸形。
曾經有一個非常著名的例子。
一個10歲的小男孩養了一隻小倉鼠,引發了長年的過敏性鼻炎。鼻子呼吸受到障礙,他就改用嘴巴呼吸,也並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這是男孩小時候的長相,眉清目秀,面貌端正。
這是不良習慣長年累月後引發的顱面畸形。
中華醫學會一項調查顯示,我國錯頜畸形總患病率為67.82%,在6-11歲替牙期出現率為 71.21%。
這個數據已經算是很高了。
導致錯頜畸形的原因有很多,有先天遺傳因素,也有後天環境因素(疾病、口腔不良習慣、替牙異常等)。
比如說,小時候愛吃筆,變得越來越「齙牙」,引發了牙齒開合(嘴巴合不攏,上下牙對不上)問題。呼吸姿勢的變化,又會讓孩子正在發育中的下頜骨發生形態變化。
錯誤的呼吸姿勢,對於6-11歲的孩子影響是最大的。因為這個階段正是人體面部骨骼發育的高峰期。
一旦忽視問題,骨骼發育完成後,僅靠牙套矯正,卻不矯正呼吸方法,牙齒依然會變回原樣,改變很難。
像這對雙胞胎姐妹,因為習慣不同,小時候的姐姐面部就有了變化。長大後做了矯正,依然無法改變骨骼問題。
因此,父母不僅僅要注意孩子的先天遺傳問題,還需要注意糾正孩子的口腔不良習慣:
吃東西不用太細緻。吃粗纖維性和硬一些的食物,不要把水果打成汁,也不要切成小塊,讓孩子多咀嚼。
可以給孩子多啃啃蘋果、牛肉這樣的食物,鍛鍊咀嚼肌,刺激孩子頜骨及面部軟組織的發育,改善孩子面型。
如果已經出現問題怎麼辦?
建議可以選擇固定矯正、活動矯正的方式,也就是不同類型的牙套。矯正時間不宜太久,半年左右即可達到矯正效果。
3. 恆牙期
大約在12歲以後,會擁有人生第二副牙齒,永久不換,這副牙齒意義非常重大,我們叫它恆牙期。
12歲左右,第二恆磨牙萌出,牙齒不齊也已經基本定型,不會再有太大改變。
這個階段頜骨發育逐漸成熟,正雖然牙齒已經定型,但是牙槽骨的改建能力還是很強,之前暴露出來的牙齒問題在這個階段進行矯正,速度快,效果佳。
所以,是各種牙列不齊、錯頜畸形矯治的「黃金期」,也是孩子矯正的最後一個「黃金期」。
一旦錯過這個時期,那麼以後的矯正可能要介入正頜手術,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
固定、活動、隱形的牙套,都是可以的。
時間的話,簡單病例1-1.5年,複雜病例因人而異。
04
很多父母會問,我等到12歲以後再給孩子做矯正不可以嗎?
口腔醫生都會告訴你:不建議這樣做。
事實上,越年輕骨骼重建越快;越年長,骨骼重建就會很慢,矯正的時間就會越久,考慮的問題也會越多。
正畸科的同事經常這樣說:「給孩子一個美好的人生,從矯正牙齒開始。」
改變孩子牙齒問題,也許是給孩子最好的人生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