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且累計繳費時間不少於15年就能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個人參保退休後養老金拿得少,這是真的嗎?」1月11日,省人社廳相關人員針對這一問題做出解釋。
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是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個人帳戶累計額和退休時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簡單來說,繳費基數越高,繳費年限越長,退休時領到的養老金就越多,也就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針對「個人參保」沒有「單位參保」養老金多的疑問,回答是「當然不是。」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應當按照國家規定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單位繳費比例為16%,全部計入統籌基金,個人繳費比例為8%,全部計入個人帳戶。
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個人身份自願參保。在本省上年度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60%和300%之間自主選擇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為20%,其中12%計入統籌基金,8%計入個人帳戶。
除繳費比例、繳費基數確定辦法不同外,靈活就業人員和單位職工的待遇計發相同,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時間均計算為繳費年限,與工齡政策已經脫鉤。也就是說,在繳費基數、繳費年限等因素相同的情況下,靈活就業人員和單位職工退休後領取的基本養老金是完全一樣的。
那麼靈活就業人員如何參保呢?首先是申請,拿上本人身份證(居住證)或社保卡等相關資料到當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參保手續,然後按自己的意願選擇參保檔次進行繳費即可。(李曉並)
來源:太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