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諮詢,2024年後養老金制度過渡期結束,企業和事業單位養老金完全並軌,計算方法將會統一,這樣一來,養老金還會有那麼大的差距嗎?
企事業單位養老金並軌的初衷就是為了縮小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的差距,雖然2024年企事業單位養老金計算方式統一,但企業職工和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後養老金的差距肯定仍然存在!
差距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是事業單位有職業年金,也就是補充養老保險;
二是養老金繳費基數和年限的差別,事業單位養老金繳費基數和年限,普遍高於企業職工;
三是退休後兩者統籌外待遇存在差距。
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一、養老金並軌
2014年10月國家開始推行企事業單位養老金並軌制度,同事規定了10年的過渡期,也就是到2024年9月30日。
過渡期結束後,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計算方式將完全一致。
實行養老金並軌,目的是為了縮小養老金差距,過渡期結束後,養老金的差距肯定會略有縮小,但是差距肯定依然會存在,並不會在短期內消失。
二、職業年金
企事業單位養老金並軌後,事業單位職員增加了一項補充養老保險,也就是職業年金,
職業年金由單位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單位繳費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4%,由單位代扣,也就是每個月有12%的職業年金計入個人帳戶。
關於職業年金的繳納:機關事業單位具有強制性,而企業是自願的。
企業為了降低成本,一般很少為職工繳納企業年金,只有國企和大型有實力的私企才會為企業繳納這項保險。
所以,絕大部分企業退休職工,領不到補充養老保險。而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退休後,要比很多企業退休職工多領到一份職業年金待遇,這筆錢可不是小數目。
三、統籌外待遇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後統籌外待遇要比企業好很多,雖然2020年,國家全面推行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
也強調了關於統籌外費用支付的問題,但是就目前來看,事業單位原有的統籌外待遇並沒有減少。
機關事業單位的統籌外待遇包括:洗理補貼、取暖費、每年體檢、過年過節福利等等。
對於企業職工來說,退休以後,就基本和企業脫離關係了,幾乎沒有任何統籌外待遇。
很明顯在統籌外待遇上,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優勢非常明顯,遠遠高於企業職工。
綜上
2024年後,養老金並軌10年過渡期結束,企業和事業單位養老金的計算方式統一,雖然養老金差距會有所縮小,但並不能扭轉養老金差距大的現實。
主要原因是
01,事業單位在養老金並軌後,繳納了職業年金,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後,能夠多領一份錢。
02,事業單位人員的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和年限普遍高於企業職工,因此退休後的養老金也普遍較高!
03,事業單位退休後的統籌後待遇,也就是一般說的福利,也會遠遠高於企業退休人員,企業退休人員一般沒有退休後統籌待遇!
因此來看,縮小企事業單位養老金水平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不斷地探索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