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大並軌」?縮小養老差距!農民「新農保」如何提升養老金?

2021-01-10 村長曉佳一

【村長曉佳一】用文字記錄農村生活,書寫三農問題,解讀社會焦點!敬請點擊關注!

一 企事業單位養老金並軌

養老作為我們老年生活的一大問題,建立良好的養老保險制度是首要基礎。尤其是我國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如果沒有相應的社會保障,那麼失去勞動力和工作崗位的老年人口將是老無所養,所說養兒防老,但是現在真正能做到的家庭是少之又少。

前兩天6億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上了熱搜,引起網友很大的爭議,許多人認為我們國家都發展得如此之好,不可能還有這麼多的人僅在溫飽線上,但是要知道我國現在超過60的人口就有兩億多人,加上兒童學生則是更多,所以這現在的兩億多人如何養老既是現在也是將來所要考慮的問題。

在20年的時間裡,養老保險制度實行的都是雙軌制,就是企業所繳納的職工養老保險,機關事業不需用繳納社保;企業員工退休以後領的是基礎養老金,而機關事業領的則是「養老金」,是真正可以養老的。在2004年,企業養老金平均為8000多塊錢,而機關事業則為16000多。

而到2012年差距更是明顯,基本上是三倍左右的差距,企業最低每月200塊錢,而事業則是可以達到10000多元,幾十倍的差距讓許多企業職工都很不滿,同樣工齡、同樣崗位、同樣的技能因為單位的不同相差如此懸殊,因此2015年開始事業單位社保開始併入職工養老保險,統一為單位繳納20%,個人繳納8%。

社保養老金的並軌,在很大程度上縮小了企業與事業單位人員養老金的差距,實現漲幅同等,養老金相差不大,按照工資底數繳費,因此城市退休金養老金差距大的矛盾就解決了。

二 農村養老問題

但是我們不能忘記了另一大群體,就是農村人的養老問題,城鄉養老差距比之企事業單位的差距還要明顯,從建國之初,農民就一直是沒有養老金這個說法的。直到1998年才有地方開始提出,而直到2009年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才開始慢慢覆蓋。

從沒有到有是一個質的跨越,以前除了子女養老以外,老人都是靠種地養老。但是現在面臨的問題就是農村老人還不能擺脫靠種地養老的事實。因為繳費基數小,沒有保險意識,再加上從2009年開始大面積覆蓋,許多老人都差不多快到60了,就是繳納也交不了多少。

因此每月現在僅僅領取100左右的「養老金」,和城市職工退休養老金的差距更是幾十上百倍的差距,如何去實現老有所養的生活?子女孝順的話日子還會好過,如果子女不孝,就是這一百塊錢可能還是見不到,只能到地裡去刨食。而這樣的情況我們現在許多還不到60歲的農民,在以後可能都會經歷的。

三 農村如何老有所養

那麼如何實現農民養老金大幅提升,能否和城鎮職工養老並軌,保障我們「老有所養」呢?目前來看並不現實,我們現在的社保有幾類,一個是上班繳納的職工社會保險,包含五險;第一種是我們大多數農村和鄉鎮無業人員繳納的城鄉基本養老保險,也就是我們說的新農保;第三種就是商業保險。

而我們農民如果要實現和職工退休金一樣的待遇,那麼很簡單的是可以分為3種途徑。

①把新農保轉為職工社保,就是許多人已經繳納了新農保,同時呢又有工作單位,那麼在工作單位繳納社保的情況下,可以把新農保的帳戶餘額轉到職工養老保險的,在繳滿十五年之後可以享受職工養老待遇。

②提高新農保繳費檔次,我們要知道現在的農村老人為何拿這麼低的養老金,最主要的是許多老人根本就沒有繳納社保金,因為政策規定,在執行之日起年滿60歲的老人不用繳納,滿足繳納條件的子女要繳納,而且現在農村的繳費檔次大多為第一檔,如果提高繳費檔次,那麼在將來養老就算比職工養老金低,但也不會差到哪裡,在農村應該足夠養老。

③繳納商業保險,現在的保險制度愈發完善,各種保險層出不窮,商業保險也是一種選擇。

當然除了我們本身意願上改變我們的養老問題以外,更重要的是要靠國家在政策層面,財政力度上加上農村農民養老的改善,讓我們在社會主義旗幟之下同享發展紅利,實現平等、自由,填平城鄉差距,收入差距,養老差距的巨大鴻溝!

相關焦點

  • 養老金並軌,養老金差距再次縮小,農民如何提高養老金?
    一、企業、事業單位養老金並軌(統一) 養老問題對我們生活來說是很重要的一點,建立良好的養老制度是第一基礎。我國擁有龐大的人口基數,沒有相應的社保制度,不能繼續工作的老年人的生活會變得很艱難,雖說「養兒防老」,但在當今社會確實很難實現。
  • 養老金「並軌」,養老金差距再次縮小,農民如何提高養老金?
    一、企業、事業單位養老金並軌(統一)養老問題對我們生活來說是很重要的一點,建立良好的養老制度是第一基礎。我國擁有龐大的人口基數,沒有相應的社保制度,不能繼續工作的老年人的生活會變得很艱難,雖說「養兒防老」,但在當今社會確實很難實現。
  • 企事業退休養老金實現並軌,養老金差距卻還在?看看是什麼原因
    為什麼明明企事業退休養老金都實現並軌了,事業單位的退休養老金還是很高?企事業退休養老金究竟是如何並軌的?01 已經退休的企事業單位職工,為什麼養老金不會並軌?事業單位的退休養老金比企業單位的高,已經成為社會公認的事實,為了縮小養老金差距,逐漸實行企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並軌,但對於已經退休的老人來所,可能永遠都不會並軌了。
  • 什麼是養老金並軌制度?它能縮小企事業單位養老金的差距嗎?
    老爸心裡特別不平衡,自己是企業高管,辛苦奮鬥了一輩子,養老金才5000多,人家一個事業單位的副科級退休,養老金就8000多,感覺太不公平了,而且不是說養老金並軌了嗎?怎麼差距還越來越大了呢?自2014年10月1日起,國家出臺了《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制度,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養老金並軌制度,這個制度的出臺,旨在縮小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差距。
  • 養老金並軌,農民繳納社保和職工繳納社保差別,很多人不清楚
    哈嘍,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我們給大家聊一下農民繳納養老保險和職工繳納養老保險的差別。農民繳納社保與職工繳納社保,退休了領取的養老金也是不一樣的。首先,二者的參保對象是不一樣的,主要是指那些沒有繳納養老保險的農民,對於靈活就業的朋友來說是可以繳納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
  • 2024年養老金制度完全並軌,企事業單位養老金還有差距嗎?
    有網友諮詢,2024年後養老金制度過渡期結束,企業和事業單位養老金完全並軌,計算方法將會統一,這樣一來,養老金還會有那麼大的差距嗎? 企事業單位養老金並軌的初衷就是為了縮小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的差距,雖然2024年企事業單位養老金計算方式統一,但企業職工和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後養老金的差距肯定仍然存在!
  • 牽動數億人切身利益 養老金並軌破公平性難題
    國務院此項改革決定的亮點以及今後改革的重點是什麼,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法制日報》記者與中國政法大學法和經濟學研究中心教授胡繼曄展開了對話。  養老金並軌具有裡程碑意義  記者:國務院近日發布《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
  • 農村社保與城鎮社保有什麼不同點?未來能並軌嗎?
    有關養老保險的種類。農村社保和城鎮社保,國家沒有這兩種提法了。目前國家實行的兩種養老保險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養老保險指的就是我們原先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2014年有新農村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合併而來。
  • 社保,我媽一分沒交,50歲交新農保60退休,養老金能領多這個數?夠花了
    稍微一深想,你就能發現,所有的事情都有其中的隱情,所有的貧窮將成為不孝的藉口,然而,每個人終將老去,如何養老? 「社保,我媽當年一分都沒交,剛開始是農村戶口無法交,後來是繳費太高交不起,熬到50歲,我給我媽交了新農保!」
  • 2018養老金並軌後退休待遇如何?
    所謂養老金並軌,是指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和企業職工一樣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那麼,2018退休養老金並軌後工資待遇將如何呢?對於未來養老金如何調整,人社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十三五」時期,逐步建立覆蓋全體參保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合理調整機制,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該負責人表示,明年養老金仍將上調。養老金並軌對誰有好處?
  • 農村戶口買新農保划算還是職工保划算?
    農村戶口買新農保划算還是職工保划算?我認為買職工社保划算,這個划算不划算主要是指60歲以後領取的養老金數額說話,你交農村居民社保,雖然說交得少,但領取的也少。即使也交15年最高檔次,相當於和城市職工社保交同等的保險費,60歲以後每月領取的數額,也不等,農村養老金,遠遠低於城市職工退休金,因為它的核算方法就不同。再說了,按正規程序來說,農村居民就是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不是國家職工,農民也沒有辦法和資格去繳納職工社保的。
  • 養老金並軌具體措施仍需討論 部分機關職工難接受
    胡繼曄舉例稱,美國1935年就通過了社會保障法案,但到1983年才將公務人員納入;而我國的社保改革此次就將公務員納入,消除了2014年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頒布後很多人認為公務員將不進入社保體系的疑慮,是此次改革的亮點,在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中具有裡程碑意義。   除了並軌制發展意義重大外,夏學鑾預測,並軌方案的出臺可能會助推人才流動和社會活力的新一輪激發。
  • 養老金並軌會產生新「歷史遺留問題」?
    養老金並軌會產生新「歷史遺留問題」? 背景 :國務院發布《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決定》提出了改革應遵循的五大基本原則,即公平與效率相結合;權利與義務相對應;保障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改革前與改革後待遇水平相銜接;解決突出矛盾與保證可持續發展相促進。
  • 養老金並軌,仍有諸多歷史遺留問題需正視
    原標題:養老金並軌,仍有諸多歷史遺留問題需正視  1月14日,國務院發布《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決定》明確,本次改革應遵循公平與效率相結合原則。建立待遇與繳費掛鈎機制,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提高單位和職工參保繳費的積極性。   靴子落地,7年並軌終成真。
  • 2024年企、事業養老金制度和計算方式統一,養老金還有差距嗎?
    有網友諮詢,2024年後養老金制度過渡期結束,企業和事業單位養老金完全並軌,計算方法將會統一,這樣一來,養老金還會有那麼大的差距嗎?企事業單位養老金並軌的初衷就是為了縮小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的差距,雖然2024年企事業單位養老金計算方式統一,但企業職工和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後養老金的差距肯定仍然存在!
  • 什麼是養老金並軌?所有人的養老金標準都一樣嗎?
    在2014年之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企業工作人員的退休機制不一樣,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不交養老保險,但卻拿很高的養老金;企業退休人員交很多的養老保險,退休後拿到的養老金卻很少。這就是「養老金雙軌」機制,兩類人群的養老待遇差距很大。
  • 國家一視同仁,企業和事業單位養老金並軌!養老金待遇真的一樣嗎
    養老金並軌後,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會吃虧嗎?我們先來了解下,什麼是養老保險制度並軌。養老保險制度並軌,也就是企事業單位職工實行同樣的養老保險制度,都是需要滿足15年的繳費年限,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才能逐月領取養老金。
  • 養老保險並軌了嗎?雙軌制是否還繼續存在?
    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一般比普通企業職工的養老金高出三倍左右,其中養老金的計算方式不同影響特別大。於是,在人們的呼聲中,養老金迎來了「並軌」。什麼是養老金「並軌」?「並軌」指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企業職工實行一樣的養老保險制度,包括退休時養老金的計算方式相同,以及退休後每年的養老金上漲的方式相同。也就是說,從2014年10月1日起,全國陸續實行養老金並軌,機關事業單位也要實際繳費。目前全國的養老金「並軌」已全部完成。並軌之後養老金怎麼計算?
  • 養老並軌改革方案落地 專家詳解四大問題
    中新網北京1月15日電(記者 李金磊)隨著改革方案公布,中國養老「雙軌制」正式終結,近四千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將告別「免繳費」時代,開始按個人繳費工資的8%繳納養老保險,按個人繳費工資4%繳納職業年金。改革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養老待遇是否下降?工資水平是否會上漲?企事業職工「待遇差」是否會縮小?並軌的錢又從哪裡來?一系列問題引發關注。
  • 外國百姓幫算養老金並軌後如何養老
    配圖「退休金變養老金,該怎麼提早為退休後打算?」國務院決定全面啟動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後,不少人有點蒙。養老金「並軌」改革涉及近4000萬人。數以千萬計機關事業單位普通員工在「並軌」後該如何養老,於公牽扯社會公平,於私恐怕已讓每個人千萬次地問。「新華國際」客戶端記者採訪了幾個鄰近國家的老百姓,請早已習慣了所謂「國民養老金」制度的他們談談自己的養老規劃,幫忙算一算該如何為退休後的生活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