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來了,他回來了!那個一身黑衣永遠在黑夜中出現,裝備最高科技最炫酷二頭肌和最低沉男低音的男人,回來了!
這是第幾次第幾版蝙蝠俠了?恐怕只有資深DC迷才回答得出。
不過答不答得出又有什麼關係?看就完了。
不得不說,諾蘭的黑暗三部曲是所有蝙蝠俠系列中的精品,從演員到幕後,再到最後的完成度,都是無法複製很難翻越的高峰。
觀眾來說這是好事,但毫無疑問,對於接棒的製作者來說壓力可就大了。
懷著好奇,來看看DC新影版蝙蝠俠的導演吧:
馬特·裡夫斯,2010年以自編自導的恐怖電影《美版生人勿進》嶄露頭角;2014年,執導科幻電影《猩球崛起:黎明之戰》,一戰成名。
懷揣如此傲人成績,馬特·裡夫斯於2018年確認將開發超級英雄電影《蝙蝠俠》,同時擔任導演、編劇、製片人。
電影裡最重要的部分,導演編劇製片人,由他一人承擔。
當然會帶來可以想像的,巨大的工作量,然而能者多勞,另外這也是馬特習慣的作風,從《美版生人勿進》開始,一人掌控全部,做事方便風格統一,省去中間不少麻煩事。
很明顯,DC替蝙蝠俠找到了靠譜的人選。
接下來是演員。
誰來接替克裡斯蒂安·貝爾 ,是一個非常,非常,非常困難的選擇,至少在影迷心中。
在諾蘭的導筒下,貝爾的蝙蝠俠太出色了。
對後來者來說,先不說超過,如何達到同樣的高度就是個不小的難題。
哪位英雄如此勇猛地接過了黑暗騎士的披風呢?
答案在下方揭曉:
羅伯特·帕丁森!
以《暮光》系列帥(順)走全球少女心的吸血鬼王子!
看到名單的一瞬間,說不擔心是假的。
那個黑色肌肉男可不是一般的超級英雄,他極具人格魅力與人性衝突,他遊走在黑白之間,糾結又果斷,冷酷卻柔軟,既是成功企業家,又是罪惡之都哥譚鎮的事實守護者。
蒼白文弱文藝吸血鬼範的五,能撐得起那件肌肉裝嗎?能撐得起白日言笑晏晏,夜晚大開殺戒的蝙蝠老爺嗎?!
然而再想想,人家離開暮光系列已經十年,演技早在小眾獨立電影中磨鍊成熟,眼下正是他邁向轉變的最好契機,如果他能在這部主流商業大片中成功的話。
不過這還不算選角中最大的驚喜。
哥譚鎮最白(僅指立場而言)的正義角色,警察局長戈登,將由黑人男演員新貴——馬赫沙拉·阿里出演。
這位可是重量級選手,奧斯卡小金人獲得者,還是兩次:2017年憑藉《月光男孩》,2019年憑藉《綠皮書》。
戈登局長第一次由白人以外的演員來出演。
驚喜還不止這一處。
同樣行走在夜色中,和蝙蝠老爺你儂我儂親親我我若即若離的女英雄貓女,將由佐伊·克洛維茲出演。
佐伊名聲不算大,拋開演員身份,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是她的身世。
佐伊的生父,是獲得過四屆格萊美最佳搖滾男歌手的明星蘭尼·克拉維茲,生母是好萊塢女演員麗莎·博內特,繼父更是「海王」。
不得不說,哪行哪業都講人際關係的呀。
最後,終於到他。
Joker。
被希傑和傑昆演繹到幾乎偉大的小丑。
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小丑,老爺成不了蝙蝠俠。這兩人就像是陰陽兩極,缺了哪一面都也成不了局。
這個永遠咧著嘴卻眼藏兇光的傢伙,代表著哥譚最黑暗最不可觸及最無法說明的罪惡,他是病態生存環境中造就出的怪物,也是蝙蝠俠永遠甩不掉的敵人。
小丑成就了蝙蝠俠。
如果沒有小丑,老爺不會發現自己有多強大,也不會知道自己的弱點長在哪裡,更不知道身邊人對自己有多重要。
當然也因此付出巨大代價。
小丑更同樣。可是他樂此不疲,深深沉醉在這個貓鼠遊戲中,甚至希望自己能為之付出生命。他早不在乎生死了,自己的,別人的,這個世界的。
都毀了才好。
蝙蝠俠卻要硬生生從他手裡搶出希望,小丑感慨於對方的用心,但一點不相信還有希望這種東西的存在。反正沒人給過他。
也許蝙蝠俠算給過一點點,當然也是用拳頭給的。
再沒有比這一對老冤家打來鬥去更有趣也更刺激的故事了。
有傳言說德普將出演這一角色。
如果是真的,那是再好沒有了。
一切真相,將在明年六月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