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制定的《關於依法懲治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犯罪的指導意見》24日公布,意見提出依法嚴厲打擊以食用或者其他目的非法購買野生動物的犯罪行為,堅決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
意見規定,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為食用或者其他目的而非法購買,符合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的,以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定罪處罰。意見共10條,其中明確提出依法嚴厲打擊非法獵捕、殺害野生動物的犯罪行為,從源頭上防控非法野生動物交易。依法嚴厲打擊非法收購、運輸、出售、進出口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犯罪行為,切斷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的利益鏈條。
2019年以來,黑龍江法院一審審結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和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犯罪及非法狩獵犯罪案件291件,判處罪犯369人,審結的案件中,涉案野生動物有東北虎等18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馬鹿等23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野豬等12種「三有」野生動物。
據了解,黑龍江省自然生態環境多樣,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有陸生野生動物503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種類有東北虎、東北豹、紫貂等6種,國家二級保護種類有馬鹿、駝鹿、斑羚等10種;有鳥類390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種類有丹頂鶴、白頭鶴、中華秋沙鴨等12種,國家二級保護種類有花尾榛雞、鴛鴦、大天鵝等56種。
從今年11月到2021年2月底,黑龍江省林草、市場監管、農業農村、公安、網信和郵政6個部門開展聯合依法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和非法交易野生動物執法行動。按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規定和國家林草局的有關部署要求,黑龍江省全力穩妥推進禁食野生動物後續工作。目前,退出養殖物種有雁鴨、狍子、孔雀、蛇、花尾榛雞等五種,涉及養殖戶74戶,禁食野生動物養殖戶補償資金已全部兌現。省林草局對全省野生動物人工繁育情況進行了3次摸底調查和反覆核對。根據調查統計,全省野生動物養殖戶為8161戶,以食用為目的的野生動物養殖戶5818戶,其中屬於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的養殖戶74戶,涉及物種有雁鴨、狍子、孔雀、蛇、花尾榛雞等五種,總存欄量近3萬頭只,需補償資金1216萬元。禁養的74戶中不涉及貧困戶。
我國野生動物資源非常豐富,野生動物是大自然的賦予人類的寶貴財富,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動物資源,對於維護生態平衡,改善自然環境,促進社會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意義重大。敬畏自然,尊重生命,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編輯:王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