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撰文/劉金】2019年上半年,北京機場的廣告收益超過4億元,而上海機場只有2.2億,同一段位的兩家機場收入差距較大引起注意。
近日,上海機場(60009.SH)和首都機場(00694.HK)分別發布了半年報,上海機場2019年上半年的利潤為27億元,首都機楊為12.9億元,首都機場利潤只是上海機場的一半。
但首都機場的廣告營收為5.85億元,除稅後淨利約為4.38億元(25%稅率),卻高於上海機場,而上海機場是存在浦東和虹橋兩個機場。
根本原因或為上海機場收入非常低的租金,只有3.88%,遠遠低於業內55%-60%的收取比例。
據大白新聞了解,上海的機場廣告由上海機場廣告公司租給第三方廣告公司經營,只獲得分紅和租金,北京機場的廣告採取特放經營方式,將廣告場出租給第三方只收取租金。
根據公開的信息,上海機場的廣告經營公司為上海機場德高動量公司(下稱德高動量),德高動量的股東除上海機場廣告公司之外,還有法國德高集團和上海能量公司,上海機場廣告產生的利潤三家分肥,近一步拉低上海機場從廣告方面的收入。
資料來源於網絡
收入差異較大
上海機場8月27日晚間披露半年報,公司2019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4.55億元,同比增長21.11%;淨利潤27億元,同比增長33.54%;其中機場廣告公司淨利潤2.2億元。
最近,在香港上市的首都機場也發布了2019年半年報,報告顯示上半年首都機場營業收入53.8億元,稅後淨利潤12.9億元,同比下滑13.2%。其中廣告收入5.85億元。首都機場的廣告收入超過十分之一,真是表現亮眼。
實際上,2018年二者收入的差異就已經引起注意。
年報顯示,2018年上海機場廣告運營商德高動量營業收入為13.64億元。
其中,德高動量的成本包括機場租金0.6億元,成本費用稅金2.39億元(含機場廣告服務費、增值稅及附加、文化事業費),財務費用-0.16億元,以及2.7億元的所得稅,機場德高動量最終的淨利潤為8.11億元。上海機場廣告公司持有德高動量50%的股權,因此上海機場廣告公司可以獲得4.05億元的分紅。
年報數據顯示,2018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首都機場」)廣告的收入是11.48億元。
據大白新聞了解,首都機場採取特許經營模式,就是廣告分別租給相應的廣告公司,機場廣告公司只收取租金,因此機場廣告公司的收入除稅外全歸首都機場所有。不再給其他股東分紅。因此,採取25%的稅率算,2018年首都機場在廣告方面的淨利約為8.61億元。
照這個分析看,北京機場在廣告方面的收入超過上海機場2倍。
根據民航部門的統計,上海機場的客流量為1.17億人次,首都機場的客流量為1.01億人次,後者客流量是前者的85.8%。
一個客流量較大的機場公司,並且擁有兩個機場,收入卻比同行低。這是否意味著上海機場集團的經營模式存在著問題?
兩者經營模式不同
首都機場將廣告分包給不同的廣告運營商,由首都機場廣告公司統一管理,只收取租金。公開信息顯示,首都機場現有T1、T2、T3三個航站樓,其廣告採用分包經營模式,即機場方收取一定比例的特許經營費,然後將媒體資源按照類型、區域劃分為若干個標段,由多個廣告公司競標獨立承包經營,自負盈虧。目前,尚不清楚首都機場收取的租金比例。
上海是將廣告經營全部包給第三方經營,自己不參與管理。公開消息顯示,早在2004年,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與上海機場就通過租賃的方式將整個機場廣告整體出讓給了第三方的上海機場德高動量廣告有限公司(德高動量)統一運營管理。
作為機場廣告運營主體,德高動量由機場廣告公司、德高、動量共同成立,分別持股50%,35%、15%。機場集團和機場股份將上海虹橋機場和浦東機場的所有廣告媒體全部租賃給機場德高動量,租賃期從2005年3月開始共15年。
後經股權變現股東發生了變化,據天眼查顯示,現在德高動量的股東為上海機場廣告有限公司(上海機場集團和上海機場股份共同投資成立,簡稱「機場廣告公司」)、香港德高貝登有限公司(簡稱「德高」)、動量傳媒國際有限公司(簡稱「動量傳媒」),分別持股50%、35%、15%。
根據公告顯示,上海機場、機場集團及德高動量籤訂了《上海虹橋及浦東國際機場廣告陣地租賃合同》,該合同自 2005 年 3 月 1 日起生效,租賃期為 15 年。自 2006 年 1 月 1 日起,廣告陣地租賃收入將按中國政府民航管理部門官方公布的上一年度上海虹橋及浦東機場客流量增長幅度所對應的增長率計算,廣告陣地租賃收入本公司與機場集團協議分成。
但據公開消息,上海機場從廣告方面獲取的權益較低與租金較低有關,機場慣例是55%-60%。如深圳機場不但收取60%租金,還從廣告經營公司分紅。
2018年報數據顯示,上海機場廣告租金總額佔廣告收入的3.88%,遠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儘管上海機場廣告收入是北京首都機場的118.81%,但是歸屬於機場方面的收益則僅為北京首都機場的62%%。
或許這就是上海機場收入較低的關鍵原因所在了。
據了解,上海機場包括虹橋機場T1、T2,浦東機場T1、T2,採用合作經營模式,又稱合資經營模式,即機場方收取一定比例的特許經營費(租金),同時還與運營商組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實體單位,共擔風險,共享利潤。
德高動量的第二股東德高集團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國際性戶外媒體公司,在巴黎Euronext上市。德高集團2018年收入31.81億歐元,淨利潤2.20億歐元。
德高官網顯示,於2005年籍著收購本地強勢戶外媒體公司和取得新合約進入中國內地市場,業務遍及中國(含香港及澳門)的12座城市,使大中華地區戶外媒體異彩紛呈。機場廣告業務方面,主要涵蓋7大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成都、重慶、香港和澳門。收此可以看出,德高在中國有一定的實力。
德高中國參與了國內多家機場的廣告經營,其中包括首都機場T3航站樓和廣州白雲機場,還曾因廣告招標被疑內定而遭競爭者舉報。